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噩耗
時維春末夏初,草木蔥蘢,百鳥爭鳴。熊槐攜諸王子公主,駕臨雲夢澤之畔。
此地山川秀麗,水草豐美,實乃遊獵佳處。一行人著華服,乘駿馬,旌旗招展,鼓角齊鳴,場面頗為壯觀。
熊槐身著獵裝,手執弓箭,英姿勃發。公子橫手持公箭,躍馬揚鞭,追逐於山林之間。獵犬吠聲連連,箭矢破空而過,驚起一群群飛禽走獸。
公主瑾瑤、公子子蘭、公子稷與眾王妃一起為熊槐助威喝彩。
熊槐猛地一箭射出,直中一隻矯健的鹿,眾人紛紛喝彩,讚嘆不已。
又縱馬馳騁了一陣,熊槐感覺有些乏了,便將弓箭扔給侍衛,下馬休息去了。
瑾瑤最先跑上來,撲到熊槐懷裡,仰起俏臉笑道:「父王真厲害!」
熊槐寵溺地摸摸她的腦袋說道:「今日父王專給你做一道美味,可好?」
瑾瑤眼睛彎成了月牙,「父王真好!」
瑾瑤跑回母親田夕的懷裡。王后南芷親自端了盆水上前,為熊槐擦汗。
「父王!看兒臣獵了什麼!」遠處,公子橫策馬狂奔,身後拖著一隻體型碩大的鹿。
南芷望著公子橫雄俊的身軀嘴角帶笑,眼中滿是自豪。
他們的兒子,長大了,也越來越像他的父親。
大王即位初年,兒子出生,取名為橫,有「橫以立武」之寓意,而今已經十四歲,正是策馬揚鞭、恣意奔騰的年紀。
熊槐點點頭,他這個長子喜動不喜靜,或許遺傳自他的基因多一些。而公子子蘭、公主瑾瑤與公子稷就比較隨他們的母親多一些。
這些年因為自己忙於變法與稱霸,對這四個子女有些疏於管教,雖然有王室學堂,也難免受其母親的影響。
橫雖然好動,卻還識大體,悟性也還不錯;子蘭就要嬌氣一些;瑾瑤儼然第二個田夕,也最得熊槐寵愛;公子稷尋常時候言語不多,雖然只有七歲,看其眼神卻非尋常七歲孩童可比。
無論如何,都不是紈絝子弟,這一點熊槐還是比較安心的。
這數年以來,南芷數次提議為熊槐選妃,都被熊槐拒絕。一來他的子嗣雖不多,教育卻大抵不差;二來他不也想被後宮之事消耗過多精力。
不過熊槐為了讓她安心,也只好在四位夫人身上使勁。如今,南芷與田夕都已經有了身孕。
熊槐指著地上的鹿吩咐道:「來人,拿去烤了!」說完又看向公子橫,問道:「你可有從軍之願?」
公子橫聞言眼中冒光,忙不迭地點頭道:「父王,兒臣願意!母后日常給兒臣講父王當年的偉績,兒臣心實嚮往之,希望能像父王一樣,上馬能殺敵,下馬能安國!」
熊槐開懷大笑,這小子馬屁功夫不賴,也不知道跟誰學的。
南芷眼裡的隱憂一閃而逝,只不過在今日這個場合不便表現出來。
熊槐拍拍他堅實的肩頭說道:「我大楚境內兵府,你隨意挑選。只不過...一旦你參軍,便要忘記你公子的身份!」
公子橫毫不猶豫道:「兒臣明白!」
就在這時,馬蹄驟急,一騎奔至,白色身影翻身而下,正是諜報司雲無心。
片刻之後他來到熊槐身旁,面色凝重。
「大王,令尹病危!」
雲無心並沒有刻意壓低聲音,周圍人也都聽得一清二楚。
熊槐面色剛變,就聽一聲驚呼,接著便見田夕暈了過去,好在一旁的南芷與羋月見機快扶住她。瑾瑤反應慢一些,此時嚇得手足無措,梨花帶雨。
熊槐立即下令停止遊獵,即刻返回郢都。
這兩年田忌身體一直不太好,熊槐與田夕也都心中有數,卻沒有料到這麼突然。
他想起田莊在漢中郡,便命雲無心飛鴿傳書給田莊,讓他趕回郢都,即便不能見田忌最後一面,也應送其最後一程,以盡人倫。
先是孫臏,再有昭陽,而今田忌,楚國賴以稱霸諸侯的功勳們正慢慢凋零。
熊槐心中惋惜的同時又產生了一絲焦慮,這條一眼望不到頭的路,到底誰能陪自己一直走下去?
他心中有分量的人越來越少,無限惆悵。
大隊人馬收拾起來也頗為繁瑣,見田夕著急的模樣,熊槐便丟下大部隊,與田夕兩人一人雙馬,在太一營的護衛下,火速向郢都飛奔而去。
田忌是繼昭陽為令尹的。昭陽在熊槐十年秋,也就是襄陵之戰迫使魏嗣禪位的第二年,突發急症病故。
對於令尹之位,熊槐本屬意梁州州牧王珏,但王珏雖有令尹之才,奈何其本非楚人,且這些年一直出任地方,在楚國並無根基,以其目前資歷,恐難服眾。
這麼做相當於將其架在火上烤,於其不利。
熊槐想來想去,便讓田忌出任令尹,以作過渡,等王珏梁州十年任滿,以其牧兩州之資歷,加上他的鋪墊,足以入主國府。
田忌出任令尹之後,熊槐趁機取消上柱國之職,沈衍以大司馬入主尉府。
卻沒想到,田忌主政國府才三年便不支,這令熊槐有些措手不及。
在回去的路上,熊槐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該讓誰接替令尹之位?
在這個節骨眼上,熊槐真心不願將王珏從梁州調回郢都。
主政梁州這四年來,王珏果然沒有令熊槐失望,他將其在揚州推行變法的經驗幾乎完美複製到了梁州,甚至還有改善。
雖說變法推行過程中難免與當地部落發生衝突,但他對當地望族先行拉攏,對有二心者以法治之,對當地人施以懷柔、推行減租減賦的政策,扶助農人進行耕種,教授其稻麥輪種之法,凡此種種深得當地人愛戴。
兼有江州楚軍的強大震懾力,原巴蜀苴三國的公室貴族幾乎根本沒有膽量發動叛亂。
除了怕人走政息,壞了化巴蜀入楚的大計,熊槐還希望王珏能主持修建完他命名為「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蜀地處大江上游,也深受水患之苦,眼下還稱不上是天府之國。但熊槐確信,等楚國版的都江堰建成之後,蜀郡也必將成為楚國的糧食基地。
而這,也將是王珏升任令尹的一大助力。
三日後,熊槐、田夕趕回郢都,他們顧不上休息片刻,直奔田府而去。
此地山川秀麗,水草豐美,實乃遊獵佳處。一行人著華服,乘駿馬,旌旗招展,鼓角齊鳴,場面頗為壯觀。
熊槐身著獵裝,手執弓箭,英姿勃發。公子橫手持公箭,躍馬揚鞭,追逐於山林之間。獵犬吠聲連連,箭矢破空而過,驚起一群群飛禽走獸。
公主瑾瑤、公子子蘭、公子稷與眾王妃一起為熊槐助威喝彩。
熊槐猛地一箭射出,直中一隻矯健的鹿,眾人紛紛喝彩,讚嘆不已。
又縱馬馳騁了一陣,熊槐感覺有些乏了,便將弓箭扔給侍衛,下馬休息去了。
瑾瑤最先跑上來,撲到熊槐懷裡,仰起俏臉笑道:「父王真厲害!」
熊槐寵溺地摸摸她的腦袋說道:「今日父王專給你做一道美味,可好?」
瑾瑤眼睛彎成了月牙,「父王真好!」
瑾瑤跑回母親田夕的懷裡。王后南芷親自端了盆水上前,為熊槐擦汗。
「父王!看兒臣獵了什麼!」遠處,公子橫策馬狂奔,身後拖著一隻體型碩大的鹿。
南芷望著公子橫雄俊的身軀嘴角帶笑,眼中滿是自豪。
他們的兒子,長大了,也越來越像他的父親。
大王即位初年,兒子出生,取名為橫,有「橫以立武」之寓意,而今已經十四歲,正是策馬揚鞭、恣意奔騰的年紀。
熊槐點點頭,他這個長子喜動不喜靜,或許遺傳自他的基因多一些。而公子子蘭、公主瑾瑤與公子稷就比較隨他們的母親多一些。
這些年因為自己忙於變法與稱霸,對這四個子女有些疏於管教,雖然有王室學堂,也難免受其母親的影響。
橫雖然好動,卻還識大體,悟性也還不錯;子蘭就要嬌氣一些;瑾瑤儼然第二個田夕,也最得熊槐寵愛;公子稷尋常時候言語不多,雖然只有七歲,看其眼神卻非尋常七歲孩童可比。
無論如何,都不是紈絝子弟,這一點熊槐還是比較安心的。
這數年以來,南芷數次提議為熊槐選妃,都被熊槐拒絕。一來他的子嗣雖不多,教育卻大抵不差;二來他不也想被後宮之事消耗過多精力。
不過熊槐為了讓她安心,也只好在四位夫人身上使勁。如今,南芷與田夕都已經有了身孕。
熊槐指著地上的鹿吩咐道:「來人,拿去烤了!」說完又看向公子橫,問道:「你可有從軍之願?」
公子橫聞言眼中冒光,忙不迭地點頭道:「父王,兒臣願意!母后日常給兒臣講父王當年的偉績,兒臣心實嚮往之,希望能像父王一樣,上馬能殺敵,下馬能安國!」
熊槐開懷大笑,這小子馬屁功夫不賴,也不知道跟誰學的。
南芷眼裡的隱憂一閃而逝,只不過在今日這個場合不便表現出來。
熊槐拍拍他堅實的肩頭說道:「我大楚境內兵府,你隨意挑選。只不過...一旦你參軍,便要忘記你公子的身份!」
公子橫毫不猶豫道:「兒臣明白!」
就在這時,馬蹄驟急,一騎奔至,白色身影翻身而下,正是諜報司雲無心。
片刻之後他來到熊槐身旁,面色凝重。
「大王,令尹病危!」
雲無心並沒有刻意壓低聲音,周圍人也都聽得一清二楚。
熊槐面色剛變,就聽一聲驚呼,接著便見田夕暈了過去,好在一旁的南芷與羋月見機快扶住她。瑾瑤反應慢一些,此時嚇得手足無措,梨花帶雨。
熊槐立即下令停止遊獵,即刻返回郢都。
這兩年田忌身體一直不太好,熊槐與田夕也都心中有數,卻沒有料到這麼突然。
他想起田莊在漢中郡,便命雲無心飛鴿傳書給田莊,讓他趕回郢都,即便不能見田忌最後一面,也應送其最後一程,以盡人倫。
先是孫臏,再有昭陽,而今田忌,楚國賴以稱霸諸侯的功勳們正慢慢凋零。
熊槐心中惋惜的同時又產生了一絲焦慮,這條一眼望不到頭的路,到底誰能陪自己一直走下去?
他心中有分量的人越來越少,無限惆悵。
大隊人馬收拾起來也頗為繁瑣,見田夕著急的模樣,熊槐便丟下大部隊,與田夕兩人一人雙馬,在太一營的護衛下,火速向郢都飛奔而去。
田忌是繼昭陽為令尹的。昭陽在熊槐十年秋,也就是襄陵之戰迫使魏嗣禪位的第二年,突發急症病故。
對於令尹之位,熊槐本屬意梁州州牧王珏,但王珏雖有令尹之才,奈何其本非楚人,且這些年一直出任地方,在楚國並無根基,以其目前資歷,恐難服眾。
這麼做相當於將其架在火上烤,於其不利。
熊槐想來想去,便讓田忌出任令尹,以作過渡,等王珏梁州十年任滿,以其牧兩州之資歷,加上他的鋪墊,足以入主國府。
田忌出任令尹之後,熊槐趁機取消上柱國之職,沈衍以大司馬入主尉府。
卻沒想到,田忌主政國府才三年便不支,這令熊槐有些措手不及。
在回去的路上,熊槐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該讓誰接替令尹之位?
在這個節骨眼上,熊槐真心不願將王珏從梁州調回郢都。
主政梁州這四年來,王珏果然沒有令熊槐失望,他將其在揚州推行變法的經驗幾乎完美複製到了梁州,甚至還有改善。
雖說變法推行過程中難免與當地部落發生衝突,但他對當地望族先行拉攏,對有二心者以法治之,對當地人施以懷柔、推行減租減賦的政策,扶助農人進行耕種,教授其稻麥輪種之法,凡此種種深得當地人愛戴。
兼有江州楚軍的強大震懾力,原巴蜀苴三國的公室貴族幾乎根本沒有膽量發動叛亂。
除了怕人走政息,壞了化巴蜀入楚的大計,熊槐還希望王珏能主持修建完他命名為「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蜀地處大江上游,也深受水患之苦,眼下還稱不上是天府之國。但熊槐確信,等楚國版的都江堰建成之後,蜀郡也必將成為楚國的糧食基地。
而這,也將是王珏升任令尹的一大助力。
三日後,熊槐、田夕趕回郢都,他們顧不上休息片刻,直奔田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