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相互算計
圍剿梁山一事,童貫又不是沒做過。
當初他帶領十萬大軍攻打梁山,最後連敗兩場,被梁山打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難道這事,聖上忘記了?
他畢竟久在朝堂,心思要比普通人轉的快,很快童貫就猜測出來,聖上為何會突然下令要攻打梁山了。
猶豫了片刻,童貫這才躬身領命道。
「臣領命,只是聖上不是已經派宿太尉前去梁山招安了麼,如今聖上派兵攻打梁山,會不會壞了宿太尉的計策?」
因為鄆州地界的稅賦無法收上來,道君皇帝還在因為沒有足有的錢財來興建迎真宮而氣惱,此時聽童貫詢問,道君皇帝神色頗為不滿道。
「梁山那伙賊人討要丞相一職不成,便截取了鄆州府上繳國庫的稅賦,此等逆賊,眼中哪裡還有朕這個皇帝,你即刻領兵,再征梁山,這一次,務必將梁山一伙人圍剿乾淨。」
直到此時,童貫才明白道君皇帝為何會將怒火發泄在梁山身上了。
心裡暗罵蔡京老狐狸,臉上卻陪著笑說道。
「鄆州府的事情臣也聽說了,依臣之見,鄆州府沒有上繳賦稅一事,好像和梁山沒有關係吧?」
道君皇帝皺了皺眉,等著童貫下文。
童貫見狀,不慌不忙說道。
「據臣所知,自從聖上下旨招安之後,梁山那一伙人都退守在梁山,並沒有大舉興兵的舉動,至於截取稅賦一事,臣更是從未聽說。」
童貫身為朝廷的樞密使,總管大宋軍事,對大宋境內的情況,要比道君皇帝更加熟悉。
經他這麼一說,道君皇帝自然不疑有他。
見道君皇帝微微頷首,童貫這才說道。
「那鄆州城的知府,本就是囂張跋扈、驕奢淫逸之人,其揮霍無度之下,將收繳上來的稅賦消耗一空,也未可知,依臣之見,聖上還是將此事查明之後再做定奪,以免聽信了他人讒言,致使招安梁山一事的計策落了空。」
道君皇帝聞言,目光冷冷的掃向站在他身後的老太監。
那老太監自是不敢當面頂撞童貫,縮了縮脖子,心驚膽戰的站在一旁。
片刻之後,道君皇帝這才詢問童貫道。
「那依你的意思,是先審問鄆州知府之後,再行定奪?」
童貫當即躬身行禮,大呼道。
「聖上聖明,若鄆州無法上繳稅賦一事,確實是梁山所為,到時候聖上派兵攻打梁山,臣定義不容辭。」
得到童貫這樣的回答,道君皇帝很是滿意,點了點頭,便吩咐道。
「既然此事是由你提及的,那審問鄆州知府一事,便交給你去辦吧!」
童貫本就不想牽扯進這件事裡面,聞言便說道。
「據臣所知,這鄆州知府可是丞相大人一手提拔起來的,此事若是交由臣去辦,蔡丞相難免會對臣有所不滿,依臣之見,此事還是交由刑部處置最為妥當。」
道君皇帝看了童貫一眼,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當下便吩咐下去,讓刑部徹查鄆州府稅賦一事。
等諸事處置妥當,童貫這才說道。
「聖上憂心迎真宮一事,臣同樣心急,只是舉兵討伐梁山一事,同樣要耗費大量的錢財,若此事當真與梁山無關,還請聖上竭力促成招安一事,省下的這筆錢糧,亦可用來興建迎真宮所用。」
道君皇帝聞言,臉上的溫怒之色頓時散去不少,滿意道。
「還是大將軍懂得替朕考慮,當賞!」
童貫謝過之後,便告辭離開了。
等出了宮殿大門,童貫這才長出了一口氣。
抬頭看了一眼丞相府的方向,臉上的笑容收斂了起來,眼神之中多了幾分陰沉,暗自嘀咕道。
「老東西,想拉我下水,門都沒有,你的人惹出來的事情,你自己頭疼去吧!」
童貫這邊剛走沒多久,消息經由老太監,很快傳到了蔡京耳朵里。
此時坐在蔡府大堂之中的蔡京,在聽見傳信之後,眼神拉長的看著大堂外,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堂內一位蔡京的門生見蔡京遲遲不語,有些著急道。
「大人,您可得想想辦法,不然鄆州知府可就麻煩了。」
聽見聲音,蔡京回過頭來冷冷看了那門生一眼,直到對方一臉尷尬的低下頭去,他這才說道。
「既然這一招栽贓嫁禍被姓童的識破,那鄆州府一事便只能按照聖上的旨意去辦了。」
那門生似乎和鄆州知府有些交情,聽聞此言,不免有些著急,又說道。
「鄆州知府雖然無能,這些年也為大人辦了不少事情,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他被抓,大人這些年在其身上耗費的心血,豈不是白費了?」
一州知府,乃是從四品的官職,培養出這樣一個人出來,確實需要耗費不少心力。
任由鄆州知府被查處,蔡京也覺得有些可惜。
嘆了口氣,蔡京無奈搖頭道。
「此事老夫又何嘗不知,只是老夫已經沒有法子可想了,此事要怪就怪他自己,連稅賦這等大事都不放在心上,誰能保得住他?」
見那門生仍舊躬身站在一旁,蔡京這才說道。
「老夫知道你的意思,只是現在去見聖上,無異於不打自招,將那蠢貨與咱們綁在了一起,到時候別說是他,就連老夫都要受到牽連。」
頓了頓,蔡京一臉意味深長的說道。
「斷臂求生雖然痛苦,卻能留得性命在,老夫能提拔出一個鄆州知府來,自然還能提拔第二個,第三個,可這丞相的位置,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紅著呢。」
聽見這番話,那門生這才躬身行禮,一臉受教的模樣退在了一旁。
蔡京見他如此,滿意的點了點頭。
「你呀,凡事都要弄個清楚明白,倒是有老夫當年幾分的執著,既然如此,那老夫再問你一件事。」
那門生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只聽蔡京說道。
「那你不妨仔細想一想,如果讓鄆州的知府落在了刑部手中,他見咱們見死不救,你猜猜看,他會如何?」
那門生聞言,猛然抬起頭來看向蔡京,卻見蔡京又閉目養神的靠在椅子上,沒有再交談下去的意思。
心下明了之下,那門生躬身退出了大堂。
一出堂外,那人便將丞相府的門客召集了過來。
當晚,便有三個一身黑衣打扮的人離開了相府,星夜朝鄆州府而去。
幾人從開封府出發,經由濟州,繞道北上,只一晚的時間,便到了鄆州地界。
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趕在刑部的人到達鄆州府之前,將鄆州知府永遠留在鄆州。
當初他帶領十萬大軍攻打梁山,最後連敗兩場,被梁山打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難道這事,聖上忘記了?
他畢竟久在朝堂,心思要比普通人轉的快,很快童貫就猜測出來,聖上為何會突然下令要攻打梁山了。
猶豫了片刻,童貫這才躬身領命道。
「臣領命,只是聖上不是已經派宿太尉前去梁山招安了麼,如今聖上派兵攻打梁山,會不會壞了宿太尉的計策?」
因為鄆州地界的稅賦無法收上來,道君皇帝還在因為沒有足有的錢財來興建迎真宮而氣惱,此時聽童貫詢問,道君皇帝神色頗為不滿道。
「梁山那伙賊人討要丞相一職不成,便截取了鄆州府上繳國庫的稅賦,此等逆賊,眼中哪裡還有朕這個皇帝,你即刻領兵,再征梁山,這一次,務必將梁山一伙人圍剿乾淨。」
直到此時,童貫才明白道君皇帝為何會將怒火發泄在梁山身上了。
心裡暗罵蔡京老狐狸,臉上卻陪著笑說道。
「鄆州府的事情臣也聽說了,依臣之見,鄆州府沒有上繳賦稅一事,好像和梁山沒有關係吧?」
道君皇帝皺了皺眉,等著童貫下文。
童貫見狀,不慌不忙說道。
「據臣所知,自從聖上下旨招安之後,梁山那一伙人都退守在梁山,並沒有大舉興兵的舉動,至於截取稅賦一事,臣更是從未聽說。」
童貫身為朝廷的樞密使,總管大宋軍事,對大宋境內的情況,要比道君皇帝更加熟悉。
經他這麼一說,道君皇帝自然不疑有他。
見道君皇帝微微頷首,童貫這才說道。
「那鄆州城的知府,本就是囂張跋扈、驕奢淫逸之人,其揮霍無度之下,將收繳上來的稅賦消耗一空,也未可知,依臣之見,聖上還是將此事查明之後再做定奪,以免聽信了他人讒言,致使招安梁山一事的計策落了空。」
道君皇帝聞言,目光冷冷的掃向站在他身後的老太監。
那老太監自是不敢當面頂撞童貫,縮了縮脖子,心驚膽戰的站在一旁。
片刻之後,道君皇帝這才詢問童貫道。
「那依你的意思,是先審問鄆州知府之後,再行定奪?」
童貫當即躬身行禮,大呼道。
「聖上聖明,若鄆州無法上繳稅賦一事,確實是梁山所為,到時候聖上派兵攻打梁山,臣定義不容辭。」
得到童貫這樣的回答,道君皇帝很是滿意,點了點頭,便吩咐道。
「既然此事是由你提及的,那審問鄆州知府一事,便交給你去辦吧!」
童貫本就不想牽扯進這件事裡面,聞言便說道。
「據臣所知,這鄆州知府可是丞相大人一手提拔起來的,此事若是交由臣去辦,蔡丞相難免會對臣有所不滿,依臣之見,此事還是交由刑部處置最為妥當。」
道君皇帝看了童貫一眼,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當下便吩咐下去,讓刑部徹查鄆州府稅賦一事。
等諸事處置妥當,童貫這才說道。
「聖上憂心迎真宮一事,臣同樣心急,只是舉兵討伐梁山一事,同樣要耗費大量的錢財,若此事當真與梁山無關,還請聖上竭力促成招安一事,省下的這筆錢糧,亦可用來興建迎真宮所用。」
道君皇帝聞言,臉上的溫怒之色頓時散去不少,滿意道。
「還是大將軍懂得替朕考慮,當賞!」
童貫謝過之後,便告辭離開了。
等出了宮殿大門,童貫這才長出了一口氣。
抬頭看了一眼丞相府的方向,臉上的笑容收斂了起來,眼神之中多了幾分陰沉,暗自嘀咕道。
「老東西,想拉我下水,門都沒有,你的人惹出來的事情,你自己頭疼去吧!」
童貫這邊剛走沒多久,消息經由老太監,很快傳到了蔡京耳朵里。
此時坐在蔡府大堂之中的蔡京,在聽見傳信之後,眼神拉長的看著大堂外,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堂內一位蔡京的門生見蔡京遲遲不語,有些著急道。
「大人,您可得想想辦法,不然鄆州知府可就麻煩了。」
聽見聲音,蔡京回過頭來冷冷看了那門生一眼,直到對方一臉尷尬的低下頭去,他這才說道。
「既然這一招栽贓嫁禍被姓童的識破,那鄆州府一事便只能按照聖上的旨意去辦了。」
那門生似乎和鄆州知府有些交情,聽聞此言,不免有些著急,又說道。
「鄆州知府雖然無能,這些年也為大人辦了不少事情,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他被抓,大人這些年在其身上耗費的心血,豈不是白費了?」
一州知府,乃是從四品的官職,培養出這樣一個人出來,確實需要耗費不少心力。
任由鄆州知府被查處,蔡京也覺得有些可惜。
嘆了口氣,蔡京無奈搖頭道。
「此事老夫又何嘗不知,只是老夫已經沒有法子可想了,此事要怪就怪他自己,連稅賦這等大事都不放在心上,誰能保得住他?」
見那門生仍舊躬身站在一旁,蔡京這才說道。
「老夫知道你的意思,只是現在去見聖上,無異於不打自招,將那蠢貨與咱們綁在了一起,到時候別說是他,就連老夫都要受到牽連。」
頓了頓,蔡京一臉意味深長的說道。
「斷臂求生雖然痛苦,卻能留得性命在,老夫能提拔出一個鄆州知府來,自然還能提拔第二個,第三個,可這丞相的位置,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紅著呢。」
聽見這番話,那門生這才躬身行禮,一臉受教的模樣退在了一旁。
蔡京見他如此,滿意的點了點頭。
「你呀,凡事都要弄個清楚明白,倒是有老夫當年幾分的執著,既然如此,那老夫再問你一件事。」
那門生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只聽蔡京說道。
「那你不妨仔細想一想,如果讓鄆州的知府落在了刑部手中,他見咱們見死不救,你猜猜看,他會如何?」
那門生聞言,猛然抬起頭來看向蔡京,卻見蔡京又閉目養神的靠在椅子上,沒有再交談下去的意思。
心下明了之下,那門生躬身退出了大堂。
一出堂外,那人便將丞相府的門客召集了過來。
當晚,便有三個一身黑衣打扮的人離開了相府,星夜朝鄆州府而去。
幾人從開封府出發,經由濟州,繞道北上,只一晚的時間,便到了鄆州地界。
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趕在刑部的人到達鄆州府之前,將鄆州知府永遠留在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