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勾心鬥角
府衙內冒起來的狼煙,很快被人澆滅了。
沒有了一眾衙役與巡檢守衛,如今的府衙仿若一個菜園子,那是想進就進,想出就出。
府衙內知府看著剛剛被澆滅的狼煙,一臉的絕望之色。
此時的他只是呆呆的看著院中那一堆被澆透的柴禾,半晌也不曾言語一句。
無論旁邊的女子如何叫喚,知府始終沒有反應。
如今的知府,哪裡還有當初那盛氣凌人的模樣了?
半晌,知府自言自語道。
「報應,報應啊!」
因為有了狼煙這件事,城外的鄉民自然要防著點知府,以免知府再用這種方式,向朝廷通風報信。
府衙外面多了兩個負責值守的人,一旦府衙內有任何風吹草動,他們便召集其他人前來一同解決。
如果不是因為宋江下令,不得傷了知府的性命,這些鄉民想到李莊村的事情,早就將知府給宰了,又何必這麼麻煩,整天派人守著知府了?
府衙形同虛設,對應的鄆州一地的稅收便無法上繳。
這樣的光景,也僅僅持續了半個月,朝廷便察覺到了異樣。
開封府。
府尹是一個五十上下的清瘦老頭,名叫王鼎。
此時王鼎正端坐在大堂案前,皺眉看著手中的公文。
沉吟了片刻,王鼎抬起頭來詢問道。
「鄆州府的稅賦,怎麼還沒有交上來?」
眼下已經是六月底的光景,再過幾天,夏稅收繳的日子便要過了,數目無法核對上,他便無法向戶部交差。
到時候,他這個府尹的位置,怕是保不住了。
旁邊守候在一旁的少尹忙上前兩步,小聲道。
「下官已經派人去催過了,只是不知道為何,派出去的人遲遲沒有回應,也不知道是鄆州知府有意拖延時日,還是另有其他原因。」
府尹為正三品官員,少尹則是正四品,能混到這個位置的,不是有點真本事的人,就是裙帶關係夠硬的主。
這倆人都屬於後者,一人是宰相蔡京的門生,另外一人則是童貫培植起來的,兩人都有點能耐,但不多。
見知府一臉沉思的模樣,這位少尹小聲說道。
「要不,下官再派人去催一催?」
知府抬起眼皮看了這位少尹一眼,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開封府離鄆州府不算太遠,可一來一回,也要半個月的時間,再加上押運賦稅之事,時間只會更長。
少尹等得起,朝廷可等不起。
府尹王鼎如何看不出少尹的那點小心思,他這是巴不得時間拖得久一點,等稅收收不上來了,自己這個府尹的位置保不住了,他便有了機會。
只是鄆州府的知府,畢竟也是蔡丞相的手下,一州之地的賦稅收不上來,別說他這個府尹了,就連蔡丞相恐怕也要受到牽連。
沉默了片刻,王鼎搖了搖頭道。
「不必了,我出去一趟。」
丟下這句話,王鼎便出了開封府,自有馬車在門外等候,載著王鼎往朝堂方向而去。
看著那府尹急匆匆的離開,直至馬車消失在他的視野之中,那少尹的眼珠子轉了轉,立刻叫來一人,在那人耳邊低語了幾句最後,那人便騎馬繞路,也向著朝堂方向疾馳而去。
這人雖然繞了路,但畢竟騎馬,速度要比馬車快上一倍不止,等他來到一座府邸前時,府尹王鼎的馬車還在路上。
那人下了馬之後,便將來意說了一遍。
很快有人去府內通報,那人則站在門外,看著府邸大門上懸掛著寫著童府二字的匾額,斟酌著等一下要說的話。
很快,傳信的人回來,邀這人進府說話。
這人自是躬身領命,跟隨在童府護衛身後,向著府內大堂而去。
一路上,這人只見用青石鋪成的小路,兩側林立了各種奇山怪石,看其模樣就知道價值不菲。
更有諸多他從未見過的奇花異草穿插其間,整個院子倒是顯得十分清幽雅靜。
看見院內情形,這人也不禁暗暗咋舌,這前院的大小,足以抵得上外面一間酒樓大小了,其後院的光景如何,這人根本不敢去想。
在開封府如此繁華的地方,能擁有如此大的一座府邸,也只有童貫大將軍這樣的人物,才配得上這等奢華的住處了。
見到院中情形,那人自然是不敢多言,心中震撼之際,臉上的神情反而變得更加謹慎了許多。
一進入大堂,那人又是一驚。
只見大堂之內,兩扇屏風立在兩側,其上用黃金雕刻而成的圖案栩栩如生,仿若活物一般。
大堂兩側,用金絲楠木打造的茶几桌案排列在兩旁,桌上放置的玉雕茶壺,這人更是見都沒有見過。
堂內左側一排兵器架上,陳列著一排兵器,最為惹眼的,是擺放在兵器架前,單獨平放的一把長劍。
據說童貫大將軍因為西征湟州有功,先帝賞賜了其一把寶劍,如今看來,應該就是此物了。
除此之外,大堂兩側的牆壁上,更是張貼著不少字畫,其中不乏黃庭堅等名流的畫作。
見到大堂內的景象,那人早就看呆了,等那人回過神來,卻見堂上坐著一人,正意味深長的看著他。
前來傳信那人嚇了一跳,忙跪伏於地道。
「少尹大人派小人前來通報,鄆州府府衙至今未將夏稅上交開封府,如今府尹大人駕車出了府衙,應該是求見蔡丞相去了,少尹派小人前來,詢問童將軍應該如何行事!」
沉默了片刻,大堂之內忽然響起一聲輕笑聲。
「這個趙雲明,還真是不讓人省心,如此急功近利,又如何能成得了大事。」
童貫揮了揮手,嘆了口氣道。
「你起來吧!」
那人站起身來,這才有機會仔細看一眼端坐在大堂之上的童貫。
只見對方身材魁梧高大,雙目炯炯有神,更為奇特的是,對方下巴上竟然生有鬍鬚。
那人不禁暗暗生疑,不知道這人到底是不是童貫本人。
不是都說童貫是一個太監麼,怎麼瞧著不像?
對方身上不但沒有半點太監該有的陰柔之氣,反而比他們這些在府衙當差的人還要陽剛不少。
心中正猜疑之際,卻聽童貫輕嘆一聲道。
「罷了,你且回去告訴趙雲明,讓他不要干擾府尹辦事,耐心等待消息就是。」
那人自是不敢多作停留,躬身領命之後便去了。
等人走後,童貫的眼神變得深邃起來。
半晌,這才喃喃自語道。
「鄆州,梁山,有點意思,這一次,你蔡京恐怕也要頭疼一陣了。」
沒有了一眾衙役與巡檢守衛,如今的府衙仿若一個菜園子,那是想進就進,想出就出。
府衙內知府看著剛剛被澆滅的狼煙,一臉的絕望之色。
此時的他只是呆呆的看著院中那一堆被澆透的柴禾,半晌也不曾言語一句。
無論旁邊的女子如何叫喚,知府始終沒有反應。
如今的知府,哪裡還有當初那盛氣凌人的模樣了?
半晌,知府自言自語道。
「報應,報應啊!」
因為有了狼煙這件事,城外的鄉民自然要防著點知府,以免知府再用這種方式,向朝廷通風報信。
府衙外面多了兩個負責值守的人,一旦府衙內有任何風吹草動,他們便召集其他人前來一同解決。
如果不是因為宋江下令,不得傷了知府的性命,這些鄉民想到李莊村的事情,早就將知府給宰了,又何必這麼麻煩,整天派人守著知府了?
府衙形同虛設,對應的鄆州一地的稅收便無法上繳。
這樣的光景,也僅僅持續了半個月,朝廷便察覺到了異樣。
開封府。
府尹是一個五十上下的清瘦老頭,名叫王鼎。
此時王鼎正端坐在大堂案前,皺眉看著手中的公文。
沉吟了片刻,王鼎抬起頭來詢問道。
「鄆州府的稅賦,怎麼還沒有交上來?」
眼下已經是六月底的光景,再過幾天,夏稅收繳的日子便要過了,數目無法核對上,他便無法向戶部交差。
到時候,他這個府尹的位置,怕是保不住了。
旁邊守候在一旁的少尹忙上前兩步,小聲道。
「下官已經派人去催過了,只是不知道為何,派出去的人遲遲沒有回應,也不知道是鄆州知府有意拖延時日,還是另有其他原因。」
府尹為正三品官員,少尹則是正四品,能混到這個位置的,不是有點真本事的人,就是裙帶關係夠硬的主。
這倆人都屬於後者,一人是宰相蔡京的門生,另外一人則是童貫培植起來的,兩人都有點能耐,但不多。
見知府一臉沉思的模樣,這位少尹小聲說道。
「要不,下官再派人去催一催?」
知府抬起眼皮看了這位少尹一眼,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開封府離鄆州府不算太遠,可一來一回,也要半個月的時間,再加上押運賦稅之事,時間只會更長。
少尹等得起,朝廷可等不起。
府尹王鼎如何看不出少尹的那點小心思,他這是巴不得時間拖得久一點,等稅收收不上來了,自己這個府尹的位置保不住了,他便有了機會。
只是鄆州府的知府,畢竟也是蔡丞相的手下,一州之地的賦稅收不上來,別說他這個府尹了,就連蔡丞相恐怕也要受到牽連。
沉默了片刻,王鼎搖了搖頭道。
「不必了,我出去一趟。」
丟下這句話,王鼎便出了開封府,自有馬車在門外等候,載著王鼎往朝堂方向而去。
看著那府尹急匆匆的離開,直至馬車消失在他的視野之中,那少尹的眼珠子轉了轉,立刻叫來一人,在那人耳邊低語了幾句最後,那人便騎馬繞路,也向著朝堂方向疾馳而去。
這人雖然繞了路,但畢竟騎馬,速度要比馬車快上一倍不止,等他來到一座府邸前時,府尹王鼎的馬車還在路上。
那人下了馬之後,便將來意說了一遍。
很快有人去府內通報,那人則站在門外,看著府邸大門上懸掛著寫著童府二字的匾額,斟酌著等一下要說的話。
很快,傳信的人回來,邀這人進府說話。
這人自是躬身領命,跟隨在童府護衛身後,向著府內大堂而去。
一路上,這人只見用青石鋪成的小路,兩側林立了各種奇山怪石,看其模樣就知道價值不菲。
更有諸多他從未見過的奇花異草穿插其間,整個院子倒是顯得十分清幽雅靜。
看見院內情形,這人也不禁暗暗咋舌,這前院的大小,足以抵得上外面一間酒樓大小了,其後院的光景如何,這人根本不敢去想。
在開封府如此繁華的地方,能擁有如此大的一座府邸,也只有童貫大將軍這樣的人物,才配得上這等奢華的住處了。
見到院中情形,那人自然是不敢多言,心中震撼之際,臉上的神情反而變得更加謹慎了許多。
一進入大堂,那人又是一驚。
只見大堂之內,兩扇屏風立在兩側,其上用黃金雕刻而成的圖案栩栩如生,仿若活物一般。
大堂兩側,用金絲楠木打造的茶几桌案排列在兩旁,桌上放置的玉雕茶壺,這人更是見都沒有見過。
堂內左側一排兵器架上,陳列著一排兵器,最為惹眼的,是擺放在兵器架前,單獨平放的一把長劍。
據說童貫大將軍因為西征湟州有功,先帝賞賜了其一把寶劍,如今看來,應該就是此物了。
除此之外,大堂兩側的牆壁上,更是張貼著不少字畫,其中不乏黃庭堅等名流的畫作。
見到大堂內的景象,那人早就看呆了,等那人回過神來,卻見堂上坐著一人,正意味深長的看著他。
前來傳信那人嚇了一跳,忙跪伏於地道。
「少尹大人派小人前來通報,鄆州府府衙至今未將夏稅上交開封府,如今府尹大人駕車出了府衙,應該是求見蔡丞相去了,少尹派小人前來,詢問童將軍應該如何行事!」
沉默了片刻,大堂之內忽然響起一聲輕笑聲。
「這個趙雲明,還真是不讓人省心,如此急功近利,又如何能成得了大事。」
童貫揮了揮手,嘆了口氣道。
「你起來吧!」
那人站起身來,這才有機會仔細看一眼端坐在大堂之上的童貫。
只見對方身材魁梧高大,雙目炯炯有神,更為奇特的是,對方下巴上竟然生有鬍鬚。
那人不禁暗暗生疑,不知道這人到底是不是童貫本人。
不是都說童貫是一個太監麼,怎麼瞧著不像?
對方身上不但沒有半點太監該有的陰柔之氣,反而比他們這些在府衙當差的人還要陽剛不少。
心中正猜疑之際,卻聽童貫輕嘆一聲道。
「罷了,你且回去告訴趙雲明,讓他不要干擾府尹辦事,耐心等待消息就是。」
那人自是不敢多作停留,躬身領命之後便去了。
等人走後,童貫的眼神變得深邃起來。
半晌,這才喃喃自語道。
「鄆州,梁山,有點意思,這一次,你蔡京恐怕也要頭疼一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