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詩詞大會(五)
兩位二公一時之間也陷入了沉思,斟酌著每一個字句背後的深意。
觀者屏息凝神,等待著這場才華比拼的最終結果。
凌霄公子與李祺公子都展現出了超群的才情,究竟誰能在這場詩詞盛會中拔得頭籌,且看徐太傅與李太師的最終評判。
在詩詞大會的緊張時刻,徐達與李善長正準備對李祺和凌霄的詩詞做出評價,卻被李祺的插話打斷。
「徐伯父,我與凌霄之間尚未分出高下,不如先看看我身旁這位公子的佳作?」他說道。
眾才子紛紛響應:「對啊,方才第一輪他可是得了頭獎。」「是啊,我們怎麼把這茬給忘了!」
面對眾人的呼聲,徐達與李善長三人自然記得朱桓,只是由於朱桓尚未示意他已完成詩作,便不好貿然打擾。
如今,李祺的提議倒是為他們解了圍。
然而,李善長對於自己兒子的舉動並不滿意,他投去一個不滿的眼神,心中不禁暗自焦急。
作為當朝太師,他期望自己的長子擁有寬闊的胸襟,而非斤斤計較,挑起事端。
此時,在屏風之後,臨安公主與侍女青桔正在觀察台前的動靜。
青桔說道:「公主,現在眾人將目光轉向了第一輪頭獎的公子,他怕是會出醜了!
」臨安公主笑著回應:「我耳朵還好使得很,但你為何斷言他會出醜?」青桔分析道:「公主,如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若他能作出比李祺和凌霄更佳的詩作,那自然無妨,然而這未免太過不可思議。若詩不如人意,他便落入了李祺公子的圈套,難免出醜。」
臨安公主讚許地說:「喲!青桔,方才還說你,這會分析得頭頭是道,看來這次帶你出宮,真是明智之舉。」
青桔聞言,心中暗喜,答道:「謝謝公主誇獎!」
台前,朱桓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內心不禁感到無奈。
他本想好好參與這次盛會,卻屢次被李祺引火燒身。
說實話,若非李祺是太師李善長的長子,朱桓恐怕早已動手教訓他,以平心中怒火。圍觀者竊竊私語:「看,他還沒開始寫呢,是不是作不出來了!哈哈哈~」「確實如此,沒了先前女子的幫助,這下現出原形了。」
面對這些譏諷,朱桓心中不禁困惑,難道大明朝的人皆以他人的窘境為樂?他知道,眼下他需要的不僅是才華,更是一份從容與堅定。
在詩會喧囂的氣氛中,朱桓鎮定自若地說道:「在座的諸位才子,你們質疑我沒有此前那位女子的幫助便無法作出佳作,誰敢與我打賭一番?」
他用堅定的目光逐一指向在場的才子,李祺也在他指點之列。
被如此直白地質問,起鬨的人們頓時沉默,不敢再出言不遜。
就在此時,李祺開口了,他的聲音充滿自信:「我願與你下賭注。除了先前的一千兩黃金外,我再添五百兩,賭你這一輪的詩作不如在場所有才子!」李善長臉上顯露出不悅之色,但李祺的話已然出口,為時已晚。
朱桓見狀,忍不住微微一笑。
「你笑什麼?莫不是心虛不敢應戰?」李祺冷笑著問道。
「我只是擔心你所說的『在場的才子』,是否包括了太師和太傅?若是如此,我可不敢貿然應戰。」朱桓從容回應。
「當然不含,只是台下的諸位才子罷了。」李祺斬釘截鐵地回答道。
「好!既如此,我便無所畏懼。」朱桓笑道,「男子漢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見才!磨墨!」朱桓拿起毛筆,周圍的觀眾紛紛圍攏過來,注視著他的每一個動作。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當朱桓的筆墨流瀉在紙上時,有人低聲誦讀出了這句開篇。
然而,接下來的一句卻令眾人愕然,陷入一片靜默。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時,全場寂靜無聲,甚至連二皇子也張口結舌,不知該如何評論。圍在朱桓身旁的人無人再言,然而那些未曾見到朱桓作詩的人,仍在不停詢問著進展如何。
徐達朗聲笑道:「好!好!李家這次怕是要出一筆不小的代價了,哈哈哈~」他的笑聲充滿了對朱桓才華的欣賞,也暗示著對李祺的調侃。
李善長看到朱桓的詩詞後,雖心有不甘,卻也無從反駁,只能默然接受現實。
李祺則滿臉失落,他明白自己輸得徹底,輸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才子。
此時,徐達與李善長等人緩步上台,圍在朱桓身旁的人也紛紛讓開,而那些方才未能目睹詩作全貌的人則迫不及待地簇擁上前,看到那首詩後,也只能無言退去。
眾人心知肚明,此刻再與朱桓爭高下,都是自取其辱。
相反,他們開始思忖如何與之交好,畢竟,以朱桓的才華,他必將受到重用,與之結交或許能為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機遇。
屏風後的臨安公主聽到前方陷入一片寂靜,心中焦急不已,便命令貼身侍女青桔前去探查:「青桔,你快去看看,那位才子是否已作出詩詞?」
「是,公主!」青桔答應著,匆匆而去。
不久後,她帶回了朱桓所作的詩詞,儘管只是口述,卻已令臨安公主大為震驚,心中百感交集,竟一時無言以對。
「諸位,想必你們已經見識了這位才子的詩作。
我們三人一致決定,他在第二輪仍然位列第一,可有異議?」徐達環視四周,鄭重詢問道。
「徐老,即便有人質疑,那也是目光短淺。」二皇子不假思索地附和道
。然而,他的話音未落,台下竟有一人舉手示意。
「你有何疑問?」徐達追問。
「呃……方才那首詩,『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雖精彩絕倫,卻未曾提名。」那人支支吾吾地說道。
這番話如同醍醐灌頂,讓眾人恍然大悟。
的確,這首佳作並未命名。徐達轉身望向朱桓,以目光示意他為詩作命名。
「少爺,太傅示意您提名呢!」見才在一旁低聲提醒朱桓。
然而,朱桓心中早已明晰,他並非無察,只是在斟酌究竟該取何名。
觀者屏息凝神,等待著這場才華比拼的最終結果。
凌霄公子與李祺公子都展現出了超群的才情,究竟誰能在這場詩詞盛會中拔得頭籌,且看徐太傅與李太師的最終評判。
在詩詞大會的緊張時刻,徐達與李善長正準備對李祺和凌霄的詩詞做出評價,卻被李祺的插話打斷。
「徐伯父,我與凌霄之間尚未分出高下,不如先看看我身旁這位公子的佳作?」他說道。
眾才子紛紛響應:「對啊,方才第一輪他可是得了頭獎。」「是啊,我們怎麼把這茬給忘了!」
面對眾人的呼聲,徐達與李善長三人自然記得朱桓,只是由於朱桓尚未示意他已完成詩作,便不好貿然打擾。
如今,李祺的提議倒是為他們解了圍。
然而,李善長對於自己兒子的舉動並不滿意,他投去一個不滿的眼神,心中不禁暗自焦急。
作為當朝太師,他期望自己的長子擁有寬闊的胸襟,而非斤斤計較,挑起事端。
此時,在屏風之後,臨安公主與侍女青桔正在觀察台前的動靜。
青桔說道:「公主,現在眾人將目光轉向了第一輪頭獎的公子,他怕是會出醜了!
」臨安公主笑著回應:「我耳朵還好使得很,但你為何斷言他會出醜?」青桔分析道:「公主,如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若他能作出比李祺和凌霄更佳的詩作,那自然無妨,然而這未免太過不可思議。若詩不如人意,他便落入了李祺公子的圈套,難免出醜。」
臨安公主讚許地說:「喲!青桔,方才還說你,這會分析得頭頭是道,看來這次帶你出宮,真是明智之舉。」
青桔聞言,心中暗喜,答道:「謝謝公主誇獎!」
台前,朱桓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內心不禁感到無奈。
他本想好好參與這次盛會,卻屢次被李祺引火燒身。
說實話,若非李祺是太師李善長的長子,朱桓恐怕早已動手教訓他,以平心中怒火。圍觀者竊竊私語:「看,他還沒開始寫呢,是不是作不出來了!哈哈哈~」「確實如此,沒了先前女子的幫助,這下現出原形了。」
面對這些譏諷,朱桓心中不禁困惑,難道大明朝的人皆以他人的窘境為樂?他知道,眼下他需要的不僅是才華,更是一份從容與堅定。
在詩會喧囂的氣氛中,朱桓鎮定自若地說道:「在座的諸位才子,你們質疑我沒有此前那位女子的幫助便無法作出佳作,誰敢與我打賭一番?」
他用堅定的目光逐一指向在場的才子,李祺也在他指點之列。
被如此直白地質問,起鬨的人們頓時沉默,不敢再出言不遜。
就在此時,李祺開口了,他的聲音充滿自信:「我願與你下賭注。除了先前的一千兩黃金外,我再添五百兩,賭你這一輪的詩作不如在場所有才子!」李善長臉上顯露出不悅之色,但李祺的話已然出口,為時已晚。
朱桓見狀,忍不住微微一笑。
「你笑什麼?莫不是心虛不敢應戰?」李祺冷笑著問道。
「我只是擔心你所說的『在場的才子』,是否包括了太師和太傅?若是如此,我可不敢貿然應戰。」朱桓從容回應。
「當然不含,只是台下的諸位才子罷了。」李祺斬釘截鐵地回答道。
「好!既如此,我便無所畏懼。」朱桓笑道,「男子漢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見才!磨墨!」朱桓拿起毛筆,周圍的觀眾紛紛圍攏過來,注視著他的每一個動作。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當朱桓的筆墨流瀉在紙上時,有人低聲誦讀出了這句開篇。
然而,接下來的一句卻令眾人愕然,陷入一片靜默。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時,全場寂靜無聲,甚至連二皇子也張口結舌,不知該如何評論。圍在朱桓身旁的人無人再言,然而那些未曾見到朱桓作詩的人,仍在不停詢問著進展如何。
徐達朗聲笑道:「好!好!李家這次怕是要出一筆不小的代價了,哈哈哈~」他的笑聲充滿了對朱桓才華的欣賞,也暗示著對李祺的調侃。
李善長看到朱桓的詩詞後,雖心有不甘,卻也無從反駁,只能默然接受現實。
李祺則滿臉失落,他明白自己輸得徹底,輸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才子。
此時,徐達與李善長等人緩步上台,圍在朱桓身旁的人也紛紛讓開,而那些方才未能目睹詩作全貌的人則迫不及待地簇擁上前,看到那首詩後,也只能無言退去。
眾人心知肚明,此刻再與朱桓爭高下,都是自取其辱。
相反,他們開始思忖如何與之交好,畢竟,以朱桓的才華,他必將受到重用,與之結交或許能為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機遇。
屏風後的臨安公主聽到前方陷入一片寂靜,心中焦急不已,便命令貼身侍女青桔前去探查:「青桔,你快去看看,那位才子是否已作出詩詞?」
「是,公主!」青桔答應著,匆匆而去。
不久後,她帶回了朱桓所作的詩詞,儘管只是口述,卻已令臨安公主大為震驚,心中百感交集,竟一時無言以對。
「諸位,想必你們已經見識了這位才子的詩作。
我們三人一致決定,他在第二輪仍然位列第一,可有異議?」徐達環視四周,鄭重詢問道。
「徐老,即便有人質疑,那也是目光短淺。」二皇子不假思索地附和道
。然而,他的話音未落,台下竟有一人舉手示意。
「你有何疑問?」徐達追問。
「呃……方才那首詩,『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雖精彩絕倫,卻未曾提名。」那人支支吾吾地說道。
這番話如同醍醐灌頂,讓眾人恍然大悟。
的確,這首佳作並未命名。徐達轉身望向朱桓,以目光示意他為詩作命名。
「少爺,太傅示意您提名呢!」見才在一旁低聲提醒朱桓。
然而,朱桓心中早已明晰,他並非無察,只是在斟酌究竟該取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