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考成法
卻不想,陸羽突然擺了擺手:「你這些想法,倒也不算新鮮,一百年多後你大明便有人推廣實施了,這具體措施嘛……照那考成法學便是了,何須費神思索?」
「考成法?」陸羽一句看似吐槽的閒話,令得朱家父子提起心神。
二人對視一眼,幾乎是異口同聲:「何謂考成法?」
陸羽指了指朱標:「不就是咱大侄子剛剛說的什麼監管制度嘛,那考成法是後世張居正所提出的改革方略,其核心思想便是立限考事、以事責人!」
朱元璋聽得雲裡霧裡,皺眉追問:「具體措施呢?」
朱標問的,正是這監管的具體措施,陸羽既說要照搬考成法,想那考成法中該有相應解答。
陸羽擺了擺手:「急個什麼,容我慢慢說啊!」
優哉游哉地嘗了幾口小菜,陸羽緩緩道:「這考成法乃是一套自上而下的監管系統,自天子特設監管機構,再憑這監管機構督察六部,而六部則負責考評其他官員……」
這話聽來,與朱標方才的建言,倒是相差無幾。
「更具體的,便是要建立嚴格的帳目系統,在那帳目中標明官員考評的諸般要求,而後根據達標情況諸一登記造冊!」
「這帳目可不能亂,須得分成三份,由天子、六部、監管機構三方各自持有,逐月登記考評。」
「三本帳目相互獨立,每半年進行一次稽查,再根據帳目出入,評定差錯。」
「如此一來,便形成了天子統領監管機構,監管機構統察六部,六部考評天下官員的一整套系統!」
陸羽將後世的考成法做了些微修改,將現下還沒出現內閣略去,改成天子直轄,總體方略未有大的出入,只是更符合當下朝廷格局。
朱元璋父子聽得極是入神,心中對這績效制度,又有了更具象的構思。
「立限考事,以事責人……三本帳冊,各自獨立,逐月登記、半年稽查……」
朱標兩眼放光,不斷重複著考成法細節:「這諸般舉措,倒真能確保,不再有人從中作偽……」
朱元璋點頭附和:「有明帳為據,各層官員相互監督,誰還敢弄虛作假?若是帳目不對,那半年一次的稽查,便能要了他們的腦袋!」
二人合謀之下,頓覺眼前一片開闊,仿佛被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妙啊,當真是妙!」
「陸羽,你個臭小子,果真是個妙人啊!」
朱元璋心情大好,喜笑顏開拍起桌子來。
拍桌子不過癮,他又拍起陸羽肩頭:「就知道你小子有點真才實學,嗯,真不虧是俺老朱的兄弟!」
蒲扇般的大掌,落在陸羽肩頭,叫陸羽齜牙咧嘴。
「哪裡是我的本事,我不說過,那是你大明後世的宰輔張居正所提嘛!」
陸羽縮了縮肩頭,避開朱元璋的鐵掌。
「哦!」
朱元璋深以為然地點頭:「這張居正果真大才啊!我大明有此良相,當真幸事!」
這考成法諸般舉措,顯然都衝著貪腐而去,這足可說明那張居正已看到朝堂貪腐亂象,並一心修正。
而朱元璋本人,又對貪腐恨之入骨,也曾多番立法懲治貪腐。
是以,朱元璋對那張居正,自然而然地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卻不料,陸羽又冷哼一聲,搖著頭嘆了起來:
「便是大才又如何?那張居正到了最後,不還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嘛!」
「唉,抄家滅族不說,還差點被人掘墳鞭屍,你說有多悽慘!」
他雖是在嘆息,可話里話外,隱約帶了幾分鄙夷口氣,也不知究竟是沖誰而去。
朱元璋大驚失色:「何人有如此膽量,敢做出這等人神共憤之事?」
挖墳鞭屍,這在古代可是人神共憤,朱元璋心中剛剛生出英雄惜英雄的情愫,卻不想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竟遭人抄家滅族。
當此時刻,朱元璋只覺心頭憤懣不平,直想替那位後世的「同道中人」報仇雪恨。
「哼……」
陸羽冷哼一聲,撇了撇嘴:「還能有誰?」
他話只說一半,聽得朱元璋迷糊不已。
朱元璋正是情緒高漲,恨不得拍著桌子再行催問,可這意頭兒剛起,他心中忽地萌生出一個猜想來。
那張居正乃是大明宰輔,何人敢動他?何人動得了他?理清這個關鍵,那幕後兇手,便呼之欲出了……
想到這裡,朱元璋下意識咽了口唾沫,將追問的話憋了回去。
但陸羽終是朝朱元璋丟了個不屑的眼神,將先前的話接了下去:
「還不是你老朱家的好皇帝……」
朱元璋早已猜想到答案,再聽陸羽說出真相,不由老臉一紅,咱這子孫後代,倒是沒一個省心的……
「唉,那張居正生前諸般改革,便得罪了滿朝官員,所幸他身居高位,無人敢找他麻煩。」
「可他剛一過世,那些懷恨在心的官員,全都跳了出來,對其大加指摘,誣他是禍國權相,敗壞祖宗禮法云云……」
「那朱家皇帝……」
說到這裡,陸羽又瞥了瞥朱元璋:「那萬曆帝也是個心胸狹隘的,他記恨張居正大權在握,壓了他整整十年,早就對之心懷不滿了……」
「天子嫉恨,百官彈劾……」
陸羽拍了個響亮巴掌:「一拍即合之下,那張家豈能有好下場?」
聽陸羽非議自家子孫,朱元璋又羞又惱,他倒是想辯,卻又無從辯駁,唯獨慶幸的,是他沒有暴露身份,只虛領個皇親國戚的名頭,這多少減輕了他的羞臊。
「不過啊……張居正還算是運氣好的,至少他還混了個壽終正寢,雖說死後被抄了家,總歸沒有活受罪……」
陸羽幽幽搖著頭道:「比起那于謙來,他可算幸運多了……」
朱元璋正自沉浸在羞臊里,聽了個新奇名諱,立時又追問道:「于謙……他是何人?」
能與張居正相提並論,顯然不是凡俗之輩。
朱元璋亟盼這話題能從張居正身上挪開,好教他少為自家後人受氣。
「考成法?」陸羽一句看似吐槽的閒話,令得朱家父子提起心神。
二人對視一眼,幾乎是異口同聲:「何謂考成法?」
陸羽指了指朱標:「不就是咱大侄子剛剛說的什麼監管制度嘛,那考成法是後世張居正所提出的改革方略,其核心思想便是立限考事、以事責人!」
朱元璋聽得雲裡霧裡,皺眉追問:「具體措施呢?」
朱標問的,正是這監管的具體措施,陸羽既說要照搬考成法,想那考成法中該有相應解答。
陸羽擺了擺手:「急個什麼,容我慢慢說啊!」
優哉游哉地嘗了幾口小菜,陸羽緩緩道:「這考成法乃是一套自上而下的監管系統,自天子特設監管機構,再憑這監管機構督察六部,而六部則負責考評其他官員……」
這話聽來,與朱標方才的建言,倒是相差無幾。
「更具體的,便是要建立嚴格的帳目系統,在那帳目中標明官員考評的諸般要求,而後根據達標情況諸一登記造冊!」
「這帳目可不能亂,須得分成三份,由天子、六部、監管機構三方各自持有,逐月登記考評。」
「三本帳目相互獨立,每半年進行一次稽查,再根據帳目出入,評定差錯。」
「如此一來,便形成了天子統領監管機構,監管機構統察六部,六部考評天下官員的一整套系統!」
陸羽將後世的考成法做了些微修改,將現下還沒出現內閣略去,改成天子直轄,總體方略未有大的出入,只是更符合當下朝廷格局。
朱元璋父子聽得極是入神,心中對這績效制度,又有了更具象的構思。
「立限考事,以事責人……三本帳冊,各自獨立,逐月登記、半年稽查……」
朱標兩眼放光,不斷重複著考成法細節:「這諸般舉措,倒真能確保,不再有人從中作偽……」
朱元璋點頭附和:「有明帳為據,各層官員相互監督,誰還敢弄虛作假?若是帳目不對,那半年一次的稽查,便能要了他們的腦袋!」
二人合謀之下,頓覺眼前一片開闊,仿佛被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妙啊,當真是妙!」
「陸羽,你個臭小子,果真是個妙人啊!」
朱元璋心情大好,喜笑顏開拍起桌子來。
拍桌子不過癮,他又拍起陸羽肩頭:「就知道你小子有點真才實學,嗯,真不虧是俺老朱的兄弟!」
蒲扇般的大掌,落在陸羽肩頭,叫陸羽齜牙咧嘴。
「哪裡是我的本事,我不說過,那是你大明後世的宰輔張居正所提嘛!」
陸羽縮了縮肩頭,避開朱元璋的鐵掌。
「哦!」
朱元璋深以為然地點頭:「這張居正果真大才啊!我大明有此良相,當真幸事!」
這考成法諸般舉措,顯然都衝著貪腐而去,這足可說明那張居正已看到朝堂貪腐亂象,並一心修正。
而朱元璋本人,又對貪腐恨之入骨,也曾多番立法懲治貪腐。
是以,朱元璋對那張居正,自然而然地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卻不料,陸羽又冷哼一聲,搖著頭嘆了起來:
「便是大才又如何?那張居正到了最後,不還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嘛!」
「唉,抄家滅族不說,還差點被人掘墳鞭屍,你說有多悽慘!」
他雖是在嘆息,可話里話外,隱約帶了幾分鄙夷口氣,也不知究竟是沖誰而去。
朱元璋大驚失色:「何人有如此膽量,敢做出這等人神共憤之事?」
挖墳鞭屍,這在古代可是人神共憤,朱元璋心中剛剛生出英雄惜英雄的情愫,卻不想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竟遭人抄家滅族。
當此時刻,朱元璋只覺心頭憤懣不平,直想替那位後世的「同道中人」報仇雪恨。
「哼……」
陸羽冷哼一聲,撇了撇嘴:「還能有誰?」
他話只說一半,聽得朱元璋迷糊不已。
朱元璋正是情緒高漲,恨不得拍著桌子再行催問,可這意頭兒剛起,他心中忽地萌生出一個猜想來。
那張居正乃是大明宰輔,何人敢動他?何人動得了他?理清這個關鍵,那幕後兇手,便呼之欲出了……
想到這裡,朱元璋下意識咽了口唾沫,將追問的話憋了回去。
但陸羽終是朝朱元璋丟了個不屑的眼神,將先前的話接了下去:
「還不是你老朱家的好皇帝……」
朱元璋早已猜想到答案,再聽陸羽說出真相,不由老臉一紅,咱這子孫後代,倒是沒一個省心的……
「唉,那張居正生前諸般改革,便得罪了滿朝官員,所幸他身居高位,無人敢找他麻煩。」
「可他剛一過世,那些懷恨在心的官員,全都跳了出來,對其大加指摘,誣他是禍國權相,敗壞祖宗禮法云云……」
「那朱家皇帝……」
說到這裡,陸羽又瞥了瞥朱元璋:「那萬曆帝也是個心胸狹隘的,他記恨張居正大權在握,壓了他整整十年,早就對之心懷不滿了……」
「天子嫉恨,百官彈劾……」
陸羽拍了個響亮巴掌:「一拍即合之下,那張家豈能有好下場?」
聽陸羽非議自家子孫,朱元璋又羞又惱,他倒是想辯,卻又無從辯駁,唯獨慶幸的,是他沒有暴露身份,只虛領個皇親國戚的名頭,這多少減輕了他的羞臊。
「不過啊……張居正還算是運氣好的,至少他還混了個壽終正寢,雖說死後被抄了家,總歸沒有活受罪……」
陸羽幽幽搖著頭道:「比起那于謙來,他可算幸運多了……」
朱元璋正自沉浸在羞臊里,聽了個新奇名諱,立時又追問道:「于謙……他是何人?」
能與張居正相提並論,顯然不是凡俗之輩。
朱元璋亟盼這話題能從張居正身上挪開,好教他少為自家後人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