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遊子當歸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十二章遊子當歸鄉

  張良來到偏帳中,帶著樊噲來的。

  路上的時候,張良就看到樊噲和妻子在營帳中爭吵。

  呂須說:「傷著了就別再去議事了。」

  樊噲大罵一聲,「他娘的,如今俺可不能懦在營帳中陪婆娘,得上陣殺敵。」

  呂須無奈道:「還殺敵呢,你都傷成什麼樣了自己不知道啊,能拿得起斧子嗎?」

  呂雉就說:「妹妹,讓他去吧,你攔不住。」

  呂須無奈,樊噲大喜,「還是嫂子明事理,俺肯定在大哥面前多說道說道,讓他今晚來陪嫂子。」

  呂雉嗤笑一聲,心想他要真能來,就不會抱著剛弄來的細皮嫩肉小姑娘了。

  早就心寒了。

  樊噲走了出來,迎面就遇上了張良。

  看著虎背熊腰的壯漢樊噲,張良就把他叫住。

  「軍師有什麼事?」

  語氣不冷不淡,十分普通,以前可是十分熱情。

  張良不拘小節,就說:「將軍威武,健碩如虎熊,所以張良想借將軍身體一用。」

  樊噲大驚,立刻說:「俺可沒那癖好,俺是喜歡婆娘的,軍師可不能來強的。」

  張良連忙擺手,「將軍誤會了,我是想要藉助將軍威嚴,來嚇唬人。」

  這話一說出來,樊噲腦子就不夠用了。

  樊噲很聰明,但說的是情商,聽不懂張良意思,以為是讓自己去嚇唬武關秦軍,就嗤笑道:「俺樊噲雖然嗓門大,但也不至於嚇到武關破城。」

  張良笑笑,說:「自然不是,不過確實是要嚇唬秦軍。」

  「你們軍師一些道道俺聽不懂,能直接說不。」

  「將軍跟我來就明白了。」

  樊噲雖奇怪,但劉邦說軍中事情聽張良的,術業有專攻,就跟了上去。

  兩人來到偏帳中。

  樊噲看著被綁縛的幾個秦軍,就磨刀霍霍,「這不都是一些抓回來的俘虜麼?勸降不聽不如直接殺了他。」

  張良笑笑,在樊噲耳中唧唧歪歪了好一些事情。

  樊噲從一開始的不理解,逐漸就笑了起來,嘴角不斷上揚,「這計謀好,你們玩兵法的就是腦子好使!」

  被綁縛的幾個秦軍看到樊噲那虎背熊腰,健碩高大渾身是血的樣子也是心驚了一下。

  張良點點頭,來到其中一位士兵面前,給他解開繩子。

  這是一個老兵,年歲起碼有五十上下了。

  註:史料表明,沒有爵位的士兵,按照秦兵役制度,要服役到60歲。

  張良就選了他這個秦軍,因為他發現秦軍身上有個錢幣,名為銳角布的錢幣。

  是當年戰國時期韓國所製造的錢幣。

  所以這個秦軍,曾經是韓人,而且他思念家鄉。

  否則不可能單獨留下這個錢幣。

  畢竟秦國統一貨幣,留這麼一個不能用的貨幣實在說不通。

  除非是為了紀念。

  然而此時,張良為老秦軍解開了繩子,讓這位老秦軍受寵若驚,當即言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樊噲一聽就來了興趣,手裡的斧子放到一邊,轉而從架子上拿了一個殺豬刀下來。

  來到老兵面前一把推開張良,「礙事,那麼仁慈幹什麼,還以為人家真會為你賣命?」

  張良被推開直接倒在地上。

  轉頭看向樊噲,覺得其中肯定是夾雜了私人恩怨。

  然後樊噲就一把領住老兵脖頸,手裡的殺豬刀橫在脖頸上,刀片貼著老兵脖子說:「狗秦軍,你知道俺以前是幹啥的嗎?」

  老秦軍閉上眼睛,等死。

  樊噲嘿嘿笑道:「俺以前可是沛縣殺豬的,如今可是好久沒有重操舊業了,殺你們和殺豬沒區別。」

  不得不說,樊噲黑頭大臉渾身血的模樣,跟殺豬的很像,如今是嚇得這位老秦兵哆嗦。

  張良立刻前來,攔住樊噲的殺豬刀,「將軍不可!此乃我同族之人。」


  樊噲故作驚訝,疑惑道:「張軍師,你不是韓人嗎?如今卻說和秦軍同族,就不怕俺樊噲的殺豬刀一塊把你做成殺豬菜?」

  張良一哆嗦,轉頭看向老秦軍,手裡拿出老軍懷裡的銳角布,解釋道:「將軍請看?」

  樊噲瞪眼看去,「這什麼玩意兒,俺沒見過,看不懂。」

  張良答道:「此物名叫銳角布,乃是當年韓國所鑄造的貨幣。」

  老軍睜開眼,看向張良。

  姓張?還是韓人?

  曾是韓人的老兵立刻就想到,眼前這位是韓國張姓丞相的後代。

  樊噲就扔下殺豬刀,「軍師遲早要被你的仁慈壞事!」

  說完就頭也不回的離開。

  張良也帶著這個解開束縛的老韓人,來到了沒人的偏帳中,給他倒水,差人送來了酒肉。

  老韓人見到老韓人,也是淚汪汪。

  「我本是韓人,三十年前來到秦國,徵兵入伍。」

  張良點點頭。

  三十年前,秦國滅六國的時候,韓國陷入了經濟糧食危機。

  韓王為了發展軍備,大力推動百姓冶鐵,言明可以多賺錢,賺了錢可以買糧食。

  事實證明,多賺錢是真的,但糧食卻沒有地方能買。

  因為中原地區的糧食,大多都是從秦國的關中巴蜀地區賣往關東六國。

  而秦國是要滅六國,怎麼可能還給你送糧食過來。

  當人們反應過來的時候,田地荒蕪,早早過了栽種時候。

  有些一直栽種的,還沒到豐收時候,就被人搶奪糧食糧食種子,也無奈餓肚子。

  韓國公子非早早看出來了,但有心無力,極力勸解韓王韓相,未果,只能眼看著無數韓人舉家遷離時代生存的地方,前往大力吸引流民的秦國。

  這位韓人也是當時來到了秦國,但也是思念時代生存的地方。

  「何不為沛公效力?」

  張良為老韓人倒水的時候,忽然說道。

  老韓人嚇了一跳,手中的肉掉在了地上。

  「叛國乃死罪,老夫感謝張先生的斷頭飯。」

  「話不能這麼說。」

  張良把肉撿起來吹乾淨,畢竟現在劉邦軍中軍糧莫名少了一半,也是得省點。

  「如今韓王復國,王上誓要振興我韓國,為何不回到家鄉,落葉歸根呢?」

  老兵默然。

  他兒子早沒了音信,說是跟著將軍去了南方,十幾年了沒個信,如今就剩他這個孤家寡人在秦軍中,又十年度日。

  如今聽到能回到家鄉,老兵,有點心動。

  如今自己孑然一身,父母早早餓死,兒子不知去向,兒媳難產而死,孫子被強征糧食的官吏打死。

  少兒喪父,青年喪妻,中年喪子,老年喪孫。

  自己靠著軍隊,有那些老友也不怕無聊,也餓不死。

  但晚上的時候,還是想回家,回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