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各懷心思
雲奇聞言,連忙起身,恭敬地答道:「皇上,方才您提到李祺公子奪得頭名,實則並非如此。據聞這次大會頭名出乎意料,並非太師之子,而是一位默默無聞的才子。他在三輪中作了四首詩,震驚四座。」
「哦?他都作了些什麼詩?」朱元璋露出幾分興趣。
「第一首是:『星河燦爛映湖光,山水交融夜未央。月下吟詩情難盡,千秋才子共文章。』第二首則為:『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第三和第四首更是特別,與眾不同。」雲奇繼續說道。
「快快道來!」朱元璋顯然被勾起了好奇心。
「回皇上,那第三和第四首,據說那位才子在寫好後,便悄然離去,沒有留下。」
朱元璋聞言,不禁皺眉,心中疑惑不已。
按理說,此人在大會上一舉成名,理應前途無量,為何選擇默默離開?他起身在御書房內踱步,思索著其中緣由,眉宇間流露出一絲疑慮。
朱桓回到客棧,才得知朱元璋在他不在時派人通知了朱六九,明日將舉行皇家晚宴。同時,宴會的安排也發生了變化,從僅限皇家成員參與,擴大到了朝中大臣一同參加。這個消息讓朱桓不禁一愣,不明白朱元璋的用意。
「見才,見才!」朱桓高聲呼喚。
「少爺,我在這呢!」見才急匆匆地跑來。
「我爹呢?怎麼沒見他在房間裡休息?」朱桓問道。
「少爺,方才您不在時,皇上派人來說,明晚上宴會正式開始,參宴人數由皇室成員增加到了各位大臣。老爺也被皇上派人接走了,說是皇上想念老爺,想跟他一起敘敘兄弟情誼呢!」
聽聞此言,朱桓無奈地搖搖頭。「罷了,走吧,回房間。」
……
「那人叫什麼名字?」朱元璋問道。
「回聖上,那人自稱龔自珍。」
「龔自珍,龔自珍……」朱元璋喃喃重複著這個名字,若有所思。
「咳咳,外地皇室的人都到京城了吧?」
「是的,聖上。」雲奇答道。
朱元璋慢步走到御書房外,仰望閃爍的星空,思緒回到了過去。年輕時那段艱辛的歲月浮現在他的腦海里:家人不是餓死,就是病逝,只剩下他獨自一人。若不是朱六九的救濟,他可能也命喪那年的饑荒。即便如今貴為天子,他仍格外珍惜家人,尤其是那位救他的朱六九,那個如兄長般的知己。望著這片星空,依舊如他兒時所見。
「我老哥朱六九接來了嗎?」
「回聖上,已經派人去接了,這會兒應該快到了。」
……
在太師府,李善長一屁股坐在大堂的上位,妻子趙冬妮陪坐在旁,面前是恭敬站立的李祺。原本,徐達的詩會並未邀請他,他卻擅自帶著李祺前去,意圖讓兒子奪得頭名,好讓徐達難堪。結果事與願違,丟臉的反而是他自己。
按理說,比賽輸贏本是常事,詩會不過是才子間的交流。然而,李祺為了所謂的面子,故意刁難對手,最後反而輸個徹底,還賠上了兩千兩黃金。這次真是丟盡了太師的臉面。此時,李祺垂頭不語,唯恐遭到父親的責備。
「哼!你看看你幹的好事,讓我這個太師的臉往哪兒擱!」李善長憤怒地斥責道。
李祺被父親的嚴厲話語震懾,雙腿一軟,「砰「的一聲跪倒在地。「爹!是那小子給我設下圈套!「李祺滿臉委屈道。「再說了,那人毫無名氣,便是輸了兩千兩黃金又如何!不給他就是了!「他又得意地說道。
李善長聞言,怒火中燒,猛然起身,一巴掌拍在李祺的臉上。「我怎麼會生出你這麼個不明事理的兒子!「若是此刻旁人在場,定然會看清李祺這位表面謙謙公子的另一面。
「不給?你敢不給嗎?「李善長怒道,「太師府如此行事,天下百姓會如何看待我們?堂堂太師府竟然言而無信?「
李祺被訓得不敢作聲,只得跪在地上反省。若讓皇上知道他,身為太師,竟對一無名才子不公,太師府的聲譽必將受損,這正是李善長為何對李祺如此失望的原因。
在皇宮御書房中,朱元璋回味著那句詩:「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他不禁拍案叫好,「好詩,當真是好詩啊!「
「雲奇,即刻去尋找此人!待我親自試探一番,看他是否真有大才。「朱元璋命令道。
雲奇卻遲疑了,「回聖上,那人走後,奴才派人去尋找,但因人多嘈雜,未能找到此人。「
朱元璋聞言,心中略有慍怒,但細想之下,覺得不如暫且作罷。「聖上,奴才以為此時不必急於一時。若此人有才,終會與聖上相見,若倉促派人尋找,反而適得其反。「雲奇勸說道。
朱元璋點頭稱是,心想若是因此逼走了人才,倒為他國所用,那才是真正的損失。不過,二人都未料到,傳聞中的詩神竟是他的侄子朱桓,若知曉此事,怕是高興還來不及。
「言之有理。「朱元璋淡淡地回應。
與此同時,在太傅府,徐達剛回府便急切地召見女兒。「小姐!老爺找您!「侍女恭敬地傳話。
「父親找我?他找我作甚?「徐妙雲略顯疑惑地問。
「奴婢也不知!「侍女答道。
太傅府雖不奢華,但一應俱全,顯現出身為太傅的威嚴。「父親!您找我?「徐妙雲匆匆趕至徐達的書房。
「嗯,你見到那人沒有?「徐達關切地問。
「見到了。「徐妙雲微紅著臉,扭捏地回答。
......
客棧的午時,見才焦急地在朱桓的房門外喚道:「少爺!少爺!您快些起來吧!」
房內,朱桓迷迷糊糊地聽到這催促聲,不由得翻了個身,嘟囔著:「吵什麼吵!這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見才細聲回應:「少爺,是我!」朱桓不耐煩地揮手道:「進來!」
「哦?他都作了些什麼詩?」朱元璋露出幾分興趣。
「第一首是:『星河燦爛映湖光,山水交融夜未央。月下吟詩情難盡,千秋才子共文章。』第二首則為:『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第三和第四首更是特別,與眾不同。」雲奇繼續說道。
「快快道來!」朱元璋顯然被勾起了好奇心。
「回皇上,那第三和第四首,據說那位才子在寫好後,便悄然離去,沒有留下。」
朱元璋聞言,不禁皺眉,心中疑惑不已。
按理說,此人在大會上一舉成名,理應前途無量,為何選擇默默離開?他起身在御書房內踱步,思索著其中緣由,眉宇間流露出一絲疑慮。
朱桓回到客棧,才得知朱元璋在他不在時派人通知了朱六九,明日將舉行皇家晚宴。同時,宴會的安排也發生了變化,從僅限皇家成員參與,擴大到了朝中大臣一同參加。這個消息讓朱桓不禁一愣,不明白朱元璋的用意。
「見才,見才!」朱桓高聲呼喚。
「少爺,我在這呢!」見才急匆匆地跑來。
「我爹呢?怎麼沒見他在房間裡休息?」朱桓問道。
「少爺,方才您不在時,皇上派人來說,明晚上宴會正式開始,參宴人數由皇室成員增加到了各位大臣。老爺也被皇上派人接走了,說是皇上想念老爺,想跟他一起敘敘兄弟情誼呢!」
聽聞此言,朱桓無奈地搖搖頭。「罷了,走吧,回房間。」
……
「那人叫什麼名字?」朱元璋問道。
「回聖上,那人自稱龔自珍。」
「龔自珍,龔自珍……」朱元璋喃喃重複著這個名字,若有所思。
「咳咳,外地皇室的人都到京城了吧?」
「是的,聖上。」雲奇答道。
朱元璋慢步走到御書房外,仰望閃爍的星空,思緒回到了過去。年輕時那段艱辛的歲月浮現在他的腦海里:家人不是餓死,就是病逝,只剩下他獨自一人。若不是朱六九的救濟,他可能也命喪那年的饑荒。即便如今貴為天子,他仍格外珍惜家人,尤其是那位救他的朱六九,那個如兄長般的知己。望著這片星空,依舊如他兒時所見。
「我老哥朱六九接來了嗎?」
「回聖上,已經派人去接了,這會兒應該快到了。」
……
在太師府,李善長一屁股坐在大堂的上位,妻子趙冬妮陪坐在旁,面前是恭敬站立的李祺。原本,徐達的詩會並未邀請他,他卻擅自帶著李祺前去,意圖讓兒子奪得頭名,好讓徐達難堪。結果事與願違,丟臉的反而是他自己。
按理說,比賽輸贏本是常事,詩會不過是才子間的交流。然而,李祺為了所謂的面子,故意刁難對手,最後反而輸個徹底,還賠上了兩千兩黃金。這次真是丟盡了太師的臉面。此時,李祺垂頭不語,唯恐遭到父親的責備。
「哼!你看看你幹的好事,讓我這個太師的臉往哪兒擱!」李善長憤怒地斥責道。
李祺被父親的嚴厲話語震懾,雙腿一軟,「砰「的一聲跪倒在地。「爹!是那小子給我設下圈套!「李祺滿臉委屈道。「再說了,那人毫無名氣,便是輸了兩千兩黃金又如何!不給他就是了!「他又得意地說道。
李善長聞言,怒火中燒,猛然起身,一巴掌拍在李祺的臉上。「我怎麼會生出你這麼個不明事理的兒子!「若是此刻旁人在場,定然會看清李祺這位表面謙謙公子的另一面。
「不給?你敢不給嗎?「李善長怒道,「太師府如此行事,天下百姓會如何看待我們?堂堂太師府竟然言而無信?「
李祺被訓得不敢作聲,只得跪在地上反省。若讓皇上知道他,身為太師,竟對一無名才子不公,太師府的聲譽必將受損,這正是李善長為何對李祺如此失望的原因。
在皇宮御書房中,朱元璋回味著那句詩:「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他不禁拍案叫好,「好詩,當真是好詩啊!「
「雲奇,即刻去尋找此人!待我親自試探一番,看他是否真有大才。「朱元璋命令道。
雲奇卻遲疑了,「回聖上,那人走後,奴才派人去尋找,但因人多嘈雜,未能找到此人。「
朱元璋聞言,心中略有慍怒,但細想之下,覺得不如暫且作罷。「聖上,奴才以為此時不必急於一時。若此人有才,終會與聖上相見,若倉促派人尋找,反而適得其反。「雲奇勸說道。
朱元璋點頭稱是,心想若是因此逼走了人才,倒為他國所用,那才是真正的損失。不過,二人都未料到,傳聞中的詩神竟是他的侄子朱桓,若知曉此事,怕是高興還來不及。
「言之有理。「朱元璋淡淡地回應。
與此同時,在太傅府,徐達剛回府便急切地召見女兒。「小姐!老爺找您!「侍女恭敬地傳話。
「父親找我?他找我作甚?「徐妙雲略顯疑惑地問。
「奴婢也不知!「侍女答道。
太傅府雖不奢華,但一應俱全,顯現出身為太傅的威嚴。「父親!您找我?「徐妙雲匆匆趕至徐達的書房。
「嗯,你見到那人沒有?「徐達關切地問。
「見到了。「徐妙雲微紅著臉,扭捏地回答。
......
客棧的午時,見才焦急地在朱桓的房門外喚道:「少爺!少爺!您快些起來吧!」
房內,朱桓迷迷糊糊地聽到這催促聲,不由得翻了個身,嘟囔著:「吵什麼吵!這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見才細聲回應:「少爺,是我!」朱桓不耐煩地揮手道:「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