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Duomo是香的
我們在米蘭呆了一個白天。逛了Duomo,吃了牛排,買了紀念品,然後匆匆趕往第二個目的地,威尼斯。
時間很短,情緒的波動卻絲毫不單調。從閒適從容到手足無措,從『一點不懂』到『遇到了就懂』,我發現,人的潛力是無窮的,這話有一定的道理,至少我是這樣經歷過來的。
這趟旅程,我漸漸地不太擔心『遇到了怎麼辦』,反而有點期待『它來了會怎麼樣』。
-----------------
因為前一天晚上在市中心打車太過輕而易舉,以至於我們完全沒了危機感,以為下個Uber就能輕鬆到達目的地。
時差的關係,我們近凌晨兩點入睡,不到六點就精神抖擻地起床。原本還挺高興地計劃著可以到Duomo對面的肯爺爺吃個早餐打卡拍照,到點兒了再逛,沒成想,Uber下是下了,用不了,旅伴的銀行卡一直無法成功綁定,我的小米手機又不支持下載軟體。
無奈之下,撐著傘,狼狽地在街頭問路人哪裡可以打車。好在天早人少,沒遇到什麼坎兒,好心人告訴我們這裡不好攔車後,我們便決定按攻略里說的,搭公交車再轉地鐵。
除了等公交車費了些時,轉地鐵那會兒一路順暢到我們走出地鐵口滿心歡喜雀躍以為get了新技能。勁兒沒緩過來的時候,導航先澆了盆冷水:地圖顯示我們與Duomo距離3.3公里(:合計我們來回倒騰只是在原地上繞圈,我們住的地兒離Duomo也是3.3公里。
隨著預約登頂的時間臨近,所幸旅伴的銀行卡終於綁定上Uber了,我們立刻打車前往。
九點多的街上人不算多,本來陰雨綿綿的天也在我們下車後開始有轉晴的趨勢。
當哥德式建築風格映入眼帘,我們和司機齊聲歡呼。我相信久居這座城市的他對Duomo已經沒了新鮮感,但他的熱情絲毫不遜於我們這些遠方來客。
這也是這座城市留在我心裡最深刻的標籤。無論是落地的第一天,還是我們要離開的最後一天,這裡的陽光、街道、公園、人群,都是那麼熱烈地生活著,而不僅僅是生存。
「祝你們旅途愉快。」幫我們搬完行李,司機對我們說道。
Duomo登頂的票不用按預定時間來。我們寄存完行李,離票面上的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工作人員查看電子票後就放我們進去。
這是我們呆梨之旅的第一個頂,不算太高,不算太陡,可以中途休息。
排隊等安檢的時候,我們就站在這座巨型建築「腳下」。抬頭仰望,每座雕像立體而生動地展現出肌肉線條、面部表情。那是一種很神奇的心靈體驗:從前只能通過視頻和照片看到的,如今可以親眼見到,情緒的澎湃遠超言語的表達。
登頂的外國人居多,整個半密閉環境中充斥著豐富卻不衝撞的香水味,你可以聞到不同品種的花香、果香,中調、後調,總歸到最後,鼻翼確認後輸出的結果就是呆梨香。
不曉得是當天下過雨人較少,還是別的其他原因(:我們下午離開米蘭後,傍晚就看到國際米蘭六連勝的喜訊,沒有人山人海,只要稍作停留,Duomo外部每根雕柱都可以無人打擾好好欣賞。
屋頂上的風景遠不及我們中途經過一個類似走廊的過道上看到的,除了腳下的大理石讓人發出有感重量的嘆息以外,就只剩下打卡後的喜悅了。相比這一路找她、見她的濃厚情緒,尾韻的收場來得有些猝不及防。
我們沒有在上面待太久,按出口的指示標進入Duomo內部。
第二波濃烈的情緒是在打開門之後。見到恢弘挑高的內部,精美的窗花,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緊接著被香嗆到。香是彌撒儀式中點的。是的,很幸運,我們見證了這個過程。
即便讀不全窗花的故事,認不清裡面的人物,但你仍然會為這裡的每一幅作品動容,
在場的,無論是否有相同信仰,都以最敬重的態度對待這場儀式。
-----------------
走出Duomo已經是午後了,飢腸轆轆,查找附近推薦的餐廳,家家爆滿,最後盲選一家菜單看起來像漢堡店的,然後點了一杯卡布奇諾,一杯阿芙佳朵,一份五分熟牛排,一份綜合塔可。
這是心滿意足的一頓午飯,咖啡好喝,牛肉鮮嫩,塔可美味。把旅伴地地道道的中國胃收服得服服帖帖,滿血復活拉著我逛商場。
溫馨提示:1.Duomo登頂票可以提前入場;2.午餐餐廳:OLD WILD WEST,位於Duomo正門對面。
時間很短,情緒的波動卻絲毫不單調。從閒適從容到手足無措,從『一點不懂』到『遇到了就懂』,我發現,人的潛力是無窮的,這話有一定的道理,至少我是這樣經歷過來的。
這趟旅程,我漸漸地不太擔心『遇到了怎麼辦』,反而有點期待『它來了會怎麼樣』。
-----------------
因為前一天晚上在市中心打車太過輕而易舉,以至於我們完全沒了危機感,以為下個Uber就能輕鬆到達目的地。
時差的關係,我們近凌晨兩點入睡,不到六點就精神抖擻地起床。原本還挺高興地計劃著可以到Duomo對面的肯爺爺吃個早餐打卡拍照,到點兒了再逛,沒成想,Uber下是下了,用不了,旅伴的銀行卡一直無法成功綁定,我的小米手機又不支持下載軟體。
無奈之下,撐著傘,狼狽地在街頭問路人哪裡可以打車。好在天早人少,沒遇到什麼坎兒,好心人告訴我們這裡不好攔車後,我們便決定按攻略里說的,搭公交車再轉地鐵。
除了等公交車費了些時,轉地鐵那會兒一路順暢到我們走出地鐵口滿心歡喜雀躍以為get了新技能。勁兒沒緩過來的時候,導航先澆了盆冷水:地圖顯示我們與Duomo距離3.3公里(:合計我們來回倒騰只是在原地上繞圈,我們住的地兒離Duomo也是3.3公里。
隨著預約登頂的時間臨近,所幸旅伴的銀行卡終於綁定上Uber了,我們立刻打車前往。
九點多的街上人不算多,本來陰雨綿綿的天也在我們下車後開始有轉晴的趨勢。
當哥德式建築風格映入眼帘,我們和司機齊聲歡呼。我相信久居這座城市的他對Duomo已經沒了新鮮感,但他的熱情絲毫不遜於我們這些遠方來客。
這也是這座城市留在我心裡最深刻的標籤。無論是落地的第一天,還是我們要離開的最後一天,這裡的陽光、街道、公園、人群,都是那麼熱烈地生活著,而不僅僅是生存。
「祝你們旅途愉快。」幫我們搬完行李,司機對我們說道。
Duomo登頂的票不用按預定時間來。我們寄存完行李,離票面上的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工作人員查看電子票後就放我們進去。
這是我們呆梨之旅的第一個頂,不算太高,不算太陡,可以中途休息。
排隊等安檢的時候,我們就站在這座巨型建築「腳下」。抬頭仰望,每座雕像立體而生動地展現出肌肉線條、面部表情。那是一種很神奇的心靈體驗:從前只能通過視頻和照片看到的,如今可以親眼見到,情緒的澎湃遠超言語的表達。
登頂的外國人居多,整個半密閉環境中充斥著豐富卻不衝撞的香水味,你可以聞到不同品種的花香、果香,中調、後調,總歸到最後,鼻翼確認後輸出的結果就是呆梨香。
不曉得是當天下過雨人較少,還是別的其他原因(:我們下午離開米蘭後,傍晚就看到國際米蘭六連勝的喜訊,沒有人山人海,只要稍作停留,Duomo外部每根雕柱都可以無人打擾好好欣賞。
屋頂上的風景遠不及我們中途經過一個類似走廊的過道上看到的,除了腳下的大理石讓人發出有感重量的嘆息以外,就只剩下打卡後的喜悅了。相比這一路找她、見她的濃厚情緒,尾韻的收場來得有些猝不及防。
我們沒有在上面待太久,按出口的指示標進入Duomo內部。
第二波濃烈的情緒是在打開門之後。見到恢弘挑高的內部,精美的窗花,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緊接著被香嗆到。香是彌撒儀式中點的。是的,很幸運,我們見證了這個過程。
即便讀不全窗花的故事,認不清裡面的人物,但你仍然會為這裡的每一幅作品動容,
在場的,無論是否有相同信仰,都以最敬重的態度對待這場儀式。
-----------------
走出Duomo已經是午後了,飢腸轆轆,查找附近推薦的餐廳,家家爆滿,最後盲選一家菜單看起來像漢堡店的,然後點了一杯卡布奇諾,一杯阿芙佳朵,一份五分熟牛排,一份綜合塔可。
這是心滿意足的一頓午飯,咖啡好喝,牛肉鮮嫩,塔可美味。把旅伴地地道道的中國胃收服得服服帖帖,滿血復活拉著我逛商場。
溫馨提示:1.Duomo登頂票可以提前入場;2.午餐餐廳:OLD WILD WEST,位於Duomo正門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