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賈校長臉都綠了
李二海就是因為聽到了對於教育的一些非議,才組織人大代表視察教育的。單憑自己的實力,不足以扭轉溫定縣的教育現狀,但這並不影響他對於溫定縣教育的思考。
現在做個調查,摸摸底,至少將來能給上級一些建議。如果哪天自己有能力了,可以扭轉一下局面,也未嘗不可。
這兩天,先後跑了青少年實踐基地、東方中學、縣中、實驗小學等單位,最後到了金鎖中學。
金鎖鄉位於溫定縣最東南,離縣城一百多里,是全縣最偏遠的一個鄉鎮。
雖然離縣城很遠,金鎖鄉的經濟卻不是全縣最差的,鄉政府所在地的集鎮規模很大,被當地人戲稱為「小溫定」。
金鎖鄉這幾年發展得快,經濟蓬勃有活力,已經被縣裡定為副縣級單位。
以前幾十年,鄉上的初中規模大,生數足,教學成績在全縣也是很有名氣,縣教育局經常在金鎖鄉搞活動。
李二海對金鎖中學的印象太深了,那一年,金鎖中學出了一件怪事,承包食堂的趙學東,姐夫是鄉長,後又做了一把手,因此竟然做上了學校副校長,還主持工作。
好傢夥,這樣不學無術的人,竟然堂而皇之地把持了鄉里最高學府,家長哪裡能讓,便聚焦鄉政府,要求撤換趙學東,並且指名道姓地讓當時是縣長的李二海來處理。
進了學校,李二海心情有點沉重。偌大的校園,明顯沒有了原來的生機,看上去給人一種死氣沉沉的感覺。
他知道,校園還是那個校園,只不過是人心散了。
因為沒有事先通知,沒有學校領導出來迎接。
李二海明確告訴門衛,不許通報,他們進到自行參觀。
一行人漫步在校園裡,邊走邊參觀,有點冷清。
一條寬敞的中心大道,兩排粗大的法桐樹分立兩旁,十分壯觀。
有位代表原來就在金鎖鄉待過,他說這些法桐是金鎖中學的標誌,還是1958年建校時種植的,有年頭了。
「這些法桐就是金鎖中學幾十年來榮辱得失的見證人,學校輝煌了,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它們也高興。學校沉淪了,冷清了,他們也失落啊,大家看,它們現在是不是有點無精打采啊?」李二海有感而發。
經他這麼一問,大家再看看這些樹,只有孤零零地幾片黃葉倔強地掛在上面,還真是有種荒涼感,甚至有種悲壯感。
法桐還是那個法桐,但金鎖中學已經不再是曾經的那個金鎖中學了。
課間操的時間到了,校園裡響起了人人熟悉的運動員進行曲,學生們紛紛從教室里跑出來,列隊進入操場。
李二海他們便站在操場邊上看學生們出操。
一眼便看出,全校學生也不足三百人,偌大的操場上,稀稀疏疏的,極不相稱。
李二海見過前幾年的金鎖中學課間操,一千六七百人,呼啦啦的,簡直就是沙場秋點兵啦,那陣勢,排山倒海的,催人振奮。
學生們開始做操,一個個無精打采的在那裡隨便地搖搖晃晃,不少人還嘻嘻哈哈的,沒個正形。
前邊有些老師三五成群地站在那裡,眼睛也不看學生,自顧自地閒談著,眉飛色舞的。
一個像學校領導似的中年男人向李二海他們走過來。
「請問你們有什麼事嗎?」
「沒什麼事,就是來轉轉。」
「我們這可是學校重地,不允許人隨便進入的,這門口保安是怎麼放你們進來的?」
李二海不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問他是不是學校領導。
「我是校長,怎麼了?有事嗎?」
此人說話的語氣讓人反感,一點兒也不禮貌。
「我們是縣人大的視察組,我是李二海。」
那人一聽,臉上馬上轉陰為晴,一臉的笑容,並且上前兩步,伸出了熱情的雙手。
「哎呀,是李主任啊,記得你來過我們學校的啊,怪不得剛才總是覺得眼熟呢,快請快請,到校長室里坐坐。」
李二海也不和他計較,抬腿便跟著他向辦公室走去。
「我叫賈朝貴,是這兒的校長。李主任到我們學校來指導工作,我代表學校全體師生表示熱烈歡迎啊。」
「原來是賈校長,不好意思,要打擾你們的正常教學秩序了。」
「哪裡哪裡,縣領導過來檢查指導,是我們學校的榮幸,必須全面配合。」
看到身邊有個老師走過,賈朝貴讓他通知全體教干到會議室等候。
「請先到校長室喝杯茶,我們再去會議室。」
李二海點了點頭,一行人便進了校長室。
本以為校長室地方小,大家進去坐不下的。沒想到,進來一看,嚯,賈校長的辦公室很大的,能有個一百平方,豪華氣派。
一邊親自給大家倒茶,一邊解釋說:「各位領導,肯定說我這個辦公室嚴重超標吧,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兒,現在學校生數銳減,大量的房間空置下來,不用白不用,我們就改善了一下辦公用房。」
李二海心想,閒置就閒置,你也不用搞個這麼大的辦公室吧,還添置了這麼多豪華辦公用品,嘴上還說不超標。
「你是什麼時候任校長的?」
「前年,當年那個趙學東的事情不是您來處理的嘛,之後教育局就從二中調來一個副校長來當校長,可人家哪裡想在這個偏遠的山溝里待得太久呀,第二年就找關係調回去了,到四中當了校長。後來,我就上來了。」
「那你也稱得上是臨危受命啊。」
「李主任見笑了,不過一個鄉中學校長,不是什麼重要職務,談不上臨危受命,勉強為之吧,沒辦法,學校總要有人管理吧。」
李二海問他們現在還有多少教職工。
「跟領導匯報,現在還有五十六位老師,十三位後勤教輔人員。學校現在規模小了,教職工人數也在逐年減少,而且流出的大多是骨幹教師。」
「鄉里和你們學校就沒有想辦法挽留他們嗎?」
「想啊,眼看著骨幹老師們一個一個地離職或者調走了,我們也著急啊,我們學校以前在縣裡是前幾名的,生數基本都在兩千上下,如今到了這步田地,都是私立學校害的啊。」
看來私立學校已經成了他們的心腹大患。
「不管怎麼樣,你們都要加強管理,苦練內功,在現有的基礎上做出相應的成績,而不是怨天尤人。有些政策性的東西,不是你我能改變的,但這不是讓我們縮頭的理由,不和條件好的私立學校比,至少你應該和同類學校爭個高下吧?」
這一說,賈朝貴有點臉紅,因為金鎖中學目前在全縣同類學校中也是名落孫山,成績是馬尾提豆腐,提也不能提。
他心裡清楚,自己做了校長之後,思想上開始滑坡,只想著自己享受了,放鬆了學校管理,現在的金鎖中學,基本是一盤散沙。
李二海也看出來了,課間操那個樣子,窺一斑而見全貌。
「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去會議室吧,和大家座談一下。另外,請你找幾個老師,我們也見一見。」
到了會議室,賈朝貴的臉都綠了,會議室里只有兩個人。
金鎖中學現在師生都少了很多,但幹部卻不少,教職工一共六十九人,大大小小的教干有近三十人,將近一半。
現在一看,空蕩蕩的會議室里只有兩個教干孤零零地坐在那兒,這可如何是好?
「陳副校長,其他人呢?」
「通知了呀,可能還沒來呢吧。」
「沒有通知具體時間?」
「說得很明白呀,十點鐘準時。」
這情形,讓一群人大代表面面相覷,站在那兒反而不自然起來。
李二海坐在前面的主席台上,面無表情。
隨行的人大副主任關敏,覺得再這樣子下去會很尷尬,她便跟賈朝貴說:「賈校長,你看是不是再用廣播喊一下,或許是沒有通知到位吧。」
賈朝貴知道這是給他個台階下,趕緊讓那位陳副校長去廣播室再通知一下。
一會兒,外面就傳來了廣播的聲音。
「下面播送一個通知,請所有教干立即到會議室開會,請所有教干立即到會議室開會。」
過了大約十分鐘,陳副校長帶著三四個人來了。
這會還是開不起來啊,因為缺席的人太多了。
賈朝貴的臉上全是豆粒大的汗珠,不停地流下來。
又等了十分鐘,沒有再來人。
李二海站了起來,說:「會不開了。」
說完,他就率先從會議室里走了出來。
賈朝貴默默地跟在後邊,他已經不知道如何開口再和視察組講話了。
李二海回頭看了他一眼,讓他自便。
這就是不讓他跟著了唄。
李二海看到前邊中心路上有兩三個人,便走上前。
「幾位,我是縣人大主任李二海,能和你們聊聊嗎?」
有人眼尖,認出他來了。「李縣長,你咋來了呢?」
「我現在不是縣長,是人大主任。看來你還記得我呀。」
「怎麼記不得呢,那次你來處理趙學東的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呢。」
「我們可以找個地方坐下來聊聊嗎?」
那人看了一眼周圍幾人,感覺有點不願意,他們肯定是怕學校領導誤會,不想多言。
看他們左右為難,李二海也犯了愁。
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先回縣城,這事以後再說。
剛邁出了幾步,後面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
「李縣長,我不怕,我跟你們談談。」
李二海回頭一望,是一個彪形大漢,眼上卻架著一副近視眼鏡,讓人看上去感到有點滑稽的樣子。
李二海過來和他握了握手,說:「好啊。」
「請隨我來。」那大漢便在前面帶路,最後到了他的宿舍。
「我一個人住,條件簡陋,不好給大家上茶了,不好意思啊。」
「不必客氣,我們是來視察的,只是想了解些情況。」
「我叫王一飛,是個物理老師。」大漢做了自我介紹。
「李縣長,各位領導,我們金鎖中學已經近乎癱瘓了,校長賈朝貴根本沒有領導能力,不要說教干不聽他的,就是普通老師也沒幾個理他的。這樣子下去,最倒霉的是學生啊。」
「好好的學校,怎麼會弄到這步田地呢?」
「說來話長,但不外乎兩個大方面的原因。第一,經過趙學東事件,學校的人心就散了,大家一看,一個外人承包了食堂,就能一年掙下百萬,自己在教學一線拼命教學,工資不過一年三四萬,想想誰不傷心啊?從那以後,老師們的心就不在校園裡了。心都不在這兒了,誰還聽你校長的?」
怪不得今天那麼多教干不來開會,原來他們已經不在乎了。
「第二,私立學校對我們的衝擊太大了。好的老師被他們高薪挖走了,好的生源也被他們提前錄走了,我們農村學校現在是兩頭枯啊。」
和王一飛聊了大約一個小時,基本了解了金鎖中學的現狀,李二海是感慨萬千。
現在做個調查,摸摸底,至少將來能給上級一些建議。如果哪天自己有能力了,可以扭轉一下局面,也未嘗不可。
這兩天,先後跑了青少年實踐基地、東方中學、縣中、實驗小學等單位,最後到了金鎖中學。
金鎖鄉位於溫定縣最東南,離縣城一百多里,是全縣最偏遠的一個鄉鎮。
雖然離縣城很遠,金鎖鄉的經濟卻不是全縣最差的,鄉政府所在地的集鎮規模很大,被當地人戲稱為「小溫定」。
金鎖鄉這幾年發展得快,經濟蓬勃有活力,已經被縣裡定為副縣級單位。
以前幾十年,鄉上的初中規模大,生數足,教學成績在全縣也是很有名氣,縣教育局經常在金鎖鄉搞活動。
李二海對金鎖中學的印象太深了,那一年,金鎖中學出了一件怪事,承包食堂的趙學東,姐夫是鄉長,後又做了一把手,因此竟然做上了學校副校長,還主持工作。
好傢夥,這樣不學無術的人,竟然堂而皇之地把持了鄉里最高學府,家長哪裡能讓,便聚焦鄉政府,要求撤換趙學東,並且指名道姓地讓當時是縣長的李二海來處理。
進了學校,李二海心情有點沉重。偌大的校園,明顯沒有了原來的生機,看上去給人一種死氣沉沉的感覺。
他知道,校園還是那個校園,只不過是人心散了。
因為沒有事先通知,沒有學校領導出來迎接。
李二海明確告訴門衛,不許通報,他們進到自行參觀。
一行人漫步在校園裡,邊走邊參觀,有點冷清。
一條寬敞的中心大道,兩排粗大的法桐樹分立兩旁,十分壯觀。
有位代表原來就在金鎖鄉待過,他說這些法桐是金鎖中學的標誌,還是1958年建校時種植的,有年頭了。
「這些法桐就是金鎖中學幾十年來榮辱得失的見證人,學校輝煌了,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它們也高興。學校沉淪了,冷清了,他們也失落啊,大家看,它們現在是不是有點無精打采啊?」李二海有感而發。
經他這麼一問,大家再看看這些樹,只有孤零零地幾片黃葉倔強地掛在上面,還真是有種荒涼感,甚至有種悲壯感。
法桐還是那個法桐,但金鎖中學已經不再是曾經的那個金鎖中學了。
課間操的時間到了,校園裡響起了人人熟悉的運動員進行曲,學生們紛紛從教室里跑出來,列隊進入操場。
李二海他們便站在操場邊上看學生們出操。
一眼便看出,全校學生也不足三百人,偌大的操場上,稀稀疏疏的,極不相稱。
李二海見過前幾年的金鎖中學課間操,一千六七百人,呼啦啦的,簡直就是沙場秋點兵啦,那陣勢,排山倒海的,催人振奮。
學生們開始做操,一個個無精打采的在那裡隨便地搖搖晃晃,不少人還嘻嘻哈哈的,沒個正形。
前邊有些老師三五成群地站在那裡,眼睛也不看學生,自顧自地閒談著,眉飛色舞的。
一個像學校領導似的中年男人向李二海他們走過來。
「請問你們有什麼事嗎?」
「沒什麼事,就是來轉轉。」
「我們這可是學校重地,不允許人隨便進入的,這門口保安是怎麼放你們進來的?」
李二海不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問他是不是學校領導。
「我是校長,怎麼了?有事嗎?」
此人說話的語氣讓人反感,一點兒也不禮貌。
「我們是縣人大的視察組,我是李二海。」
那人一聽,臉上馬上轉陰為晴,一臉的笑容,並且上前兩步,伸出了熱情的雙手。
「哎呀,是李主任啊,記得你來過我們學校的啊,怪不得剛才總是覺得眼熟呢,快請快請,到校長室里坐坐。」
李二海也不和他計較,抬腿便跟著他向辦公室走去。
「我叫賈朝貴,是這兒的校長。李主任到我們學校來指導工作,我代表學校全體師生表示熱烈歡迎啊。」
「原來是賈校長,不好意思,要打擾你們的正常教學秩序了。」
「哪裡哪裡,縣領導過來檢查指導,是我們學校的榮幸,必須全面配合。」
看到身邊有個老師走過,賈朝貴讓他通知全體教干到會議室等候。
「請先到校長室喝杯茶,我們再去會議室。」
李二海點了點頭,一行人便進了校長室。
本以為校長室地方小,大家進去坐不下的。沒想到,進來一看,嚯,賈校長的辦公室很大的,能有個一百平方,豪華氣派。
一邊親自給大家倒茶,一邊解釋說:「各位領導,肯定說我這個辦公室嚴重超標吧,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兒,現在學校生數銳減,大量的房間空置下來,不用白不用,我們就改善了一下辦公用房。」
李二海心想,閒置就閒置,你也不用搞個這麼大的辦公室吧,還添置了這麼多豪華辦公用品,嘴上還說不超標。
「你是什麼時候任校長的?」
「前年,當年那個趙學東的事情不是您來處理的嘛,之後教育局就從二中調來一個副校長來當校長,可人家哪裡想在這個偏遠的山溝里待得太久呀,第二年就找關係調回去了,到四中當了校長。後來,我就上來了。」
「那你也稱得上是臨危受命啊。」
「李主任見笑了,不過一個鄉中學校長,不是什麼重要職務,談不上臨危受命,勉強為之吧,沒辦法,學校總要有人管理吧。」
李二海問他們現在還有多少教職工。
「跟領導匯報,現在還有五十六位老師,十三位後勤教輔人員。學校現在規模小了,教職工人數也在逐年減少,而且流出的大多是骨幹教師。」
「鄉里和你們學校就沒有想辦法挽留他們嗎?」
「想啊,眼看著骨幹老師們一個一個地離職或者調走了,我們也著急啊,我們學校以前在縣裡是前幾名的,生數基本都在兩千上下,如今到了這步田地,都是私立學校害的啊。」
看來私立學校已經成了他們的心腹大患。
「不管怎麼樣,你們都要加強管理,苦練內功,在現有的基礎上做出相應的成績,而不是怨天尤人。有些政策性的東西,不是你我能改變的,但這不是讓我們縮頭的理由,不和條件好的私立學校比,至少你應該和同類學校爭個高下吧?」
這一說,賈朝貴有點臉紅,因為金鎖中學目前在全縣同類學校中也是名落孫山,成績是馬尾提豆腐,提也不能提。
他心裡清楚,自己做了校長之後,思想上開始滑坡,只想著自己享受了,放鬆了學校管理,現在的金鎖中學,基本是一盤散沙。
李二海也看出來了,課間操那個樣子,窺一斑而見全貌。
「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去會議室吧,和大家座談一下。另外,請你找幾個老師,我們也見一見。」
到了會議室,賈朝貴的臉都綠了,會議室里只有兩個人。
金鎖中學現在師生都少了很多,但幹部卻不少,教職工一共六十九人,大大小小的教干有近三十人,將近一半。
現在一看,空蕩蕩的會議室里只有兩個教干孤零零地坐在那兒,這可如何是好?
「陳副校長,其他人呢?」
「通知了呀,可能還沒來呢吧。」
「沒有通知具體時間?」
「說得很明白呀,十點鐘準時。」
這情形,讓一群人大代表面面相覷,站在那兒反而不自然起來。
李二海坐在前面的主席台上,面無表情。
隨行的人大副主任關敏,覺得再這樣子下去會很尷尬,她便跟賈朝貴說:「賈校長,你看是不是再用廣播喊一下,或許是沒有通知到位吧。」
賈朝貴知道這是給他個台階下,趕緊讓那位陳副校長去廣播室再通知一下。
一會兒,外面就傳來了廣播的聲音。
「下面播送一個通知,請所有教干立即到會議室開會,請所有教干立即到會議室開會。」
過了大約十分鐘,陳副校長帶著三四個人來了。
這會還是開不起來啊,因為缺席的人太多了。
賈朝貴的臉上全是豆粒大的汗珠,不停地流下來。
又等了十分鐘,沒有再來人。
李二海站了起來,說:「會不開了。」
說完,他就率先從會議室里走了出來。
賈朝貴默默地跟在後邊,他已經不知道如何開口再和視察組講話了。
李二海回頭看了他一眼,讓他自便。
這就是不讓他跟著了唄。
李二海看到前邊中心路上有兩三個人,便走上前。
「幾位,我是縣人大主任李二海,能和你們聊聊嗎?」
有人眼尖,認出他來了。「李縣長,你咋來了呢?」
「我現在不是縣長,是人大主任。看來你還記得我呀。」
「怎麼記不得呢,那次你來處理趙學東的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呢。」
「我們可以找個地方坐下來聊聊嗎?」
那人看了一眼周圍幾人,感覺有點不願意,他們肯定是怕學校領導誤會,不想多言。
看他們左右為難,李二海也犯了愁。
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先回縣城,這事以後再說。
剛邁出了幾步,後面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
「李縣長,我不怕,我跟你們談談。」
李二海回頭一望,是一個彪形大漢,眼上卻架著一副近視眼鏡,讓人看上去感到有點滑稽的樣子。
李二海過來和他握了握手,說:「好啊。」
「請隨我來。」那大漢便在前面帶路,最後到了他的宿舍。
「我一個人住,條件簡陋,不好給大家上茶了,不好意思啊。」
「不必客氣,我們是來視察的,只是想了解些情況。」
「我叫王一飛,是個物理老師。」大漢做了自我介紹。
「李縣長,各位領導,我們金鎖中學已經近乎癱瘓了,校長賈朝貴根本沒有領導能力,不要說教干不聽他的,就是普通老師也沒幾個理他的。這樣子下去,最倒霉的是學生啊。」
「好好的學校,怎麼會弄到這步田地呢?」
「說來話長,但不外乎兩個大方面的原因。第一,經過趙學東事件,學校的人心就散了,大家一看,一個外人承包了食堂,就能一年掙下百萬,自己在教學一線拼命教學,工資不過一年三四萬,想想誰不傷心啊?從那以後,老師們的心就不在校園裡了。心都不在這兒了,誰還聽你校長的?」
怪不得今天那麼多教干不來開會,原來他們已經不在乎了。
「第二,私立學校對我們的衝擊太大了。好的老師被他們高薪挖走了,好的生源也被他們提前錄走了,我們農村學校現在是兩頭枯啊。」
和王一飛聊了大約一個小時,基本了解了金鎖中學的現狀,李二海是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