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不如歸去
我走上前,用腳輕輕翻轉他的身體,儘量不讓自己露出任何憐憫之情。
手指輕觸他冰冷的胸口,那裡已沒有了生命的跳動,只有一片死寂的沉靜。
他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離開了人世,仿佛從未存在過。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解脫,仿佛十年來背負的無形枷鎖在瞬間化為烏有,身心變得前所未有的輕鬆,甚至連呼吸都變得順暢了許多。
那種久違的暢快淋漓,讓我不禁長舒了一口氣。
我早已為這兩個人精心備好了兩口棺材,此刻,我緩緩打開其中一口,深吸一口氣,將魏三的遺體輕輕放入其中,儘量讓他看起來安詳一些,仿佛只是在沉睡。
鼻血不受控制地從我的鼻孔中湧出,順著嘴角流淌,染紅了衣襟,
但我卻渾然不顧,只是呆呆地站在棺材前,凝視著裡面的屍體,思緒如潮水般翻湧,往事一幕幕在腦海中浮現,久久無法回神。
中午時分,我走出這陰森的房間,來到外面陽光明媚的世界,心中暗自慶幸,劉友芳家的夜香收集點恰好在我的負責區域內。
我特意選了一家熱鬧的餐館,飽餐了一頓,品嘗著久違的美味,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還好,我通常都是從後門進出,從未與他本人有過交集,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
於是,我無需再費盡心思另換路線。趁著那個月色朦朧的夜晚,我借著前往他家傾倒夜香的機會,暗自觀察了他家的布局。
夜色中,庭院深深,花草掩映,我小心翼翼地穿行其間,生怕驚動了任何一個角落的寧靜。
恰好聽見他家的僕人在廊下低聲抱怨,每晚老爺都會在書房中沉浸在書卷與筆墨之間,且嚴禁下人輕易打擾。
稍有不慎,便會遭到一頓嚴厲的呵斥,那聲音在寂靜的夜色中顯得格外刺耳;更甚者,還可能遭受棍棒的懲罰。
我還注意到,書房的門窗緊閉,仿佛與外界隔絕,形成一個獨立的世界。
這一細節讓我心生一計,一個比硬闖更為巧妙的計劃在我腦海中悄然成形。於是,我決定再等待一個夜晚,讓一切準備更加周全。
次日,我通過道上的朋友,費了一番周折,終於購得了迷煙工具。
那是一套精巧的裝置,散發著淡淡的藥香,讓人不禁對其功效心生期待。
我打算在迷暈他之後,將他神不知鬼不覺地帶出城,就像夜風拂過水麵,不留一絲痕跡。
當夜幕再次降臨,我前往劉友芳家時,自然不會空手而去。
我懷揣著工具,心中卻如同揣著一隻兔子,怦怦直跳。我用刀在魏三的右臂上輕輕劃開一道口子,鮮血立刻湧出,染紅了刀刃。
我用他的鮮血再次將白紙上的字跡染紅,那鮮紅的字跡在昏暗的燈光下顯得格外刺目。
隨後,我將迷煙工具和染血的白紙一同藏匿於馬車上的暗格之中,確保一切安排得天衣無縫。
那晚的行動異常順利,仿佛冥冥之中有神明庇佑。
我輕而易舉地潛入了劉友芳的家,庭院中的夜風輕拂,樹影婆娑,仿佛在為我掩護。
趁著四下無人,我悄悄地在書房的窗戶上戳出一個小孔,動作輕盈而迅速,生怕驚動了屋內的任何人。
隨後,我利用迷煙工具,將事先備好的迷煙吹入了書房,那淡淡的煙霧緩緩瀰漫開來,帶著一絲神秘的氣息,仿佛要將整個書房籠罩在夢境之中。
在幽暗的陰影中耐心等待,不過短短半炷香的時光,書房內便突然傳來一聲沉悶的撞擊,像是重物狠狠砸在桌面上,我心中一喜,立刻明白計劃已經順利得手。
環顧四周,確定四下無人後,我輕手輕腳地推開書房那扇厚重的木門,
只見劉大已無力地趴在書桌上,一動不動。
我迅速而謹慎地行動起來,故意將他身後的書冊一本本抽出,任由它們散落滿地,營造出一種混亂不堪的現場。
接著,我深吸一口氣,縱身躍起,在書房的牆壁上用鮮血寫下幾個觸目驚心的字跡,隨後一把扯過衣架上的深色袍子,將劉大嚴嚴實實地裹住。
然而,在撤離的過程中,我不慎碰倒了衣架,心中一緊,好在衣架砸在散亂的書冊上,發出的聲響並不大,並未引起旁人的注意。
小心翼翼地抱著昏迷的劉大,我悄無聲息地穿過劉府那曲折的迴廊,從後門悄然離去。
按照事先精心規劃好的路線,我一路小心翼翼地收集夜香,以掩人耳目,最終成功地將劉大帶回了義莊。
處理劉大的過程與當初處理魏三兒時如出一轍,我在他耳邊低聲痛斥一番,隨後用同樣的手法,讓他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然而,讓我心中泛起一絲疑惑的是,在我早已準備好的棺材旁邊,不知何時竟又多了一副嶄新的棺木。
我不禁暗自揣測,對方是否已經察覺到義莊中的異常,甚至可能在暗中觀察著我們的一舉一動。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我心中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當天晚會上,我如同往常一樣,沿著那條早已熟悉的路線,手中提著昏黃的燈籠,默默地收集夜香。
夜色如墨,街道上寂靜無聲,只有偶爾的風聲和遠處的犬吠。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漆黑的街道上,突然間,官府的衙役們如幽靈般出現,將我團團圍住,逮了個正著。
更令我驚愕的是,一個素未謀面的讀書人,穿著一襲青衫,站在一旁,竟將我的所作所為,一絲不漏、一清二楚地揭露了出來。
他的聲音冷靜而清晰,仿佛親眼目睹一般。天知道,他對我所做的一切了解得如此透徹,仿佛我心中的秘密在他面前無所遁形。
--------
趙由檢在供述完畢後,由於目不識丁,加之心中早已對生死看淡,毫不在意,便徑直在押司張全所記錄的當庭筆錄上按下了手印。
何大人審視一番,見無甚異議,眉頭微皺,揮了揮手,命人將犯人押回大牢,打算次日再進行宣判。
牢房的大門沉重地關閉,迴蕩在空曠的衙門裡,顯得格外冷峻。
然而,這樁案件卻未能迎來最終的審判。遺憾的是,趙由檢未能等到那一刻。
原來,他的血瘤在當晚便悄然破裂,痛苦來得迅猛而劇烈,他卻咬緊牙關,未發出一聲呻吟。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牢房的鐵窗,灑在冰冷的地板上。有人發現他僵硬地躺在那裡,臉上掛著一抹安詳的笑容。
那笑容如此平靜,仿佛在死神降臨之際,他仍在回味著自己的一生,覺得沒有虛度光陰,大仇已報,心愿已了,心滿意足地離去了。
他的雙眼微合,仿佛在做一個甜美的夢,夢中有他年少時的歡笑,有他復仇的快意,也有他對這個世界最後的釋然。
-----------------
手指輕觸他冰冷的胸口,那裡已沒有了生命的跳動,只有一片死寂的沉靜。
他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離開了人世,仿佛從未存在過。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解脫,仿佛十年來背負的無形枷鎖在瞬間化為烏有,身心變得前所未有的輕鬆,甚至連呼吸都變得順暢了許多。
那種久違的暢快淋漓,讓我不禁長舒了一口氣。
我早已為這兩個人精心備好了兩口棺材,此刻,我緩緩打開其中一口,深吸一口氣,將魏三的遺體輕輕放入其中,儘量讓他看起來安詳一些,仿佛只是在沉睡。
鼻血不受控制地從我的鼻孔中湧出,順著嘴角流淌,染紅了衣襟,
但我卻渾然不顧,只是呆呆地站在棺材前,凝視著裡面的屍體,思緒如潮水般翻湧,往事一幕幕在腦海中浮現,久久無法回神。
中午時分,我走出這陰森的房間,來到外面陽光明媚的世界,心中暗自慶幸,劉友芳家的夜香收集點恰好在我的負責區域內。
我特意選了一家熱鬧的餐館,飽餐了一頓,品嘗著久違的美味,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還好,我通常都是從後門進出,從未與他本人有過交集,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
於是,我無需再費盡心思另換路線。趁著那個月色朦朧的夜晚,我借著前往他家傾倒夜香的機會,暗自觀察了他家的布局。
夜色中,庭院深深,花草掩映,我小心翼翼地穿行其間,生怕驚動了任何一個角落的寧靜。
恰好聽見他家的僕人在廊下低聲抱怨,每晚老爺都會在書房中沉浸在書卷與筆墨之間,且嚴禁下人輕易打擾。
稍有不慎,便會遭到一頓嚴厲的呵斥,那聲音在寂靜的夜色中顯得格外刺耳;更甚者,還可能遭受棍棒的懲罰。
我還注意到,書房的門窗緊閉,仿佛與外界隔絕,形成一個獨立的世界。
這一細節讓我心生一計,一個比硬闖更為巧妙的計劃在我腦海中悄然成形。於是,我決定再等待一個夜晚,讓一切準備更加周全。
次日,我通過道上的朋友,費了一番周折,終於購得了迷煙工具。
那是一套精巧的裝置,散發著淡淡的藥香,讓人不禁對其功效心生期待。
我打算在迷暈他之後,將他神不知鬼不覺地帶出城,就像夜風拂過水麵,不留一絲痕跡。
當夜幕再次降臨,我前往劉友芳家時,自然不會空手而去。
我懷揣著工具,心中卻如同揣著一隻兔子,怦怦直跳。我用刀在魏三的右臂上輕輕劃開一道口子,鮮血立刻湧出,染紅了刀刃。
我用他的鮮血再次將白紙上的字跡染紅,那鮮紅的字跡在昏暗的燈光下顯得格外刺目。
隨後,我將迷煙工具和染血的白紙一同藏匿於馬車上的暗格之中,確保一切安排得天衣無縫。
那晚的行動異常順利,仿佛冥冥之中有神明庇佑。
我輕而易舉地潛入了劉友芳的家,庭院中的夜風輕拂,樹影婆娑,仿佛在為我掩護。
趁著四下無人,我悄悄地在書房的窗戶上戳出一個小孔,動作輕盈而迅速,生怕驚動了屋內的任何人。
隨後,我利用迷煙工具,將事先備好的迷煙吹入了書房,那淡淡的煙霧緩緩瀰漫開來,帶著一絲神秘的氣息,仿佛要將整個書房籠罩在夢境之中。
在幽暗的陰影中耐心等待,不過短短半炷香的時光,書房內便突然傳來一聲沉悶的撞擊,像是重物狠狠砸在桌面上,我心中一喜,立刻明白計劃已經順利得手。
環顧四周,確定四下無人後,我輕手輕腳地推開書房那扇厚重的木門,
只見劉大已無力地趴在書桌上,一動不動。
我迅速而謹慎地行動起來,故意將他身後的書冊一本本抽出,任由它們散落滿地,營造出一種混亂不堪的現場。
接著,我深吸一口氣,縱身躍起,在書房的牆壁上用鮮血寫下幾個觸目驚心的字跡,隨後一把扯過衣架上的深色袍子,將劉大嚴嚴實實地裹住。
然而,在撤離的過程中,我不慎碰倒了衣架,心中一緊,好在衣架砸在散亂的書冊上,發出的聲響並不大,並未引起旁人的注意。
小心翼翼地抱著昏迷的劉大,我悄無聲息地穿過劉府那曲折的迴廊,從後門悄然離去。
按照事先精心規劃好的路線,我一路小心翼翼地收集夜香,以掩人耳目,最終成功地將劉大帶回了義莊。
處理劉大的過程與當初處理魏三兒時如出一轍,我在他耳邊低聲痛斥一番,隨後用同樣的手法,讓他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然而,讓我心中泛起一絲疑惑的是,在我早已準備好的棺材旁邊,不知何時竟又多了一副嶄新的棺木。
我不禁暗自揣測,對方是否已經察覺到義莊中的異常,甚至可能在暗中觀察著我們的一舉一動。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我心中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當天晚會上,我如同往常一樣,沿著那條早已熟悉的路線,手中提著昏黃的燈籠,默默地收集夜香。
夜色如墨,街道上寂靜無聲,只有偶爾的風聲和遠處的犬吠。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漆黑的街道上,突然間,官府的衙役們如幽靈般出現,將我團團圍住,逮了個正著。
更令我驚愕的是,一個素未謀面的讀書人,穿著一襲青衫,站在一旁,竟將我的所作所為,一絲不漏、一清二楚地揭露了出來。
他的聲音冷靜而清晰,仿佛親眼目睹一般。天知道,他對我所做的一切了解得如此透徹,仿佛我心中的秘密在他面前無所遁形。
--------
趙由檢在供述完畢後,由於目不識丁,加之心中早已對生死看淡,毫不在意,便徑直在押司張全所記錄的當庭筆錄上按下了手印。
何大人審視一番,見無甚異議,眉頭微皺,揮了揮手,命人將犯人押回大牢,打算次日再進行宣判。
牢房的大門沉重地關閉,迴蕩在空曠的衙門裡,顯得格外冷峻。
然而,這樁案件卻未能迎來最終的審判。遺憾的是,趙由檢未能等到那一刻。
原來,他的血瘤在當晚便悄然破裂,痛苦來得迅猛而劇烈,他卻咬緊牙關,未發出一聲呻吟。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牢房的鐵窗,灑在冰冷的地板上。有人發現他僵硬地躺在那裡,臉上掛著一抹安詳的笑容。
那笑容如此平靜,仿佛在死神降臨之際,他仍在回味著自己的一生,覺得沒有虛度光陰,大仇已報,心愿已了,心滿意足地離去了。
他的雙眼微合,仿佛在做一個甜美的夢,夢中有他年少時的歡笑,有他復仇的快意,也有他對這個世界最後的釋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