第四十三章:寡婦的春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那座古老而靜謐的小鎮的一個偏僻角落裡,有一位名叫柳三娘的寡婦。

  這個小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古老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

  柳三娘所住的那間宅子,歷經歲月的洗禮,已經略顯破舊,牆壁上的泥灰脫落了不少,露出裡面斑駁的磚石。

  宅子裡的物件也多是陳舊的,散發著一種陳舊的氣息。

  自從她的丈夫早早地撒手人寰後,柳三娘就如同一隻離群的孤雁,獨自孀居在這略顯蕭索的宅子裡。

  她每天的生活簡單而單調,早晨看著陽光一點點照進屋裡,傍晚又看著夕陽慢慢落下,日子過得平靜,

  可這種平靜之下卻藏著無盡的孤寂落寞,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孤獨,如同夜幕中的寒霜,慢慢侵蝕著她的心。

  只是,近期的柳三娘卻被同一個夢反覆糾纏,如同陷入了一個無盡的怪圈。

  每到夜裡,當月光透過破舊的窗欞灑在她簡陋的床上時,她就會緩緩陷入一場春色旖旎的夢境之中。

  在夢裡,有一名男子,他的面容總是模糊不清,似是被一團霧氣所籠罩,可那男子的身形卻透著一種別樣的魅力。

  他們在夢中繾綣交織,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密之感。

  待得夢醒時分,柳三娘會渾身香汗直冒,那汗珠順著她的臉頰滑落,像是一顆顆晶瑩的珍珠。

  她的心中滿是羞怯與恐懼,羞怯於夢境中的纏綿,恐懼於這夢境的莫名其妙。

  這樣的夢境猶如洶湧的潮水,一次又一次地侵襲而來,如同可怕的魔魘一般,無情地攪得她神思不寧。

  她原本就有些柔弱的精氣神,在這夢境的折磨下,日益頹靡下去,原本明亮的雙眸也漸漸失去了光彩,眼神中總是透著一絲疲憊和迷茫。

  柳三娘實在是不堪這般折磨,便決定前往亡夫的墳冢前傾訴哭訴。

  那日,天空陰沉沉的,厚重的鉛灰色雲層低低地壓著,像是一塊沉甸甸的鉛板,整個世界仿佛都被這壓抑的氛圍所籠罩。

  柳三娘身著素白的縞衣,那素白的顏色在這陰沉的天色下顯得更加清冷。

  她邁著沉重的步伐,走過小鎮那熟悉又陌生的街巷,來到那座透著無盡淒涼的墳塋前。

  看到那墳冢的一瞬間,往昔與丈夫相處的點點滴滴湧上心頭,悲意如同決堤的洪水般瞬間將她淹沒,她不禁悲慟萬分,哭得是肝腸寸斷。

  她雙膝跪地,身體微微顫抖著,邊哭邊訴說著自己這段日子的離奇遭遇:「夫君啊,你走之後,我本想平靜地度過餘生,守著咱們曾經的回憶,在這小鎮的角落裡默默老去。可如今卻被這怪夢纏身,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這怪夢就像惡鬼一樣,不停地糾纏著我,我真的好害怕,你在天之靈若能聽到我的哭訴,一定要幫幫我啊。」

  就在她哭得梨花帶雨之時,一位道士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她身後。

  那道士穿著一身青色的道袍,道袍的衣角隨風輕輕擺動。

  他的頭髮整齊地束在頭頂,一根古樸的木簪橫插其中。

  道士的面容清瘦,眼神深邃而神秘,透著一股神秘莫測的氣息。他手輕輕捋著鬍鬚,那鬍鬚又長又密,微微泛著一點灰白色。

  他緩聲道:「女施主莫要太過哀傷,老道我或許能幫得上忙。」

  這聲音仿佛有一種安定人心的力量,在這寂靜的墳冢邊迴蕩。

  柳三娘聽到這聲音,趕忙止住悲泣,用衣袖擦了擦臉上的淚水。

  她回頭望向道士,雙眸之中滿是希冀的光芒,那光芒就像是黑暗中燃起的微弱燭火,又像是溺水之人看到了救命的浮木,在她原本黯淡的眼眸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柳三娘帶著道士回到家中。

  一路上,柳三娘心中滿是期待又有些忐忑,她不知道這個道士是否真的能解除自己的困境。

  回到家中,道士一進屋,便開始仔細地打量著屋內的各個角落。

  他先是站在屋子中間,眼神審慎地掃視著四周,如同一隻敏銳的獵鷹在搜尋獵物。

  然後他慢慢地走向各個房間,腳步輕盈而沉穩。他的目光在柳三娘的臥室里來回梭巡,那目光像是能穿透牆壁一般,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之處。

  最終,他的目光落在了床頭的那面銅鏡之上。


  那銅鏡隱隱散發著一種不同尋常的氣息,鏡面仿佛被一層淡淡的霧氣所籠罩,在那霧氣之中,似乎有一股邪氣在其中氤氳,就像平靜的湖面下隱藏著洶湧的暗流。

  道士眉頭微微一蹙,形成了一個淺淺的川字,低聲喃喃道:「此中定有古怪。」

  柳三娘見狀,心中滿是疑惑,趕忙問道:「道長,您可是發現了什麼?這銅鏡是我亡夫生前從一位行色匆匆的神秘商人手中購得,當時那商人的樣子就很奇怪,他急匆匆地來到咱們這個小鎮,背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包袱。我丈夫看到那面銅鏡,覺得它樣式奇特,就花了些錢從他手中買了下來。自那以後,這銅鏡便一直置於此處,難道這銅鏡有什麼不妥嗎?」

  道士微微點頭,神色凝重地說道:「女施主,這銅鏡恐怕就是你被怪夢纏身的禍端。那商人形跡可疑,我猜他極有可能心懷叵測,在這銅鏡之上施了邪術。每至夜間,邪祟便藉助這銅鏡潛入你的夢中,擾你安寧。這邪術極為陰毒,目的就是擾亂人的心神,吸取人的精氣。」

  為了探尋真相,道士決定在夜間守候,來個守株待兔。

  當夜幕如黑色的大幕般緩緩落下,整個小鎮都被黑暗所籠罩。

  四周寂靜無聲,只有偶爾傳來的幾聲犬吠,更增添了夜的寂靜。

  萬籟俱寂之時,那銅鏡果真開始閃爍起詭異的光芒。

  幽綠的光線在黑暗中搖曳不定,宛如鬼火一般,那光芒閃爍的頻率越來越快,仿佛在預示著邪祟即將現身。

  道士眼神一凜,他的眼中射出兩道犀利的光芒,如同寶劍出鞘。

  他口中念念有詞,開始施展法術。他雙手舞動,手中緊緊握著桃木劍,桃木劍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揮舞得虎虎生風。

  一道道金光從桃木劍上散發而出,那些金光如同利箭一般射向銅鏡。

  而那銅鏡中的邪祟似乎也不甘示弱,不斷地湧出陣陣黑煙,那黑煙翻滾著,扭曲著,如同一條條黑色的毒蛇,試圖衝破道士的禁制。

  一時間,屋內光影交錯,金色的光芒與黑色的煙霧相互交織碰撞,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道士一邊揮舞桃木劍,一邊大聲說道:「邪祟,你已無路可逃,還不快快現身!」

  他的聲音洪亮而威嚴,在屋內迴蕩,如同洪鐘大呂一般。

  然而那邪祟卻發出一陣尖銳的叫聲,那叫聲刺耳難聽,像是指甲划過玻璃一般,似乎在嘲笑道士的不自量力。

  道士見狀,加大了法力的輸出,桃木劍上的金光愈發強盛。

  他額頭上漸漸冒出了汗珠,那些汗珠匯聚在一起,順著他的臉頰緩緩滑落,但他的眼神依然堅定,雙手的動作也沒有絲毫的遲緩。

  經過一番激烈的纏鬥,道士終於找到了邪祟的破綻,他大喝一聲:「破!」

  這一聲如同驚雷一般,一道強烈的金光直直地沖向銅鏡,那金光如同洶湧的洪流,勢不可擋。

  邪祟發出一聲慘叫,那聲音充滿了絕望和不甘。終被道士收服。

  此時,銅鏡也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不再有那詭異的光芒閃爍,鏡面重新變得明亮而清澈。

  柳三娘目睹這一切,心中感激涕零,連忙向道士道謝:「道長,您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若不是您,我還不知道要被這邪祟折磨到何時。您的大恩大德,我柳三娘無以為報啊。」

  道士微微擺手,微笑著說道:「女施主不必如此,降妖除魔本是貧道分內之事。如今邪祟已除,女施主日後自可安心度日。這銅鏡已無危害,但女施主若是不放心,可將其深埋於地下,遠離塵世。」

  說罷,那道士飄然而去,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漸行漸遠,只留下柳三娘站在門口,望著道士離去的背影,心中滿是崇敬與感激。

  自此,她終於徹底擺脫了那可怕的春夢,夜晚再次回歸到平靜的睡眠之中。

  她的生活也重新回到了正軌,每天依舊過著平淡而寧靜的日子,但她的心中,永遠都會銘記這位道士的恩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