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蛻變十月記(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天,我依然一大早7:00時前到達工地,我每日的跟工是為了學懂更多的東西,在闖著做的過程中;在一輪接一輪的歷練中。雖然不是最快捷的方式,但在通往熟練的路上,誰不多多少少會走些彎路呢?

  今天是圍擋落位的關鍵工期,因為第三天B工長的團隊就會到位,所有的坑點全部要完成挖掘。點位確定的事兒,A工團隊徹底推給了我,A工不停說他的團隊人員一天500元的工費有多麼高的質量,但這西京城是天價的工費確實配不上A工團隊的人,或者在這次工期中無法匹配。不論任何情況,我依然抱著將自己扔出去的精神向前推進。

  我將圍欄包裝材料用砍刀劃開,將一根根鋼管散開分類,由於舊圍擋沒有拆除乾淨,所以我得跨步一根一根的搬運。生產廠家說:「將立柱擺好再打孔。」所以我開啟了拼圖模式,一根根的擺放測距進行點位的確定。常理說,測量有誤差。球場老闆用雷射測距有誤導致了這次工程的複雜,這也隨即鍛鍊了我的應變能力。由於【小吳鉤】是我日常管理,所以對長寬及下一次的草皮更新及連結工程做好準備。老闆訂貨多要了2X3.5m的空餘,這使我有了調整的機會。

  【小吳鉤】南圍的實際距離是27m左右,包括緩衝帶。我將其中的3x3.5m替換了3x3m,將兩個邊側完全卡在最端兩側,坑洞位置隨著【小吳鉤】南圍固定點在推進。A工團隊的挖坑也只盯著我的擺放點,不顧任何的考慮。好在南圍的坑洞還是推進的比較順利。

  緊接著是【小吳鉤】東圍,這裡的麻煩更多。由於南圍我將兩個3.5m的空餘用完了,所以東圍的測距在39m的不標準情況下是40.5m。原始零件為13x3m+1x3.5m,如何調整需要計算。由於擺放工作均由我一人進行,因疲勞度提升我還是出現了嚴重失誤,在測距過程中我失誤的加入了3x3.5m的零件,導致坑洞位置誤差。A工不顧不管的儘管挖坑,隨著我的失誤他乾脆給自己挖了個「大坑」。A工團隊一下午均在忙挖坑工具的維修(因為衝擊鑽損壞),清理植物方面也是片面的進行了數據要求的部分。而西圍的6米以下植物壓根沒有清理,如果舊圍牆不是我親自動手,A工還會找藉口繼續留在旁邊固定。挖坑工作的東圍及北圍都是我測量進行點位找準的,所以在我協助的情況下進行的很順利,下午17:00一切完成。

  我此刻注意到了挖坑的土和碎石,眼見清理方面的問題我在勞累中昏了頭。而這個機會則被內心狡猾的A工利用。我主動進行了誠懇的溝通,A工說垃圾方面提前沒說,所以不管。我一時不知如何應對。A工說裝垃圾需要加費用,按照每天700元兩人付給,還有垃圾車費用750元。讓我趕緊去買麻袋,因為垃圾車得按袋裝卸,散土不裝。於是我全心全意信任,迅速去五金店買了一百條袋子,拿回後才發現上了當。A工命下屬在挖坑時將土直接裝入麻袋,碎石則留下說是立杆的時候可以用到。

  這簡直是個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