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識全天下字,閱盡古今書
第28章:識全天下字,閱盡古今書
副標題:投老欲依僧,急則抱佛腳
開篇詞:
博古通今志壯懷,字斟句酌意難裁,欲知天下事何來。投老依僧求靜謐,急時抱佛覓安台。學無止境勿須催。
墨韻和老友詩翁相約在老舍茶館,兩人坐在靜謐的角落,一邊品茗,一邊談笑風生。在茶香四溢的氛圍中,詩翁首先開啟了一個話題,他向墨韻講述了關於蘇東坡的一則故事,眼神中閃爍著對往昔的追憶。
【對聯故事】
蘇東坡年輕時才華橫溢,他在門上貼了副對聯:
識全天下字;
閱盡古今書。
仿佛是在勉勵自己多讀書。
墨韻聽後,放下茶杯,微微一笑:「這確實是蘇東坡的風格,傲骨天成,但也因此遭遇了挫折吧?」
詩翁點頭,繼續說道:「的確,一位老者前來拜訪,以字試才。結果,蘇東坡在閱讀老者所帶之書時,尷尬地發現自己並不識得其中所有的字,比如『犇』『猋』『驫』等生僻字。」
墨韻輕笑:「那對他來說,定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正是,」詩翁接口道,「此後,蘇東坡便在門聯上加了兩個字。」他頓了一頓,接著說道:
開卷識全天下字;
閉門閱盡古今書。
墨韻聽後,讚嘆道:「改得好,從此他必定更加虛心向學,這也成就了他後來的文豪地位。」
詩翁點頭贊同,然後轉向墨韻:「那麼,墨韻兄,你有什麼有趣的故事要分享嗎?」
墨韻微微一笑,開始講述起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與瑞新禪師對聯的故事:「王安石曾出一聯考驗瑞新禪師,聯曰:」
老欲依僧;
瑞新禪師機智對曰:
急則抱佛。
墨韻繼續說道:「王安石便在聯前加了一個『投』字,變成了古詩中的一句:」
投老欲依僧;
「瑞新禪師也不示弱,在下聯後加了一個字『腳』,巧妙地回應了上聯。」
急則抱佛腳。
兩人相視而笑,為這精妙的對聯而讚嘆。茶香中,他們的笑聲顯得格外愉悅。最後,墨韻與詩翁約定了下次見面的時間,期待著再次相聚,繼續分享更多有趣的故事。
【對聯賞析】
其一
原句:識全天下字;閱盡古今書。
展現了一個人渴望博學和廣泛閱讀的志向。然而,這種表達更傾向於一種理想狀態或口號,缺乏具體的行動描述。別人也容易誤解成一種狂妄的狀況。
改後:開卷識全天下字;閉門閱盡古今書。
則更具動感和實際性。這裡的「開卷識全」和「閉門閱盡」增加了具體的行為動作,使得整個對聯更加生動,且具有實踐意義。它不再僅僅是一個博學的宣言,而是描繪了一個人正在積極行動,準備投身於學習和閱讀的狀態。這種改變使得對聯的意境從理想化的追求升華到了實際行動的層面。
其二
原句:老欲依僧;急則抱佛。
表達了在困境或老去時尋求宗教或精神寄託的意向。這兩句簡潔而富有哲理,但略顯抽象,缺乏具體的情境或形象描述。
改後:投老欲依僧;急則抱佛腳。
則通過增加「投」和「腳」兩個字,使得整個對聯更加具象和生動。「投老欲依僧」描繪了人到老來時希望尋找精神寄託和安寧的情境,「急則抱佛腳」則形象地表達了人們在危急時刻尋求幫助和庇護的心態。這種改變不僅豐富了對聯的意境,還使其更加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體驗。
瑞新禪師:北宋時期的雲門宗僧人,與王安石交情深厚。他們的友誼以及相互間的詩文唱和,無疑為這一時期的文化交流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犇(bēn):形容牛奔跑的樣子,現代少用。
猋(biāo):犬跑的樣子,現代不常用。
驫(biāo):眾馬奔騰的樣子,屬於生僻字。
改字對聯:
是一種特殊的對聯創作方式,指的是在原有對聯的基礎上,通過巧妙改動其中的字,使對聯的意義或意境發生變化。這種改動可以是替換、增加或減少字,從而賦予對聯新的含義。改字對聯需要高超的語言技巧和創意,既要保持對聯的對仗和韻律,又要創造出有趣且意想不到的新意義。
副標題:投老欲依僧,急則抱佛腳
開篇詞:
博古通今志壯懷,字斟句酌意難裁,欲知天下事何來。投老依僧求靜謐,急時抱佛覓安台。學無止境勿須催。
墨韻和老友詩翁相約在老舍茶館,兩人坐在靜謐的角落,一邊品茗,一邊談笑風生。在茶香四溢的氛圍中,詩翁首先開啟了一個話題,他向墨韻講述了關於蘇東坡的一則故事,眼神中閃爍著對往昔的追憶。
【對聯故事】
蘇東坡年輕時才華橫溢,他在門上貼了副對聯:
識全天下字;
閱盡古今書。
仿佛是在勉勵自己多讀書。
墨韻聽後,放下茶杯,微微一笑:「這確實是蘇東坡的風格,傲骨天成,但也因此遭遇了挫折吧?」
詩翁點頭,繼續說道:「的確,一位老者前來拜訪,以字試才。結果,蘇東坡在閱讀老者所帶之書時,尷尬地發現自己並不識得其中所有的字,比如『犇』『猋』『驫』等生僻字。」
墨韻輕笑:「那對他來說,定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正是,」詩翁接口道,「此後,蘇東坡便在門聯上加了兩個字。」他頓了一頓,接著說道:
開卷識全天下字;
閉門閱盡古今書。
墨韻聽後,讚嘆道:「改得好,從此他必定更加虛心向學,這也成就了他後來的文豪地位。」
詩翁點頭贊同,然後轉向墨韻:「那麼,墨韻兄,你有什麼有趣的故事要分享嗎?」
墨韻微微一笑,開始講述起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與瑞新禪師對聯的故事:「王安石曾出一聯考驗瑞新禪師,聯曰:」
老欲依僧;
瑞新禪師機智對曰:
急則抱佛。
墨韻繼續說道:「王安石便在聯前加了一個『投』字,變成了古詩中的一句:」
投老欲依僧;
「瑞新禪師也不示弱,在下聯後加了一個字『腳』,巧妙地回應了上聯。」
急則抱佛腳。
兩人相視而笑,為這精妙的對聯而讚嘆。茶香中,他們的笑聲顯得格外愉悅。最後,墨韻與詩翁約定了下次見面的時間,期待著再次相聚,繼續分享更多有趣的故事。
【對聯賞析】
其一
原句:識全天下字;閱盡古今書。
展現了一個人渴望博學和廣泛閱讀的志向。然而,這種表達更傾向於一種理想狀態或口號,缺乏具體的行動描述。別人也容易誤解成一種狂妄的狀況。
改後:開卷識全天下字;閉門閱盡古今書。
則更具動感和實際性。這裡的「開卷識全」和「閉門閱盡」增加了具體的行為動作,使得整個對聯更加生動,且具有實踐意義。它不再僅僅是一個博學的宣言,而是描繪了一個人正在積極行動,準備投身於學習和閱讀的狀態。這種改變使得對聯的意境從理想化的追求升華到了實際行動的層面。
其二
原句:老欲依僧;急則抱佛。
表達了在困境或老去時尋求宗教或精神寄託的意向。這兩句簡潔而富有哲理,但略顯抽象,缺乏具體的情境或形象描述。
改後:投老欲依僧;急則抱佛腳。
則通過增加「投」和「腳」兩個字,使得整個對聯更加具象和生動。「投老欲依僧」描繪了人到老來時希望尋找精神寄託和安寧的情境,「急則抱佛腳」則形象地表達了人們在危急時刻尋求幫助和庇護的心態。這種改變不僅豐富了對聯的意境,還使其更加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體驗。
瑞新禪師:北宋時期的雲門宗僧人,與王安石交情深厚。他們的友誼以及相互間的詩文唱和,無疑為這一時期的文化交流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犇(bēn):形容牛奔跑的樣子,現代少用。
猋(biāo):犬跑的樣子,現代不常用。
驫(biāo):眾馬奔騰的樣子,屬於生僻字。
改字對聯:
是一種特殊的對聯創作方式,指的是在原有對聯的基礎上,通過巧妙改動其中的字,使對聯的意義或意境發生變化。這種改動可以是替換、增加或減少字,從而賦予對聯新的含義。改字對聯需要高超的語言技巧和創意,既要保持對聯的對仗和韻律,又要創造出有趣且意想不到的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