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劉禪:我比起趙構好了千倍
次日,劉禪醒來,瞧見懷裡的舞女,昨晚的愧疚之感頃刻間煙消雲散。
他望著舞女,笑得嘴都咧開了,說道:
「接著奏樂,接著舞!」
再一次展現了什麼叫樂不思蜀!
就在這時,一個太監趨前道:
「陛下,張大人、秦大人求見!」
「不見,朕都說了今日乏累,誰都不見,有事明日再說。」
劉禪揮了揮手,拒絕了他們。
此刻自己忙著享樂呢,哪有時間管這些瑣碎的政事。
另一方面,他也需要時間整理趙構的記憶,搞清楚自己究竟處於怎樣的境遇。
自己雖然喜歡玩樂,可前提是得解決內憂外患才行。
「是!」
太監應了一聲,退了下去。
宮殿外。
「張大人,秦大人,陛下龍體欠安,今日不見任何人。」
秦檜和張浚相互看了一眼。
這能騙誰呢!
他們站在這兒都能聽到大殿裡的舞樂之聲。
什麼龍體欠安,分明是在吃喝玩樂。
但二人就算知道實情,也不敢貿然闖進去。
他們喜歡弄權,可此時他們也沒那個膽子去管皇帝的事。
二人退下後,張浚猶豫地看向秦檜。
「秦大人,陛下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改變主意了。」
當下的秦檜還不是宰相,在職位上屬於張浚的下屬,可誰都知道張浚很多時候都聽秦檜的。
「陛下往日也有類似情況,雖說喜歡玩樂,可像今日這樣完全不理朝政,還是第一次。」
秦檜買通了宮裡的太監,知道劉禪從昨天就一直在享樂,根本不理會朝政。
不少大臣想要求見,都被回絕了。
「難道是岳飛他們那邊做了什麼?」
二人怎麼也想不到他們的皇帝已經換人了。
二人商量不出結果,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且現在岳飛的軍權被解除了,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轉眼間,太陽又落山了,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劉禪也整理完了趙構的記憶。
「艹,這個趙構太不是人了!」
劉禪忍不住罵道。
劉禪此時終於明白岳飛為什麼要辭官了。
一開始是趙構下令說:岳飛號令,如朕親臨,敢有不從者,殺無赦。
明明承諾讓岳飛掌控軍隊,讓他收復中原,抗金北伐!
可是岳飛剛剛制定好戰略,還沒來得及點兵點將,就被張浚和秦檜算計,在皇帝面前進讒言,其實就是一句話。
岳飛有謀反之意,不可讓其掌握兵權,以免功高震主,還以陳橋驛兵變為例。
計謀雖然簡單,可趙構這個笨蛋居然信了。
劉禪頓時覺得自己比趙構強太多了。
沒辦法,趙家從趙光義開始就主張天子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重文輕武的基因已經刻在骨子裡了。
北伐大計成了泡影,岳飛更是在張浚和秦檜那裡受了氣。
一氣之下,才辭官回到了廬州老家,給母親守孝去了。
劉禪想起之前岳飛為了報效國家,母親去世都沒回去守孝,這是忠臣啊!
「原身真是個混蛋啊!」
劉禪罵了原身一句。
自己被人罵了一千多年的樂不思蜀,可劉禪覺得自己比起趙構的昏庸,簡直不值一提。
一旁的宮人見劉禪自言自語,有些疑惑地問道:
「陛下,您剛剛在說什麼?」
「沒什麼,都下去吧!所有人都離開。」
劉禪擺了擺手,讓舞女全部退下,遣散了所有宮人。
劉禪思考了一會兒。
昨日秦檜和張浚的表現以及岳飛的事跡在他腦海里反覆比較。
他被人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可不代表他愚蠢。
畢竟諸葛亮可是華夏史上最聰明的人之一,劉禪自幼由諸葛亮教導,就算愚蠢,也學了一點諸葛亮的本事。
「這個秦檜,一看就不是好人。」
簡單對比之後,劉禪就大概明白了,秦檜是奸臣,張浚是庸臣,還嫉妒岳飛的能力。
而且整件事看似是張浚這個宰相針對岳飛,可劉禪知道張浚只是幌子,真正的主謀是秦檜。
畢竟整件事獲利最多的不是張浚,而是秦檜。
「這兩個人都不能用!可誰能重用呢!」
劉禪沉思著說道,他雖然能力不行,可在用人這一塊,他還算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畢竟能靠諸葛亮的一篇《出師表》支撐蜀漢數十年,這不是一般皇帝能做到的。
劉禪看著桌上的奏摺,最上面那一份一個名字赫然在目——岳飛。
劉禪隨手拿起,翻開一看《乞出師札》。
「臣自國家變故以來,起於微末,從陛下於戎馬,實懷捐軀報國、雪恥復仇之心。
幸賴社稷神靈,前後稍有微功。
陛下念臣微勞,擢自平民,未及十年,官至太尉,品秩堪比三公,恩寵視同二府。」
出師、平民、北伐,這些關鍵詞深深刺激著劉禪。
劉禪意識到了什麼,打起精神仔細閱覽。
前面是表達對趙構的感恩,後面則是附上了詳細的北伐計劃。
先攻打金國扶持的偽齊,收復黃河南岸的土地。
進而收復舊都汴京等地,再朝著黃河以北進軍。
除了北伐進攻路線,岳飛還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戰略方針。
北伐的每一個細節,在劉禪眼裡這就是宋朝版的《出師表》了。
「岳飛,岳飛!」
劉禪越看越興奮,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岳飛給他的感覺讓他想起了諸葛亮。
他很確定岳飛就是他要找的像諸葛亮一樣的人物。
而且岳飛此人完全可以信任。
劉禪幾乎瞬間就作出決定,啟用岳飛,堅決北伐。
而且自己應該給岳飛更大的權力,最好像相父在蜀漢一樣,為自己撐起一片天。
「來人,來人啊!傳朕的旨意,迅速召集岳飛前來。」
劉禪對著大殿外喊道。
他望著舞女,笑得嘴都咧開了,說道:
「接著奏樂,接著舞!」
再一次展現了什麼叫樂不思蜀!
就在這時,一個太監趨前道:
「陛下,張大人、秦大人求見!」
「不見,朕都說了今日乏累,誰都不見,有事明日再說。」
劉禪揮了揮手,拒絕了他們。
此刻自己忙著享樂呢,哪有時間管這些瑣碎的政事。
另一方面,他也需要時間整理趙構的記憶,搞清楚自己究竟處於怎樣的境遇。
自己雖然喜歡玩樂,可前提是得解決內憂外患才行。
「是!」
太監應了一聲,退了下去。
宮殿外。
「張大人,秦大人,陛下龍體欠安,今日不見任何人。」
秦檜和張浚相互看了一眼。
這能騙誰呢!
他們站在這兒都能聽到大殿裡的舞樂之聲。
什麼龍體欠安,分明是在吃喝玩樂。
但二人就算知道實情,也不敢貿然闖進去。
他們喜歡弄權,可此時他們也沒那個膽子去管皇帝的事。
二人退下後,張浚猶豫地看向秦檜。
「秦大人,陛下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改變主意了。」
當下的秦檜還不是宰相,在職位上屬於張浚的下屬,可誰都知道張浚很多時候都聽秦檜的。
「陛下往日也有類似情況,雖說喜歡玩樂,可像今日這樣完全不理朝政,還是第一次。」
秦檜買通了宮裡的太監,知道劉禪從昨天就一直在享樂,根本不理會朝政。
不少大臣想要求見,都被回絕了。
「難道是岳飛他們那邊做了什麼?」
二人怎麼也想不到他們的皇帝已經換人了。
二人商量不出結果,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且現在岳飛的軍權被解除了,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轉眼間,太陽又落山了,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劉禪也整理完了趙構的記憶。
「艹,這個趙構太不是人了!」
劉禪忍不住罵道。
劉禪此時終於明白岳飛為什麼要辭官了。
一開始是趙構下令說:岳飛號令,如朕親臨,敢有不從者,殺無赦。
明明承諾讓岳飛掌控軍隊,讓他收復中原,抗金北伐!
可是岳飛剛剛制定好戰略,還沒來得及點兵點將,就被張浚和秦檜算計,在皇帝面前進讒言,其實就是一句話。
岳飛有謀反之意,不可讓其掌握兵權,以免功高震主,還以陳橋驛兵變為例。
計謀雖然簡單,可趙構這個笨蛋居然信了。
劉禪頓時覺得自己比趙構強太多了。
沒辦法,趙家從趙光義開始就主張天子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重文輕武的基因已經刻在骨子裡了。
北伐大計成了泡影,岳飛更是在張浚和秦檜那裡受了氣。
一氣之下,才辭官回到了廬州老家,給母親守孝去了。
劉禪想起之前岳飛為了報效國家,母親去世都沒回去守孝,這是忠臣啊!
「原身真是個混蛋啊!」
劉禪罵了原身一句。
自己被人罵了一千多年的樂不思蜀,可劉禪覺得自己比起趙構的昏庸,簡直不值一提。
一旁的宮人見劉禪自言自語,有些疑惑地問道:
「陛下,您剛剛在說什麼?」
「沒什麼,都下去吧!所有人都離開。」
劉禪擺了擺手,讓舞女全部退下,遣散了所有宮人。
劉禪思考了一會兒。
昨日秦檜和張浚的表現以及岳飛的事跡在他腦海里反覆比較。
他被人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可不代表他愚蠢。
畢竟諸葛亮可是華夏史上最聰明的人之一,劉禪自幼由諸葛亮教導,就算愚蠢,也學了一點諸葛亮的本事。
「這個秦檜,一看就不是好人。」
簡單對比之後,劉禪就大概明白了,秦檜是奸臣,張浚是庸臣,還嫉妒岳飛的能力。
而且整件事看似是張浚這個宰相針對岳飛,可劉禪知道張浚只是幌子,真正的主謀是秦檜。
畢竟整件事獲利最多的不是張浚,而是秦檜。
「這兩個人都不能用!可誰能重用呢!」
劉禪沉思著說道,他雖然能力不行,可在用人這一塊,他還算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畢竟能靠諸葛亮的一篇《出師表》支撐蜀漢數十年,這不是一般皇帝能做到的。
劉禪看著桌上的奏摺,最上面那一份一個名字赫然在目——岳飛。
劉禪隨手拿起,翻開一看《乞出師札》。
「臣自國家變故以來,起於微末,從陛下於戎馬,實懷捐軀報國、雪恥復仇之心。
幸賴社稷神靈,前後稍有微功。
陛下念臣微勞,擢自平民,未及十年,官至太尉,品秩堪比三公,恩寵視同二府。」
出師、平民、北伐,這些關鍵詞深深刺激著劉禪。
劉禪意識到了什麼,打起精神仔細閱覽。
前面是表達對趙構的感恩,後面則是附上了詳細的北伐計劃。
先攻打金國扶持的偽齊,收復黃河南岸的土地。
進而收復舊都汴京等地,再朝著黃河以北進軍。
除了北伐進攻路線,岳飛還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戰略方針。
北伐的每一個細節,在劉禪眼裡這就是宋朝版的《出師表》了。
「岳飛,岳飛!」
劉禪越看越興奮,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岳飛給他的感覺讓他想起了諸葛亮。
他很確定岳飛就是他要找的像諸葛亮一樣的人物。
而且岳飛此人完全可以信任。
劉禪幾乎瞬間就作出決定,啟用岳飛,堅決北伐。
而且自己應該給岳飛更大的權力,最好像相父在蜀漢一樣,為自己撐起一片天。
「來人,來人啊!傳朕的旨意,迅速召集岳飛前來。」
劉禪對著大殿外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