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南下(上)
幾日後,醫館裡熙熙攘攘的病患逐漸減少,難得迎來一段清閒時光。暖煦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下斑駁光影。館內藥香裊裊,輕柔地縈繞在每一寸空氣里。海棠趁著這得空的間隙,與師兄辛夷、師姐澤蘭一同圍坐在古舊的木桌旁,桌上的茶盞升騰著縷縷熱氣。辛夷神色凝重,微微皺著眉頭,打破了短暫的寧靜,輕聲問道:「海棠,你將師傅葬在了何處?」
海棠微微垂下眼眸,眼神中閃過一絲悲戚,緩緩說道:「是在通州。那時,我們父女二人下山後,一路馬不停蹄地往南行去,一心想著奔赴疫病最為嚴重的地方,好施展醫術救治更多的人。當我們抵達通州時,那地方一片混亂,疫病橫行,百姓們在痛苦中掙扎。屋漏偏逢連夜雨,父親的盤纏竟遭歹人竊去,無奈之下,我們只能在當地暫且安頓下來,就地行醫。」
海棠頓了頓,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著情緒,接著說道:「平日裡,父親一心治病救人,從未想過會得罪什麼人。可誰能料到,竟有人對他痛下殺手,手段極其殘忍……」說到此處,海棠的聲音哽咽起來,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澤蘭伸出手,輕輕拍了拍海棠的肩膀,以示安慰。窗外,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也在為這突如其來的悲劇而哀傷。
辛夷輕嘆了口氣,神色凝重,緩緩說道:「既如此,待咱們把京師這攤子事兒料理妥當,便即刻動身前往通州,務必要將師傅的遺體安然帶回杏林峰。」說罷,他抬眼望向遠方,眼神中滿是哀傷與堅定。
澤蘭輕輕抬手,用帕子溫柔地為海棠拭去眼角的淚水,輕聲細語道:「海棠啊,咱們此次下山,本就是為了接你和師傅回杏林峰。老師祖和婆婆聽聞你們此行下山竟遭此大難,大發雷霆,特意命我們,京師這邊事兒一了結,即刻返程。」
澤蘭微微側身,警惕地環顧四周,見四下無人,便趕忙湊近海棠,壓低聲音問道:「海棠,婆婆特意囑咐我問你,你把髮帶給了李執,莫不是已然決定將自己的餘生託付於他?」
在這杏林峰上,向來有個不成文的習俗,但凡尚未婚嫁的女子,若將自己的髮帶贈予他人,便意味著她已傾心於此人,心意篤定,此生不渝。
海棠微微頷首,臉上泛起一抹紅暈,輕聲說道:「我知曉杏林峰的規矩。只是感情之事,不可強求。若李執他不願隨我上山,我也只能尊重他的選擇,不會逼他。」
一旁的辛夷聽聞此言,頓時柳眉倒豎,怒目圓睜,猛地將手中茶杯重重地拍在桌上,「砰」的一聲脆響,茶水濺出。她怒聲斥責道:「海棠,你怎能如此糊塗!這般行事,簡直是胡鬧!」
圍繞海棠將髮帶贈予李執之事,一番交談後,不歡而散。海棠心中明白,辛夷師兄之所以這般惱怒,皆是擔憂李執屆時不願隨她返回杏林峰,致使她深陷情網,為情所困,痛苦不堪。況且,如今自己都尚未向李執袒露這份心意,事情確實難以再深入探討,便也只能暫且擱置一旁。
往後的幾日,三人忙碌於醫館之間,一心救治病患。辛夷除了在醫館中因病情診斷、藥材調配等必要事宜與李執交流外,其餘時候,總是刻意冷著臉,對李執愛答不理。只要李執一靠近,他便轉身離去,那刻意疏遠的態度,任誰都能瞧出其中的異樣。
李執滿心疑惑,這些日子他反覆回想,實在想不出自己究竟在何處得罪了辛夷師兄。每日夜裡,躺在醫館的榻上,他都輾轉反側,思索著與辛夷的種種過往,可始終毫無頭緒。無奈之下,他決定找個合適的時機,宴請辛夷、海棠與澤蘭三人,借著酒意,化解這莫名的嫌隙。
自京師疫病爆發,太醫院便陷入了無休止的忙碌之中。拓跋盼歸肩負重任,每日都被淹沒在繁重的診療事務里。她不僅要時刻關注皇后的病情變化,精心調配藥劑,還得與太醫院的一眾太醫們商討治療方案,常常忙得連軸轉,數日都不得閒。
即便如此,在這紛擾的忙碌間隙,海棠的身影總會不經意地浮現在拓跋盼歸的心頭。她掛念著這個聰慧善良的姑娘,想起初見海棠時,她那靈動的眼眸和對醫術的熱忱,心中便湧起一股暖意。她深知海棠也在為抗擊疫病奔波於醫館,很想知道她是否一切安好,有沒有累著、餓著。
好不容易稍有間隙,拓跋盼歸顧不上片刻休息,匆匆收拾了一下,便趕忙出宮,直奔海棠所在的醫館。一路上,她心中滿是急切,恨不能立刻飛到海棠身邊。
抵達醫館後,拓跋盼歸一眼便瞧見了正在給病人診治的海棠。她靜靜地站在一旁,沒有出聲打擾,直至海棠結束手頭的工作。海棠一轉身,看到了站在不遠處的拓跋盼歸,眼中閃過驚喜,連忙快步迎上前去,恭敬地說道:「夫人,您怎麼來了!」
拓跋盼歸伸手輕輕拉住海棠的手,將她上下打量一番,眼中滿是心疼與關切,說道:「好孩子,許久未見,可把我掛念壞了。知道你在這醫館忙碌,我一直想來看看你,卻總抽不出身。你在這兒,一切都還好吧?」
海棠感受到拓跋盼歸掌心的溫暖,心中一暖,眼眶微微泛紅,說道:「夫人,我在這兒一切都好。就是這段時間疫病嚴重,病人多,有些忙碌。不過能為大家出份力,我心裡也高興。您呢,在太醫院那麼忙,可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啊。」
拓跋盼歸輕輕拍了拍海棠的手,點頭說道:「我沒事,你別擔心。倒是你,可別太勞累了,要懂得照顧自己。這疫病兇險,你在醫治病人的時候,一定要多加小心。」
兩人又說了好一會兒話,分享著這段時間各自的經歷,直至醫館又有新的病人前來,海棠才不得不暫別拓跋盼歸,投入到工作中。拓跋盼歸看著海棠忙碌的背影,心中滿是欣慰與牽掛,暗暗叮囑自己,往後一定要多找機會來看望這孩子。
海棠微微垂下眼眸,眼神中閃過一絲悲戚,緩緩說道:「是在通州。那時,我們父女二人下山後,一路馬不停蹄地往南行去,一心想著奔赴疫病最為嚴重的地方,好施展醫術救治更多的人。當我們抵達通州時,那地方一片混亂,疫病橫行,百姓們在痛苦中掙扎。屋漏偏逢連夜雨,父親的盤纏竟遭歹人竊去,無奈之下,我們只能在當地暫且安頓下來,就地行醫。」
海棠頓了頓,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著情緒,接著說道:「平日裡,父親一心治病救人,從未想過會得罪什麼人。可誰能料到,竟有人對他痛下殺手,手段極其殘忍……」說到此處,海棠的聲音哽咽起來,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澤蘭伸出手,輕輕拍了拍海棠的肩膀,以示安慰。窗外,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也在為這突如其來的悲劇而哀傷。
辛夷輕嘆了口氣,神色凝重,緩緩說道:「既如此,待咱們把京師這攤子事兒料理妥當,便即刻動身前往通州,務必要將師傅的遺體安然帶回杏林峰。」說罷,他抬眼望向遠方,眼神中滿是哀傷與堅定。
澤蘭輕輕抬手,用帕子溫柔地為海棠拭去眼角的淚水,輕聲細語道:「海棠啊,咱們此次下山,本就是為了接你和師傅回杏林峰。老師祖和婆婆聽聞你們此行下山竟遭此大難,大發雷霆,特意命我們,京師這邊事兒一了結,即刻返程。」
澤蘭微微側身,警惕地環顧四周,見四下無人,便趕忙湊近海棠,壓低聲音問道:「海棠,婆婆特意囑咐我問你,你把髮帶給了李執,莫不是已然決定將自己的餘生託付於他?」
在這杏林峰上,向來有個不成文的習俗,但凡尚未婚嫁的女子,若將自己的髮帶贈予他人,便意味著她已傾心於此人,心意篤定,此生不渝。
海棠微微頷首,臉上泛起一抹紅暈,輕聲說道:「我知曉杏林峰的規矩。只是感情之事,不可強求。若李執他不願隨我上山,我也只能尊重他的選擇,不會逼他。」
一旁的辛夷聽聞此言,頓時柳眉倒豎,怒目圓睜,猛地將手中茶杯重重地拍在桌上,「砰」的一聲脆響,茶水濺出。她怒聲斥責道:「海棠,你怎能如此糊塗!這般行事,簡直是胡鬧!」
圍繞海棠將髮帶贈予李執之事,一番交談後,不歡而散。海棠心中明白,辛夷師兄之所以這般惱怒,皆是擔憂李執屆時不願隨她返回杏林峰,致使她深陷情網,為情所困,痛苦不堪。況且,如今自己都尚未向李執袒露這份心意,事情確實難以再深入探討,便也只能暫且擱置一旁。
往後的幾日,三人忙碌於醫館之間,一心救治病患。辛夷除了在醫館中因病情診斷、藥材調配等必要事宜與李執交流外,其餘時候,總是刻意冷著臉,對李執愛答不理。只要李執一靠近,他便轉身離去,那刻意疏遠的態度,任誰都能瞧出其中的異樣。
李執滿心疑惑,這些日子他反覆回想,實在想不出自己究竟在何處得罪了辛夷師兄。每日夜裡,躺在醫館的榻上,他都輾轉反側,思索著與辛夷的種種過往,可始終毫無頭緒。無奈之下,他決定找個合適的時機,宴請辛夷、海棠與澤蘭三人,借著酒意,化解這莫名的嫌隙。
自京師疫病爆發,太醫院便陷入了無休止的忙碌之中。拓跋盼歸肩負重任,每日都被淹沒在繁重的診療事務里。她不僅要時刻關注皇后的病情變化,精心調配藥劑,還得與太醫院的一眾太醫們商討治療方案,常常忙得連軸轉,數日都不得閒。
即便如此,在這紛擾的忙碌間隙,海棠的身影總會不經意地浮現在拓跋盼歸的心頭。她掛念著這個聰慧善良的姑娘,想起初見海棠時,她那靈動的眼眸和對醫術的熱忱,心中便湧起一股暖意。她深知海棠也在為抗擊疫病奔波於醫館,很想知道她是否一切安好,有沒有累著、餓著。
好不容易稍有間隙,拓跋盼歸顧不上片刻休息,匆匆收拾了一下,便趕忙出宮,直奔海棠所在的醫館。一路上,她心中滿是急切,恨不能立刻飛到海棠身邊。
抵達醫館後,拓跋盼歸一眼便瞧見了正在給病人診治的海棠。她靜靜地站在一旁,沒有出聲打擾,直至海棠結束手頭的工作。海棠一轉身,看到了站在不遠處的拓跋盼歸,眼中閃過驚喜,連忙快步迎上前去,恭敬地說道:「夫人,您怎麼來了!」
拓跋盼歸伸手輕輕拉住海棠的手,將她上下打量一番,眼中滿是心疼與關切,說道:「好孩子,許久未見,可把我掛念壞了。知道你在這醫館忙碌,我一直想來看看你,卻總抽不出身。你在這兒,一切都還好吧?」
海棠感受到拓跋盼歸掌心的溫暖,心中一暖,眼眶微微泛紅,說道:「夫人,我在這兒一切都好。就是這段時間疫病嚴重,病人多,有些忙碌。不過能為大家出份力,我心裡也高興。您呢,在太醫院那麼忙,可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啊。」
拓跋盼歸輕輕拍了拍海棠的手,點頭說道:「我沒事,你別擔心。倒是你,可別太勞累了,要懂得照顧自己。這疫病兇險,你在醫治病人的時候,一定要多加小心。」
兩人又說了好一會兒話,分享著這段時間各自的經歷,直至醫館又有新的病人前來,海棠才不得不暫別拓跋盼歸,投入到工作中。拓跋盼歸看著海棠忙碌的背影,心中滿是欣慰與牽掛,暗暗叮囑自己,往後一定要多找機會來看望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