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老話說得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自從殷受的地圖一出,九州重新劃分,又多了崑崙,西域以後。

  整個朝歌城的人都激動的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的就去這些地方看看。

  各路諸侯們心思也活絡了起來,都在默默的盤算著自己的侯國距離哪個寶藏之地最近。

  這段時間朝歌城來也忽然的來了很多很多年都不曾朝見過的諸侯。

  這些諸侯們熱情的打個招呼,各個說著各自的方言。臉上都是笑嘻嘻的,至於心裡怎麼想就不知道了。

  反正殷受聽著這些諸侯們的方言,他是非常抓狂的。

  殷商的普通話推廣就是這麼落後嗎?這特麼的都是什麼跟什麼呀?

  和這些熱情的諸侯問候說話,簡直就是折磨,簡直就是雞同鴨講,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

  更讓他抓狂的時候,這些諸侯們的文字都是亂七八糟的,根本就不互通。

  就算是朝歌城中通行的甲骨文,這些諸侯們也不見得都能認識。

  這時候,殷受覺得秦始皇乾的有多漂亮了,書同文是多麼重要的舉措啊。普通話推廣是多麼重要的舉措啊!

  於是殷受現在就提出了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建議。

  朝堂之上,現在是人聲鼎沸,原本就不是特別寬敞的大殿,現在竟然已經站滿了人。

  這些多的人,就是這段時間來朝歌的外甸諸侯。

  帝乙看著這麼多的外甸諸侯來朝心裡的既憂又喜。

  憂的是諸侯很多,但是很多諸侯已經不是原來那麼貼心的諸侯了。

  喜的是好幾代商帝都沒有達成過的上百諸侯一起朝見的成就今天竟然在他的時代里完成了。

  這種自豪也只要帝乙一個人懂。

  殷受現在可討厭這些嘎嘎嘎的諸侯們了。

  一句朝歌話都不會說,就會用手瞎比劃,誰知道你說的什麼鬼?

  殷受想著大家可都是中國人的,現在竟然面對面沒法交流,這真是嗶了狗了。

  帝乙這時已經升了御座,這時候維持宮廷禮儀的內官開始說道:「陛下上朝。」

  這時候這些殿裡的諸侯們才消停著,諸侯們和大臣們現在齊齊躬身:「參見陛下。」

  殷受也彎著腰,這時候殷受聽著諸侯們異口同聲的「參見陛下」,心裡就忍不住又吐槽:「喲呵,這時候又都會說人話了。看來這些諸侯們還是會說朝歌話的呀。」

  其實,殷受誤會他們了,他們會說的就那麼幾句,而且都還是關於朝見商帝的禮儀用詞,至於日常的溝通,那還是夠嗆。

  帝乙說道:「平身。」

  所有人都起來身子,然後各個跪坐在自己的小塌上。

  帝乙說道:「諸位不辭辛苦來朝歌覲見,孤很欣慰。有很多諸侯,孤也幾十年未見過了,而且今天還多了很多曾經不曾來過的諸侯,孤看著你們,孤心裡很開心。是你們的堅守,才有大商如今的昌盛。」

  諸侯們說道:「陛下言重了。為大商戍邊安民,是我等職責所在。下臣在封地時常懊悔未曾到朝歌得見天顏,今日見到陛下,下臣心中喜不自勝,願陛下萬壽無疆,帝福永享。」

  這些諸侯們說起話來還都是老母豬戴胸罩真是一套一套的,這讓殷受對他們真的是刮目相看,原來還以為他們唧唧咋咋的不懂規矩的,沒想到這麼上道,真是厲害了。

  雖說這大殿上有上百個外甸諸侯了,但是,了解完他們各自的封國大小後,殷受就忍不住又想吐槽了。

  這算什麼諸侯呀?封國面積小的連個鄉鎮都不如,管理的人連個村多都沒有。就這樣的還是一方諸侯。

  這商朝時期的諸侯也太不值錢了吧。

  不過也有大的,比如西伯侯東伯侯這樣的大侯國,他們的侯國大小比起朝歌實際控制的區域也是不遑多讓的,都差不多掌控了近千里的疆域,跟後世的一個省差不多大小。

  當然這麼大的侯國也是少數,也就只有四大侯國而已。

  大多數的侯國都是方圓不足百里,有的甚至只有十幾里方圓罷了。

  這些小侯國的生存法則就是依附大侯國,所以才有了後來武王伐紂,八百路諸侯起義的故事。

  想想看,八百路諸侯呀,這八百路諸侯,他們的諸侯國得多大呀?很多都是湊數的啊!


  所以,別看現在朝堂上上百諸侯,其實都不算啥,這上百個諸侯加起來都不一定有朝歌實際控制的地方大。

  但是,就算這些諸侯再小,人家也是諸侯呀。

  作為上邦,朝歌肯定要有足夠的態度和氣度的。

  帝乙還是很給這些諸侯面子的,畢竟花花轎子眾人抬嘛。作為天下共主,肯定得有諸侯們的臣服和認可才行嘛。

  上百位諸侯的心思其實很簡單,他們就是想了解一下殷受劃的九州圖,順便想跟朝歌要一份差遣,好讓他們可以名正言順的去那些「未知」的地方開拓財富,壯大侯國,美其名曰重現上古大禹氏的華夏繁華!

  其實,這事殷受和帝乙早就商量好了。

  當日,殷受劃完九州點出崑崙和西域後,當天晚上帝乙就激動的睡不著覺,所以就把殷受叫到自己的寢宮中徹夜長談著將來的事情。

  帝乙很激動,很有精神,但是殷受卻困的不行。

  自從來這個時代以後,殷受黑白顛倒的生物鐘早就掰正了。

  猛的一下又熬了一夜,這真是折磨死人呀。

  最後殷受受不住了,殷受給帝乙說道:「父帝,何必心急呢?這些這些地方雖然財富遍地,但是我們朝歌的人口和生產力都有限的,現在去搞這些地方,步子夸的太大了,容易扯到蛋的。」

  帝乙:「……」

  聽不懂,這話說的是什麼意思?生產力是什麼鬼?扯到蛋又是怎麼回事?

  殷受繼續說道:「父帝,九州之大非一代人可以探索完成的。兒臣之所以把九州劃出來,就是想讓諸侯,想讓天下人知道我九州之大是何其壯闊!但是,我們要面對現實呀,現在咱們一沒高速,二沒高鐵,還沒飛機和手機。不管是交通還是通訊,咱們都沒法管理這麼大的地方呀。現在就把這些地方劃出來,讓這些諸侯們幫我們開發多好呀。」

  帝乙雖然沒聽懂殷受的某些新名詞,但是這些話的意思,帝乙還是懂的。

  帝乙也明白了,想到這裡帝乙也忍不住嘆息,「是啊,這麼大的疆域,確實是非人力可以占據的,還是才有天神才可以管理的吧。」

  看著帝乙落寞的神情,殷受後悔自己的話說的直白了。

  殷受安慰道:「父帝你也不用這麼惆悵,天下諸侯這麼多,他們中間肯定有願意去這些地方淘金的人。我們順水推舟,讓他們去不就行了。」

  帝乙擔心的說道:「那如果這麼諸侯們開發出來這些區域,他們擁有了財富和土地以後,反過來威脅朝歌了怎麼辦?」

  殷受眼珠子一轉說道:「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手段……」

  聽到殷受的意思後,帝乙說道:「這樣行嗎?」

  殷受說道:「准行。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多少年的老話了,他們肯定願意的。」

  帝乙點點頭說道:「有道理。」

  可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是老話嗎?

  沒聽過呀。

  朝堂上各種方言爭論不休,這些諸侯們的目的其實就一個,就是想為大商開疆擴土獻青春。

  朝歌的大臣們聽著諸侯們的熱情忠義之言,無不是感動的稀里嘩啦。

  恍惚間真有的那種天下景從,諸侯歸心的感覺。

  這古人有時候吧還真是單純,都讓人不知道說什麼好?

  可惜,已經被社會蹂躪了那麼多年的殷受卻不這樣認為。

  雖然,殷受是個不求上進,不去工作,天天宅家看劇的廢物青年。

  但是,他對於人心這種東西還是了解一些的,他不會傻乎乎的認為人與人都是美好的,他之所以會這樣變成一個廢物。

  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在社會上真的玩不過那幫吃人不吐骨頭的老油條們,所以他才墮落了頹廢了。

  現在他看著諸侯們的群情激奮的表演,和大臣們激動不已的熱情。

  殷受冷眼旁觀,這些都不是好東西。怪不得,堂堂大商會翻車的那麼快。

  這些諸侯們離心離德就算了,而這滿朝的忠臣們也在欺騙君主,從來不給君主實實在在的諫言。

  如果他們之中有有人有晁錯主父偃見識和膽略的就好了。

  可以,這是還是文明的起點階段,還是奴隸制的時代。


  還是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階段。

  這時候想讓他們忠心不二也是有些難為人了。

  畢竟這是時代思想的鴻溝,並不是殷受吹吹牛,帝乙強推一下就可以的。

  如果這樣玩,分分鐘這滿朝的諸侯大臣們就會立刻造反!

  因為,殷受的想法就是在砸人家飯碗,你砸了人家飯碗還讓人家對你忠心不二,不是你的腦子抽了,就是這幫人腦子抽了。

  所以,即便是天下共主的帝乙對付這幫諸侯的訴求也只能因勢導利,不能逆流而上。

  帝乙能做的就是在這股群情激昂的大勢之上夾上自己的私貨。

  這樣也可以讓這些諸侯們有所估計,朝歌對付他們也能有所節制。

  帝乙壓壓手說道:「諸位愛卿的想法,孤也明白。諸位愛情的拳拳愛國之心,孤也懂得。今日,諸侯來朝,奮勇爭先,為國出力,孤很欣慰。孤也支持諸侯們的想法。畢竟,九州之下,天下之廣,也非是朝歌一己之力可以轄制。治理天下,還是需要諸侯們的拳拳忠心和兢兢業業才能讓大商長治久安的。」

  聽到帝乙的話後,諸侯們和大臣們就知道這事成了,這事有戲了。

  於是,諸侯們和大臣們立刻就躬身行禮:「陛下聖德。」

  帝乙點點頭說道:「開疆九州是我之所欲也,亦是天下諸侯之責也。但是,開疆闢土易,守土固守難。這次壽帝子自天界帶回九州之圖,固然是天下之大興。但是,古九州之地大部分已經與中國之土分離千年之久。千年之變,滄海桑田,人心難測。這些地方的人想必也早就忘了自己的身份,泯然如野人般。但是,即便如此,他們依舊是我大商之子民,諸侯開疆之時,也勿要多造殺戮。」

  諸侯一聽原來是這麼個原因,也覺得這也沒啥。本來他們征服新土地就是為了奴隸和財富的,殺了他們也沒啥好處,還不如把他們抓了當成奴隸給賣了好。

  帝乙繼續說道:「我決意命壽帝子大祭祀商容比干整理天界之文字推廣天下。諸侯所至之處,天下萬民皆言天音。使天下文字歸一,大商不論東西南北皆如一方。」

  諸侯再一聽,這好像還不影響他們的利益,他們又在此拜下頌稱:「陛下聖明。」

  而這時候,殷受就忍不住呲牙一笑了。

  以後你們就知道書同文的威力了。

  姬昌偷偷瞄了殷受一眼,他看到殷受的笑容後,他心裡一驚,總覺得那裡有些不對。可是,他卻想不出到底是哪裡出的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