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萬家燈火
處置完飲水問題之後。
陳飛催促官員們加快房屋的分配速度。
因為他不能在這裡花費太多時間,還有許多人在咸陽等著他。
對於受災的人數,陳飛之前已經感應過了,大約8萬人。
看著當地的官員們分配沒有章程,陳飛不得不拿起高音喇叭親自上場。
「每一家人選一個代表出來,相同姓氏的排成一列!」
陳飛提著高音喇叭,飛到各個人群集中的地方,叫每一戶的戶主站出來,要他們按照姓氏排列,一列一列的排好。
很快,亂鬨鬨的人群讓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空白區域,空白區域就是給戶主們排隊的。
「這一列是姓陳的,姓陳的都跟在他後面!」
「姓秦的都排在他後面!」
「姓李的都排在這後面!」
很快,十幾個隊列就排好了。
當排隊的人數達到100之後,陳飛就叫一個官員將這100個人帶走。
「每一列一次挑一個人出來,輪流發放房子!」
這是陳飛給官員們的要求,這麼一來,就能確保這些人的鄰居都是不同姓氏的人。
有了陳飛的加入,分配的效率果然高了很多。
但這仍然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因為不同的區域之間,間隔的距離並不小。
到了下午,人們都餓了,陳飛再次給大家提供了食物。
等人們吃完之後,他再次要求繼續。
終於,靠近救災棚區域的房屋分配完畢。
然後是更遠一些的區域,人們還在排隊等待分配。
一直忙活到接近太陽下山,總算是把所有房屋分配完了。
讓陳飛意外的是,他的房屋一間不多,一間不少,正好剛剛分配完。
而且全程有他把關,也不存在誰多拿一間誰少分一間的情況。
見房屋的數量剛剛好,參與分配的官員們都非常吃驚。
而秦始皇已漸漸習慣了陳飛的神奇,趙高略微吃驚,但是他覺得這對神仙來說很正常。
陳飛將這一切歸功於運氣,他覺得自從他來了大秦之後運氣就非常好,上一次的刺殺就是,看似兇險,實則最後化險為夷,給別人的感覺是他在戲耍刺客。
「師尊,人們都已經進了各自的家,我們是否現在回咸陽?」
秦始皇想到離開得比較匆忙,沒有交代朝廷的事情暫時由誰負責,擔心出問題。
「這裡的事情還沒有安置完,明天中午再回去吧!」
陳飛這個時候沒有功夫琢磨秦始皇的心思,他現在想的是怎麼解決人們的田地問題。
黃河決堤之後不僅衝垮了人們的房屋,原先的田地已全部被洪水和淤泥覆蓋了。
原來的田地邊界早已看不見,早已分不清哪一塊田是哪家的。
也就是說,這裡所有的田地都需要重新開發,重新分配。
「師尊,災民們都已經安置好了,家裡面也有足夠的吃食,還要做什麼呢?」
「明日一大早,我就安置糧種倉庫,由官員負責分配!」
「而你今夜加加班,帶領官員制定一個土地分配方案!」
「這田地分配,師尊有什麼要求嗎?」
「我的意見是首先按照人頭分配,無論男女老少都有,然後是所有的田地禁止買賣!」
「帝師大人,田地為什麼要禁止買賣呢?」旁邊有官員非常不理解。
陳飛當然不能告訴他們,他是從現代過來的,知道封建社會的土地買賣對農民的傷害有多大。
什麼楊白勞啊等等的悲劇,都是因為土地買賣政策帶來的。
農民越到困難,更有甚者,當地的富紳製造困難,借高利貸給農民,當農民還不起就用土地抵債。
或者是遇到災荒的年份,這些人低價將農民手上的田地全部買走。
然後農民就淪為佃戶,租借地主的土地來種,每年辛苦勞作,不過是勉強能夠活得下去而已。
古詩有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這首詩是李紳寫的,這個人雖然不怎麼樣,但是他的詩確實生動描寫了封建農民的生存狀況。
「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
陳飛現場編了一個封建土地主用各種辦法將周圍農民的土地收到手上後,瘋狂剝削農民的故事。
這種事情其實對官員們來說太常見了,但是秦始皇還是第一次聽到,他之前也沒有考慮過這種問題。
事實上,秦朝的商鞅變法,已明確嚴禁土地私有和土地買賣了!
在商鞅變法之前,封建各領主的土地人口都屬於私有。
商鞅變法,打破了土地和人口的私有制,將土地和人口收歸國有。
商鞅變法實行的是授田制,即土地所有權歸屬國家,而土地使用權授權與百姓。
同時實行軍功授田制,則是用來分配打仗搶來的土地。
授予立軍功爵者一定量的土地,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使用權歸立功者。
土地的勞作任務由國家派遣的庶子承擔。
如果立功者因犯法失去爵位,則其土地也將收歸國有。
秦國自商鞅變法至秦始皇一統天下期間,在秦國想要獲得土地,只有這兩個途徑。
一是殺敵立軍功爵,二是通過耕田、做工、做官等途徑掙勞爵。
但在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令黔首自實田,從而允許了土地私有,打開了土地不得買賣的禁令。
說實話,陳飛看完相關歷史資料之後,他一度認為商鞅是除王莽之外的第二個穿越者。
因為商鞅推行的是2000年多後的土地政策。
聽完陳飛的話,秦始皇背上出了一層冷汗。
因為他在不久前打開了這個禁令。
當時的他並沒有考慮到這個政策會帶來如此嚴重的後果。
「師尊的這個提議甚是高明,朕回宮之後就立即下令,禁止土地買賣!」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秦始皇現在也跟趙高他們學到了,有錯就認,有錯就改。
然後秦始皇帶著官員在太陽能路燈下商討方案。
而陳飛再次飛了起來,他還是決定轉換一個小型的水電站,給災民們提供照明。
足足尋找了20分鐘,陳飛終於找到了一個比較滿意的地方。
只見他閉目懸浮在半空。
片刻之後,河流上多了一個小型水電站。
這個水電站,他複製的是老家小山村裡面的那個階梯式水電站。
如果要滿足災民們的生活用電,至少需要10個這樣的水電站,但如果只是提供照明的話,這個水電站就足夠了。
隨後,陳飛轉換了配套的變電站變壓器並牽好了電線。
當陳飛將變壓器當中的電線接通到各個區域的線路上後。
數千個家庭的燈光亮了起來。
別墅中,人們傳出一陣又一陣的歡呼聲。
而陳飛飛在天上看著下方萬家燈火,心中感慨萬千,一時竟是呆了。
陳飛催促官員們加快房屋的分配速度。
因為他不能在這裡花費太多時間,還有許多人在咸陽等著他。
對於受災的人數,陳飛之前已經感應過了,大約8萬人。
看著當地的官員們分配沒有章程,陳飛不得不拿起高音喇叭親自上場。
「每一家人選一個代表出來,相同姓氏的排成一列!」
陳飛提著高音喇叭,飛到各個人群集中的地方,叫每一戶的戶主站出來,要他們按照姓氏排列,一列一列的排好。
很快,亂鬨鬨的人群讓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空白區域,空白區域就是給戶主們排隊的。
「這一列是姓陳的,姓陳的都跟在他後面!」
「姓秦的都排在他後面!」
「姓李的都排在這後面!」
很快,十幾個隊列就排好了。
當排隊的人數達到100之後,陳飛就叫一個官員將這100個人帶走。
「每一列一次挑一個人出來,輪流發放房子!」
這是陳飛給官員們的要求,這麼一來,就能確保這些人的鄰居都是不同姓氏的人。
有了陳飛的加入,分配的效率果然高了很多。
但這仍然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因為不同的區域之間,間隔的距離並不小。
到了下午,人們都餓了,陳飛再次給大家提供了食物。
等人們吃完之後,他再次要求繼續。
終於,靠近救災棚區域的房屋分配完畢。
然後是更遠一些的區域,人們還在排隊等待分配。
一直忙活到接近太陽下山,總算是把所有房屋分配完了。
讓陳飛意外的是,他的房屋一間不多,一間不少,正好剛剛分配完。
而且全程有他把關,也不存在誰多拿一間誰少分一間的情況。
見房屋的數量剛剛好,參與分配的官員們都非常吃驚。
而秦始皇已漸漸習慣了陳飛的神奇,趙高略微吃驚,但是他覺得這對神仙來說很正常。
陳飛將這一切歸功於運氣,他覺得自從他來了大秦之後運氣就非常好,上一次的刺殺就是,看似兇險,實則最後化險為夷,給別人的感覺是他在戲耍刺客。
「師尊,人們都已經進了各自的家,我們是否現在回咸陽?」
秦始皇想到離開得比較匆忙,沒有交代朝廷的事情暫時由誰負責,擔心出問題。
「這裡的事情還沒有安置完,明天中午再回去吧!」
陳飛這個時候沒有功夫琢磨秦始皇的心思,他現在想的是怎麼解決人們的田地問題。
黃河決堤之後不僅衝垮了人們的房屋,原先的田地已全部被洪水和淤泥覆蓋了。
原來的田地邊界早已看不見,早已分不清哪一塊田是哪家的。
也就是說,這裡所有的田地都需要重新開發,重新分配。
「師尊,災民們都已經安置好了,家裡面也有足夠的吃食,還要做什麼呢?」
「明日一大早,我就安置糧種倉庫,由官員負責分配!」
「而你今夜加加班,帶領官員制定一個土地分配方案!」
「這田地分配,師尊有什麼要求嗎?」
「我的意見是首先按照人頭分配,無論男女老少都有,然後是所有的田地禁止買賣!」
「帝師大人,田地為什麼要禁止買賣呢?」旁邊有官員非常不理解。
陳飛當然不能告訴他們,他是從現代過來的,知道封建社會的土地買賣對農民的傷害有多大。
什麼楊白勞啊等等的悲劇,都是因為土地買賣政策帶來的。
農民越到困難,更有甚者,當地的富紳製造困難,借高利貸給農民,當農民還不起就用土地抵債。
或者是遇到災荒的年份,這些人低價將農民手上的田地全部買走。
然後農民就淪為佃戶,租借地主的土地來種,每年辛苦勞作,不過是勉強能夠活得下去而已。
古詩有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這首詩是李紳寫的,這個人雖然不怎麼樣,但是他的詩確實生動描寫了封建農民的生存狀況。
「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
陳飛現場編了一個封建土地主用各種辦法將周圍農民的土地收到手上後,瘋狂剝削農民的故事。
這種事情其實對官員們來說太常見了,但是秦始皇還是第一次聽到,他之前也沒有考慮過這種問題。
事實上,秦朝的商鞅變法,已明確嚴禁土地私有和土地買賣了!
在商鞅變法之前,封建各領主的土地人口都屬於私有。
商鞅變法,打破了土地和人口的私有制,將土地和人口收歸國有。
商鞅變法實行的是授田制,即土地所有權歸屬國家,而土地使用權授權與百姓。
同時實行軍功授田制,則是用來分配打仗搶來的土地。
授予立軍功爵者一定量的土地,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使用權歸立功者。
土地的勞作任務由國家派遣的庶子承擔。
如果立功者因犯法失去爵位,則其土地也將收歸國有。
秦國自商鞅變法至秦始皇一統天下期間,在秦國想要獲得土地,只有這兩個途徑。
一是殺敵立軍功爵,二是通過耕田、做工、做官等途徑掙勞爵。
但在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令黔首自實田,從而允許了土地私有,打開了土地不得買賣的禁令。
說實話,陳飛看完相關歷史資料之後,他一度認為商鞅是除王莽之外的第二個穿越者。
因為商鞅推行的是2000年多後的土地政策。
聽完陳飛的話,秦始皇背上出了一層冷汗。
因為他在不久前打開了這個禁令。
當時的他並沒有考慮到這個政策會帶來如此嚴重的後果。
「師尊的這個提議甚是高明,朕回宮之後就立即下令,禁止土地買賣!」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秦始皇現在也跟趙高他們學到了,有錯就認,有錯就改。
然後秦始皇帶著官員在太陽能路燈下商討方案。
而陳飛再次飛了起來,他還是決定轉換一個小型的水電站,給災民們提供照明。
足足尋找了20分鐘,陳飛終於找到了一個比較滿意的地方。
只見他閉目懸浮在半空。
片刻之後,河流上多了一個小型水電站。
這個水電站,他複製的是老家小山村裡面的那個階梯式水電站。
如果要滿足災民們的生活用電,至少需要10個這樣的水電站,但如果只是提供照明的話,這個水電站就足夠了。
隨後,陳飛轉換了配套的變電站變壓器並牽好了電線。
當陳飛將變壓器當中的電線接通到各個區域的線路上後。
數千個家庭的燈光亮了起來。
別墅中,人們傳出一陣又一陣的歡呼聲。
而陳飛飛在天上看著下方萬家燈火,心中感慨萬千,一時竟是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