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早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高熾嘆息一聲。

  「他最近有些得意忘形,以為改編《永樂大典》是得到了恩寵,整日妄想,是該給他點教訓,提醒提醒他了。」

  朱高熾微微皺眉道。

  「別想了,快去休息吧。」太子妃勸道。

  「無妨,父親讓我留守東宮,明日不必上朝,我可以稍晚些睡。」

  朱高熾露出笑容。

  他復又望向太子妃。

  「你,為何這樣看著我……」

  太子妃好奇地問道。

  「我的身子已痊癒,我們不妨……」

  他話語至此,嘴角便輕輕上揚,暗示已不言而喻。

  太子妃面龐頓時泛起紅暈。

  「真討厭!」

  一夜好春光。

  第二日早朝。

  文武百官紛紛齊集奉天殿。

  朱棣正端坐在中央龍椅之上,朱高煦與朱高燧則分別領位站在最前。

  由於昨日朱棣將太子的政務、軍情都調走,特許他在東宮休養,故今日未召其上朝。

  眾官員均察覺出異樣,心中都各有思量。

  朱棣心中卻有些焦慮。

  他分明告知燕王朱高華參與朝會,然而人卻未至。

  難道他敢戲弄於我?

  想到此,朱棣面色不覺有些陰沉起來。

  但讓人鬧心的事情卻並未結束,太子府的官員們步出隊列,開始為太子辯解出聲:

  「聖上,何故不見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仁愛百姓,連續十月余,為大明江山日夜操勞,豈能受罰?」

  「懇請聖上,莫要非議太子。」

  太子府的官員們一個個搶著發言。

  朱棣聽後,雙眼微微一眯。

  若是朱高熾親見此景,只怕也會怒火中燒!

  這些文官,為了一己之名,竟敢冒犯龍顏。

  這不是自尋死路,還能是什麼?

  這些太子府的官員們紛紛求情,豈不是讓朱棣疑心更深?

  難道太子暗中結黨?

  這可是非同小可之事!

  別忘了,朱棣本就是疑心深重之人。

  這些官員卻在此刻挺身而出,為太子辯解。

  難道他們以為,永樂大帝我還不及一位太子有威望?

  當然,這些官員中,不少是新近任職,敢於上奏為太子求情的實為寥寥。

  楊士奇、楊榮、楊浦等人,皆未輕率行事。

  即便是謝縉,也選擇了沉默。

  因為他們明白,此刻求情,絕非明智之舉。

  謝縉素來擅長揣摩聖意,若連這都看不透,那就太無能了。

  他們對朱棣的了解太深,若在此關頭挺身而出,那才是真正的愚蠢。

  「呵呵……」

  朱棣起身,雙手叉腰,目光掃過這些官員。

  「真是有趣,你們真是太過有趣了!」

  「你們是不是覺得,朕做錯了?」

  「你們認為,朕不如太子殿下嗎?!」

  朱棣的說的每個字幾乎都是從緊咬的牙關中迸發而出。

  「真是好極了!」

  永樂帝的憤怒如同燃燒的火焰!

  他那怒氣沖沖的模樣,令人膽戰心驚!

  這些文武百官,竟然無意間觸怒了這位至尊!

  帝王一怒,天下震動!

  在永樂大帝面前,又有誰能倖免?

  「微臣豈敢!」

  那幾名太子府的官員,一時之間,全都驚慌失措。

  他們未曾料到,只一句善意地求情,竟會讓朱棣大發雷霆!

  「你們說不敢,可朕竟不信還有什麼能讓你們不敢!」


  朱棣語氣冰冷:「你們也清楚,太子日夜操勞,連續十多個月未曾休息。」

  「朕好不容易才讓他得以暫時退下,安心休養。」

  「難道這麼做,是朕的錯嗎?!」

  朱棣質問道。

  這些文武百官突然間明白了真相!

  原來,竟然是這樣!

  他們立刻跪倒在地,滿臉的懊悔與自責。

  「微臣有罪!」

  「懇請皇上降罪責罰!」

  他們齊聲說道。

  朱棣這一舉動,無疑是在收買人心。

  而這些跪拜的官員,已經對他感激涕零!

  顯然,現在他們內心充滿了懊悔!

  他們怎麼就沒悟透皇上的意圖呢!

  朱棣目睹這一切,嘴角不易察覺地動了動,似乎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就此一次,下不為例。若再讓朕發現你們如此輕率,無論何故,朕絕不容忍!」

  朱棣語氣平靜地宣布。

  「多謝皇上寬恕!」

  眾大臣紛紛感激不已。

  作為大明皇帝,若連帝王心術都未能掌握,那他又怎能勝任皇位。

  旁邊的朱高煦和朱高燧兩位王爺,此刻臉色顯得頗為不自然。

  他們怎能聽不出,皇帝其實仍然看重太子。

  否則,此刻也不會為太子辯護。

  他們原本在得知太子的奏摺被收回時欣喜若狂,幾乎要放鞭炮慶祝。

  哪知如今,卻是父皇心疼太子的十個月辛勞。

  兩位王爺心中極為不暢,但即便如此,

  他們也清楚,此時絕對不能流露出來。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啟稟皇上,燕王殿下已抵達!」

  就在這時,小太監的聲音打破了沉默。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所有人都心頭一震!

  「燕王殿下?!」

  眾有人無不感到震驚,

  心頭狠狠地一震!

  那個令人敬畏的燕王殿下竟然回歸了?

  眾人心頭一陣嗡鳴,震驚無比!

  眼前這位九五至尊便是曾經的燕王。

  自他登基後,燕王之稱已隨之塵封,

  唯有太子與諸侯王爺之號尚存。

  然而,他們的心跳卻在瞬間加速,

  因為一個人的名字浮上心頭,那是讓他們心生畏懼的存在。

  他離去了整整十年,

  如今,他真的回歸了嗎?

  楊士奇身處人群,卻未感驚訝,

  因皇帝早已私下向他透露了消息。

  但他未料到,皇帝竟然將那顯赫的燕王封號賜予了他,

  那是皇帝曾經的尊號,

  如今卻授予了這個被稱為活閻王的人,

  朱棣的第四子——朱高華。

  朱棣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這個久違的四子並未辜負他的期待。

  朱棣的笑容無比歡愉,

  他興奮地下令:「快,讓他進來!」

  這份激動,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禁拭去額上的冷汗,

  他們從未見過皇帝如此激動。

  但一念及此,眾人便對這大明的活閻王敬畏不已,無人敢置一詞。

  瞬間,文武百官的視線齊刷刷投向大殿之外。

  只見一位青年不知何時已步出,他身著黑衣,腰間懸掛著一柄漆黑的笛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