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江上不只有一艘船
等王戊說完了故事,外頭已然臨近午時。
一眾人卻還兀自坐著,完全沒有要離開船艙的意思。
那臉上的神情像是意猶未盡,又像是心緒難平。
誠桓道人收起了炭筆,看著自己寫得堪稱七零八落的記錄,長吁了口氣。
時間匆忙,他雖然沒能將整個故事一字不落地記下來,但是大體的脈絡,還是已經理清楚了。
再配合他自己的記憶,他有自信,能夠在之後將這個故事還原八成。
至於那剩下的兩成,權且瞎編一些就是。
反正江湖消息也不需要有多麼準確。
低頭又看了一眼,那已經被自己畫得密密麻麻的「人物關係網」。
誠桓道人緩緩地擦了把額頭上的虛汗。
心下暗自感慨道。
想不到,這丐幫的陳年舊事,居然也能這般豐富多彩。
這則消息,一定會流傳於江湖,經久不衰。
到時候,我這江湖百事通的名號,應當也就實至名歸了吧。
心思微動之間,誠桓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期許的笑意。
並且鄭重地收起了桌上那本,已經被賦予了某種「歷史使命」的書籍。
此時的眾人,因為王戊刻意的省略,所以還不知道那名丐幫的天才究竟是男是女。
只是下意識地以為,對方是一個男子。
名字叫做王戊,三橫王,天干戊。
「哎,桑桑師妹,看你說得這麼像模像樣,你可曾真的見到過那位王戊王師弟啊?」
忽然,一個紫衣門的姑娘,湊到了王戊的身邊問道。
因為這些天一直有心躲避著朝廷,所以方才在自我介紹時,王戊用的也是假名,姑且喚做張桑桑。
旁人不知前因,自然也沒懷疑。
「啊。」聽著對方的問題,王戊愣了一下,隨即便眼神飄忽地搖頭答道。
「這我就沒見過了,我知道的事情,也都是聽幫里的弟兄們口口相傳的。除了我們幫里真有這麼個人之外,別的,你們且當個故事,聽聽就好。」
「桑桑師妹,你怎麼能這麼說呢。」
見王戊如此不在意的樣子,本來還對她百般溫柔的百花谷師姐,頓時就不樂意了。
「王師弟他再怎麼說,那也是你的同門,你用這麼個人來形容他,不會覺得不妥嗎。而且他從前的經歷那般艱辛,我們怎能當個故事聽聽就好了呢。說起來,我們在背後這麼編排他的身世,才是一種罪過不是嗎。」
「哎,想王師弟小小年紀就流落街頭,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為賣柴火差點凍死,也要買塊燒餅回去,分給同行的孤兒。吃個包子還沒咽下,都會想起曾經病故的母親。」
「那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真真是聞者傷心,思者落淚。又有誰能夠想到,它居然是出自一個還沒有讀過書的孩童之口呢。由此可見王師弟的才情與悲戚,又是多麼深沉,多麼苦楚。」
「是啊。」
坐在側邊的何不鳴亦是抬手,揉了揉自己發紅的眼睛,顫聲附和道。
「想王師弟武功大成之後,第一個念及的居然不是一己私慾,而是闖蕩江湖,行俠仗義,事了還不留自己的姓名。他的那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箇中豪邁,令人嘆服。聽得我著實是想大喝一聲,提刀而去,與他共赴滾滾煙塵里,蒼天不平替天平!」
青城派的三人中,起初還顯得十分淡薄的藍袍劍客,此時也已經面目潮紅地將手拍在了桌案上。
「對,還有那一首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痛快啊,實在是太痛快了,王師弟真乃古時之豪俠,蓋世之英傑。矣,可惜了我沒能與他相識,這當真是一件憾事啊。」
「我倒是覺得啊,王師弟寫給那個夢中女子的情詩才叫動人呢。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呼,這世上恐怕都不會有比這更浪漫的情話了吧。」
另一個紫衣門的小姑娘羞紅著臉,用一隻手指撥轉著自己幾縷頭髮,眉目痴痴地出神想道。
也不知道他心中的女子,到底是個什麼模樣呢,要是像我這樣的就好了,那我便非他不嫁了。
聽著紫衣小姑娘的話,在座的另外幾個女子也紛紛紅著臉低下了頭。
是啊,誰不希望被一個英俊帥氣,武功高強,還專情浪漫的少年喜歡呢。
管他的年紀是不是比自己小,她們都能將之一口「吃掉」,連骨頭都不帶吐的。
終於開始回過味來的王戊,這才感到了一陣寒意。
嘶,我怎麼覺得,我這是犯事兒了呢。
左右打量著那些,已經沉迷在各自遐想中的人。
王戊訕訕地扯了扯有些抽搐的嘴角,繼而勉力地出聲笑道。
「害,害呀,別人終歸是別人,你們這麼在乎做什麼。我們不談他了,談點別的,怎麼樣?」
然而此時,已經沒有人理會王戊了。
王戊的心裡,某種不好的預感愈加強烈。
以至於她的神色,也開始變得苦悶了起來。
不是,我就是吹個牛皮而已。
各位大哥大姐,你們別嚇我啊,我經不起嚇的。
……
之後的幾天裡。
隨著時間的流逝,加上王戊刻意的迴避。
眾人漸漸地,也就沒怎麼再提起過那位丐幫的王師弟了。
又或者,只是表面上不說了而已。
王戊自以為此間事了,安心地舒了口氣,並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不再任其亂跑火車。
可她卻忘了,那個誠桓道人的懷裡還有一本筆記。
事實證明,人總得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要麼去實現它,要麼去直面它。
總之不論如何。
關於王戊的未來,到底會被人傳出什麼樣稀奇古怪的名聲,那都已經是後話了。
此時的王戊,還跟著一眾江湖兒女們,一起待在臨近了洛陽的船上。
看著兩岸青翠欲滴的湖光山色,和偶爾從側邊駛過的船隻,靜靜地出神。
此地作為河口,泊船自然不少。
其中有商船,有遊船。
亦有同王戊等人一樣,包了客船前往武林大會的江湖人。
王戊閒來無事,就只是站在船舷旁發呆。
直到她隱約間,於另一艘船上,看見了一個人影。
一眾人卻還兀自坐著,完全沒有要離開船艙的意思。
那臉上的神情像是意猶未盡,又像是心緒難平。
誠桓道人收起了炭筆,看著自己寫得堪稱七零八落的記錄,長吁了口氣。
時間匆忙,他雖然沒能將整個故事一字不落地記下來,但是大體的脈絡,還是已經理清楚了。
再配合他自己的記憶,他有自信,能夠在之後將這個故事還原八成。
至於那剩下的兩成,權且瞎編一些就是。
反正江湖消息也不需要有多麼準確。
低頭又看了一眼,那已經被自己畫得密密麻麻的「人物關係網」。
誠桓道人緩緩地擦了把額頭上的虛汗。
心下暗自感慨道。
想不到,這丐幫的陳年舊事,居然也能這般豐富多彩。
這則消息,一定會流傳於江湖,經久不衰。
到時候,我這江湖百事通的名號,應當也就實至名歸了吧。
心思微動之間,誠桓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期許的笑意。
並且鄭重地收起了桌上那本,已經被賦予了某種「歷史使命」的書籍。
此時的眾人,因為王戊刻意的省略,所以還不知道那名丐幫的天才究竟是男是女。
只是下意識地以為,對方是一個男子。
名字叫做王戊,三橫王,天干戊。
「哎,桑桑師妹,看你說得這麼像模像樣,你可曾真的見到過那位王戊王師弟啊?」
忽然,一個紫衣門的姑娘,湊到了王戊的身邊問道。
因為這些天一直有心躲避著朝廷,所以方才在自我介紹時,王戊用的也是假名,姑且喚做張桑桑。
旁人不知前因,自然也沒懷疑。
「啊。」聽著對方的問題,王戊愣了一下,隨即便眼神飄忽地搖頭答道。
「這我就沒見過了,我知道的事情,也都是聽幫里的弟兄們口口相傳的。除了我們幫里真有這麼個人之外,別的,你們且當個故事,聽聽就好。」
「桑桑師妹,你怎麼能這麼說呢。」
見王戊如此不在意的樣子,本來還對她百般溫柔的百花谷師姐,頓時就不樂意了。
「王師弟他再怎麼說,那也是你的同門,你用這麼個人來形容他,不會覺得不妥嗎。而且他從前的經歷那般艱辛,我們怎能當個故事聽聽就好了呢。說起來,我們在背後這麼編排他的身世,才是一種罪過不是嗎。」
「哎,想王師弟小小年紀就流落街頭,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為賣柴火差點凍死,也要買塊燒餅回去,分給同行的孤兒。吃個包子還沒咽下,都會想起曾經病故的母親。」
「那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真真是聞者傷心,思者落淚。又有誰能夠想到,它居然是出自一個還沒有讀過書的孩童之口呢。由此可見王師弟的才情與悲戚,又是多麼深沉,多麼苦楚。」
「是啊。」
坐在側邊的何不鳴亦是抬手,揉了揉自己發紅的眼睛,顫聲附和道。
「想王師弟武功大成之後,第一個念及的居然不是一己私慾,而是闖蕩江湖,行俠仗義,事了還不留自己的姓名。他的那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箇中豪邁,令人嘆服。聽得我著實是想大喝一聲,提刀而去,與他共赴滾滾煙塵里,蒼天不平替天平!」
青城派的三人中,起初還顯得十分淡薄的藍袍劍客,此時也已經面目潮紅地將手拍在了桌案上。
「對,還有那一首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痛快啊,實在是太痛快了,王師弟真乃古時之豪俠,蓋世之英傑。矣,可惜了我沒能與他相識,這當真是一件憾事啊。」
「我倒是覺得啊,王師弟寫給那個夢中女子的情詩才叫動人呢。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呼,這世上恐怕都不會有比這更浪漫的情話了吧。」
另一個紫衣門的小姑娘羞紅著臉,用一隻手指撥轉著自己幾縷頭髮,眉目痴痴地出神想道。
也不知道他心中的女子,到底是個什麼模樣呢,要是像我這樣的就好了,那我便非他不嫁了。
聽著紫衣小姑娘的話,在座的另外幾個女子也紛紛紅著臉低下了頭。
是啊,誰不希望被一個英俊帥氣,武功高強,還專情浪漫的少年喜歡呢。
管他的年紀是不是比自己小,她們都能將之一口「吃掉」,連骨頭都不帶吐的。
終於開始回過味來的王戊,這才感到了一陣寒意。
嘶,我怎麼覺得,我這是犯事兒了呢。
左右打量著那些,已經沉迷在各自遐想中的人。
王戊訕訕地扯了扯有些抽搐的嘴角,繼而勉力地出聲笑道。
「害,害呀,別人終歸是別人,你們這麼在乎做什麼。我們不談他了,談點別的,怎麼樣?」
然而此時,已經沒有人理會王戊了。
王戊的心裡,某種不好的預感愈加強烈。
以至於她的神色,也開始變得苦悶了起來。
不是,我就是吹個牛皮而已。
各位大哥大姐,你們別嚇我啊,我經不起嚇的。
……
之後的幾天裡。
隨著時間的流逝,加上王戊刻意的迴避。
眾人漸漸地,也就沒怎麼再提起過那位丐幫的王師弟了。
又或者,只是表面上不說了而已。
王戊自以為此間事了,安心地舒了口氣,並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不再任其亂跑火車。
可她卻忘了,那個誠桓道人的懷裡還有一本筆記。
事實證明,人總得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要麼去實現它,要麼去直面它。
總之不論如何。
關於王戊的未來,到底會被人傳出什麼樣稀奇古怪的名聲,那都已經是後話了。
此時的王戊,還跟著一眾江湖兒女們,一起待在臨近了洛陽的船上。
看著兩岸青翠欲滴的湖光山色,和偶爾從側邊駛過的船隻,靜靜地出神。
此地作為河口,泊船自然不少。
其中有商船,有遊船。
亦有同王戊等人一樣,包了客船前往武林大會的江湖人。
王戊閒來無事,就只是站在船舷旁發呆。
直到她隱約間,於另一艘船上,看見了一個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