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資囤積
江壬站在廣場上,望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若自己的推測成真,這看似平靜美好的一切都將被無情摧毀。而他能做的,就是為即將到來的災難做好準備,儘管這希望如同黑暗中的微光,渺小而又脆弱。
江壬摸摸口袋,裡面的錢屈指可數,平日裡捉襟見肘的生活讓他的積蓄少得可憐。但此刻,他顧不了那麼多了,哪怕只有一絲可能,他也要拼盡全力。
他深吸一口氣,朝著附近的超市走去。走進超市,江壬看著琳琅滿目的商品,心中快速盤算著。
他首先來到食品區,目光掃過那些價格相對親民的罐頭。他拿起一罐紅燒牛肉罐頭,看了看價格,又無奈地放下,最後選了幾罐最便宜的蔬菜罐頭。
他知道,這些罐頭雖然味道普通,但在關鍵時刻,能提供必要的營養。接著,他又拿了幾袋壓縮餅乾,這種高熱量、易保存的食物,是災難時期的絕佳選擇。
在飲用水區域,江壬看著大桶的礦泉水,心中一陣糾結。大桶水雖然容量大,但價格昂貴,而且攜帶不便。
最終,他選擇了幾瓶小瓶裝的礦泉水,雖然數量有限,但至少能維持一段時間的基本需求。
選好食物和水後,江壬又來到了日用品區。他買了幾包衛生紙、一盒蠟燭和幾個打火機。
蠟燭和打火機在停電時能帶來光明和溫暖,而衛生紙則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結帳時,收銀員看著江壬購買的這些物品,投來了疑惑的目光。
江壬尷尬地笑了笑,沒有解釋。
當收銀員報出總價時,江壬的心猛地一沉,他的錢幾乎不夠支付這些東西。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把所有物品都買下,大不了接下來的日子省吃儉用。
離開超市後,江壬提著沉重的袋子往家走。
一路上,他的心情十分複雜。他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否正確,也不知道這些物資能在災難來臨時起到多大的作用,但他覺得,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
回到出租屋,江壬把買來的物資小心翼翼地放在角落裡。
看著這些堆成小山的東西,他的心中稍稍有了一絲安全感。但他知道,這些還遠遠不夠。
江壬開始思考還需要準備些什麼。他想到了藥品,在災難時期,生病受傷是最可怕的事情,沒有藥品,很可能會危及生命。
於是,他又開始在網上搜索附近便宜的藥店。
經過一番查找,他終於找到了一家價格相對實惠的藥店。他來到藥店,向店員說明了自己的需求。
店員看著他,眼神中充滿了不解,但還是按照他的要求,為他拿了一些常用藥品,如感冒藥、退燒藥、消炎藥、創可貼等。
買完藥品後,江壬的口袋已經空空如也。他回到家,把藥品和之前買的物資放在一起。
此時,房間裡的角落已經堆滿了各種東西,原本就狹小的空間顯得更加擁擠。
江壬坐在床邊,看著這些物資,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滿足感。
他知道,這些物資或許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而災難一旦來臨,誰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
他開始後悔自己平時沒有多存些錢,沒有為可能發生的危機做好更充分的準備。但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他只能想辦法在有限的資源下,儘可能地讓自己生存下去。
江壬又開始在網上搜索關於末日災難的信息,希望能找到一些應對的方法。
他加入了一些相關的論壇和群組,裡面的人都在討論著各種世界末日的傳說和預言。有些人認為這些都是無稽之談,而有些人則和江壬一樣,對未來充滿了擔憂。
江壬在群組裡分享了自己的夢境和經歷,引起了一些人的關注。
有人對他表示同情,也有人對他冷嘲熱諷,認為他是在杞人憂天。但江壬並不在意,他只希望能從這些討論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在瀏覽網頁的過程中,江壬看到了一篇關於野外生存技巧的文章。
他意識到,在災難時期,如果城市無法生存,野外或許是一個選擇。
於是,他開始認真學習這些生存技巧,包括如何尋找水源、如何辨別可食用的植物、如何搭建簡易的庇護所等。
江壬還利用家裡僅有的一些工具,製作了一些簡單的防身武器。
他知道,在混亂的世界裡,保護自己是最重要的。
他用一把舊菜刀和一根木棍,製作了一把簡易的長矛,又找了一些繩子,準備用來捆綁物品和設置陷阱。
日子一天天過去,江壬一邊繼續關注著網上的信息,一邊不斷完善自己的物資儲備和生存技能。
他的生活變得忙碌而又充實,但心中的恐懼和不安卻從未消失甚至愈演愈烈。
他不知道災難什麼時候會降臨,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在這場災難中倖存下來。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無論結局如何,他都要勇敢地面對。
在一個寂靜的夜晚,江壬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思緒萬千。
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不知道他們是否也在為即將到來的災難擔憂。
他多麼希望這一切只是一場噩夢,醒來後,世界依舊美好如初。但他知道,這只是他的一廂情願。
現實是殘酷的,他必須面對。他閉上眼睛,默默祈禱,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準備都只是徒勞,希望這個世界永遠不會迎來末日的那一天。
隨著時間流逝,江壬的生活逐漸陷入一種緊繃又規律的怪圈。
每天清晨,他不再是被鬧鐘喚醒,而是在對災難的惶恐中猛地睜眼,隨後便開始檢查物資儲備,哪怕只是罐頭擺放的順序,他都要反覆確認。
為了能多積攢些錢購置物資,江壬在工作上比以往更加拼命。
他主動攬下同事們不願接手的繁瑣任務,哪怕是那些會占用休息時間的額外工作,他也從不推辭。
加班到深夜成了家常便飯,回到出租屋時,累得連手指都不想動一下,但只要一看到角落裡那堆物資,他又覺得一切都值得。
一次,在公司茶水間,江壬聽到同事們閒聊。
「最近網上那些末日預言可真離譜,還有人信以為真呢!」
「就是,都是些博眼球的東西,咱們該上班上班,該玩樂玩樂。」
江壬默默地倒完水,沒有參與討論,只是在心底苦笑。他清楚,一旦災難來臨,這些毫無準備的人將會面臨怎樣的困境,可他卻無力改變他們的想法。
江壬開始留意城市裡的各個角落,尋找那些可能在災難中成為避難所的地方。
廢棄的倉庫、地勢較高的老舊建築,他都一一標記在腦海中。
他還利用周末時間,去郊外熟悉地形,學習如何在野外尋找天然的庇護所,以及辨別哪些植物能食用,哪些是有毒的。
某天,江壬在整理物資時,發現食物的保質期越來越近,可他又沒錢去更換新的。
焦慮如潮水般將他淹沒,他不斷在心中盤算著,如何在食物過期前合理分配,既能保證自己的生存,又不至於在真正的危機到來前就耗盡儲備。
與此同時,他在網上結識的一些同樣對末日預言有所擔憂的人,組建了一個小型的互助小組。
他們通過視頻會議交流各自的準備情況,分享搜集到的生存知識。
雖然大家都身處不同的城市,但在這個充滿未知的時刻,彼此的交流成了一種心靈的慰藉。
江壬還嘗試著自製一些簡單的過濾裝置,以便在水源被污染時能獲得乾淨的水。
他用家裡的紗布、活性炭和塑料瓶,反覆試驗,雖然過程中失敗了很多次,但他從未放棄。
終於,當他成功過濾出第一杯清澈的水時,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成就感。
隨著準備工作的深入,江壬的生活變得愈發單調。
他放棄了所有的娛樂活動,減少了與外界的社交,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與未知災難的賽跑中。
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也不知道這樣的準備是否足夠,但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
他深知,若自己的推測成真,這看似平靜美好的一切都將被無情摧毀。而他能做的,就是為即將到來的災難做好準備,儘管這希望如同黑暗中的微光,渺小而又脆弱。
江壬摸摸口袋,裡面的錢屈指可數,平日裡捉襟見肘的生活讓他的積蓄少得可憐。但此刻,他顧不了那麼多了,哪怕只有一絲可能,他也要拼盡全力。
他深吸一口氣,朝著附近的超市走去。走進超市,江壬看著琳琅滿目的商品,心中快速盤算著。
他首先來到食品區,目光掃過那些價格相對親民的罐頭。他拿起一罐紅燒牛肉罐頭,看了看價格,又無奈地放下,最後選了幾罐最便宜的蔬菜罐頭。
他知道,這些罐頭雖然味道普通,但在關鍵時刻,能提供必要的營養。接著,他又拿了幾袋壓縮餅乾,這種高熱量、易保存的食物,是災難時期的絕佳選擇。
在飲用水區域,江壬看著大桶的礦泉水,心中一陣糾結。大桶水雖然容量大,但價格昂貴,而且攜帶不便。
最終,他選擇了幾瓶小瓶裝的礦泉水,雖然數量有限,但至少能維持一段時間的基本需求。
選好食物和水後,江壬又來到了日用品區。他買了幾包衛生紙、一盒蠟燭和幾個打火機。
蠟燭和打火機在停電時能帶來光明和溫暖,而衛生紙則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結帳時,收銀員看著江壬購買的這些物品,投來了疑惑的目光。
江壬尷尬地笑了笑,沒有解釋。
當收銀員報出總價時,江壬的心猛地一沉,他的錢幾乎不夠支付這些東西。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把所有物品都買下,大不了接下來的日子省吃儉用。
離開超市後,江壬提著沉重的袋子往家走。
一路上,他的心情十分複雜。他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否正確,也不知道這些物資能在災難來臨時起到多大的作用,但他覺得,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
回到出租屋,江壬把買來的物資小心翼翼地放在角落裡。
看著這些堆成小山的東西,他的心中稍稍有了一絲安全感。但他知道,這些還遠遠不夠。
江壬開始思考還需要準備些什麼。他想到了藥品,在災難時期,生病受傷是最可怕的事情,沒有藥品,很可能會危及生命。
於是,他又開始在網上搜索附近便宜的藥店。
經過一番查找,他終於找到了一家價格相對實惠的藥店。他來到藥店,向店員說明了自己的需求。
店員看著他,眼神中充滿了不解,但還是按照他的要求,為他拿了一些常用藥品,如感冒藥、退燒藥、消炎藥、創可貼等。
買完藥品後,江壬的口袋已經空空如也。他回到家,把藥品和之前買的物資放在一起。
此時,房間裡的角落已經堆滿了各種東西,原本就狹小的空間顯得更加擁擠。
江壬坐在床邊,看著這些物資,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滿足感。
他知道,這些物資或許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而災難一旦來臨,誰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
他開始後悔自己平時沒有多存些錢,沒有為可能發生的危機做好更充分的準備。但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他只能想辦法在有限的資源下,儘可能地讓自己生存下去。
江壬又開始在網上搜索關於末日災難的信息,希望能找到一些應對的方法。
他加入了一些相關的論壇和群組,裡面的人都在討論著各種世界末日的傳說和預言。有些人認為這些都是無稽之談,而有些人則和江壬一樣,對未來充滿了擔憂。
江壬在群組裡分享了自己的夢境和經歷,引起了一些人的關注。
有人對他表示同情,也有人對他冷嘲熱諷,認為他是在杞人憂天。但江壬並不在意,他只希望能從這些討論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在瀏覽網頁的過程中,江壬看到了一篇關於野外生存技巧的文章。
他意識到,在災難時期,如果城市無法生存,野外或許是一個選擇。
於是,他開始認真學習這些生存技巧,包括如何尋找水源、如何辨別可食用的植物、如何搭建簡易的庇護所等。
江壬還利用家裡僅有的一些工具,製作了一些簡單的防身武器。
他知道,在混亂的世界裡,保護自己是最重要的。
他用一把舊菜刀和一根木棍,製作了一把簡易的長矛,又找了一些繩子,準備用來捆綁物品和設置陷阱。
日子一天天過去,江壬一邊繼續關注著網上的信息,一邊不斷完善自己的物資儲備和生存技能。
他的生活變得忙碌而又充實,但心中的恐懼和不安卻從未消失甚至愈演愈烈。
他不知道災難什麼時候會降臨,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在這場災難中倖存下來。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無論結局如何,他都要勇敢地面對。
在一個寂靜的夜晚,江壬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思緒萬千。
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不知道他們是否也在為即將到來的災難擔憂。
他多麼希望這一切只是一場噩夢,醒來後,世界依舊美好如初。但他知道,這只是他的一廂情願。
現實是殘酷的,他必須面對。他閉上眼睛,默默祈禱,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準備都只是徒勞,希望這個世界永遠不會迎來末日的那一天。
隨著時間流逝,江壬的生活逐漸陷入一種緊繃又規律的怪圈。
每天清晨,他不再是被鬧鐘喚醒,而是在對災難的惶恐中猛地睜眼,隨後便開始檢查物資儲備,哪怕只是罐頭擺放的順序,他都要反覆確認。
為了能多積攢些錢購置物資,江壬在工作上比以往更加拼命。
他主動攬下同事們不願接手的繁瑣任務,哪怕是那些會占用休息時間的額外工作,他也從不推辭。
加班到深夜成了家常便飯,回到出租屋時,累得連手指都不想動一下,但只要一看到角落裡那堆物資,他又覺得一切都值得。
一次,在公司茶水間,江壬聽到同事們閒聊。
「最近網上那些末日預言可真離譜,還有人信以為真呢!」
「就是,都是些博眼球的東西,咱們該上班上班,該玩樂玩樂。」
江壬默默地倒完水,沒有參與討論,只是在心底苦笑。他清楚,一旦災難來臨,這些毫無準備的人將會面臨怎樣的困境,可他卻無力改變他們的想法。
江壬開始留意城市裡的各個角落,尋找那些可能在災難中成為避難所的地方。
廢棄的倉庫、地勢較高的老舊建築,他都一一標記在腦海中。
他還利用周末時間,去郊外熟悉地形,學習如何在野外尋找天然的庇護所,以及辨別哪些植物能食用,哪些是有毒的。
某天,江壬在整理物資時,發現食物的保質期越來越近,可他又沒錢去更換新的。
焦慮如潮水般將他淹沒,他不斷在心中盤算著,如何在食物過期前合理分配,既能保證自己的生存,又不至於在真正的危機到來前就耗盡儲備。
與此同時,他在網上結識的一些同樣對末日預言有所擔憂的人,組建了一個小型的互助小組。
他們通過視頻會議交流各自的準備情況,分享搜集到的生存知識。
雖然大家都身處不同的城市,但在這個充滿未知的時刻,彼此的交流成了一種心靈的慰藉。
江壬還嘗試著自製一些簡單的過濾裝置,以便在水源被污染時能獲得乾淨的水。
他用家裡的紗布、活性炭和塑料瓶,反覆試驗,雖然過程中失敗了很多次,但他從未放棄。
終於,當他成功過濾出第一杯清澈的水時,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成就感。
隨著準備工作的深入,江壬的生活變得愈發單調。
他放棄了所有的娛樂活動,減少了與外界的社交,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與未知災難的賽跑中。
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也不知道這樣的準備是否足夠,但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