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皇宮之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顏良已死,降者免死!」蔡琰等人高呼,殺向其餘顏良部曲。

  顏良之前潛入野王,殺害她麾下諸多士卒,既然不投降,蔡琰可不會手軟。

  很快,便結束了戰鬥,大部分顏良部曲選擇了投降。

  蔡琰的槊,其實使得還不行,畢竟剛練不久,但誰讓她力量大。

  當蔡琰等人帶著顏良的人頭來到襄垣縣外時,襄垣縣內留守的顏良部曲也選擇了開城投降。

  最終,這一戰斬殺敵軍二千餘人,獲得降卒八千餘人,戰馬近三千,鎧甲近三千。

  「伯槐,這引蛇出洞之計用的妙啊!」蔡琰對常林誇讚道。

  「還是將軍部署之功。」常林自謙道。

  「伯槐,汝和安之、子弁領安之本部人馬和三千步卒,沿涅水北上,去取涅縣,再沿濁漳河北源走山路,去取鐐阿和沾縣。

  袁紹出兵河內,說明高幹在井陘進展順利,此三縣的黑山賊應該會北上支援張燕,可速取之。

  若遇抵抗,可造拋石機攻之。」蔡琰下令道。

  「唯!」常林、陳靖、典韋領命道。

  蔡琰留下一千人鎮守襄垣,讓一千人押送俘虜去潞縣,自己和李二帶其餘人來到壺口故關前。

  「張郃、許攸,顏良已經授首,爾等還不獻關投降,或者出關與吾決一死戰。」蔡琰用長槊挑著顏良的頭顱,高聲喊道。

  頓時,壺口故關內一陣騷動。

  「許從事,顏良竟然死了,吾等不是派人讓他堅守襄垣不出嗎?」張郃悲切道。

  「或許未來得及送到,顏良就忍不住出城作戰了吧,真是一匹夫,自己身死就算了,還害明公損失萬餘兵馬。」許攸臉色難看地說道。

  張郃聞言,心中很是不舒服,但面上沒有表現出來。

  「傳令,堅守此關,有言出戰者,斬!」許攸繼續下令道。

  「唯!」張郃和麾下諸將領命道。

  蔡琰在關下挑釁良久,關上沒有任何回應,只得回去。

  「昭先、仲明,吾留所有步卒在潞縣,汝二人只需堅守潞縣,若是張郃出關來攻,也不得出城。

  吾要先回河內支援奉孝和公明。」蔡琰說道。

  蔡德、任嘏領命。

  蔡琰便和李二、蔡巧帶領五千護衛營騎兵南下,沿孟門陘前往河內。

  ……

  雒陽,皇宮內。

  天子劉協在一個偏殿召見衛將軍董承、輔國將軍伏完、太尉楊彪、司空張喜、司徒趙溫、衛尉楊琦、尚書郭浦、御史中丞董芬、侍中楊眾、宗正劉艾等官員。

  「諸位,蔡琰跋扈,不敬天子,如今蔡琰北上并州,郭嘉馳援河內,吾等該有所行動。」董承說道。

  「不知衛將軍準備如何行事?」楊彪問道。

  「蔡琰兵馬強盛,雒陽無人可制,可詔集山東諸侯領兵前來護衛天子。」董承說道。

  「衛將軍所言的,乃是曹兗州吧。」張喜說道。

  先前曹操派程昱、王必覲見天子,朝廷已經正式拜曹操為兗州牧,建德將軍。

  「沒錯,先前諸侯討董,袁紹、袁術等都只顧爭權奪利,只有曹兗州盡心為國,戰至數十人,幾近身死。

  如今曹操平定兗州,兵威正盛,當可為天子所用,對抗蔡琰。」董承說道。

  「此言甚善,先前曹兗州還派王必來長安覲見過天子,可見其時時不忘天子,忠心可鑑。」郭蒲說道。

  「人心難測,誰又能保證曹操真的忠心不二?

  陳王劉寵,乃孝明皇帝之後,有勇且善弩射,曾自稱輔漢大將軍響應討董,可加封輔漢將軍,一同詔來雒陽,拱衛天子。」

  宗正劉艾說道。

  「此言有理,曹操乃袁紹爪牙,雖與袁紹漸生嫌隙,但也不可不防。」楊彪說道。

  「聽聞曹操有一女,年近及笄,天子可納為貴人,以結其心。」

  劉艾再次說道。

  聞言劉協、董承和伏完面色一僵,想起一些不好的回憶,不過很快恢復。

  「曹操應該不是那種人。」三人心想。


  經過一番討論,天子派出劉艾和董芬前往兗州。

  此時,雒陽的戒嚴早已解除,司馬朗負責雒陽防務,登記檢查便可正常出入雒陽。

  ……

  蔡琰來到朝歌縣的時候,郭嘉、徐晃、蔡宏、審固等人都在,並沒有人攻朝歌城。

  「軍師,吾已斬顏良,收襄垣,這邊情況如何?」蔡琰問道。

  「袁紹前鋒文丑渡淇水來攻朝歌,伯遠堅守不出。

  文丑又繞過朝歌,進軍汲縣,被吾和公明攔住,公明率軍,大敗文丑,斬敵千餘人。

  文丑退回淇水,與袁紹後來的四萬大軍匯合,昨日剛紮好營寨。」

  郭嘉稟告道。

  「善,東邊那事如何?」蔡琰問道。

  「一切如將軍所料,他已經答應,並把人送來了,吾已經送往壺關。」郭嘉說道,眼中閃過敬佩之色。

  「那就好,袁本初幾次三番搞事,吾這次定要打痛他。

  將顏良頭顱送去袁紹營中,並下戰書,明日決戰。」蔡琰下令道。

  「賤婢,吾必殺汝!」

  袁紹收到顏良頭顱和戰書,氣得兩耳冒煙,當場答應次日決戰。

  翌日拂曉,蔡琰率領護衛營五千人、五千朱雀軍、五千白虎軍、一萬屯田軍、弓弩部三千人,共計近三萬人東進。

  袁紹營寨扎在淇水西岸,但是在寬不過四十丈的淇水上搭了十幾道浮橋,以便過河。

  袁紹麾下五萬大軍,也已經出營,往西邊而來。

  蔡琰一方的將領,為蔡琰、李二、徐晃、蔡巧,指揮者為郭嘉。

  郭嘉之前其實不擅長指揮作戰,但蔡琰將《孫武兵法》、《太公兵法》、《孫臏兵法》等兵書都給他看了,二人還經常探討,因此郭嘉和蔡琰的軍事能力都已經遠超這時代大多數人。

  因為這些兵書蔡邕的藏書裡面都是沒有的,而是後世的蔡炎看過白話版的,穿越後靠金手指都記了下來,然後用此時的語言習慣寫下來的。

  袁紹一方的將領,為文丑、蔣奇、韓猛、呂翔、呂曠等,指揮者為袁紹。

  雙方軍隊的盔甲、軍服,都是東漢官軍樣式,以紅色和黑色為主。

  為了區分敵我,兩方都有自己的標識,主要是旗幟和帽子、盔纓的顏色。

  蔡琰方的旗幟為紅底黃字,帽子、盔纓顏色為黃色。

  袁紹方的旗幟為黃底黑字,帽子、盔纓顏色為黑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