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有此軍人,民族甚幸!
「好像是山上的支那軍在喊口號!」
一名師團部的作戰參謀立刻迎了上來道。
「八格牙路,進攻部隊準備的怎麼樣了?」
渡邊正夫非常不爽的喝問。
「第146聯隊和第148聯隊,都已準備完畢,可以發起攻擊了。」那名作戰參謀回答道。
「命令炮兵,立刻向大小松山炮擊,半小時後,步兵上山攻擊,這次無論如何,也要拿下松山!」
「告訴今岡宗四郎大佐(146聯隊長)和相原無畏之輔大佐(148聯隊長),他們必須要親自帶隊參加攻擊,以確保能夠順利攻取松山。」
渡邊正夫語氣里充滿了急切,不急不行,他們已經錯失了攻取惠通橋,打過怒江的機會。
又被虎賁營擋在松山下,連吃敗仗。
對此,整個南方軍高層非常不滿,要求他們必須在兩天內攻下松山,否則嚴懲不貸。
所以,即使從快速縱隊覆滅於龍陵,師團主力屢屢失利於松山腳下,損兵折將,士氣已跌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
渡邊正夫仍要繼續強攻,因為他明白,一旦東岸的中國援兵源源不斷趕到,虎賁營就能背靠東岸,徹底站穩腳跟。
到那時不光他要被追究責任,也將給整個日軍造成巨大威脅和麻煩。
而接到他的命令後,數十門各型火炮,開始分別向大小松山上的國軍陣地炮擊。
今岡宗四郎和相原無畏之輔兩人,也迅速親自各率本部兵馬,趁著己方炮火掩護,從出擊陣地悄悄前出,開始往山上摸去。
松山山頂海拔高達兩千多米,而鬼子陣地設在距離山腳還有大概五百米的地方。
他們如不趁著炮兵壓制這段時間,提前出發,等佯攻上去,守軍也早已做好了防備。
這也是日軍明明占據兵力和火力的絕對優勢,卻遲遲無法攻下松山的最大原因。
松山太易守難攻了。
而就在渡邊正夫與藤田武等人,正要返回其師團指揮部時,一名留守的通訊參謀突然火急火燎的從裡面迎面跑來。
迎著渡邊正夫等人詫異的目光,那鬼子通訊參謀是急忙挺身立正敬禮:「報告,師團長、參謀長閣下,剛剛收到了一封明碼電報,是山上的中國軍所發!」
渡邊正夫與藤田武面面相覷,後者立刻疑惑的上前接過電報,剛看了兩眼便臉色大變。
不等他看完,渡邊正夫便好奇的將電報要了過去,匆匆看完後,這老鬼子頓時氣的火冒三丈:「八格牙路!這個喬衛國和他麾下的虎賁營,必須通通地消滅的幹活!
否則,他們必將成為皇軍最大的心腹之患和恥辱!」
「通知第十八師團的增援部隊,讓他們做好隨時增援第146和第148聯隊的準備!」
「哈伊!」藤田武帶頭頓首領命。
……
重慶,喬公館。
喬鴻昌看著管家送來的明碼電報,好半晌都沒有說話,但站在一旁的管家清楚看見,他的雙手似乎在不住顫抖。
於是關切的問道:「老爺,三少爺這麼回電,我們該怎麼辦?」
「衛國明碼通電,以明心志,除非守住松山,光復滇西失地,否則他是不會,也不能再回家了!」
喬鴻昌說著頭也不抬的擺了擺手:「你先下去吧,讓我一個人待會。」
「是,老爺您多保重,少爺他現在變的很會打仗,說不定還能再次創造奇蹟,我們一定能夠等到他旗開得勝,衣錦還鄉的那一天。」
管家說完見喬鴻昌沒再搭理自己,只好退了下去。
好半晌,喬鴻昌才又重讀了一遍手裡的電報,當讀到「父親大人珍重」時,眼淚再也忍不住奪眶而出。
聯想到喬衛國以往的頑劣行為,喬鴻昌又覺欣慰無比,站起來走到窗前向南眺望喃喃道:「衛國,你能以國家大義、民族利益為重,爹很欣慰,但爹更希望你能旗開得勝,早日平安歸來。」
說完,他又抬頭望天老淚縱橫道:「列祖列宗在上,請一定保佑衛國他能逢凶化吉,守住松山,安全回家!」
……
黃山官邸。
同樣被喬衛國這封絕筆回電深深打動的還有蔣委員長,他也是拿著電報來回讀了好幾遍,仍神色凜然道:「國家有此軍人,民族甚幸!」
旁邊的何靜止道:「委座,喬衛國此舉著實令人欽佩不假,但恰好也在無形中迎合了政治需要。」
「我們完全可以藉此契機,將虎賁營以及整個松山戰場的英勇抵抗事跡,大肆宣傳報導出去。」
「這樣不但能為我們在國際上贏得更多尊重和援助,更能凝聚國人士氣和抵抗意志。」
蔣委員長深以為然點頭道:「有道理,馬上命令中央社,中央日報以及所有宣傳渠道,務必將此事辦好。」
「委座,那關於喬衛國抗命一事?」何靜止見蔣委員長面有慍色,忙解釋道:「我的意思是,現在第36師106團團長熊正詩,此前也奉命趕到了松山,要接替喬衛國指揮權的。
現在,喬衛國這麼一搞,松山戰場會不會有指揮混亂之憂?
畢竟喬衛國無論是資歷還是軍銜職務,都要低於熊正詩,兩人之間誰指揮誰,這個還是要早點明確的好。」
蔣委員長恍然點頭問道:「這個熊正詩是黃埔的嗎?」
「黃埔六期,上校軍銜。」何靜止回答。
「喬衛國現在是中校軍銜。」
「哦。」蔣委員長道:「那能不能再把喬衛國軍銜往上提一級,然後將怒江西岸指揮權全部交給他。」
何靜止忙勸道:「委座慎重,喬衛國黃埔第15期畢業,幾天前還只是中尉軍銜,短短三天已經連升三級,擢升速度堪稱我黃埔子弟之最。
短時間內,實在不宜再行提拔了!」
「那你有什麼好辦法?難道要將虎賁營交給熊正詩統一指揮?此人指揮能力有喬衛國強嗎?」
雖然熊正詩是黃埔六期,但無論出於個人情感還是知名度考慮,蔣委員長顯然都更傾向於喬衛國。
何靜止想了想道:「拋開二人指揮能力高低不談,虎賁營是喬衛國一手締造,並跟他一路血戰成長起來的,他們對大小松山的地形,以及敵情,也遠比熊正詩熟悉的多。
臨陣換將,恐於戰事不利。
委座,我建議將熊正詩撤回東岸,統率第106團主力負責加固江防,西岸守軍還是一併交給喬衛國指揮為好!」
一名師團部的作戰參謀立刻迎了上來道。
「八格牙路,進攻部隊準備的怎麼樣了?」
渡邊正夫非常不爽的喝問。
「第146聯隊和第148聯隊,都已準備完畢,可以發起攻擊了。」那名作戰參謀回答道。
「命令炮兵,立刻向大小松山炮擊,半小時後,步兵上山攻擊,這次無論如何,也要拿下松山!」
「告訴今岡宗四郎大佐(146聯隊長)和相原無畏之輔大佐(148聯隊長),他們必須要親自帶隊參加攻擊,以確保能夠順利攻取松山。」
渡邊正夫語氣里充滿了急切,不急不行,他們已經錯失了攻取惠通橋,打過怒江的機會。
又被虎賁營擋在松山下,連吃敗仗。
對此,整個南方軍高層非常不滿,要求他們必須在兩天內攻下松山,否則嚴懲不貸。
所以,即使從快速縱隊覆滅於龍陵,師團主力屢屢失利於松山腳下,損兵折將,士氣已跌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
渡邊正夫仍要繼續強攻,因為他明白,一旦東岸的中國援兵源源不斷趕到,虎賁營就能背靠東岸,徹底站穩腳跟。
到那時不光他要被追究責任,也將給整個日軍造成巨大威脅和麻煩。
而接到他的命令後,數十門各型火炮,開始分別向大小松山上的國軍陣地炮擊。
今岡宗四郎和相原無畏之輔兩人,也迅速親自各率本部兵馬,趁著己方炮火掩護,從出擊陣地悄悄前出,開始往山上摸去。
松山山頂海拔高達兩千多米,而鬼子陣地設在距離山腳還有大概五百米的地方。
他們如不趁著炮兵壓制這段時間,提前出發,等佯攻上去,守軍也早已做好了防備。
這也是日軍明明占據兵力和火力的絕對優勢,卻遲遲無法攻下松山的最大原因。
松山太易守難攻了。
而就在渡邊正夫與藤田武等人,正要返回其師團指揮部時,一名留守的通訊參謀突然火急火燎的從裡面迎面跑來。
迎著渡邊正夫等人詫異的目光,那鬼子通訊參謀是急忙挺身立正敬禮:「報告,師團長、參謀長閣下,剛剛收到了一封明碼電報,是山上的中國軍所發!」
渡邊正夫與藤田武面面相覷,後者立刻疑惑的上前接過電報,剛看了兩眼便臉色大變。
不等他看完,渡邊正夫便好奇的將電報要了過去,匆匆看完後,這老鬼子頓時氣的火冒三丈:「八格牙路!這個喬衛國和他麾下的虎賁營,必須通通地消滅的幹活!
否則,他們必將成為皇軍最大的心腹之患和恥辱!」
「通知第十八師團的增援部隊,讓他們做好隨時增援第146和第148聯隊的準備!」
「哈伊!」藤田武帶頭頓首領命。
……
重慶,喬公館。
喬鴻昌看著管家送來的明碼電報,好半晌都沒有說話,但站在一旁的管家清楚看見,他的雙手似乎在不住顫抖。
於是關切的問道:「老爺,三少爺這麼回電,我們該怎麼辦?」
「衛國明碼通電,以明心志,除非守住松山,光復滇西失地,否則他是不會,也不能再回家了!」
喬鴻昌說著頭也不抬的擺了擺手:「你先下去吧,讓我一個人待會。」
「是,老爺您多保重,少爺他現在變的很會打仗,說不定還能再次創造奇蹟,我們一定能夠等到他旗開得勝,衣錦還鄉的那一天。」
管家說完見喬鴻昌沒再搭理自己,只好退了下去。
好半晌,喬鴻昌才又重讀了一遍手裡的電報,當讀到「父親大人珍重」時,眼淚再也忍不住奪眶而出。
聯想到喬衛國以往的頑劣行為,喬鴻昌又覺欣慰無比,站起來走到窗前向南眺望喃喃道:「衛國,你能以國家大義、民族利益為重,爹很欣慰,但爹更希望你能旗開得勝,早日平安歸來。」
說完,他又抬頭望天老淚縱橫道:「列祖列宗在上,請一定保佑衛國他能逢凶化吉,守住松山,安全回家!」
……
黃山官邸。
同樣被喬衛國這封絕筆回電深深打動的還有蔣委員長,他也是拿著電報來回讀了好幾遍,仍神色凜然道:「國家有此軍人,民族甚幸!」
旁邊的何靜止道:「委座,喬衛國此舉著實令人欽佩不假,但恰好也在無形中迎合了政治需要。」
「我們完全可以藉此契機,將虎賁營以及整個松山戰場的英勇抵抗事跡,大肆宣傳報導出去。」
「這樣不但能為我們在國際上贏得更多尊重和援助,更能凝聚國人士氣和抵抗意志。」
蔣委員長深以為然點頭道:「有道理,馬上命令中央社,中央日報以及所有宣傳渠道,務必將此事辦好。」
「委座,那關於喬衛國抗命一事?」何靜止見蔣委員長面有慍色,忙解釋道:「我的意思是,現在第36師106團團長熊正詩,此前也奉命趕到了松山,要接替喬衛國指揮權的。
現在,喬衛國這麼一搞,松山戰場會不會有指揮混亂之憂?
畢竟喬衛國無論是資歷還是軍銜職務,都要低於熊正詩,兩人之間誰指揮誰,這個還是要早點明確的好。」
蔣委員長恍然點頭問道:「這個熊正詩是黃埔的嗎?」
「黃埔六期,上校軍銜。」何靜止回答。
「喬衛國現在是中校軍銜。」
「哦。」蔣委員長道:「那能不能再把喬衛國軍銜往上提一級,然後將怒江西岸指揮權全部交給他。」
何靜止忙勸道:「委座慎重,喬衛國黃埔第15期畢業,幾天前還只是中尉軍銜,短短三天已經連升三級,擢升速度堪稱我黃埔子弟之最。
短時間內,實在不宜再行提拔了!」
「那你有什麼好辦法?難道要將虎賁營交給熊正詩統一指揮?此人指揮能力有喬衛國強嗎?」
雖然熊正詩是黃埔六期,但無論出於個人情感還是知名度考慮,蔣委員長顯然都更傾向於喬衛國。
何靜止想了想道:「拋開二人指揮能力高低不談,虎賁營是喬衛國一手締造,並跟他一路血戰成長起來的,他們對大小松山的地形,以及敵情,也遠比熊正詩熟悉的多。
臨陣換將,恐於戰事不利。
委座,我建議將熊正詩撤回東岸,統率第106團主力負責加固江防,西岸守軍還是一併交給喬衛國指揮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