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四面伐趙!
古代有著很大的不便,通訊不便,行走不便。
消息的傳遞全靠騎馬,從秦國咸陽到韓國新鄭,即便再快,需要的時間也長達一月之久,更不用說更遠的邯鄲、臨淄。
要是運氣不好,碰上倒霉天氣,恐怕時間需要的更久。
不過,自東周會盟結束後,各國重臣將軍,就開始依靠自己的推算,進行布局。
齊國的軍隊,悄無聲息地派往平原、高唐、聊城,甚至就連饒安都增添不少。
這些軍隊,跨過黃河,便能直達趙國境內。
但齊國也不是全軍出動,魏楚燕邊境,也都增添不少軍隊,防止這些國家失心瘋,攻打齊國。
齊國如此,燕國更是如此。
割地是恥辱,放在君王身上,更是天大地恥辱。
而燕王不僅遭受割地恥辱,甚至還遭受趙國欺壓恥辱。
一次圍都不行,趙國竟然還兩次圍都。
甚至第二次還成功了。
簡直欺人太甚!
放在哪個君王上面,這都是恥辱中的恥辱。
燕王胸懷大志,豈能忍下這等恥辱?
得知廉頗跟仲平的仇怨,燕王的心思就開始蠢蠢欲動。
又得知趙國使臣被轟出秦國,秦國光明正大地趕使宣戰,燕王便急不可耐地全國出兵,奔赴武陽,看看能不能將割掉的土地重新奪回。
魏國與燕齊不同,魏國邊境緊靠趙國都城邯鄲,而距離邯鄲最近的城池中牟、馬陵、內黃,更是監視魏國韓國的重城要塞之地,魏國想要趁機占趙國的便宜,沒那麼簡單。
但魏國自然不甘心落於他人,這場瓜分趙國的大戲,魏國怎可缺席?
就算不打,派兵過去觀望觀望也成吧?
而韓國,更是比其他國家更早地派兵抵達韓趙邊境。
沒辦法,韓國太慘了,太可憐了。
長平一戰,趙國大傷,韓國更是丟地百里,領地再一次縮小,縮小地差點連趙國的邊境都摸不到。
這一次,韓國誓要讓他國看看,韓國,也不是任人欺辱地國家,韓國,也可以占領強國領土,也可以奮發圖強!
至於趙國,在廉頗回趙之後,就開始緊密布置。
扈輒被派往代城,防守燕國。
樂乘被派往東武,防守齊國。
龐煖被派往內黃,防守魏國的同時,可以快速支援樂乘。
至於韓國,趙國沒派大將,甚至就連駐兵都沒增加。
不是趙國瞧不起韓國,只是趙國實在是沒有兵力可派。
燕趙一戰,趙國出兵八萬,雖然成功阻攔燕國,甚至反攻燕國,可趙國也損傷不少。
更何況,現在更是遭受四面圍攻,趙國也只能拆東牆補西牆,國內的守兵幾近於無,全部派往邊境防守,就這,還將徵兵年齡再次壓低,再次強征五萬兵卒。
秦趙邊境,則是廉頗親至,率領十萬大軍,駐守邊境。
廉頗非常清楚,其他國家大都不會滅掉趙國,只會占領城池。
城池丟了也就丟了,他還可以率領軍隊奪回,可秦國,是真正有滅趙之意,更有滅趙之心,還有滅趙之能。
秦趙一戰,事關趙國存亡,秦趙一戰,趙國,輸不起!
天下間要說哪個國家最為輕鬆,莫過於楚國。
天下列國注意力全部放在趙國身上,楚趙之間隔著秦、韓、魏、齊,八竿子打不著,楚國自然不會想著去占趙國便宜。
此時,楚國的心思,便如同獵人一般,坐在一旁,靜靜地觀賞這場大戲。
可是,當秦王嬴子楚的詔令傳遍天下,一個國家頓時慌了。
韓國,新鄭,韓廷。
『砰』的一聲巨響!
韓王憤怒至極,一掌猛地拍打在桌案上。
甚至用力過大,以至於手面都流出鮮血,桌案都是殷紅一片。
可韓王已經顧不上這些,目眥欲裂,牙關緊咬,盯著階下的張平,憤怒地一字一句崩出:
「張平,是你親口告訴寡人,秦國要滅趙國,秦國意圖不會波及韓國,寡人信你。」
「可,現在秦軍都到家門口了!」
「這就是你說的秦要滅趙?!!」
韓王的聲音越來越高,每一句話都像是一記重錘,狠狠地擊打在張平的心上。
見張平低頭不言,韓王憤怒地一把抓起奏章,用力砸到張平頭上。
張平被砸地身體歪斜,可也只能默默承受,站穩後,著急說道:
「王上,秦王讓韓國讓路,只是因為東周合縱一事,秦王要攻伐東周,並不是攻打韓國。」
韓王手指張平,氣的臉都漲紅無比。
「張平!你說這話,你自己信嗎?!!」
張平嘴唇緊抿,低著頭,不敢看韓王。
這種騙三歲小孩的話他怎麼會信?
可除了被迫相信這種話,韓國還能怎麼辦?
韓國地小人少,不可能像楚國齊國那樣,一口氣輕輕鬆鬆拿出十萬軍隊,韓國能湊到八萬軍隊,已經是頂天。
可就因為他的誤判,現在韓國的主力軍隊,全都聚集在韓趙邊境,駐守秦韓邊境的,大多都是老卒。
這些老卒連武器拿的都顫顫巍巍,怎麼可能打得過秦國?
而就算主力沒有調動,韓國,也根本打不過秦國。
秦國此次來的,可是十萬精銳,那可是秦國的精銳!
秦國普通士兵,都能比得上韓國精銳,更別說這些精銳中的精銳。
不管怎樣,韓國都只能被動挨揍。
以前,還能聯合楚國、趙國壓迫秦國。
可現在,就因為他張平想看秦趙之間的熱鬧,想讓韓國當一次獵人,沒有與趙聯好,竟然在不知不覺間,將韓國獨立出來。
千算萬算,他張平也沒算到,秦國醉翁之意不在酒,悄無聲息地瞄上了韓國。
可現在已經沒有其他辦法,楚國雖然與韓國歷來交好,可是秦國的軍隊太快了。
消息傳過來,秦國的軍隊已經跟著一起過來。
這誰能反應過來?
所以,現在張平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讓韓王將主力調回,趁著秦軍還沒有進入韓境,抓緊時間讓主力進行防守。
韓王在憤怒,張平在沉默。
韓廷上,沒有一個人敢言語。
這時,外面突然傳來一聲唱長喊:
「報——」
「秦軍已經攻占峽城,直奔東周!!」
聽到傳報,韓王頓時手捂胸口,兩眼一瞪,倒了下去。
消息的傳遞全靠騎馬,從秦國咸陽到韓國新鄭,即便再快,需要的時間也長達一月之久,更不用說更遠的邯鄲、臨淄。
要是運氣不好,碰上倒霉天氣,恐怕時間需要的更久。
不過,自東周會盟結束後,各國重臣將軍,就開始依靠自己的推算,進行布局。
齊國的軍隊,悄無聲息地派往平原、高唐、聊城,甚至就連饒安都增添不少。
這些軍隊,跨過黃河,便能直達趙國境內。
但齊國也不是全軍出動,魏楚燕邊境,也都增添不少軍隊,防止這些國家失心瘋,攻打齊國。
齊國如此,燕國更是如此。
割地是恥辱,放在君王身上,更是天大地恥辱。
而燕王不僅遭受割地恥辱,甚至還遭受趙國欺壓恥辱。
一次圍都不行,趙國竟然還兩次圍都。
甚至第二次還成功了。
簡直欺人太甚!
放在哪個君王上面,這都是恥辱中的恥辱。
燕王胸懷大志,豈能忍下這等恥辱?
得知廉頗跟仲平的仇怨,燕王的心思就開始蠢蠢欲動。
又得知趙國使臣被轟出秦國,秦國光明正大地趕使宣戰,燕王便急不可耐地全國出兵,奔赴武陽,看看能不能將割掉的土地重新奪回。
魏國與燕齊不同,魏國邊境緊靠趙國都城邯鄲,而距離邯鄲最近的城池中牟、馬陵、內黃,更是監視魏國韓國的重城要塞之地,魏國想要趁機占趙國的便宜,沒那麼簡單。
但魏國自然不甘心落於他人,這場瓜分趙國的大戲,魏國怎可缺席?
就算不打,派兵過去觀望觀望也成吧?
而韓國,更是比其他國家更早地派兵抵達韓趙邊境。
沒辦法,韓國太慘了,太可憐了。
長平一戰,趙國大傷,韓國更是丟地百里,領地再一次縮小,縮小地差點連趙國的邊境都摸不到。
這一次,韓國誓要讓他國看看,韓國,也不是任人欺辱地國家,韓國,也可以占領強國領土,也可以奮發圖強!
至於趙國,在廉頗回趙之後,就開始緊密布置。
扈輒被派往代城,防守燕國。
樂乘被派往東武,防守齊國。
龐煖被派往內黃,防守魏國的同時,可以快速支援樂乘。
至於韓國,趙國沒派大將,甚至就連駐兵都沒增加。
不是趙國瞧不起韓國,只是趙國實在是沒有兵力可派。
燕趙一戰,趙國出兵八萬,雖然成功阻攔燕國,甚至反攻燕國,可趙國也損傷不少。
更何況,現在更是遭受四面圍攻,趙國也只能拆東牆補西牆,國內的守兵幾近於無,全部派往邊境防守,就這,還將徵兵年齡再次壓低,再次強征五萬兵卒。
秦趙邊境,則是廉頗親至,率領十萬大軍,駐守邊境。
廉頗非常清楚,其他國家大都不會滅掉趙國,只會占領城池。
城池丟了也就丟了,他還可以率領軍隊奪回,可秦國,是真正有滅趙之意,更有滅趙之心,還有滅趙之能。
秦趙一戰,事關趙國存亡,秦趙一戰,趙國,輸不起!
天下間要說哪個國家最為輕鬆,莫過於楚國。
天下列國注意力全部放在趙國身上,楚趙之間隔著秦、韓、魏、齊,八竿子打不著,楚國自然不會想著去占趙國便宜。
此時,楚國的心思,便如同獵人一般,坐在一旁,靜靜地觀賞這場大戲。
可是,當秦王嬴子楚的詔令傳遍天下,一個國家頓時慌了。
韓國,新鄭,韓廷。
『砰』的一聲巨響!
韓王憤怒至極,一掌猛地拍打在桌案上。
甚至用力過大,以至於手面都流出鮮血,桌案都是殷紅一片。
可韓王已經顧不上這些,目眥欲裂,牙關緊咬,盯著階下的張平,憤怒地一字一句崩出:
「張平,是你親口告訴寡人,秦國要滅趙國,秦國意圖不會波及韓國,寡人信你。」
「可,現在秦軍都到家門口了!」
「這就是你說的秦要滅趙?!!」
韓王的聲音越來越高,每一句話都像是一記重錘,狠狠地擊打在張平的心上。
見張平低頭不言,韓王憤怒地一把抓起奏章,用力砸到張平頭上。
張平被砸地身體歪斜,可也只能默默承受,站穩後,著急說道:
「王上,秦王讓韓國讓路,只是因為東周合縱一事,秦王要攻伐東周,並不是攻打韓國。」
韓王手指張平,氣的臉都漲紅無比。
「張平!你說這話,你自己信嗎?!!」
張平嘴唇緊抿,低著頭,不敢看韓王。
這種騙三歲小孩的話他怎麼會信?
可除了被迫相信這種話,韓國還能怎麼辦?
韓國地小人少,不可能像楚國齊國那樣,一口氣輕輕鬆鬆拿出十萬軍隊,韓國能湊到八萬軍隊,已經是頂天。
可就因為他的誤判,現在韓國的主力軍隊,全都聚集在韓趙邊境,駐守秦韓邊境的,大多都是老卒。
這些老卒連武器拿的都顫顫巍巍,怎麼可能打得過秦國?
而就算主力沒有調動,韓國,也根本打不過秦國。
秦國此次來的,可是十萬精銳,那可是秦國的精銳!
秦國普通士兵,都能比得上韓國精銳,更別說這些精銳中的精銳。
不管怎樣,韓國都只能被動挨揍。
以前,還能聯合楚國、趙國壓迫秦國。
可現在,就因為他張平想看秦趙之間的熱鬧,想讓韓國當一次獵人,沒有與趙聯好,竟然在不知不覺間,將韓國獨立出來。
千算萬算,他張平也沒算到,秦國醉翁之意不在酒,悄無聲息地瞄上了韓國。
可現在已經沒有其他辦法,楚國雖然與韓國歷來交好,可是秦國的軍隊太快了。
消息傳過來,秦國的軍隊已經跟著一起過來。
這誰能反應過來?
所以,現在張平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讓韓王將主力調回,趁著秦軍還沒有進入韓境,抓緊時間讓主力進行防守。
韓王在憤怒,張平在沉默。
韓廷上,沒有一個人敢言語。
這時,外面突然傳來一聲唱長喊:
「報——」
「秦軍已經攻占峽城,直奔東周!!」
聽到傳報,韓王頓時手捂胸口,兩眼一瞪,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