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溥儀 (星期二求追讀)
1931年9月29日,天津東門外的《益世報》。
此時天色蒙蒙發亮,院裡卻聚集著不少報攤的小老闆和走街串巷的報童。
天津是民國時期的政治輿論中心,不僅僅是各國使館、商人云集於此,更因為民國四大報刊之二的《大公報》、《益世報》也在天津。
報刊向來是政治的咽喉,輿論的導向。
經過一天時間的發酵,九二六事件以及申沁通電傳遍大江南北,而天津經過長達半個多月的學生遊行,此時如同一個即將爆炸的火藥桶。
《益世報》的主編羅隆基手中拿著一份即將售賣的報紙,頭版內容正是由他親自撰寫。
《民族英雄趙維漢:打響抗日第一槍》
據獲悉,趙維漢作為特派員前往瀋陽處理中村事件,所乘坐車隊遭到日本人的襲擊,趙特派員僥倖生還。
萬寶山事件。
中村事件。
九一八事件。
九二六事件。
羅隆基以極其淺顯的文字痛述日寇之橫暴,多次無端挑釁,中國軍隊為保衛家園被迫進行反擊,通過整版的內容將趙維漢塑造成了一個民族英雄。
對於親自撰寫這樣一篇文章,羅隆基內心是極為快意的,這不僅僅是出於辦報人的民族情懷,也是一個政治任務。
《益世報》負責點燃火星,《大公報》負責引導民眾拒絕日貨,支持國貨,兩個報刊各有任務,分工明確。
無論在哪個年代,學生作為最熱血、最單純的群體永遠是站在時代潮流的最前方。
及至當天上午八時,天津國立北洋大學,南開大學、工商學院以及諸多中學從各自的學校出發,沿途匯聚在一起,駕輕就熟的湧向日本租界。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護我中華,中國必勝!」
「保衛家園,東北軍必勝!」
碼頭上工人罷工,商戶罷市,遊行的隊伍不斷壯大,走在隊伍最前方的皆是精壯男子,並且一水的小寸頭。
與此同時,北平,上海,青島,武漢、南京皆有遊行隊伍走上街頭,全國各地民眾予以響應。
日本領事館,門口的守衛看著浩浩蕩蕩而來的遊行隊伍,不禁嚇得面色慘白。
日本駐天津總領事桑島主計看著圍在領事館外面的遊行隊伍,響徹雲霄的吶喊聲似乎要將玻璃震碎。
二樓屋內的電話鈴聲響起,桑島主計拿起電話:「八嘎,你們駐屯軍是幹什麼吃的,為什麼遲遲沒有來?」
「領事先生,支那人的軍隊宣稱正在進行軍事演習,目前已經包圍了海光寺。」
聽著話筒里傳來的炮聲,桑島主計大驚失色,旋即冷靜下來:「這裡是天津,各國都在關注著這裡的一舉一動,支那人是不敢主動動手的。」
從前天的晚會開始,其他各國領事見證了日本襲擊東北軍的事件,日本在無形之中已經處於孤立地位。
桑島主計掛斷電話,冷冷的看向一旁的土肥原賢二:「你們這次很可能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讓支那人闖進租界,是在危害僑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實際上,日本人早就對天津的暗流涌動有所察覺,畢竟遊行示威已經持續了大半個月,此時遊行隊伍能順利進入日租界也是有意安排。
土肥原賢二不以為意的笑了笑:「桑島先生,此時此刻勢必要作出一些犧牲才好,支那人的聲勢越大,才能為我們贏得政治上的主動。」
「一些僑民的損失又算得了什麼,將來大日本帝國占領支那,必將迎來千倍百倍的回報。」
「再者說來,我們此次的真正目的是將滿清的皇帝溥儀帶走,只有將這個人握在手中,帝國才能合理合法的在滿洲建立統治。」
土肥原賢二說完略帶期待的看向領事館門口,他現在甚至期待遊行隊伍能夠闖進領事館打砸搶掠一番。
然而現實卻讓他失望了,只見遊行的隊伍卻是盤坐在領事館門口,「聞風而來「的各國記者正在拍攝記錄,這讓土肥原賢二隱隱有些不好的預感。
瀋陽城內的布置突然被支那人打亂,不僅宗社黨的遺老遺少被抓,就連河本大作也失去了聯繫,要不是川島芳子提前一步離開瀋陽,恐怕也......
土肥原賢二不認為滿清的遺老遺少會在審訊之下繼續效忠他們的皇帝,所以他篤定東北當局是知道接下來的計劃,但讓他疑惑的是支那人一直沒有動作。
天津的靜園是一處不同尋常的場所,自從被鹿鍾麟趕出皇宮之後,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居住於此。
國民政府早就想將溥儀請到南京,奈何溥儀本人不願意,又沒辦法強請。
「溥儀的身邊只有幾名衛士,應該很好解決,他要是想跟日本人走,應該就在今天!」
「一會只要出了亂子,立刻將他請走!」
溥儀作為退位的皇帝,國民政府是沒有辦法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即便是趙維漢提前告知了日本人的計劃,張少帥這邊也沒辦法,只能靜觀事態發展。
沒過多久,靜園裡駛出一趟車隊,車上坐著的正是前來拜見主子的滿清遺老遺少。
就在車隊行駛到距離街巷口不足五十米之時,前方突然傳來一陣槍聲,街上的人群頓時大亂。
警笛聲響起,附近巡邏的警察聞聲趕來,只是在洶湧的人群之中難以接近槍擊現場。
此時車隊正好處於前不前,後不後的位置,溥儀乘坐的車輛正好在車隊中間,向前向後都無法及時駛離。
人群向著巷子湧來,溥儀的車門被從外邊打開,來人明顯是的鬆了一口氣。
「閣下,我是土肥原機關長安排的暗手,由於突發情況,為保證您的安全,請跟我走!」
溥儀聽著這口純正的日語,不由得愣了一下,當下他車上除了一名司機之外,並無其他衛士。
在溥儀看來,他是皇帝,除了司機之外,其他人怎麼能跟皇帝共坐一輛車。
只能向後邊車看了看,旋即被拉下了車,後車的川島芳子眼睜睜看著溥儀消失在人群之中。
「八嘎,一定是支那人搞的鬼!」
此時天色蒙蒙發亮,院裡卻聚集著不少報攤的小老闆和走街串巷的報童。
天津是民國時期的政治輿論中心,不僅僅是各國使館、商人云集於此,更因為民國四大報刊之二的《大公報》、《益世報》也在天津。
報刊向來是政治的咽喉,輿論的導向。
經過一天時間的發酵,九二六事件以及申沁通電傳遍大江南北,而天津經過長達半個多月的學生遊行,此時如同一個即將爆炸的火藥桶。
《益世報》的主編羅隆基手中拿著一份即將售賣的報紙,頭版內容正是由他親自撰寫。
《民族英雄趙維漢:打響抗日第一槍》
據獲悉,趙維漢作為特派員前往瀋陽處理中村事件,所乘坐車隊遭到日本人的襲擊,趙特派員僥倖生還。
萬寶山事件。
中村事件。
九一八事件。
九二六事件。
羅隆基以極其淺顯的文字痛述日寇之橫暴,多次無端挑釁,中國軍隊為保衛家園被迫進行反擊,通過整版的內容將趙維漢塑造成了一個民族英雄。
對於親自撰寫這樣一篇文章,羅隆基內心是極為快意的,這不僅僅是出於辦報人的民族情懷,也是一個政治任務。
《益世報》負責點燃火星,《大公報》負責引導民眾拒絕日貨,支持國貨,兩個報刊各有任務,分工明確。
無論在哪個年代,學生作為最熱血、最單純的群體永遠是站在時代潮流的最前方。
及至當天上午八時,天津國立北洋大學,南開大學、工商學院以及諸多中學從各自的學校出發,沿途匯聚在一起,駕輕就熟的湧向日本租界。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護我中華,中國必勝!」
「保衛家園,東北軍必勝!」
碼頭上工人罷工,商戶罷市,遊行的隊伍不斷壯大,走在隊伍最前方的皆是精壯男子,並且一水的小寸頭。
與此同時,北平,上海,青島,武漢、南京皆有遊行隊伍走上街頭,全國各地民眾予以響應。
日本領事館,門口的守衛看著浩浩蕩蕩而來的遊行隊伍,不禁嚇得面色慘白。
日本駐天津總領事桑島主計看著圍在領事館外面的遊行隊伍,響徹雲霄的吶喊聲似乎要將玻璃震碎。
二樓屋內的電話鈴聲響起,桑島主計拿起電話:「八嘎,你們駐屯軍是幹什麼吃的,為什麼遲遲沒有來?」
「領事先生,支那人的軍隊宣稱正在進行軍事演習,目前已經包圍了海光寺。」
聽著話筒里傳來的炮聲,桑島主計大驚失色,旋即冷靜下來:「這裡是天津,各國都在關注著這裡的一舉一動,支那人是不敢主動動手的。」
從前天的晚會開始,其他各國領事見證了日本襲擊東北軍的事件,日本在無形之中已經處於孤立地位。
桑島主計掛斷電話,冷冷的看向一旁的土肥原賢二:「你們這次很可能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讓支那人闖進租界,是在危害僑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實際上,日本人早就對天津的暗流涌動有所察覺,畢竟遊行示威已經持續了大半個月,此時遊行隊伍能順利進入日租界也是有意安排。
土肥原賢二不以為意的笑了笑:「桑島先生,此時此刻勢必要作出一些犧牲才好,支那人的聲勢越大,才能為我們贏得政治上的主動。」
「一些僑民的損失又算得了什麼,將來大日本帝國占領支那,必將迎來千倍百倍的回報。」
「再者說來,我們此次的真正目的是將滿清的皇帝溥儀帶走,只有將這個人握在手中,帝國才能合理合法的在滿洲建立統治。」
土肥原賢二說完略帶期待的看向領事館門口,他現在甚至期待遊行隊伍能夠闖進領事館打砸搶掠一番。
然而現實卻讓他失望了,只見遊行的隊伍卻是盤坐在領事館門口,「聞風而來「的各國記者正在拍攝記錄,這讓土肥原賢二隱隱有些不好的預感。
瀋陽城內的布置突然被支那人打亂,不僅宗社黨的遺老遺少被抓,就連河本大作也失去了聯繫,要不是川島芳子提前一步離開瀋陽,恐怕也......
土肥原賢二不認為滿清的遺老遺少會在審訊之下繼續效忠他們的皇帝,所以他篤定東北當局是知道接下來的計劃,但讓他疑惑的是支那人一直沒有動作。
天津的靜園是一處不同尋常的場所,自從被鹿鍾麟趕出皇宮之後,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居住於此。
國民政府早就想將溥儀請到南京,奈何溥儀本人不願意,又沒辦法強請。
「溥儀的身邊只有幾名衛士,應該很好解決,他要是想跟日本人走,應該就在今天!」
「一會只要出了亂子,立刻將他請走!」
溥儀作為退位的皇帝,國民政府是沒有辦法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即便是趙維漢提前告知了日本人的計劃,張少帥這邊也沒辦法,只能靜觀事態發展。
沒過多久,靜園裡駛出一趟車隊,車上坐著的正是前來拜見主子的滿清遺老遺少。
就在車隊行駛到距離街巷口不足五十米之時,前方突然傳來一陣槍聲,街上的人群頓時大亂。
警笛聲響起,附近巡邏的警察聞聲趕來,只是在洶湧的人群之中難以接近槍擊現場。
此時車隊正好處於前不前,後不後的位置,溥儀乘坐的車輛正好在車隊中間,向前向後都無法及時駛離。
人群向著巷子湧來,溥儀的車門被從外邊打開,來人明顯是的鬆了一口氣。
「閣下,我是土肥原機關長安排的暗手,由於突發情況,為保證您的安全,請跟我走!」
溥儀聽著這口純正的日語,不由得愣了一下,當下他車上除了一名司機之外,並無其他衛士。
在溥儀看來,他是皇帝,除了司機之外,其他人怎麼能跟皇帝共坐一輛車。
只能向後邊車看了看,旋即被拉下了車,後車的川島芳子眼睜睜看著溥儀消失在人群之中。
「八嘎,一定是支那人搞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