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文官集團又搞蛾子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建康城。

  皇宮內。

  宰相張浚已有一個多月未能面見劉禪。

  此刻他內心極為矛盾。

  若在和平時期,身為宰相的他自然是樂意這般的。

  皇帝只顧貪圖享樂,不理政務,那張浚自然願意做個權傾朝野的宰相,好好地過一把權力的癮。

  然而此時正值危急存亡之際,大宋內憂外患,隨時都有亡國之虞。

  軍政、朝政,處處皆是繁雜的事務。

  而當下劉禪幾乎不再管事,起初他們還頗為欣喜,可日子一長他們才發覺,自己的工作繁重至極!

  尤其是張浚和趙鼎,一個月里沒幾天能回家歇息,每天幾乎都要睡在衙門。

  如今他們幾乎見不到劉禪,諸多事務都是他們呈上奏摺。

  要是劉禪有興致,就偶爾處理一下。

  或者制定個大致方向,剩下的便都由他們全權負責。

  總之就是一句話:事情交予了你們,我只要結果,至於過程那是你們的事。

  對於武將而言這是極大的好事,因為沒了文官對他們指手畫腳。

  可文官就慘了。

  政務並非攻城略地,政務是有著明確目標的。

  何時做何事,何事輕重緩急,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最後事情由誰來承擔責任?

  而且忙完這些之後效果並非立竿見影,而是緩緩發揮作用。

  總之,就是一句話。

  文臣現今怨言甚多,他們看不慣武將出風頭。

  皇宮外,張浚和一眾文官聯合起來。

  今日無論如何他們也要面見皇帝。

  勸說劉禪不可沉迷享樂,不可荒廢政務。

  尤其是針對岳飛那邊,不能讓武將掌握如此大的權力。

  或許這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

  劉禪不管政事,他們至多勞累些、忙碌些,畢竟無論是宋金議和還是治理收復的失地,都能慢慢推進。

  但劉禪不應賦予武將如此大的權力,這讓他們感受到了威脅。

  武將的爭鬥,卻是片刻也不能鬆懈。

  在他們看來一群打仗的粗人,竟然妄圖與他們平起平坐!

  必須將他們打壓,狠狠地打壓。

  完了還要再踩上幾腳,讓他們永無翻身之日。

  隨著宋金議和的開啟,宋朝內部文武之爭再度上演。

  文官打壓武將已是宋朝的傳統手段。

  「陛下,我們要見陛下!」

  皇宮門口,在張浚和趙鼎兩人的帶領下,文官集團高聲呼喊。

  甚至直接動手,想要強行闖入。

  門口的禁軍見狀,立刻與之對峙,不過所有人都驚得汗流浹背。

  這些官老爺他們是動也不是,不動也不是。

  而且皇帝一個月未曾露面,他們求見也算合理。

  所以楊沂中只好派兵阻攔,自己則跑去向劉禪稟報。

  沒一會兒就接到了劉禪召見的命令。

  群臣這才心滿意足地走了進去,完全沒和阻攔的禁軍計較。

  大殿內。

  群臣深知能見到劉禪不易,於是直接省去繁文縟節,直搗要害。

  「陛下,岳飛手握重兵,不應再賦予他這般大的權力了。」

  「是啊!陛下,要防範武將勢力膨脹啊!」

  有備而來的文官們,一一列舉了岳飛手下將領貪污的證據。

  「陛下,岳家軍現今就敢貪污,往後他們還有何事不敢做啊!是不是日後還要造反,屆時岳飛黃袍加身,後果不堪設想啊!」

  把小事說成天大是文官的拿手好戲。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們完全能夠將其渲染成驚天大事。

  而且他們還能讓皇帝對真相一無所知。

  「好了,朕知道了。」


  劉禪擺擺手,無奈地說道。

  文官見劉禪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繼續不依不饒,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證據。

  有韓世忠部、張俊部、吳階部,甚至淮西軍,反正只要是有名號的武將,手上有何問題,比如貪污受賄、吃空餉、倒賣軍糧之類的,全都拿了出來。

  沒辦法岳家軍軍紀嚴明,根本找不到任何問題,可岳家軍沒問題,其他軍隊會沒問題嗎?

  「這麼多?」

  劉禪看著滿屋子的證據,一下子愣住了。

  他知曉南宋的武將問題眾多。可沒想到問題如此嚴重啊!

  除了上述罪責甚至還有將士在戰時與金人倒賣物資。

  「陛下,如此眾多的罪證,難道您要置之不理嗎?」

  「若不加以懲處,臣不敢想像時間久了他們還會做出何等令人瞠目結舌的事來。」

  「是啊!陛下,這股歪風邪氣必須在萌芽之時就予以遏制,否則積重難返,日後想要整治就更為艱難,說不定還會引發邊將譁變。」

  趙鼎和張浚在政治上多有不合,可在打壓武將這方面,他們卻出奇地一致。

  身後的文官,也全都是相同的意思,防止武將坐大。

  只要讓劉禪看到其他武將的問題,那麼即便岳飛沒問題,也會逐漸被認為有問題了。

  反正所有武將都有問題,你岳飛憑什麼獨善其身。

  退一萬步講,就算岳飛沒問題,岳飛手下十幾萬人,總有一個是有問題的吧!

  只要有人有問題,那麼他們就能夠藉此攻擊岳飛,然後慢慢將岳飛打壓下去。

  劉禪沉思道。

  「如此,那確實不能視若無睹了。

  那些涉及通敵金國的人,全部斬首示眾。

  至於貪污和其他罪過,依照律法嚴懲。」

  劉禪只想好好享樂,但他也明白武將坐大的危害。

  歷史上武將竊國的例子不在少數。

  他最熟悉的便是,曹魏篡漢。

  司馬篡魏。

  他趙家的江山也是源於武將篡權。

  「陛下英明!」

  文官們臉上增添了幾分笑意。

  這下總算能夠給那些粗人一點顏色看看了。

  可他們最為在意的岳飛那邊劉禪並未做出決定。

  「至於岳太尉那邊,河南等地依舊由他直接統領。」

  文官們未能達成最終目的,不過他們並未氣餒。

  畢竟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臣等告退!」

  張浚等人紛紛告退。

  總體而言這次他們的目的已基本達成。

  如今除了岳家軍和韓世忠部,其他部隊都要經歷一次大換血。

  上層的大將不動,只動中下層將領。

  而且是拿著他們的罪證,光明正大地懲處。

  誰也挑不出毛病。

  只要在規則之內,文官便是無敵的,因為他們就是規則的制定者。

  皇宮內。

  劉禪思考再三最終還是決定相信岳飛。

  當然了主要是因為他太懶了,他太需要一個像岳飛這樣的人為他負重前行了。

  此外,二人時常有書信往來。

  最近幾封信的內容是。

  岳飛:陛下,您用膳了嗎?

  劉禪:用了,今日吃了.....

  岳飛:陛下,汴京這邊有樣東西聽聞您以前甚是喜歡吃,我這邊連帶廚師給您送過去。

  劉禪:嗯,味道不錯。

  岳飛:陛下,您要多多保重身體,切不可太過勞累。

  劉禪:知道了。

  當然二人也有談論正事。

  岳飛:陛下,您有無興趣遷都到汴京!

  劉禪:???(沒興趣,那個地方不太安全。)

  還於舊都,是許多老宋人的夢想。

  可劉禪卻毫無興致。

  留在建康享福不好嗎?汴京距離戰場太近了,太過危險。

  除此之外,岳飛還匯報了自己當下正在做的事,每一件都詳盡細緻。

  劉禪完全放權給岳飛,每次都只是看看,然後回複句:知道了,你放手去做。

  對岳飛而言劉禪信任他便是對他最大的助力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