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黛玉無語
「小姐呢?」
管家去了府中的園子,結果沒有找到自家小姐,於是叫醒拱門角房裡正打著瞌睡的婆子,那婆子迷迷糊糊的搖了搖頭。
「誒呀。」
管家跺了跺腳。
又拿婆子無可奈何,只能離開園子,往小姐的院子方向去找人。
繞過了廊坊,經過了兩道門,最後來到一處清淨雅致的地方,依稀聽到姑娘們的說笑聲,管家知道找到了人,加快了步伐。
院子裡有幾個箱子,正在太陽底下曬。
曬乾去除濕氣,放入一些香包,不光更好的保存物品,避免潮濕發霉,還能增加香味,久經不散,自家小姐不久要回去祖母家,這是在做準備。
幾名丫鬟見到了管家,管家問道:「小姐在不在屋?」
「在呢。」
「我還以為你們在園子,白跑了一趟。」
丫鬟們紛紛笑了。
一個丫鬟捂著嘴笑道,「巧了不是,原是在呢,方才外頭送來許多書,小姐才回來。」
管家無語,連忙說道,「煩請姐兒們去告訴小姐,老爺在書房找她。」
丫鬟們聞言,有個丫鬟主動前去,掀開門口的帘子,進入了屋內。
屋內外間陳設簡單又不失精緻。
碧紗窗下的桌椅有筆墨紙硯,書架上也滿滿的是書,東邊牆壁還有一張古琴,古琴旁是花瓶,花瓶里插著花枝的花囊。
紫鵑和雪雁兩個丫鬟在圓桌邊忙著。
圓桌上是幾套精美的書籍與雕工細膩的書匣子,紫鵑和雪雁每一個仔細檢查,然後小心翼翼的裝入其中,林黛玉也沒有閒著,握著一支新筆試了試。
紫鵑笑道,「準備了這許多的書,還有紙筆,姑娘倒是怪了,平日裡一向聰慧過人,今日怎麼模糊了呢。」
林黛玉把筆放回去,又撿起一張宣紙。
聽到紫鵑的言語,林黛玉說:「我倒是想送些玩的,就像上回寶琴帶來的那些好玩的,反倒是你,知道江南的好了吧,才一年許倒是忘了。」
雪雁不像前幾年剛去賈府的時候,現在長大了,不過雪雁從小就心思單純,如今依然如此,聽到自家姑娘與紫鵑姐姐鬥嘴,只知道在那裡傻笑。
紫鵑被林黛玉幾句話堵住了嘴,氣呼呼的收拾東西。
紫鵑幹活乾的快,三五下把桌子收拾乾淨,雪雁沒事做,羨慕說:「我從小在府里長大,不懂老爺對姑娘的好,後來去了賈府,看了賈府的規矩,才知道姑娘以前在家有多幸福。」
「我們賈府在神京都城,規矩森嚴,當然規矩大,那是沒辦法的事。」紫鵑忍不住解釋了兩句。
自己說的也沒底氣。
雪雁不以為然道:「前幾日見到薛家的寶琴小姐,我才知道,寶琴小姐竟然從小跑遍全國,什麼世面都見過,向來不拘束自己,竟然還與外邦的女子交過朋友,送過東西,寶琴小姐這輩子真值。」
雪雁單純,說話也直白。
也是如此,不光紫鵑沒說話,林黛玉也有些嚮往。
這時,丫鬟走了進來,笑道:「老爺讓管家找姑娘呢,管家還在外頭等。」
林黛玉帶著紫鵑等丫鬟過去。
紫鵑走之前,不忘交代丫鬟們把屋子裡的東西收好。
林如海已經寫完了信。
見管家回來,讓管家安排人把信送出去。
「東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吧。」
林如海笑道。
林黛玉在書房裡左看看右看看,很少來書房。
「都準備好了。」
林黛玉回道。
林如海點點頭,面露不舍,仍然說道,「我上回說過,會讓王信將軍護送你去京城,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三日後就要出發。」
林黛玉輕咬著嘴唇。
這些日子,她始終不願意和父親談起這件事,今日還是說了起來,內心如刀絞。
看到女兒的樣子,林如海心疼無比,眼神惋惜。
「可惜沒能給你留個兄弟,但凡你能有個兄弟,日後也不怕有人敢欺負你,為父操勞一生,沒有別的心愿,不過是想為你積攢多些福氣。」
林黛玉幽幽抱怨道:「讓女兒留在父親身邊,父親又不願意。」
女兒的依戀,林如海如何不知,硬著心說道:「為父年紀大了,又能留你在身邊幾年,不是去年的運氣,說不定為父早已一命嗚呼,留你在身邊,才是對你最大的壞處。」
自己死後,一個無親無故的姑娘,那才是最悽苦的,必定被人吃絕戶。
女兒又如此神韻,只怕更吸引豺狼無數。
賈府終歸是親戚。
且是大戶。
就算貪婪些,難道還能少了女兒的一份嫁妝?
不過賈府的確規矩太嚴苛了。
畢竟是高門大貴,林如海能理解,可理解歸理解,女兒是自己的,所以林如海心疼,說道:「如果沒有意外,王信將軍送你去京城,他也會留在京城,此人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品性不錯,有他的關照,加上賈府,為父才沒有了後顧之憂。」
林黛玉眉頭微蹙。
「父親兩次提到沒有意外,難道王信將軍會有意外?」
林如海一臉欣慰。
女兒什麼都懂,向來通慧,可惜是個女兒身。
「還記得你的老師嗎?」
「雨村先生?女兒記得。」
林如海嘆了口氣。
「此人在府上時間不短,又為你教書,我一直認為他的才能與人品是不錯的,加上我們的淵源,因此才向四大家舉薦人才,最後甚至還聯了宗,全心全意。」
「難道雨村先生出了什麼事?」林黛玉驚訝,小時候的記憶里,雨村先生還不錯。
「一點小事,不算大事,可足以讓為父憂慮。」
「古人說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不怕遇錯人,就怕看錯人,事已至此,只能繼續走下去,可這回啊,有一關需要靠王信自己,證明他到底是不是知恩圖報之人。」
林如海感嘆,「我自問沒有虧待過他,從給他官身,到他要練兵,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權給權,只要他的功勞,別人誰也想拿走,有求必應,能關照的絕不推諉。」
林黛玉想了想,抬起頭說道:「民間誰不夸王將軍,這樣的一個人,女兒相信他一定不是小人。」
「但願如此。」
林如海希望道:「所以為父也希望這兩日能在家裡見到他,為父只會更高興,自己沒有看錯人。到時候,你出來拜一拜他。」
「女兒拜他?」
林黛玉懷疑自己聽錯了。
林如海笑著解釋。
「認一個長輩嘛,他又是人品極好的,為父放心的很,你們有了這層關係,萬一日後你有不好,他才能天經地義的出面關照你。」
林黛玉無語。
無端端的多了一個長輩。
管家去了府中的園子,結果沒有找到自家小姐,於是叫醒拱門角房裡正打著瞌睡的婆子,那婆子迷迷糊糊的搖了搖頭。
「誒呀。」
管家跺了跺腳。
又拿婆子無可奈何,只能離開園子,往小姐的院子方向去找人。
繞過了廊坊,經過了兩道門,最後來到一處清淨雅致的地方,依稀聽到姑娘們的說笑聲,管家知道找到了人,加快了步伐。
院子裡有幾個箱子,正在太陽底下曬。
曬乾去除濕氣,放入一些香包,不光更好的保存物品,避免潮濕發霉,還能增加香味,久經不散,自家小姐不久要回去祖母家,這是在做準備。
幾名丫鬟見到了管家,管家問道:「小姐在不在屋?」
「在呢。」
「我還以為你們在園子,白跑了一趟。」
丫鬟們紛紛笑了。
一個丫鬟捂著嘴笑道,「巧了不是,原是在呢,方才外頭送來許多書,小姐才回來。」
管家無語,連忙說道,「煩請姐兒們去告訴小姐,老爺在書房找她。」
丫鬟們聞言,有個丫鬟主動前去,掀開門口的帘子,進入了屋內。
屋內外間陳設簡單又不失精緻。
碧紗窗下的桌椅有筆墨紙硯,書架上也滿滿的是書,東邊牆壁還有一張古琴,古琴旁是花瓶,花瓶里插著花枝的花囊。
紫鵑和雪雁兩個丫鬟在圓桌邊忙著。
圓桌上是幾套精美的書籍與雕工細膩的書匣子,紫鵑和雪雁每一個仔細檢查,然後小心翼翼的裝入其中,林黛玉也沒有閒著,握著一支新筆試了試。
紫鵑笑道,「準備了這許多的書,還有紙筆,姑娘倒是怪了,平日裡一向聰慧過人,今日怎麼模糊了呢。」
林黛玉把筆放回去,又撿起一張宣紙。
聽到紫鵑的言語,林黛玉說:「我倒是想送些玩的,就像上回寶琴帶來的那些好玩的,反倒是你,知道江南的好了吧,才一年許倒是忘了。」
雪雁不像前幾年剛去賈府的時候,現在長大了,不過雪雁從小就心思單純,如今依然如此,聽到自家姑娘與紫鵑姐姐鬥嘴,只知道在那裡傻笑。
紫鵑被林黛玉幾句話堵住了嘴,氣呼呼的收拾東西。
紫鵑幹活乾的快,三五下把桌子收拾乾淨,雪雁沒事做,羨慕說:「我從小在府里長大,不懂老爺對姑娘的好,後來去了賈府,看了賈府的規矩,才知道姑娘以前在家有多幸福。」
「我們賈府在神京都城,規矩森嚴,當然規矩大,那是沒辦法的事。」紫鵑忍不住解釋了兩句。
自己說的也沒底氣。
雪雁不以為然道:「前幾日見到薛家的寶琴小姐,我才知道,寶琴小姐竟然從小跑遍全國,什麼世面都見過,向來不拘束自己,竟然還與外邦的女子交過朋友,送過東西,寶琴小姐這輩子真值。」
雪雁單純,說話也直白。
也是如此,不光紫鵑沒說話,林黛玉也有些嚮往。
這時,丫鬟走了進來,笑道:「老爺讓管家找姑娘呢,管家還在外頭等。」
林黛玉帶著紫鵑等丫鬟過去。
紫鵑走之前,不忘交代丫鬟們把屋子裡的東西收好。
林如海已經寫完了信。
見管家回來,讓管家安排人把信送出去。
「東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吧。」
林如海笑道。
林黛玉在書房裡左看看右看看,很少來書房。
「都準備好了。」
林黛玉回道。
林如海點點頭,面露不舍,仍然說道,「我上回說過,會讓王信將軍護送你去京城,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三日後就要出發。」
林黛玉輕咬著嘴唇。
這些日子,她始終不願意和父親談起這件事,今日還是說了起來,內心如刀絞。
看到女兒的樣子,林如海心疼無比,眼神惋惜。
「可惜沒能給你留個兄弟,但凡你能有個兄弟,日後也不怕有人敢欺負你,為父操勞一生,沒有別的心愿,不過是想為你積攢多些福氣。」
林黛玉幽幽抱怨道:「讓女兒留在父親身邊,父親又不願意。」
女兒的依戀,林如海如何不知,硬著心說道:「為父年紀大了,又能留你在身邊幾年,不是去年的運氣,說不定為父早已一命嗚呼,留你在身邊,才是對你最大的壞處。」
自己死後,一個無親無故的姑娘,那才是最悽苦的,必定被人吃絕戶。
女兒又如此神韻,只怕更吸引豺狼無數。
賈府終歸是親戚。
且是大戶。
就算貪婪些,難道還能少了女兒的一份嫁妝?
不過賈府的確規矩太嚴苛了。
畢竟是高門大貴,林如海能理解,可理解歸理解,女兒是自己的,所以林如海心疼,說道:「如果沒有意外,王信將軍送你去京城,他也會留在京城,此人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品性不錯,有他的關照,加上賈府,為父才沒有了後顧之憂。」
林黛玉眉頭微蹙。
「父親兩次提到沒有意外,難道王信將軍會有意外?」
林如海一臉欣慰。
女兒什麼都懂,向來通慧,可惜是個女兒身。
「還記得你的老師嗎?」
「雨村先生?女兒記得。」
林如海嘆了口氣。
「此人在府上時間不短,又為你教書,我一直認為他的才能與人品是不錯的,加上我們的淵源,因此才向四大家舉薦人才,最後甚至還聯了宗,全心全意。」
「難道雨村先生出了什麼事?」林黛玉驚訝,小時候的記憶里,雨村先生還不錯。
「一點小事,不算大事,可足以讓為父憂慮。」
「古人說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不怕遇錯人,就怕看錯人,事已至此,只能繼續走下去,可這回啊,有一關需要靠王信自己,證明他到底是不是知恩圖報之人。」
林如海感嘆,「我自問沒有虧待過他,從給他官身,到他要練兵,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權給權,只要他的功勞,別人誰也想拿走,有求必應,能關照的絕不推諉。」
林黛玉想了想,抬起頭說道:「民間誰不夸王將軍,這樣的一個人,女兒相信他一定不是小人。」
「但願如此。」
林如海希望道:「所以為父也希望這兩日能在家裡見到他,為父只會更高興,自己沒有看錯人。到時候,你出來拜一拜他。」
「女兒拜他?」
林黛玉懷疑自己聽錯了。
林如海笑著解釋。
「認一個長輩嘛,他又是人品極好的,為父放心的很,你們有了這層關係,萬一日後你有不好,他才能天經地義的出面關照你。」
林黛玉無語。
無端端的多了一個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