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元直之功,甚偉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春耕十日,各屯營播種均已完成,種地數萬畝,得田土鬱鬱蔥蔥,新野乃是一派欣欣向榮。

  張飛依命招募軍士,得新丁三千七百八十六人,交由趙雲、陳到操練。

  劉備依照徐庶計策,派遣麾下三千精兵前去穰城,以剿匪之名,占據安眾山道,設置崗哨把守隘口,且趁夜切斷穰城東向之道路,圍而不攻。

  又命張飛將本部一千步騎,埋伏在涅陽山道之中。

  宛城守將果然上當,知道與穰城乃是掎角之勢,本欲進新野而救穰城,卻見到新野工事土牆極多,城牆加厚擴建,城外營寨堅實,恐攻克不下。

  只能去救援穰縣,於是在涅陽山林之間,被張飛伏擊,將領三名被斬,死傷上千,其餘數千人不戰而潰,張飛兵馬斬獲輜重、戰馬無數。

  張飛斬殺主將之後,又命軍士換上宛城守軍的盔甲,支起將旗前往穰城,謊稱宛城兵馬遭到伏擊,亟待救援,請城中軍士出城迎敵,以前後夾攻劉備。

  城內將領聽聞,知曉宛城若是有失,則日後穰為囊中之物也,故此一面派出兵馬請向葉縣請求援軍,一面出兵拉扯,結果出城之後被引入山中血戰。

  待回來時,穰城已被關羽占領。

  至此兩城曹軍忽遭突襲,數日之內連丟兩城,只能向葉縣奔逃退守。

  葉縣乃昆陽、魯陽之屏障,許都兵馬大多可及,此刻曹操大軍全力攻伐冀州,無暇難顧,唯有到葉縣鎮守,方可保全。

  ……

  穰城。

  城門登樓時,劉備左手搭在劍柄上,對身旁儒袍冠帽的孫乾道:「公祐,請修書送往襄陽,告知景升兄及蔡瑁將軍,我已查明賊匪之源,乃是南陽境內曹軍禍亂,致以百姓遭劫不能自保,道路兩旁飽有橫死無辜之人,故出兵剿匪,取穰、宛兩縣為治,以安民生!」

  「唯!」

  城門樓上,關羽立刀等候,見到劉備登樓,將長刀遞給周倉,抱拳躬身而等候,「兄長。」

  「雲長,此後穰城交託於你,不可辜負城郊數萬良田,依照屯民之政安撫百姓,而後開倉放糧以接濟流民,你除卻軍務煩勞之外,仍需親身參與民生政令,鎮宵小、肅風氣。」

  「謹遵大兄之命!」

  登到城門樓上,劉備左邊站著徐庶,二人同時眺望穰城遠處山河,此刻劉備心中說不出的暢快。

  穰城、宛城、新野三城一取,不光可繼續招兵買馬以鎮守南陽,還能將三地囊括田土墾為軍田、安置萬民,可得二十萬民統轄。

  如此北臨博望,南達樊城,西有沔水為險要伏兵之處,東取舞陰占中陽山要道。

  地勢均可求得掌控,占據地利之便穩固駐守工事。

  「如此功績,全賴兩位元直相助。」

  「嗯,」徐庶輕輕點頭,平視遠方,誠懇而動容的說道:「若非是周軍師以內治安民心,新野軍民又豈會如此資軍請戰,心附主公呢?」

  玄德公與其他諸侯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其他諸侯麾下百姓,都是無可奈何,只能資軍。

  而新野如今不同,這些百姓都生怕玄德公離任新野、被人趕走,從此仁政又要遭到更易,他們都是搶著資糧於軍,只是軍中暫且不缺罷了。

  人心如此相聚,又何懼曹軍呢?

  劉備嘴角一揚,伸手在徐庶肩頭一拍,道:「徐君,元直可不只是內治之功,此計其實最早出於他口啊。」

  此前,徐庶確立了軍中主簿之位後,和劉備約定日後可喚徐君,而周元直依舊喚元直,如此來區分,以免帳議時生出誤會。

  那一日周不疑醒後,二人只是打了個照面他便出去了,其實並無時機深聊。

  徐庶覺得可能是周不疑心存傲氣,對當初龐、司馬二位師長的拒絕懷有芥蒂,所以還不願與他結交,不過徐庶有度量,求學時也曾遭到過冷落,並不在意。

  此刻,聽到劉備這麼說,徐庶心裡有些許不服,但是面容上卻並未表露出來,語氣平穩的道:「主公,在下願聞其詳。」

  劉備回憶道:「當初我們自襄陽歸來,元直便在馬車上說了此計,出其所必趨,攻其所必救。」

  「其計策,與先生所言並無不同。」劉備將當時場景、二人所言告知,而且還說後來伏擊得手後,讓張飛去假扮敵軍騙取穰城守軍,也是他所建議。


  「啊?」徐庶登時愣住,心裡百感交集,道:「那為何,主公還要問計?」

  劉備寬慰的笑著,為徐庶理正衣襟,柔聲道:「徐君,元直這孩子宅心仁厚、赤誠待人。他當時說我……既已成梧桐木,此功績要待良禽鳳凰來取。」

  「元直占得先與我結交之便,在外有師徒之名,我待他如子侄,令元直住於衙署,我兩位夫人為我們烹食烤肉、縫衣補漏,此情非父子不可有。」

  「既然如此,他還有何好爭呢?」

  「原來是這樣……」徐庶恍然大悟,雙肩松塌下來,心裡愧疚如潮水般襲來。

  他如此待人,我卻還在心中頗有猜疑,認為元直拜師不成暗生嫌隙……實乃是我心胸狹隘也!

  這孩子當真是世間少有,絕非其舅父吹捧推崇,他的才能不是那問世的文論可以囊括。

  內治軍略均有涉獵,若是再致力於學而勤奮於治,則日後成就更是無可限量。

  「我當去與元直傾心交談也。」

  徐庶感慨道。

  劉備聽完此話,笑著拍打了一下他的肩頭,樂道:「徐君,既你已立下此功績,我當重謝先生,只是現在……備身無至寶、軍資不富,難以表心意,不過徐君可有想要之物?」

  「不敢,」徐庶謙虛的搖了搖頭:「不敢居功,主公厚愛庶深深感激,只是不敢居功受賞,能夠出謀劃策一展才學,報主公知遇後恩,已是幸事。」

  「徐君過謙了,即便是沒有元直,今日你亦是助我拿下此城,怎會沒有功績?我得兩位元直相助,當真是如魚得水也。」

  徐庶默然不言,心裡卻頗為感激。

  得仁君知遇重用,豈能不感動。

  ……

  譙縣。

  駐軍於此的曹操聽聞南陽敗訊,時值開春修睢陽渠,以利水運之道,無暇顧及南陽戰事。

  他心知大軍在冀州,不能調動兵馬南移,當下乃是非常時機,絕不可給袁紹喘息之機,冀、幽兩地叛亂不斷,白波、黑山餘黨正在趁機劫掠其地,曹操正打算今年給袁紹致命一擊。

  沒想到,劉備仍還未心死,竟已奪下南陽半數要地。

  砰!

  曹操於衙署大怒,掀翻了案牘,但很快氣便消失得無影無蹤,踱步片刻後,向來報的程昱笑道:「劉備乃是人中之龍也,若是讓他得了荊州,豈不是游龍歸海?」

  「君可有何計策?」

  程昱思索片刻,有所得。

  湊近輕言道:「劉玄德仁義厚道,所治之處百姓無不依附,但終究是客居荊州,久之劉表必生嫌隙,司空可令一大將鎮守葉縣要地,以拒劉備。」

  「而後遣人至襄陽,散布流言,說劉備取南陽自立,欲奪取荊州,再請與我們往來密切之人勸說劉表,如此,不出一年,劉備所得犄角三城必然分散治理,以削其勢。」

  「待到北方局勢定下,司空再伐之,易如反掌。」

  曹操背著手走了數步,微微點頭:「嗯,就依仲德之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