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岳飛:暫且議和也不是不可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金國。

  此時的金國已然亂成一團。

  主戰派與主和派爭論不休。

  一個個主戰派於朝堂之上,高聲呼喊著要覆滅宋朝。

  如今宋朝竟敢收復故土,那明日宋朝就敢反攻金國。

  他們怎能容忍?

  必須出兵,狠狠打壓宋朝的囂張氣焰。

  就算不能滅了宋朝,也要讓宋朝大傷元氣。

  金國當下掌權的是完顏宗磐和完顏宗雋這兩位主和派。

  面對其他人叫嚷著要滅大宋,他們只是淡然表示無需這般。

  因為如今他們手中還有兩位留作人質的皇帝,雖然年長的已逝,可年輕的仍在。

  「開封以南我們無暇部署眾多兵力,而且岳飛此次純屬偷襲,所以宋人依舊孱弱,並且現在這事也未必是壞事。」

  在完顏宗磐和完顏宗雋等人的盤算中,河南和陝西等地原本就是打算還給宋朝的。

  金國的確沒有能力統治這兩個地方。

  至於現在岳飛不過是往北多行進了一段路程而已。

  要說對金國能有多大影響,實則影響甚微。

  「不錯,這些地方已經被我們劫掠多次了,根本沒什麼好處了,既然宋人想要就給他們好了。」

  在主和派眼中,汴京這些土地對於金國和宋朝來說都是累贅,既然如此倒不如把這個包袱讓給宋朝。

  可在主戰派眼中卻並非如此。

  「汴京易主,萬一宋人上下產生了抗爭之心。

  那我們日後想要南下可就艱難了,我們絕對不能縱容這種風氣蔓延。」

  「沒錯,好不容易打斷了宋人的脊梁骨,不能再讓他們挺直了。」

  只是這些話在主和派看來,他們就是在為開戰找藉口。

  是主戰派想要重新掌權的說辭。

  最後主戰派和主和派誰也無法說服誰,紛紛將目光投向坐在主位的完顏亶。

  「行了,宋人派來了使者,先見見他吧!」

  完顏亶制止了兩方的爭論,將秦檜叫了過來。

  「參見國主!」

  懷著恐懼,秦檜恭恭敬敬地向完顏亶行禮。

  秦檜的舉動讓完顏亶不禁心生不快。

  但不是對秦檜不快,而是對自己人不滿。

  不管是主和派還是主戰派,對他都不是很尊崇。

  偌大的金國跟超級大的野蠻部落沒什麼兩樣。

  說好聽點,是草原漢子性情豪爽。

  說難聽點,就是金國朝堂沒幾個懂上下尊卑的。

  「宋使請起!」

  完顏亶一直喜愛漢家文化,也很喜歡漢家的禮儀,甚至他覺得金國也應該有一套類似宋朝的自身的禮儀。

  「謝國主!」

  秦檜顫顫巍巍地起身,一抬頭看到虎視眈眈的金國武將。

  嚇得他不敢再開口說話。

  「卑鄙的宋人,你們竟然敢不宣而戰。」

  「無恥的偷襲。」

  面對金人將領的指責,秦檜只敢弱弱地回了一句。

  「我們兩國不是還在交戰嗎?

  征戰對兩國都不是好事,不如議和,消除兵災停止戰爭。」

  意思就是要議和。

  對於主和派而言,此時議和是一件好事。

  只是對於主戰派....

  「卑鄙!」

  一名武將的唾沫星子直接飛到了秦檜的臉上。

  更有甚者不滿足於言語攻擊,想要直接上前進行人身攻擊。

  嚇得秦檜連連後退。

  出使自古以來就是危險之事,更別提是在宋金如今這種關係之下。

  最後主戰派出完氣後,主和派才出面,開始談條件。

  劉禪寫的國書被遞了過去。

  劉禪的條件很簡單,維持現狀,然後停戰。


  至於歲幣等其他條件沒有,也不許有。

  「這就是你們宋人的誠意嗎?」

  完顏宗磐皺起眉頭,語氣有些不善。

  秦檜面對金人的質問,整個人幾近崩潰。

  他倒是想加上千八百萬的歲幣啊!可如今宋朝的朝廷不是他說了算啊!

  而且他敢保證,如果自己提出歲幣和割地的條件,劉禪多半不會饒過他。

  .....

  汴京城。

  太尉府中。

  岳家軍一眾將領圍坐在一起,商討接下來的戰略規劃。

  「聽說了嗎?陛下有意議和了。」

  「怎麼個議和法?」

  「就是停戰,維持現狀。」

  這個條件在整個宋朝已經算是極為強硬了。

  要知道就算澶淵之戰,宋朝獲勝了,最後宋朝還是給了遼國歲幣。

  現在連歲幣這個老趙家的傳統都沒了,眾武將都覺得難以置信。

  這個陛下比起宋朝的其他皇帝,態度可不是一般的強硬啊!

  「岳帥,您覺得這個議和條件如何?」

  主位上的岳飛沉思片刻後低聲說道。

  「若按照目前的條件,其實議和也不錯。」

  岳家軍推進得太快了,後勤輜重根本跟不上,這些問題是作為主將的他必須考慮的。

  前幾日有百姓送來食物,他們還沒覺得怎樣,後來才發現岳家軍的糧草供應出現了大問題。

  因為現在糧草是靠陸運,消耗實在太大了。

  後方運送的糧草到岳家軍手中已只有四分之一。

  倒不是被人貪污了,而是因為消耗過大。

  首先運送的馬匹要吃糧草,民夫也要吃糧食。

  之前在鄂州時還好,距離不算遠,十石的糧食運到鄂州能保留七石。

  可運到汴京,十石糧食最多也就剩下三石了。

  這個消耗,誰聽了都要倒吸一口涼氣。

  「是啊!停一停也好。」

  在場的人在過去三個月的北伐中,他們的職位憑藉戰功最少都提升了三級。

  但他們又不得不承認,現在岳家軍確實有些力不從心了。

  「糧草確實不足,要是再囤兩年的田就好了。」

  聞言岳飛看向張憲道:「給朝廷上的書可有回覆了?」

  「岳帥,這麼大的事朝廷那邊肯定要仔細研討。」

  張憲苦笑道。

  因為岳飛的辦法確實能夠解決軍隊後勤。

  就是將現在收復的土地,施行戰時管理的方式。

  大致意思就是暫時不設置文官,收復的失地交由武將管理。

  然後讓百姓聚居屯田,恢復耕種。

  而收穫的糧食百姓不用交稅,留下足夠一年吃的糧食,其餘交給軍隊作為軍糧。

  「是啊!這件事得等。」

  岳飛也深知這件事的利弊。

  好處是能夠快速恢復秩序和糧食生產。

  只要經過一兩年,就能很大程度改善民生,同時也有足夠多的糧食保障大軍後勤。

  至於弊端,那就是到時候岳飛這個太尉,權力太大了,甚至已經超越了所有武將文官。

  要是施行這個辦法,宋朝好幾個行省都被岳飛掌控了。

  幾乎可以說岳飛一人掌控了大半個宋朝。

  想到這裡岳飛有些懊悔上書了。

  自己如今本就掌握著重兵,要是再要求掌控如此大的權力。

  自己這樣做恐怕會破壞現在良好的局面。

  畢竟老趙家的江山就是趙匡胤手握重兵和強大的權力後黃袍加身得來的。

  若是劉禪同意了岳飛的建議,那麼那時岳飛的權勢已經和黃袍加身時的趙匡胤差不多了。

  有兵有權,就什麼都有了。

  夜晚。


  岳飛越想越懊悔,他太在意北伐了,以至於忽略了很多政治因素。

  想到這些岳飛立刻起身,想要重新上書,表明自己考慮不周,深刻檢討自己的錯誤。

  與此同時,岳飛的上書在建康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不少文官更是直接上書要求劉禪收回岳飛的兵權。

  更有甚者直接上書說岳飛要謀反,要求劉禪抓捕岳飛。

  但最後都被劉禪全部駁回了,最後劉禪一人對抗整個朝堂,同意了岳飛的辦法。

  第二天建康的聖旨就到了,聖旨的內容幾乎和岳飛設想的一樣。

  劉禪還給他寫了封信。

  「朕相信你,放心去做吧!朝堂有朕在。」

  岳飛頓時愣在了原地,瞬間熱淚盈眶。

  陛下也太信任自己了。

  岳家軍的一眾將領也是一臉莊重,紛紛落淚。

  皇帝如此,他們又怎能辜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