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燕王已俘!燕國已亡!七龍珠已齊,可以召喚神龍了!
第1153章 燕王已俘!燕國已亡!七龍珠已齊,可以召喚神龍了!
蘇角闊步走向嬴成蟜,雙手奉上燕國祭祀之璧,肅聲開口:「啟稟主帥!」
「燕國祭祀之璧已被末將所奪。」
「燕之社稷,在此!」
「望主帥代我大秦受之!」
嬴成蟜也面露肅然,鄭重的雙手接過蘇角遞來的祭祀之璧,沉聲開口:「今,秦長安君、公子成蟜,代秦受璧,得燕之社稷!」
「本將當即刻書信朝中,向我王上稟此喜訊,為蘇都尉請功!」
聽見這番對答,燕王喜感覺燕國的天都快塌了!
燕王喜焦急的連聲道:「秦長安君,此乃我大燕祭祀之璧!」
「還請秦長安君將我大燕玉璧先行歸還寡人,而後再由寡人交給秦長安君,可好?」
嬴成蟜握著祭祀玉璧,轉頭看向燕王喜,目光從平靜變得冷冽:「本將以為,便是縱觀天下古今,本將於接受請降一道也能算得上是頗有經驗。」
「今燕王言說欲率燕國請降,卻一無百官衰絰送葬,二無士輿櫬盛屍,三未銜壁表明燕王已崩。」
「燕王此為請降乎?」
「於情、於禮、於法,皆非請降也!」
普天之下,沒有人比本將更懂受降!
投降不是說說笑笑,投降是有一套標準禮儀流程的。
哪怕是在後世,投降還得舉個白旗或者高舉雙手呢,更遑論是在現在?
不按流程走的請降,算什麼請降!
燕王喜強撐著僵硬的笑容:「不過只是些許虛禮而已,還請秦長安君莫要在意。」
嬴成蟜冷聲嗤嘲:「難怪昔燕昭王驚才艷艷,燕地兒郎義絕天下,今燕國卻無信無義!」
「原是因燕王竟將社稷大禮也視作虛禮!」
「燕王無禮,本將卻不能無禮,我大秦更不能不知禮!」
「於禮,燕王非是請降,而是戰敗被俘。」
「那燕王就是戰敗被俘,而非是請降!」
燕王喜心頭髮苦。
別以為寡人不知道,趙王遷兩次請降都沒依禮,反倒是一次比一次潦草,但汝還不是盡皆受之!
燕王喜鮮明的感受到了嬴成蟜的刁難,卻也不得不陪笑道:「秦長安君說的是,說的是!」
「還請秦長安君先放開燕國臣子將領,許燕國臣子為寡人衰絰。」
「寡人之櫬就在輜重營中,只需取來便可令士輿櫬。」
「大燕之璧就在秦長安君手中,還請秦長安君暫且將此璧歸還寡人,寡人這就依禮請降!」
嬴成蟜聲音中的嗤嘲之色更濃:「本將麾下將士們奮勇衝殺、浴血奮戰方才俘獲、斬獲的戰利,焉能予他國之王!」
「本將今日方知,燕王不只是無信無義,更是異想天開!」
「左右,將此敗王拿下!」
燕王喜雙眼瞪大,失聲驚呼:「不可!」
「寡人乃是請降!請降也!」
「秦國莫不是以為天下已無別國,便故意苛待寡人乎?!」
「秦國如此施為,必當激起天下人不滿,令得燕地兒郎永不臣秦!」
「秦長安君也不願得燕地卻無法治燕地吧?」
燕王喜很清楚,按照春秋禮儀,主動請降的王基本都不會有殺身之憂——至少不會被公然處斬,但戰敗被俘的王可就說不準了。
更重要的是,戰敗被俘的王的待遇絕對會遠遜於主動請降的王!
如果早知會落得個戰敗被俘的名頭,燕王喜根本不會選擇請降,而是會選擇頑抗到底!
嬴成蟜抬手止住眾將,邁步走向燕王喜,聲音冷冽:「還請燕王莫要信口雌黃。」
「非是大秦故意苛待燕王。」
「而是本將故意苛待燕王!」
「昔燕太子丹派遣刺客刺殺我王之事,我王不再追究。」
「然,主辱臣死!」
「本將,從未忘卻此仇!」
嬴成蟜攤牌了,他就是小心眼兒,就是記仇,就是故意針對!
昔燕太子丹遣田光、荊軻刺殺嬴政之事,燕王喜會對此一無所知嗎?
以燕王喜對燕國的掌控力來說,不可能!
嬴成蟜雖然不知道燕王喜和燕丹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但嬴成蟜知道燕王喜絕不無辜,甚至可能是此事的幕後推手。
昔年嬴成蟜追著燕太子丹砍了千餘里,終於取燕太子丹之首而回,卻沒能砍下燕王喜的腦袋為嬴政報仇。
這個仇,嬴成蟜可還記著呢!
燕王喜雙眼瞪圓,不敢置信的說:「寡人已以我大燕太子之首請罪,難道我大燕太子之首,還不足以抵此仇乎?!」
嬴成蟜理所當然的說:「燕太子丹之首即便不被燕王所斬,也會被本將所斬。」
「正如燕王即便不放棄抵抗,也會被本將所俘一般。」
「燕王非是知道錯了,也非是想要歸秦了,而只是怕了!」
「只可惜,已經晚了!」
退後一步,嬴成蟜揮了揮手。
燕王喜還想再說些什麼,英布、楊樛等將領便已歡聲高呼:「唯!」
而後英布和楊樛一左一右的壓住了燕王喜的肩膀,又往燕王喜的嘴裡塞了一卷麻布,而後像是拽年豬一樣拽著燕王喜就往秦軍方向走。
嬴成蟜不再關注燕王喜,而是將目光落向手中玉璧,心情百轉。
今日之前,嬴成蟜已經接連斬獲了韓、魏、楚、趙、齊、代這六個國家的祭祀之璧。
而今日,嬴成蟜終於拿到了這最後一枚屬於燕國的祭祀之璧!
自秦王政八年初踏沙場,時至今日嬴成蟜已經縱馬疆場近十載,率軍轉戰數萬里!
僅由嬴成蟜親自領兵所斬之首,便達到了一百六十三萬餘,這還僅僅只是兩軍交戰時完好斬下的頭顱。
若是再算上沙場之上縱火燒殺、飛石砸死等無法辨認不能論算首功的斬獲,以及蘄年宮保衛戰、新密縣伏擊戰、故齊地大掃除等非沙場所殺之敵,嬴成蟜率部擊殺的敵人已破兩百萬!
兩百萬人!
便是白起站在嬴成蟜身側,都能自稱一句大善人。
而追隨嬴成蟜出征,為嬴成蟜而死的秦軍將士又有幾何?
嬴成蟜不敢去回憶,嬴成蟜只知道就算是閻王爺來了人間都得先給嬴成蟜送份兒年禮。
近十年的征伐路,伴隨著濃郁至化不開的血氣。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但,這還是嬴成蟜使用了諸多新式軍械、新式戰術方才打出來的戰果。
原歷史上的大秦為了橫推六國,又付出了怎樣的傷亡?
單單一場王賁水淹大梁城之戰所造就的亡魂,恐怕就已是後世人難以想像的恐怖!
究竟要怎樣的結局,才能配得上這一路血雨腥風?
嬴成蟜不知道。
嬴成蟜只知道,七龍珠已經集齊。
終於,可以召喚神龍了!
嬴成蟜猛然高舉玉璧,振奮狂呼:「將士們!」
「燕王已俘!燕國已亡!」
「當今天下,皆乃秦土!」
「天下之民,皆是秦人!」
「大秦,萬勝!」
聽著嬴成蟜的呼聲,就連嬴成蟜的親兵們腦筋都有些打結。
當今天下,除秦之外再無別國了?
從今往後,天下之民都是秦人了?
那樣的天下,會是怎樣的天下啊?
卦夫、蘇角、張良等長安君府嫡系親信卻是早就暢想過那樣美好的未來,情不自禁的齊聲高呼:「大秦,萬勝!」
聽聞著嬴成蟜家兵們的呼聲,雖然很多秦軍將士還無法想像天下歸秦的天下會是怎樣的天下,但他們至少明白,他們贏了!
四十餘萬秦軍將士齊齊興奮高呼:「大秦,萬勝!」
「萬勝!萬勝!」
果然,跟著長安君出征,就能蹭著軍功!
嬴成蟜與全軍將士們一同狂呼三遍之後,臉上燦爛的笑容不減分毫,策馬走向秦軍大軍,朗聲高呼:「從今往後,天下之民皆是秦人!」
「秦人與秦人之間,無須通過戰爭來解決紛爭,一切矛盾皆可由衙署、朝廷解之!」
「秦人與秦人之間,無須互相攻伐殺戮,更不至於對自己的同族、自己的至親舉起長槍!」
「從今往後,天下間的戰爭將會大幅消減,秦人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用於耕作、紡織,讓自己的日子越來越好!」
耐心聽著嬴成蟜描繪的畫面,所有秦軍將士都目露憧憬,就連剛剛請降的燕軍將士們眼中都流露出濃濃的嚮往。
秦人喜歡戰爭嗎?
喜歡,但卻也不喜歡。
秦人之所以喜歡戰爭,不過是因為戰爭所帶來的戰利能讓他們吃飽飯、穿暖衣甚至是實現階級躍升,秦人喜歡戰爭只是表象,秦人真正喜歡的是通過戰爭獲得的美好生活。
如果能不參與戰爭、不面對死亡就能吃飽飯、穿暖衣甚至是實現階級躍升,又有多少人會喜歡戰爭本身?
嬴成蟜聲音突然一肅,沉聲道:「本將愛好和平,尤愛工農!」
「本將研造長安犁、長安車、金汁治糞富強豕,唯願讓我大秦萬民都能通過耕作匠造讓日子越來越富庶。」
「但卻總是有人不願讓我大秦萬民好好耕作。」
「曾經,是韓、魏、楚、趙、齊、代、燕接連來攻我大秦、踩我良田。」
「而如今,東胡、匈奴又縱馬南下,踩我良田,不許我大秦萬民好生耕作。」
「為得萬世之安寧,為能安安穩穩的種地,本將願以戰止戰,盡滅胡賊,以一場大戰謀萬世太平!」
「諸位袍澤,可願助本將乎?」
十年前,嬴成蟜若是說出這樣的話語,絕對會引來天下人嘲笑。
五年前,嬴成蟜若是說出這樣的話語,也會引來諸多理性的勸說。
但今日,在這裡,當嬴成蟜公然放出如此豪言,迎接嬴成蟜的卻是一片熱血沸騰的狂呼:
「風!風!大風!」
我軍連華夏諸雄都盡數覆滅,盡滅胡賊又有何難?
沒有哪怕一名將士心生退縮或怯戰。
秦軍將士們只是生怕錯過了跟著嬴成蟜一起賺軍功的機會。
至於此戰是否正義?
額們不知道。
額們只知道,他們踩著額們的地了!
(本章完)
蘇角闊步走向嬴成蟜,雙手奉上燕國祭祀之璧,肅聲開口:「啟稟主帥!」
「燕國祭祀之璧已被末將所奪。」
「燕之社稷,在此!」
「望主帥代我大秦受之!」
嬴成蟜也面露肅然,鄭重的雙手接過蘇角遞來的祭祀之璧,沉聲開口:「今,秦長安君、公子成蟜,代秦受璧,得燕之社稷!」
「本將當即刻書信朝中,向我王上稟此喜訊,為蘇都尉請功!」
聽見這番對答,燕王喜感覺燕國的天都快塌了!
燕王喜焦急的連聲道:「秦長安君,此乃我大燕祭祀之璧!」
「還請秦長安君將我大燕玉璧先行歸還寡人,而後再由寡人交給秦長安君,可好?」
嬴成蟜握著祭祀玉璧,轉頭看向燕王喜,目光從平靜變得冷冽:「本將以為,便是縱觀天下古今,本將於接受請降一道也能算得上是頗有經驗。」
「今燕王言說欲率燕國請降,卻一無百官衰絰送葬,二無士輿櫬盛屍,三未銜壁表明燕王已崩。」
「燕王此為請降乎?」
「於情、於禮、於法,皆非請降也!」
普天之下,沒有人比本將更懂受降!
投降不是說說笑笑,投降是有一套標準禮儀流程的。
哪怕是在後世,投降還得舉個白旗或者高舉雙手呢,更遑論是在現在?
不按流程走的請降,算什麼請降!
燕王喜強撐著僵硬的笑容:「不過只是些許虛禮而已,還請秦長安君莫要在意。」
嬴成蟜冷聲嗤嘲:「難怪昔燕昭王驚才艷艷,燕地兒郎義絕天下,今燕國卻無信無義!」
「原是因燕王竟將社稷大禮也視作虛禮!」
「燕王無禮,本將卻不能無禮,我大秦更不能不知禮!」
「於禮,燕王非是請降,而是戰敗被俘。」
「那燕王就是戰敗被俘,而非是請降!」
燕王喜心頭髮苦。
別以為寡人不知道,趙王遷兩次請降都沒依禮,反倒是一次比一次潦草,但汝還不是盡皆受之!
燕王喜鮮明的感受到了嬴成蟜的刁難,卻也不得不陪笑道:「秦長安君說的是,說的是!」
「還請秦長安君先放開燕國臣子將領,許燕國臣子為寡人衰絰。」
「寡人之櫬就在輜重營中,只需取來便可令士輿櫬。」
「大燕之璧就在秦長安君手中,還請秦長安君暫且將此璧歸還寡人,寡人這就依禮請降!」
嬴成蟜聲音中的嗤嘲之色更濃:「本將麾下將士們奮勇衝殺、浴血奮戰方才俘獲、斬獲的戰利,焉能予他國之王!」
「本將今日方知,燕王不只是無信無義,更是異想天開!」
「左右,將此敗王拿下!」
燕王喜雙眼瞪大,失聲驚呼:「不可!」
「寡人乃是請降!請降也!」
「秦國莫不是以為天下已無別國,便故意苛待寡人乎?!」
「秦國如此施為,必當激起天下人不滿,令得燕地兒郎永不臣秦!」
「秦長安君也不願得燕地卻無法治燕地吧?」
燕王喜很清楚,按照春秋禮儀,主動請降的王基本都不會有殺身之憂——至少不會被公然處斬,但戰敗被俘的王可就說不準了。
更重要的是,戰敗被俘的王的待遇絕對會遠遜於主動請降的王!
如果早知會落得個戰敗被俘的名頭,燕王喜根本不會選擇請降,而是會選擇頑抗到底!
嬴成蟜抬手止住眾將,邁步走向燕王喜,聲音冷冽:「還請燕王莫要信口雌黃。」
「非是大秦故意苛待燕王。」
「而是本將故意苛待燕王!」
「昔燕太子丹派遣刺客刺殺我王之事,我王不再追究。」
「然,主辱臣死!」
「本將,從未忘卻此仇!」
嬴成蟜攤牌了,他就是小心眼兒,就是記仇,就是故意針對!
昔燕太子丹遣田光、荊軻刺殺嬴政之事,燕王喜會對此一無所知嗎?
以燕王喜對燕國的掌控力來說,不可能!
嬴成蟜雖然不知道燕王喜和燕丹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但嬴成蟜知道燕王喜絕不無辜,甚至可能是此事的幕後推手。
昔年嬴成蟜追著燕太子丹砍了千餘里,終於取燕太子丹之首而回,卻沒能砍下燕王喜的腦袋為嬴政報仇。
這個仇,嬴成蟜可還記著呢!
燕王喜雙眼瞪圓,不敢置信的說:「寡人已以我大燕太子之首請罪,難道我大燕太子之首,還不足以抵此仇乎?!」
嬴成蟜理所當然的說:「燕太子丹之首即便不被燕王所斬,也會被本將所斬。」
「正如燕王即便不放棄抵抗,也會被本將所俘一般。」
「燕王非是知道錯了,也非是想要歸秦了,而只是怕了!」
「只可惜,已經晚了!」
退後一步,嬴成蟜揮了揮手。
燕王喜還想再說些什麼,英布、楊樛等將領便已歡聲高呼:「唯!」
而後英布和楊樛一左一右的壓住了燕王喜的肩膀,又往燕王喜的嘴裡塞了一卷麻布,而後像是拽年豬一樣拽著燕王喜就往秦軍方向走。
嬴成蟜不再關注燕王喜,而是將目光落向手中玉璧,心情百轉。
今日之前,嬴成蟜已經接連斬獲了韓、魏、楚、趙、齊、代這六個國家的祭祀之璧。
而今日,嬴成蟜終於拿到了這最後一枚屬於燕國的祭祀之璧!
自秦王政八年初踏沙場,時至今日嬴成蟜已經縱馬疆場近十載,率軍轉戰數萬里!
僅由嬴成蟜親自領兵所斬之首,便達到了一百六十三萬餘,這還僅僅只是兩軍交戰時完好斬下的頭顱。
若是再算上沙場之上縱火燒殺、飛石砸死等無法辨認不能論算首功的斬獲,以及蘄年宮保衛戰、新密縣伏擊戰、故齊地大掃除等非沙場所殺之敵,嬴成蟜率部擊殺的敵人已破兩百萬!
兩百萬人!
便是白起站在嬴成蟜身側,都能自稱一句大善人。
而追隨嬴成蟜出征,為嬴成蟜而死的秦軍將士又有幾何?
嬴成蟜不敢去回憶,嬴成蟜只知道就算是閻王爺來了人間都得先給嬴成蟜送份兒年禮。
近十年的征伐路,伴隨著濃郁至化不開的血氣。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但,這還是嬴成蟜使用了諸多新式軍械、新式戰術方才打出來的戰果。
原歷史上的大秦為了橫推六國,又付出了怎樣的傷亡?
單單一場王賁水淹大梁城之戰所造就的亡魂,恐怕就已是後世人難以想像的恐怖!
究竟要怎樣的結局,才能配得上這一路血雨腥風?
嬴成蟜不知道。
嬴成蟜只知道,七龍珠已經集齊。
終於,可以召喚神龍了!
嬴成蟜猛然高舉玉璧,振奮狂呼:「將士們!」
「燕王已俘!燕國已亡!」
「當今天下,皆乃秦土!」
「天下之民,皆是秦人!」
「大秦,萬勝!」
聽著嬴成蟜的呼聲,就連嬴成蟜的親兵們腦筋都有些打結。
當今天下,除秦之外再無別國了?
從今往後,天下之民都是秦人了?
那樣的天下,會是怎樣的天下啊?
卦夫、蘇角、張良等長安君府嫡系親信卻是早就暢想過那樣美好的未來,情不自禁的齊聲高呼:「大秦,萬勝!」
聽聞著嬴成蟜家兵們的呼聲,雖然很多秦軍將士還無法想像天下歸秦的天下會是怎樣的天下,但他們至少明白,他們贏了!
四十餘萬秦軍將士齊齊興奮高呼:「大秦,萬勝!」
「萬勝!萬勝!」
果然,跟著長安君出征,就能蹭著軍功!
嬴成蟜與全軍將士們一同狂呼三遍之後,臉上燦爛的笑容不減分毫,策馬走向秦軍大軍,朗聲高呼:「從今往後,天下之民皆是秦人!」
「秦人與秦人之間,無須通過戰爭來解決紛爭,一切矛盾皆可由衙署、朝廷解之!」
「秦人與秦人之間,無須互相攻伐殺戮,更不至於對自己的同族、自己的至親舉起長槍!」
「從今往後,天下間的戰爭將會大幅消減,秦人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用於耕作、紡織,讓自己的日子越來越好!」
耐心聽著嬴成蟜描繪的畫面,所有秦軍將士都目露憧憬,就連剛剛請降的燕軍將士們眼中都流露出濃濃的嚮往。
秦人喜歡戰爭嗎?
喜歡,但卻也不喜歡。
秦人之所以喜歡戰爭,不過是因為戰爭所帶來的戰利能讓他們吃飽飯、穿暖衣甚至是實現階級躍升,秦人喜歡戰爭只是表象,秦人真正喜歡的是通過戰爭獲得的美好生活。
如果能不參與戰爭、不面對死亡就能吃飽飯、穿暖衣甚至是實現階級躍升,又有多少人會喜歡戰爭本身?
嬴成蟜聲音突然一肅,沉聲道:「本將愛好和平,尤愛工農!」
「本將研造長安犁、長安車、金汁治糞富強豕,唯願讓我大秦萬民都能通過耕作匠造讓日子越來越富庶。」
「但卻總是有人不願讓我大秦萬民好好耕作。」
「曾經,是韓、魏、楚、趙、齊、代、燕接連來攻我大秦、踩我良田。」
「而如今,東胡、匈奴又縱馬南下,踩我良田,不許我大秦萬民好生耕作。」
「為得萬世之安寧,為能安安穩穩的種地,本將願以戰止戰,盡滅胡賊,以一場大戰謀萬世太平!」
「諸位袍澤,可願助本將乎?」
十年前,嬴成蟜若是說出這樣的話語,絕對會引來天下人嘲笑。
五年前,嬴成蟜若是說出這樣的話語,也會引來諸多理性的勸說。
但今日,在這裡,當嬴成蟜公然放出如此豪言,迎接嬴成蟜的卻是一片熱血沸騰的狂呼:
「風!風!大風!」
我軍連華夏諸雄都盡數覆滅,盡滅胡賊又有何難?
沒有哪怕一名將士心生退縮或怯戰。
秦軍將士們只是生怕錯過了跟著嬴成蟜一起賺軍功的機會。
至於此戰是否正義?
額們不知道。
額們只知道,他們踩著額們的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