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碗魚湯收買武將之心
建康(南京),這座承載著六朝興衰的古都。
宋高宗趙構前些年一直偏安於臨安(杭州),只求安穩度日!
後因岳飛、韓世忠等名將力挽狂瀾,屢次擊退金人的進攻,甚至收復了諸多失地。
加之金國內部,主戰派與主和派爭鬥不休,金人的進攻暫且停歇。
瞅準時機的南宋朝廷,旋即將宋高宗送至更北的建康坐鎮。
然而,所有人都高估了這位宋高宗,正如劉禪所判斷的那樣,此人毫無遠大志向。
並且,其猜忌之心甚重,對權力更是極度痴迷。
而他們老宋家向來的傳統便是重文輕武,歷代文臣皆對武將嗤之以鼻,向來瞧不起武將。
在他們眼中,北伐可行,但功勞不能歸武將,必須是他們舉薦之人北伐成功才行。
岳飛、韓世忠等名將,於他們而言不過是工具,有用則留,無用則棄。
以至於北伐每每稍有成效便被他們牽制,以至於岳飛此次尚未開始,便已混亂不堪。
皇宮裡,劉禪凝視著眼前精美的地圖,陷入沉思。
岳飛立於一旁,靜候劉禪發問。
與之前的萎靡之態不同,如今的岳飛看向劉禪,眼神中滿是光芒。
心中的壯志終於有望得以實現。
當下南宋可戰之軍約有三十萬,分為五個部分。
行營前、中、後、左、右護軍
五支軍隊構築了三段防線。
最左側是鎮守川陝地區的行營左護軍,領軍將領為吳階。
右側有三位統帥,韓世忠、劉世光(中興四將中另一個湊數的)、張俊分別率領的前護軍、中護軍、右護軍。
中間最為關鍵的戰線,自然是岳飛率領的岳家軍,行營後護軍坐鎮鄂州。
「岳太尉,你之前提及淮西地方軍軍心不穩?」
劉禪掃了一眼地圖,淮西地區的軍隊現今由劉世光統領。
此前岳飛與宰相張浚的衝突正因這支軍隊而起。
張浚指責岳飛居心叵測,企圖拉攏淮西軍,以擴張自身權勢。
而張浚則期望將淮西軍納入自己麾下。
「是的,陛下。張大人派人去淮西大營地徵兵實非明智之舉。」
頓了頓,岳飛接著說道。
「兵部侍郎李忠乃文臣,向來輕視武將,左護軍臨時換將致使軍心浮動。
倘若李忠繼續如此,臣擔憂會有意外之事發生。」
岳飛之意乃是這般下去淮西軍可能會引發兵變。
身為南宋最高軍事長官,岳飛熟知每一支軍隊的狀況,他自認能夠收服這支兵馬,可若換作他人,岳飛便不敢保證了。
尤其是那些文官所選之人,那一切或許會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
「意外之事?」
劉禪心中一驚,淮西原本兵馬不多,且皆是些雜牌軍,與岳家軍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可淮西僅這一支兵馬。
若是這支兵馬出了問題,那麼整個淮西都將空虛,倘若敵人來襲,身在建康的劉禪將無處可逃。
「岳太尉,你認為此事該如何解決?」
劉禪習慣性地問道,這種費神的事著實不適合他,在蜀漢時凡事有相父,根本無需他操心,即便後期也有《出師表》指引他如何做皇帝。
「臣懇請陛下召回左護軍一眾將校,並予以賞賜、施恩,如此方能化解此局。」
岳飛的想法是恩威並施,讓劉禪充當好人,自己則以軍法約束淮西軍。
以私濟公,整個南宋朝廷唯有岳飛一人如此。
其餘將領,韓世忠能戰卻一直明哲保身,吳階、張俊、劉光世,個個都只想過自己的安逸日子。
身為軍人若不保家衛國,倒不如回家種地。
「可行,朕即刻下旨!」
劉禪趕忙下達旨意,召集淮西將領進宮面聖。
...
數日後。
一眾淮西將領從淮西抵達建康。
主將劉光世未在,一眾將領皆有些忐忑不安。
「酈統制,陛下不會是要懲處我們吧!」
這些天他們都如坐針氈,淮西軍與兵部發生了不少衝突。
「莫不是陛下想要問罪?」
有人不安地問道。
「好了,別瞎想了!一會見到陛下便知,興許只是尋常詢問罷了。」酈瓊說道。
酈瓊自己也不信自己所言,只是安撫他們而已。
眾人見酈瓊這般說,心中的不安暫且被壓制,忐忑地走向皇宮。
「臣等參見陛下!」
一群人跪伏在地,向劉禪行禮道。
不少將領都小心翼翼地打量著四周,唯恐一會衝出幾百刀斧手殺了他們。
畢竟他們中不少人此前已有投靠偽齊的打算。
心中有鬼,怎會不害怕。
「諸位請起!」
只是想像中的刀斧手並未出現,劉禪只是讓酈瓊講述一下淮西軍的情況。
「陛下,淮西!」
酈瓊因太過緊張,話剛說到一半,突然忍不住放了個屁。
「噗!」
頓時整個大殿鴉雀無聲。
左邊的文官見狀,眼神變得異樣。
「酈瓊,你放肆!」
有文官當即罵道,在天子面前失儀,果然武將皆是一群莽夫,粗俗不堪。
不少文官都在竊竊私語,看向武將皆是鄙夷之色。
朝堂之上放屁,簡直有辱斯文。
酈瓊見狀嚇得滿頭大汗,趕忙下跪道。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末將,末將連夜趕路而來,吃壞了東西,請陛下恕罪。」
此時他的內心絕望至極,好不容易進宮面聖,想要訴說淮西軍的苦衷,可如今全完了。
「來人,將這個粗俗之人拖出去!」
一旁的文官喊道,更是讓酈瓊感到絕望。
坐在龍椅上的劉禪尷尬地笑了笑,大手一揮免除了他的罪過。
「無妨,酈統制繼續說吧!」
酈瓊沒想到劉禪竟然未追究自己的過錯,小心翼翼地講述著淮西的防務。
只是再也不敢訴苦了。
聽完之後,劉禪下令給一眾將領賞賜。
酈瓊等人雖得到了賞賜,但其臉色並不好看,他們本是想來訴苦的,如今好了,根本沒有開口的機會。
酈瓊站在殿外,心中愧疚不已,此事皆因自己的失誤,才錯失了良機啊!
「誰是酈瓊!」
不一會,一個太監走了過來。
「在下是!」
酈瓊心中惶恐不安,莫不是陛下要私下追究自己的責任。
卻不想,對方換上笑容。
「酈統制,這是陛下知曉你趕路受寒,將這副軟甲賜予你,陛下說了各位連夜趕路辛苦,讓我為各位準備了魚湯,為各位驅寒!」
說著拿出碗,給在場的人分發魚湯。
蜀漢與宋朝不同,蜀漢算是以武立國,劉禪可沒有重文輕武的習慣。
而對武將的厚待幾乎是他下意識的舉動。
只是劉禪未曾料到自己隨意的一個舉動收服了一批忠心的將領。
眾人看著手中的魚湯,所有人的心中都掀起了驚濤駭浪。
所有人看著手中的魚湯都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文官瞧不起他們,可皇帝心中卻惦記著他們。
劉禪讓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他們也是人,渴望被人尊重,他們在戰場上拼殺不就為了這些嗎?
「謝陛下!」
眾人紛紛朝著劉禪的方向,再三叩頭,最後才喝下這碗魚湯。
半夜酈瓊等人聚在一起。
「陛下如此厚待我們,我們心中卻想著投敵。」
「我們真該死啊!」
愧疚之感在他們之中蔓延。
回到軍營後,他們立刻揪出了聯絡他們的偽齊奸細,將其全部誅殺,徹底斷絕了投靠偽齊的念頭。
如今在他們心中,皇帝真心對待他們,他們也將誓死效忠陛下!
宋高宗趙構前些年一直偏安於臨安(杭州),只求安穩度日!
後因岳飛、韓世忠等名將力挽狂瀾,屢次擊退金人的進攻,甚至收復了諸多失地。
加之金國內部,主戰派與主和派爭鬥不休,金人的進攻暫且停歇。
瞅準時機的南宋朝廷,旋即將宋高宗送至更北的建康坐鎮。
然而,所有人都高估了這位宋高宗,正如劉禪所判斷的那樣,此人毫無遠大志向。
並且,其猜忌之心甚重,對權力更是極度痴迷。
而他們老宋家向來的傳統便是重文輕武,歷代文臣皆對武將嗤之以鼻,向來瞧不起武將。
在他們眼中,北伐可行,但功勞不能歸武將,必須是他們舉薦之人北伐成功才行。
岳飛、韓世忠等名將,於他們而言不過是工具,有用則留,無用則棄。
以至於北伐每每稍有成效便被他們牽制,以至於岳飛此次尚未開始,便已混亂不堪。
皇宮裡,劉禪凝視著眼前精美的地圖,陷入沉思。
岳飛立於一旁,靜候劉禪發問。
與之前的萎靡之態不同,如今的岳飛看向劉禪,眼神中滿是光芒。
心中的壯志終於有望得以實現。
當下南宋可戰之軍約有三十萬,分為五個部分。
行營前、中、後、左、右護軍
五支軍隊構築了三段防線。
最左側是鎮守川陝地區的行營左護軍,領軍將領為吳階。
右側有三位統帥,韓世忠、劉世光(中興四將中另一個湊數的)、張俊分別率領的前護軍、中護軍、右護軍。
中間最為關鍵的戰線,自然是岳飛率領的岳家軍,行營後護軍坐鎮鄂州。
「岳太尉,你之前提及淮西地方軍軍心不穩?」
劉禪掃了一眼地圖,淮西地區的軍隊現今由劉世光統領。
此前岳飛與宰相張浚的衝突正因這支軍隊而起。
張浚指責岳飛居心叵測,企圖拉攏淮西軍,以擴張自身權勢。
而張浚則期望將淮西軍納入自己麾下。
「是的,陛下。張大人派人去淮西大營地徵兵實非明智之舉。」
頓了頓,岳飛接著說道。
「兵部侍郎李忠乃文臣,向來輕視武將,左護軍臨時換將致使軍心浮動。
倘若李忠繼續如此,臣擔憂會有意外之事發生。」
岳飛之意乃是這般下去淮西軍可能會引發兵變。
身為南宋最高軍事長官,岳飛熟知每一支軍隊的狀況,他自認能夠收服這支兵馬,可若換作他人,岳飛便不敢保證了。
尤其是那些文官所選之人,那一切或許會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
「意外之事?」
劉禪心中一驚,淮西原本兵馬不多,且皆是些雜牌軍,與岳家軍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可淮西僅這一支兵馬。
若是這支兵馬出了問題,那麼整個淮西都將空虛,倘若敵人來襲,身在建康的劉禪將無處可逃。
「岳太尉,你認為此事該如何解決?」
劉禪習慣性地問道,這種費神的事著實不適合他,在蜀漢時凡事有相父,根本無需他操心,即便後期也有《出師表》指引他如何做皇帝。
「臣懇請陛下召回左護軍一眾將校,並予以賞賜、施恩,如此方能化解此局。」
岳飛的想法是恩威並施,讓劉禪充當好人,自己則以軍法約束淮西軍。
以私濟公,整個南宋朝廷唯有岳飛一人如此。
其餘將領,韓世忠能戰卻一直明哲保身,吳階、張俊、劉光世,個個都只想過自己的安逸日子。
身為軍人若不保家衛國,倒不如回家種地。
「可行,朕即刻下旨!」
劉禪趕忙下達旨意,召集淮西將領進宮面聖。
...
數日後。
一眾淮西將領從淮西抵達建康。
主將劉光世未在,一眾將領皆有些忐忑不安。
「酈統制,陛下不會是要懲處我們吧!」
這些天他們都如坐針氈,淮西軍與兵部發生了不少衝突。
「莫不是陛下想要問罪?」
有人不安地問道。
「好了,別瞎想了!一會見到陛下便知,興許只是尋常詢問罷了。」酈瓊說道。
酈瓊自己也不信自己所言,只是安撫他們而已。
眾人見酈瓊這般說,心中的不安暫且被壓制,忐忑地走向皇宮。
「臣等參見陛下!」
一群人跪伏在地,向劉禪行禮道。
不少將領都小心翼翼地打量著四周,唯恐一會衝出幾百刀斧手殺了他們。
畢竟他們中不少人此前已有投靠偽齊的打算。
心中有鬼,怎會不害怕。
「諸位請起!」
只是想像中的刀斧手並未出現,劉禪只是讓酈瓊講述一下淮西軍的情況。
「陛下,淮西!」
酈瓊因太過緊張,話剛說到一半,突然忍不住放了個屁。
「噗!」
頓時整個大殿鴉雀無聲。
左邊的文官見狀,眼神變得異樣。
「酈瓊,你放肆!」
有文官當即罵道,在天子面前失儀,果然武將皆是一群莽夫,粗俗不堪。
不少文官都在竊竊私語,看向武將皆是鄙夷之色。
朝堂之上放屁,簡直有辱斯文。
酈瓊見狀嚇得滿頭大汗,趕忙下跪道。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末將,末將連夜趕路而來,吃壞了東西,請陛下恕罪。」
此時他的內心絕望至極,好不容易進宮面聖,想要訴說淮西軍的苦衷,可如今全完了。
「來人,將這個粗俗之人拖出去!」
一旁的文官喊道,更是讓酈瓊感到絕望。
坐在龍椅上的劉禪尷尬地笑了笑,大手一揮免除了他的罪過。
「無妨,酈統制繼續說吧!」
酈瓊沒想到劉禪竟然未追究自己的過錯,小心翼翼地講述著淮西的防務。
只是再也不敢訴苦了。
聽完之後,劉禪下令給一眾將領賞賜。
酈瓊等人雖得到了賞賜,但其臉色並不好看,他們本是想來訴苦的,如今好了,根本沒有開口的機會。
酈瓊站在殿外,心中愧疚不已,此事皆因自己的失誤,才錯失了良機啊!
「誰是酈瓊!」
不一會,一個太監走了過來。
「在下是!」
酈瓊心中惶恐不安,莫不是陛下要私下追究自己的責任。
卻不想,對方換上笑容。
「酈統制,這是陛下知曉你趕路受寒,將這副軟甲賜予你,陛下說了各位連夜趕路辛苦,讓我為各位準備了魚湯,為各位驅寒!」
說著拿出碗,給在場的人分發魚湯。
蜀漢與宋朝不同,蜀漢算是以武立國,劉禪可沒有重文輕武的習慣。
而對武將的厚待幾乎是他下意識的舉動。
只是劉禪未曾料到自己隨意的一個舉動收服了一批忠心的將領。
眾人看著手中的魚湯,所有人的心中都掀起了驚濤駭浪。
所有人看著手中的魚湯都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文官瞧不起他們,可皇帝心中卻惦記著他們。
劉禪讓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他們也是人,渴望被人尊重,他們在戰場上拼殺不就為了這些嗎?
「謝陛下!」
眾人紛紛朝著劉禪的方向,再三叩頭,最後才喝下這碗魚湯。
半夜酈瓊等人聚在一起。
「陛下如此厚待我們,我們心中卻想著投敵。」
「我們真該死啊!」
愧疚之感在他們之中蔓延。
回到軍營後,他們立刻揪出了聯絡他們的偽齊奸細,將其全部誅殺,徹底斷絕了投靠偽齊的念頭。
如今在他們心中,皇帝真心對待他們,他們也將誓死效忠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