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武力鎮壓,無償收回土地
時間轉眼即逝,很快就過去了半個月。
時值夏日,浙江地區的天氣已經變得異常炎熱,其炎熱程度,已經讓明軍活活熱死了幾人,熱得讓朱靖君懷疑人生。
沒辦法,在這段時間,朱靖君只得停止擴張,慢慢消化占領下來的土地。
而且,清軍部隊也在周邊地區修築工事,瘋狂屯兵,大有人海戰術之勢。
不過,朱靖君也並非什麼都沒做。
無所不能的他在明軍部隊占領杭州府城之後,就把大明海軍給點了出來。
在自己的堅持與努力下。
由天策上將軍府出資白銀1000萬兩,大明在三門灣一帶建設了港口。
大明海軍擁有6艘木殼炮艦,但配有蒸汽機動力,外部也包有防彈鐵甲。
還有3艘鐵甲艦,同樣是蒸汽動力,配備了速射炮,威力雖然不算太大,但要火力覆蓋什麼的輕輕鬆鬆。
還有魚雷艇14艘,架子總算是搭建了起來。
說明書和維修設備也一個都不會落下。
至於總噸位,估計也有16000多噸了。
海軍兵力也只有兩千多人。
雖然兵源良莠不齊,多數士兵對新戰艦並不熟悉,但能維持運作就行。
而大明海軍總司令的位置,則是被交給了原先在炮兵部隊工作的朱靖雨。
朱靖雨在大明炮兵部隊工作或許沒有過人的成績,但一轉行到大明海軍,竟然還能讓大明海軍維持運轉。
甚至,朱靖雨還能帶著大明海軍在崇明一帶轉一圈,嚇唬當地的清兵。
正當朱靖君暢想的時候,朱簡福走了過來。
「陛下,經過半個月的梳理,除去未占領的地方,浙江境內不合格的官員都被剔除,有罪者被注入恩情。
並且,按照您的最高指導,新的行政體系規劃也開始施行,浙江境內把各個府全都改名為市,市以下設立縣,縣以下設立鎮,每個鎮的所屬區域也調整完畢,村里也安排了恩情官。
各級官員也重新學習了恩情教育,學習陛下的詩詞和小傳,而且恩情教育的普及也納入了各地的政績。
這些接受過恩情教育的官員們在適應一段後,基本能很好的適應新的行政體系。」
緊接著,朱簡福又繼續說了下去。
「律法方面,大明律頒布後,百姓都歡呼雀躍,紛紛表示擁戴陛下府統治。」
「當然也有人反對,並且秘密煽動造反……」
一身黑色中山裝,黑色大頭皮鞋,留著個有點地中海寸頭的朱簡福說到這裡,小心翼翼抬頭瞄了眼朱靖君。
涉及到造反,他就有點害怕了。
以朱靖君殺伐果斷的性格,百分百會血流成河。
果然,下一秒朱靖君緩緩睜開眼睛。
一股強烈的上位者氣息嚇得他們連大氣不敢喘。
「你所說的那些人大部分應該就是地主富豪吧,土地國有下戶制執行下去,受衝擊最大的也就只有他們了。」
「是的,九成的地主富豪明里暗裡反對,但明確拒絕的有五成,這五成的地主連陛下您給的補償措施他們都不接受,希望按照原來那樣繼續下去。」
幽默……
朱靖君笑了。
土地國有制是大明必須執行的國策,誰都反對不了。
大明光之國的百姓只有土地的使用權,所有權什麼的,只屬於大明光之國!
要知道,天朝幾千年以來,有多少盛極一時的帝國不是毀於土地兼併?
比如東漢。
權貴地主富豪階級把全國絕大多數的土地納為己有,無數自耕農破產,多數平民百姓只能當佃戶給他們種地。
然後,拼死拼活勞碌一年,絕大部分是收成都是主家的,這公平嗎?
那些什麼萬戶侯,說白了就是皇帝賞賜他一萬戶人家,用一萬戶人家的勞動成果把他們養得膘肥體壯白白胖胖。
風調雨順或者是盛世也許還能混得過去,要是遇到天災橫行的年代。
比如東漢末年,一個黃巾起義都可以把一個強盛帝國打得一蹶不振,最後權貴階級又來造反,誰打贏了,坐上皇帝寶座,又開始下一個輪迴。
比如明朝末年,各種天災導致農民活不下去,藩王勛貴和地主倒是不愁,家裡白銀千千萬,糧食堆成山吃不完都發霉了。
(明朝廣大的底層宗室因為不准從事其他行業,再加上朝廷俸祿不足,實際上的待遇也好不到哪裡去)
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
在這種極端的貧富差距下,農民還能怎麼辦?
除了造反就是造反,不搏一搏就是死路一條。
思索片刻,朱靖君沒有回答周琬,而是轉身看向一身綠色軍裝佩戴少將軍銜的朱靖山。
「靖山,徵兵工作現在進行得怎麼樣?」
「按照陛下您的擴軍計劃,從浙江大規模徵召新兵,在各種軍人政策福利的吸引下,一個月來有接近100萬青壯報名。
最後,經過層層篩選有43萬青壯符合招收標準,末將只錄用了9萬人,其餘的青壯發了點路費就把他們遣返。
末將先挑出了3萬人作為一線部隊,6萬人作為二級守備部隊分散在各地。
這19人其中讀書識字的有五千多,已經全部送到城南大營進行軍官培訓。
3萬正規軍新兵,6萬二級守備部隊新兵目前也在城南大營接受訓練。」
3萬……6萬……
他的計劃還是一樣。
正規軍,也就是負責打仗的大明陸軍執行精兵政策,全部穿墨綠色軍裝,配步槍、機槍和火炮這些熱武器,一線部隊擁有配備重武器的權利。
二級守備部隊,也可以叫警察部隊,主要駐紮在各個城市、縣城和鄉鎮,必要時可駐紮在鄉村,負責維穩治安。
全部穿黑色軍裝,配現代工藝批量製造的軍棍和電棍,也配備步槍手槍,還有手銬這些東西,既是守城部隊,又執行警察職責,維護治安而已。
至於二級守備的待遇,減一半或三分之一。
「抓緊訓練新兵,爭取秋收之前就正式開始武力鎮壓地主,接下來大明就直接無償收回土地,平分給百姓。」
蛤!
武力鎮壓?
朱靖君話音落下,幾人都被嚇了一跳。
「陛下,地主富豪太多了,牽扯範圍非常廣泛,要是只進行武力鎮壓的話,全國的地主階級都會倒向偽清,這……」
朱簡福說到這裡意思已經不言而喻,要是朱靖君一意孤行,那他將會是整個滿清偽朝地主階級的死敵。
朱靖君想不到這個後果?
早就想到了!
「你說,華夏大地上地主富豪多,還是平民百姓多?」
「平民百姓多,占了九成……」
話說到這裡,朱簡福突然懂朱靖君。
緊接著,朱靖君的面色也猙獰了許多。
「如果那些地主配合的話,那就允許讓他們持有部分田產和一些浮財,在政策上一定傾斜,成為工廠主嘛。
但如果他們給臉不要臉,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注入恩情!送他們上路!」
時值夏日,浙江地區的天氣已經變得異常炎熱,其炎熱程度,已經讓明軍活活熱死了幾人,熱得讓朱靖君懷疑人生。
沒辦法,在這段時間,朱靖君只得停止擴張,慢慢消化占領下來的土地。
而且,清軍部隊也在周邊地區修築工事,瘋狂屯兵,大有人海戰術之勢。
不過,朱靖君也並非什麼都沒做。
無所不能的他在明軍部隊占領杭州府城之後,就把大明海軍給點了出來。
在自己的堅持與努力下。
由天策上將軍府出資白銀1000萬兩,大明在三門灣一帶建設了港口。
大明海軍擁有6艘木殼炮艦,但配有蒸汽機動力,外部也包有防彈鐵甲。
還有3艘鐵甲艦,同樣是蒸汽動力,配備了速射炮,威力雖然不算太大,但要火力覆蓋什麼的輕輕鬆鬆。
還有魚雷艇14艘,架子總算是搭建了起來。
說明書和維修設備也一個都不會落下。
至於總噸位,估計也有16000多噸了。
海軍兵力也只有兩千多人。
雖然兵源良莠不齊,多數士兵對新戰艦並不熟悉,但能維持運作就行。
而大明海軍總司令的位置,則是被交給了原先在炮兵部隊工作的朱靖雨。
朱靖雨在大明炮兵部隊工作或許沒有過人的成績,但一轉行到大明海軍,竟然還能讓大明海軍維持運轉。
甚至,朱靖雨還能帶著大明海軍在崇明一帶轉一圈,嚇唬當地的清兵。
正當朱靖君暢想的時候,朱簡福走了過來。
「陛下,經過半個月的梳理,除去未占領的地方,浙江境內不合格的官員都被剔除,有罪者被注入恩情。
並且,按照您的最高指導,新的行政體系規劃也開始施行,浙江境內把各個府全都改名為市,市以下設立縣,縣以下設立鎮,每個鎮的所屬區域也調整完畢,村里也安排了恩情官。
各級官員也重新學習了恩情教育,學習陛下的詩詞和小傳,而且恩情教育的普及也納入了各地的政績。
這些接受過恩情教育的官員們在適應一段後,基本能很好的適應新的行政體系。」
緊接著,朱簡福又繼續說了下去。
「律法方面,大明律頒布後,百姓都歡呼雀躍,紛紛表示擁戴陛下府統治。」
「當然也有人反對,並且秘密煽動造反……」
一身黑色中山裝,黑色大頭皮鞋,留著個有點地中海寸頭的朱簡福說到這裡,小心翼翼抬頭瞄了眼朱靖君。
涉及到造反,他就有點害怕了。
以朱靖君殺伐果斷的性格,百分百會血流成河。
果然,下一秒朱靖君緩緩睜開眼睛。
一股強烈的上位者氣息嚇得他們連大氣不敢喘。
「你所說的那些人大部分應該就是地主富豪吧,土地國有下戶制執行下去,受衝擊最大的也就只有他們了。」
「是的,九成的地主富豪明里暗裡反對,但明確拒絕的有五成,這五成的地主連陛下您給的補償措施他們都不接受,希望按照原來那樣繼續下去。」
幽默……
朱靖君笑了。
土地國有制是大明必須執行的國策,誰都反對不了。
大明光之國的百姓只有土地的使用權,所有權什麼的,只屬於大明光之國!
要知道,天朝幾千年以來,有多少盛極一時的帝國不是毀於土地兼併?
比如東漢。
權貴地主富豪階級把全國絕大多數的土地納為己有,無數自耕農破產,多數平民百姓只能當佃戶給他們種地。
然後,拼死拼活勞碌一年,絕大部分是收成都是主家的,這公平嗎?
那些什麼萬戶侯,說白了就是皇帝賞賜他一萬戶人家,用一萬戶人家的勞動成果把他們養得膘肥體壯白白胖胖。
風調雨順或者是盛世也許還能混得過去,要是遇到天災橫行的年代。
比如東漢末年,一個黃巾起義都可以把一個強盛帝國打得一蹶不振,最後權貴階級又來造反,誰打贏了,坐上皇帝寶座,又開始下一個輪迴。
比如明朝末年,各種天災導致農民活不下去,藩王勛貴和地主倒是不愁,家裡白銀千千萬,糧食堆成山吃不完都發霉了。
(明朝廣大的底層宗室因為不准從事其他行業,再加上朝廷俸祿不足,實際上的待遇也好不到哪裡去)
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
在這種極端的貧富差距下,農民還能怎麼辦?
除了造反就是造反,不搏一搏就是死路一條。
思索片刻,朱靖君沒有回答周琬,而是轉身看向一身綠色軍裝佩戴少將軍銜的朱靖山。
「靖山,徵兵工作現在進行得怎麼樣?」
「按照陛下您的擴軍計劃,從浙江大規模徵召新兵,在各種軍人政策福利的吸引下,一個月來有接近100萬青壯報名。
最後,經過層層篩選有43萬青壯符合招收標準,末將只錄用了9萬人,其餘的青壯發了點路費就把他們遣返。
末將先挑出了3萬人作為一線部隊,6萬人作為二級守備部隊分散在各地。
這19人其中讀書識字的有五千多,已經全部送到城南大營進行軍官培訓。
3萬正規軍新兵,6萬二級守備部隊新兵目前也在城南大營接受訓練。」
3萬……6萬……
他的計劃還是一樣。
正規軍,也就是負責打仗的大明陸軍執行精兵政策,全部穿墨綠色軍裝,配步槍、機槍和火炮這些熱武器,一線部隊擁有配備重武器的權利。
二級守備部隊,也可以叫警察部隊,主要駐紮在各個城市、縣城和鄉鎮,必要時可駐紮在鄉村,負責維穩治安。
全部穿黑色軍裝,配現代工藝批量製造的軍棍和電棍,也配備步槍手槍,還有手銬這些東西,既是守城部隊,又執行警察職責,維護治安而已。
至於二級守備的待遇,減一半或三分之一。
「抓緊訓練新兵,爭取秋收之前就正式開始武力鎮壓地主,接下來大明就直接無償收回土地,平分給百姓。」
蛤!
武力鎮壓?
朱靖君話音落下,幾人都被嚇了一跳。
「陛下,地主富豪太多了,牽扯範圍非常廣泛,要是只進行武力鎮壓的話,全國的地主階級都會倒向偽清,這……」
朱簡福說到這裡意思已經不言而喻,要是朱靖君一意孤行,那他將會是整個滿清偽朝地主階級的死敵。
朱靖君想不到這個後果?
早就想到了!
「你說,華夏大地上地主富豪多,還是平民百姓多?」
「平民百姓多,占了九成……」
話說到這裡,朱簡福突然懂朱靖君。
緊接著,朱靖君的面色也猙獰了許多。
「如果那些地主配合的話,那就允許讓他們持有部分田產和一些浮財,在政策上一定傾斜,成為工廠主嘛。
但如果他們給臉不要臉,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注入恩情!送他們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