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一代清官下江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深受大清皇帝寵愛的康德,在朝廷被皇上封為三軍總管後,對朝廷忠心耿耿,清正廉潔,滿朝上下文武百官稱他是兩袖清風的一代清官。這天,皇上傳旨各位大臣進殿:各位愛卿,不久前,據南方巡府官員傳來奏摺,最近民間南方洪水泛濫,長江、大河洪水內澇,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同時還有很多良民流落街頭,四處乞討為生,災情十分嚴重,特奏本朝廷撥發銀兩救濟災民,並且說出大江大河瘟疫嚴重,請朝廷「三思」。皇上此言一出,各位大臣聽後畏縮不全,無人敢奏,此時,皇上一看大殿之下鴉雀無聲,一會兒冷若冰霜的臉向下一沉,坐在龍椅上,唉聲嘆氣的沉思片刻:各位愛卿,你們都有何高見?誰能為朕排憂解難和獻計獻策?總不能讓百姓離鄉無家可歸?今日朕給大家詔來聽聽各位愛卿的意見如何?時隔半晌殿下大臣,低頭不語,無人敢言,皇上一看勃然大怒,大發雷霆,臉色一沉:朕,供你們在朝是議論商討國事和大清江山社稷,,但是,朕卻養了一群酒囊飯桶,只管吃著國家皇糧,拿著朝廷俸祿,不為百姓辦事,全是庸官,等明日上朝再議,退朝。說完皇上一氣之下退出大殿,滿朝文武百官一起不歡而散。

  次日清晨,皇上急急忙忙又來到大殿上帶著陰沉的沉的臉色宣布:各位愛卿,朕已想好,南方洪水內澇之事,是關係到百姓生命安全,今日朕給諸位召來朝廷派幾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前去南方探訪民情,站在一旁的康德一看,朝廷所有官員無人站出來面對,馬上啟奏皇上:皇上,古人曰得好,糧乃國寶,民以食為天,南方洪水泛濫,災情十分嚴重,百姓無家可歸,沒有百姓就沒有大清江山,請皇上「三思」。皇上:說得好,皇兄不愧為朕的國師,說出話來言之有理,句句屬實,朕準備拿出國庫部分銀兩,對長江流域大治,讓百姓安居樂業,耕種為本。康德:皇上,您想得真周到,真不愧為我朝一代明君,時刻都在為大清江山社稷和百姓的生存著想,不過朝廷派哪位大臣前去都要給南方的災情治好。皇上:朕,明日一早準備從國庫拿出銀兩,幾日後運往災區救濟災民。說完皇上下旨派朝廷官員年壽大臣帶上四名官員先行前往江南查看災情,年壽聽後只好服從皇上聖旨前去。

  幾天後,康德在想:等銀兩運往災區後,朝廷再派官員去民間查訪是否有貪官受賄存在。這天,康德急急忙忙來到大殿上,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皇上,皇上聽後十分高興:皇兄,你想得真周到,處處都是為朕的江山著想,每天都在為朕排憂解難。朕現在派人提前打開國庫,裝好車輛越快越好,去救百姓蒼生。康德聽完皇上口諭後:皇上,臣馬上去辦!說完派人速去打開國庫準備啟程。

  救災銀兩發往民間已一年之久,朝廷從無音信,這天,皇上傳旨召見滿朝文武百官:各位愛卿,朝廷撥發的銀兩到民間救災,已一年之久,但不知長江洪水治理的怎樣?百姓是否安居樂業,朕時在牽掛之中,朝廷現在能否派官員到民間去暗查暗訪一下?眾位大臣一聽皇上口諭後畏縮不前,沒有一人站出來敢去民間查訪。此時的康德一看沒人面對皇上,於是自告奮勇的啟奏皇上:皇上,依你之見,派哪位大臣前去合理?皇上:,皇兄,看來他們都是些貪生怕死之輩,等到南方災情得到治理後,讓這些貪圖享受的無名之輩通通告老返鄉。但是,朕現在唯一信任的人只有你,只有你才能完成此事,康德:皇上,只要你信得過臣,我願為朝廷效力,為皇上分憂,此時的嘉慶皇帝哈哈大笑:「知我者皇兄也」,在關鍵時刻,皇兄,只有你站出來為朕排憂解難,康德:皇上,明天待我帶上朝廷少數官員和御林軍一千餘人前往災區,在必要時我同御林軍還能帶動千軍萬馬來完成這聲勢浩大工程,皇上一聽高興萬分的站起身:皇兄,南方暗訪時必須帶上我皇室家族的王兄,要讓他們知道民間疾苦,並且還要他們協同你明察暗訪,站在一旁的康德馬上啟奏皇上:皇上,臣在啟程前必須帶上你的聖旨,以免朝廷官員我難以調動。皇上聽後大為高興:皇兄,你足智多謀,想得太周到,能為朕奔波操勞,朕有你這樣的忠臣,我大清江山固若金湯。不過在臨行前,朕要告訴你一件事,到了民間以後傳朕旨意,要地方官員打開糧倉,急救百姓,解決民生。另外災情嚴重的地方,將洪水內澇一定治好,不得有任何閃失,如有貪污受賄者,一律按大清法規嚴懲不貸,絕不姑息,康德聽後十分高興:皇上,臣一定會按你旨意去辦,不獲全勝,決不返城,皇上:皇兄,你辦事,朕放心,你現在就去辦,康德:是,臣這就去辦!幾天後,一代清官的康德帶上御林軍和皇室家族人員一同前往民間暗訪民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