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新婚之月訴和珅
福小秀同王子婚後歲月里,不久,她將自己小時候家裡所遭遇的一切告訴王子:家父福安康在朝廷為官,是當今皇帝身邊一名護國大將,曾多次為大清江山立下赫赫戰功,因奸臣所害,被充軍到邊關五年。後來,忠臣紀曉嵐,多次啟奏皇上,要求返回內地,時年的皇帝看父親多年征戰邊疆,率領千軍萬馬,英勇殺敵保護邊境,做出巨大貢獻,不久後又平息「江洋大盜」,等等一切功勞。最後皇上准奏父親返鄉,而父親回來後因在邊疆勞累過多,吃盡苦頭,返家後不到一月里就抱病身亡。父親在臨終前告訴我:女兒,你長大以後,一定要為你父親報仇,時年我才十三歲就失去了親人,從此我同母親相依為命。王子嘉慶聽完福小秀父親的遭遇後,自己身表同情,心想:父親身為大清天子,受奸人所計,真是忠奸不分,做些荒唐之事。於是又問起妻子:當年,你是如何去華山學藝?說於本王聽聽。福小秀:父親去世後,母親為了遵照父親的生前遺言,給我送上華山派學藝九年,後來,恩師叫我下山到京城打聽奸臣和珅的住處,準備將其暗殺,為死去的父親報仇。誰知,那天剛好路過此地,看見擂台比武,聽見有人想暗殺皇帝,被我有所察覺,於是,拔刀相助,將刺客一舉拿下,五花大綁,交由朝廷法辦,事後,我準備回華山,不想同江湖有任何往來,以免招來殺身之禍。可是後來又想,當年父親在朝廷為官時,我還很小,不懂事,更不知罪大惡極的和珅,他的面孔是何樣?我是一概不知,最後,只好返回華山。王子嘉慶聽完夫人福小秀的訴說後,才知自己的岳父大人也慘遭和珅之手,難怪她對和珅抱有深仇大恨,看來,她同我義兄康德是同病相憐,而我同她不一樣,我身為王子是何等的軟弱無能,真是沒有辦法。是因父皇還在位,和珅還可以膽大妄為,一手遮天,叫我無能為力。於是,王子嘉慶牽著福小秀的手:夫人,我同你一樣,早就想將和珅這個老奸賊繩之以法,以解我心頭之恨。可是,現在還不是機會,因為我同他也有不共戴天之仇。福小秀:王子,你身為帝王之子,在朝廷一手遮天,你同他有何等之仇?王子:想當年,我在學堂結識一位學童,他也是滿州人,時年初來乍到,言語不通,學友們同他從無往來,後來,我看他很寂寞的樣子,沒人同他說話交流,我就親近於他,每天教他學習漢文。但是,此人很聰明,也是知書達理。此後我便與他結下不解之緣,成為海誓山盟的兄弟。不久後,我一心想像皇上那樣,有一身非凡武功,當一名文武雙全之人,決心想去武當山學藝,但因皇宮限制自由,又怕皇上責備,所以沒去成。不久後,他知事因,自告奮勇的站出來替我去武當學藝,回來後傳授我武功。幾年後,他學藝期滿,回家後父母遭害,得知是和珅設計殺害,時年我後悔不已。因為他是一個深明大義知恩圖報之人,如若不是他替我去學藝,他的父母也不會慘遭殺害,這一切都是我對義兄造成的最大傷害。他的父母去世後,我在家想來想去,只有臥床不起,一心絕食,以死來謝罪我義兄。後來,父皇得知這一消息後,才知道這是誤殺,感到後悔不盡,父皇得知我骨瘦如柴的樣子,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好收他為義子,並且,下旨派人在城外搭起靈堂,命我經常去那裡為他死去的父母守孝守靈。時過幾年,義兄回來後,父皇當著朝廷文武大臣面前收他為第八位王子,從此,我同他就是名正言順的兄弟之情。不久,父皇為了鞏固的大清江山,以防有敵入侵,便在城外設下擂台,召集武林同盟,上擂台比武切磋武藝,號令,武功高強者一律歸朝廷所用,剛好那天皇上親臨擂台觀看時,突然有刺客放出飛刀,一心要暗殺皇上,幸好被他及時發現,馬上擋住飛刀,刺客見情況不妙,想逃出現場,卻恰巧被你趕上,將刺客抓住繩之以法。誰知幾日後刺客在監牢被和珅下毒致死,後來,皇上一直沒有派人查訪此案,朝廷上下文武大臣都懷疑是和珅派人暗計所殺刺客。福小秀聽完王子嘉慶發自肺腑之言後,對此深表同情,並對和珅懷有深仇大恨。於是,她馬上告訴王子:你我趕快啟奏皇上,交給朝廷,按大清律法處置,摘下他的烏紗帽,將他碎屍萬段。王子:古人曰得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現在你我不能一意孤行來違反大清律法,等到皇上在退位前先立太子,然後等老皇帝逝世後才能法辦此案。福小秀聽完後,覺得王子說得言之有理,於是,沉思片刻後忙問王子:你說得那位義兄,現在身在何處?王子:王兄他也在後宮,不久前他同公主完婚,福小秀一聽十分高興地告訴王子:王子,不如你我一起去拜訪你那位知恩圖報的義兄,王子:我正有此意一同前去!說完二人一同去拜訪文武雙全的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