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帝王當多心
第十九章帝王當多心
等到子嬰第二天上早朝,武關城也迎來了劉邦大軍的全力攻城。
劉邦坐鎮帳下,在主座之上緊閉著眼。
手上正把玩著個石塊,像是滾球一般來回摩挲,不知道在想什麼。
或許什麼都沒想,因為眼下的劉邦看上去十分冷靜。
但也可能想的比起任何人都要多,冷靜的有點反常。
張良此時也坐在一邊,桌子上一堆竹簡,不停的在翻看。
相對於劉邦而言,張良是有些亂,不停在思考著,頂著個黑眼圈,頭髮也有些散亂。
昨晚到現在是難以就寢。
報——
傳令官飛速跑了進來,進門便單跪匯報。
「稟沛公,軍師。不知為何,武關城門外,多了一圈外門,我大軍一時間久攻不下。」
聽到這個消息,劉邦依然是閉著眼睛。
而張良思索著他那句「武關城門外多了一圈外門」,聞所未聞的東西。
「你看清楚了,是怎麼回事?」
張良問道,站起來,拉著傳令官來到大營中間的沙盤。
傳令官比比劃劃,在袖珍武關那裡畫了個方形,就說:「武關城門外多了一圈,雖然不如城牆高,但結實無比,將士們只能從此門進攻,攻城車僅攻破了外門就損失慘重,進入內門後更是遭到了無數箭矢,弟兄們一時間進不去武關。」
「雲梯呢?」
傳令官緩了緩氣息:「我們的雲梯都是按照武關城牆所打造的,外門城牆比較矮小雲梯用不了,將士們也攀爬不過去。」
「主城牆呢?」
「軍師,主城牆之上,秦軍手裡拿著跟弩一樣的東西,射出的箭矢一點也不比重弓箭差,將士們損失慘重。城牆之下,已經被兄弟們的屍體堆起來了。」
一連串的消息讓這位運籌帷幄的軍師有些恍惚。
本來他在攻城之前看到武關城外的情況就有些疑惑。
喊聲震天,完全不像是之前怯弱的樣子。
而且!
今天早上劉邦營帳還迎來了一位秦軍使者。
武關居然派了一位來求戰的使者!
一直被動挨打的秦軍居然派了使者來求戰?
這簡直匪夷所思。
語氣還十分強硬,說若是強行攻城,必然會叫他們有來無回,語氣不是強硬,而是自信。
自信!
樊噲等人大喝一聲,暴起準備當場砍死這個秦軍使者。
劉邦攔住眾人,還是讓他走了,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樣不和規矩。
隨即劉邦便召集幾人開會。
但張良此時,是否盡全力攻城的信心已經出現了動搖。
秦軍絕對不會莫名出現如此情況,如此盛氣絕不是空穴來風。
應該是那秦皇帝做了什麼,使得武關城內的士兵將領有了莫大的信心。
這不只是振奮軍心,而是讓將士們有了必勝的信心!
這般情況張良在史文中見過。
乃是商鞅變法大成,率秦軍逼近河西,使者前往魏國威逼魏惠王割讓三百里地的時候。
當時使者的氣場甚至是蓋過了魏王!
難不成如此短的時間內,子嬰還能天神下凡改革了不成?
張良不知為何就有一陣不祥的預感,覺得事情會朝著不可預料的方向發展,壞事。
如今他們的軍隊雖人數眾多,能達到十數萬,糧草軍械十分充足,有當時攻下的陳留糧草兵器。
但是!
其中大多都是一路上不斷整頓,不斷拼湊出來的野軍,真正能叫得上正規軍的不過萬數。
這些才是他們的底牌。
而且一路上來,破城太過順利,就給整個軍隊一種秦軍不過爾爾的錯覺!
將士們懈怠了不少。
秦軍是如何模樣,他張良在始皇東尋的時候親眼見過。
步伐整齊,踏地之聲如地龍翻身,秦軍無不膀大腰圓虎背熊腰,絕對不容小覷。
雖然也很奇怪,胡亥趙高到底做了什麼讓所向披靡的秦國軍隊變成了如今這副鬼樣子。
張良對此雖然早就強調過,不止一次的和劉邦說過千萬不能因為眼前的勝利而沾沾自喜,但是劉邦不聽。
說將士們打了勝仗,享受享受怎麼了?然後就帶頭享受,寵了不少小妾,惹得呂雉不滿。
張良當時愣住,知道劉邦勸不住,而且對當時的情況也沒有什麼太大影響,就暫且擱置了。
現在看來,他就應該當時下死命令,讓將士們不停歇的整頓!
如今戰況不容樂觀。
向前無法攻取,向後也不能撤退,大概明天後天,幾日時間英布就會趕來,到時候,處境會變得更糟糕!
張良思索一番,覺得此時攻城估計是攻不下來了,不如回來好好整頓一番,采計謀而攻。
嘆了口氣就對傳令官說:「讓將士們先回來,這次是考慮不周了。」
「諾!」
傳令官一拜,看了看劉邦,在得到劉邦點頭後就立刻跑了出去。
而目送傳令官離開的張良,閉眼仰天,重重嘆了口氣,一副苦澀表情。
轉頭看見仍舊在閉眼玩弄石頭的劉邦,就氣不打一處來!
現在是什麼時候來,你劉季怎麼如此閒樣子?
張良走上前去,一把抓住劉邦手中的是石子兒,扔的遠遠的,緩緩道:「沛公,如今之計我大軍士氣受損,一會就需要整頓。」
「嗯。」
劉邦冷不丁來一個字兒,睜開眼睛看向張良,才說:「聽你的。」
而見識到如此模樣的劉邦,張良愣住了。
只覺得對方的眼神中少了一絲信任,多了一絲猜忌。
劉邦緩緩起身,拍了拍張良的肩膀,然後就走了出去。
張良怔怔站在那裡,不知所措。
劉邦從不會如此。
沛公所給人的感覺就是禮賢下士,在得到張良的時候甚至是相見恨晚,扔下老婆和他抵足而眠。
看向自己的眼神,從來都是欣喜、滿意,自己說什麼他都聽。
但現在,那種感覺全都消失了。
張良頓時他明白為何劉邦為何如此冷靜了。
他想到當時武關城的秦使者臨走時候,看了看張良,說了一句「原是韓國丞相張讓之後,為何不為如今的韓王安效命?」
說完這句話,使者還恍然大悟般點了點頭,看了看劉邦。
如此看來,肯定是讓劉邦多心了。
就算劉邦不會多心,但當時情況幾乎所有將領都在,呂雉也在。
呂雉可不是普通女人,張良能從他眼神以及行為中看得出來。
所以要麼是呂雉吹了耳旁風,要麼就是那些看自己不爽的兄弟們,嘰嘰歪歪說了不知多少東西。
「該死!」
張良大罵一聲,這肯定是子嬰故意教唆的!
張良搖搖頭,眼看著劉邦走遠,快速跟了上去,現在也不是弄這個的時候,絕對不能以小事而誤了大事!
等到子嬰第二天上早朝,武關城也迎來了劉邦大軍的全力攻城。
劉邦坐鎮帳下,在主座之上緊閉著眼。
手上正把玩著個石塊,像是滾球一般來回摩挲,不知道在想什麼。
或許什麼都沒想,因為眼下的劉邦看上去十分冷靜。
但也可能想的比起任何人都要多,冷靜的有點反常。
張良此時也坐在一邊,桌子上一堆竹簡,不停的在翻看。
相對於劉邦而言,張良是有些亂,不停在思考著,頂著個黑眼圈,頭髮也有些散亂。
昨晚到現在是難以就寢。
報——
傳令官飛速跑了進來,進門便單跪匯報。
「稟沛公,軍師。不知為何,武關城門外,多了一圈外門,我大軍一時間久攻不下。」
聽到這個消息,劉邦依然是閉著眼睛。
而張良思索著他那句「武關城門外多了一圈外門」,聞所未聞的東西。
「你看清楚了,是怎麼回事?」
張良問道,站起來,拉著傳令官來到大營中間的沙盤。
傳令官比比劃劃,在袖珍武關那裡畫了個方形,就說:「武關城門外多了一圈,雖然不如城牆高,但結實無比,將士們只能從此門進攻,攻城車僅攻破了外門就損失慘重,進入內門後更是遭到了無數箭矢,弟兄們一時間進不去武關。」
「雲梯呢?」
傳令官緩了緩氣息:「我們的雲梯都是按照武關城牆所打造的,外門城牆比較矮小雲梯用不了,將士們也攀爬不過去。」
「主城牆呢?」
「軍師,主城牆之上,秦軍手裡拿著跟弩一樣的東西,射出的箭矢一點也不比重弓箭差,將士們損失慘重。城牆之下,已經被兄弟們的屍體堆起來了。」
一連串的消息讓這位運籌帷幄的軍師有些恍惚。
本來他在攻城之前看到武關城外的情況就有些疑惑。
喊聲震天,完全不像是之前怯弱的樣子。
而且!
今天早上劉邦營帳還迎來了一位秦軍使者。
武關居然派了一位來求戰的使者!
一直被動挨打的秦軍居然派了使者來求戰?
這簡直匪夷所思。
語氣還十分強硬,說若是強行攻城,必然會叫他們有來無回,語氣不是強硬,而是自信。
自信!
樊噲等人大喝一聲,暴起準備當場砍死這個秦軍使者。
劉邦攔住眾人,還是讓他走了,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樣不和規矩。
隨即劉邦便召集幾人開會。
但張良此時,是否盡全力攻城的信心已經出現了動搖。
秦軍絕對不會莫名出現如此情況,如此盛氣絕不是空穴來風。
應該是那秦皇帝做了什麼,使得武關城內的士兵將領有了莫大的信心。
這不只是振奮軍心,而是讓將士們有了必勝的信心!
這般情況張良在史文中見過。
乃是商鞅變法大成,率秦軍逼近河西,使者前往魏國威逼魏惠王割讓三百里地的時候。
當時使者的氣場甚至是蓋過了魏王!
難不成如此短的時間內,子嬰還能天神下凡改革了不成?
張良不知為何就有一陣不祥的預感,覺得事情會朝著不可預料的方向發展,壞事。
如今他們的軍隊雖人數眾多,能達到十數萬,糧草軍械十分充足,有當時攻下的陳留糧草兵器。
但是!
其中大多都是一路上不斷整頓,不斷拼湊出來的野軍,真正能叫得上正規軍的不過萬數。
這些才是他們的底牌。
而且一路上來,破城太過順利,就給整個軍隊一種秦軍不過爾爾的錯覺!
將士們懈怠了不少。
秦軍是如何模樣,他張良在始皇東尋的時候親眼見過。
步伐整齊,踏地之聲如地龍翻身,秦軍無不膀大腰圓虎背熊腰,絕對不容小覷。
雖然也很奇怪,胡亥趙高到底做了什麼讓所向披靡的秦國軍隊變成了如今這副鬼樣子。
張良對此雖然早就強調過,不止一次的和劉邦說過千萬不能因為眼前的勝利而沾沾自喜,但是劉邦不聽。
說將士們打了勝仗,享受享受怎麼了?然後就帶頭享受,寵了不少小妾,惹得呂雉不滿。
張良當時愣住,知道劉邦勸不住,而且對當時的情況也沒有什麼太大影響,就暫且擱置了。
現在看來,他就應該當時下死命令,讓將士們不停歇的整頓!
如今戰況不容樂觀。
向前無法攻取,向後也不能撤退,大概明天後天,幾日時間英布就會趕來,到時候,處境會變得更糟糕!
張良思索一番,覺得此時攻城估計是攻不下來了,不如回來好好整頓一番,采計謀而攻。
嘆了口氣就對傳令官說:「讓將士們先回來,這次是考慮不周了。」
「諾!」
傳令官一拜,看了看劉邦,在得到劉邦點頭後就立刻跑了出去。
而目送傳令官離開的張良,閉眼仰天,重重嘆了口氣,一副苦澀表情。
轉頭看見仍舊在閉眼玩弄石頭的劉邦,就氣不打一處來!
現在是什麼時候來,你劉季怎麼如此閒樣子?
張良走上前去,一把抓住劉邦手中的是石子兒,扔的遠遠的,緩緩道:「沛公,如今之計我大軍士氣受損,一會就需要整頓。」
「嗯。」
劉邦冷不丁來一個字兒,睜開眼睛看向張良,才說:「聽你的。」
而見識到如此模樣的劉邦,張良愣住了。
只覺得對方的眼神中少了一絲信任,多了一絲猜忌。
劉邦緩緩起身,拍了拍張良的肩膀,然後就走了出去。
張良怔怔站在那裡,不知所措。
劉邦從不會如此。
沛公所給人的感覺就是禮賢下士,在得到張良的時候甚至是相見恨晚,扔下老婆和他抵足而眠。
看向自己的眼神,從來都是欣喜、滿意,自己說什麼他都聽。
但現在,那種感覺全都消失了。
張良頓時他明白為何劉邦為何如此冷靜了。
他想到當時武關城的秦使者臨走時候,看了看張良,說了一句「原是韓國丞相張讓之後,為何不為如今的韓王安效命?」
說完這句話,使者還恍然大悟般點了點頭,看了看劉邦。
如此看來,肯定是讓劉邦多心了。
就算劉邦不會多心,但當時情況幾乎所有將領都在,呂雉也在。
呂雉可不是普通女人,張良能從他眼神以及行為中看得出來。
所以要麼是呂雉吹了耳旁風,要麼就是那些看自己不爽的兄弟們,嘰嘰歪歪說了不知多少東西。
「該死!」
張良大罵一聲,這肯定是子嬰故意教唆的!
張良搖搖頭,眼看著劉邦走遠,快速跟了上去,現在也不是弄這個的時候,絕對不能以小事而誤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