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真傳弟子,命燈點燃(求追讀!)
李玄快步走到羅浮大殿之前,大殿的門檻也是李玄所見過最高的。
導致他不得不一個縱身,才從其上躍過。
落地後就見好似巨人宮殿一般的羅浮殿內,四根紫金巨柱矗立四角,地面鋪著泛著幽光的黑玉。
正對面是一個白玉架子,上面擺滿了牌位。
牌位之下則點著許多蓮花燈盞。
其下有一蒲團空置。
下首兩側盤坐著兩男一女,看上去中年歲數,均是穿著道袍。
一人面容清癯,下巴留著黑色的山羊鬍,身穿玄黑的道袍,身後背著一把灰濛濛的古樸長劍,雙眼低垂,似睜未睜。
一人身寬體大,寬大的明黃色道袍被其撐的鼓鼓囊囊,綠豆小眼,一臉富態之貌,腰間別著一個紫金銅葫蘆,身上散發出道道草木清香。
唯一的女子,容貌明艷,氣質冷清,身穿灰色道袍,雙目緊閉,如同入定一般。
而站在大殿中央的,則是李玄出生之時就見過,他的師尊,逍遙峰峰主孫長老孫天!
李玄掃過之後,便知道,這四人便是羅浮山的四大紫府真人。
而正中空著的蒲團,便是羅浮山宗主之位。
可惜宗主今日並未前來,使得李玄無緣得見。
「傳說宗主也是道體,只是和我不一樣,是真實不虛的,天生道體!」
此時除了李玄的師尊孫天外,只有那位腰間別著紫金銅葫蘆的道士饒有興趣的看著李玄,其餘兩人則都看也不看,好似今日過來均是不得已走個過場似得。
就在李玄亂看的時候,孫長老手中已經出現了一粗一細兩根香來,持在手中,出聲道:
「維南山域羅浮城子弟李玄,雲想容,沐體焚香請旨。
伏為身家清白,心性良善,資質出眾,時日麟佑八百五十七年,七月十七日,鸞馭金資,瑞叩法壇,虔誠請禱,拜投羅浮山先人。
仗此真香,普同鑑察,收李玄為羅浮山逍遙峰孫天座下真傳弟子。
收雲想容為羅浮山逍遙峰孫天座下親傳弟子。
謹疏。」
孫長老說的時候,手上的香已經燃起,煙氣飄揚。
「李玄!」
「弟子在!」
「雲想容!」
「弟子在!」
「你二人前來持香叩拜羅浮山先人牌位!」
「是!」
李玄還以為會有一個詢問自己是否願意的環節,沒想到根本就沒有。
二人上前,從孫長老手中接過香,走到牌位之前,跪地叩首三次,起身將手中之香插在長案上香爐之中。
剛插入之時,一聲清越的罄音在李玄耳邊響起。
緊跟著他就感到腦海之中有某種東西脫體而出,融入了那輕煙之中。
隨即有兩盞未曾點燃的蓮花燈也亮了起來。
使得李玄心中一驚,連忙檢查身軀,但沒有發現任何的不適之處。
「上香已畢,命燈已燃,你二人日後便正式在本座麾下修行。」
「原來剛才是從我身上取出了某物,點燃命燈!」
李玄聞言,不由的想到,前世之中便有三魂七魄之說。
三魂,一曰胎光,二曰爽靈,三曰幽精。
七魄為: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
其中三魂為主,七魄為輔。
胎光是太清陽和之氣,為人之主魂,生命之光,主命。
剛才從李玄飛出的便是胎光之力,點燃命燈。
因為其極為細微,對於李玄幾乎沒有影響。
但此後李玄只要不死,命燈就不會熄滅,羅浮山也是以此來判斷弟子生命狀況。
同時命燈的點燃,也就說明李玄之性命自此以後全然由羅浮山保護。
日後若是死在外面,也會由山中之人為其報仇,不會任由李玄憑白喪命。
羅浮山,只有親傳弟子才有這般待遇,其餘人死了也就死了,要怪只能怪自己修為不足,心性不堅,造化不夠。
而今日之所以搞出這般大的陣仗,也是昨夜,孫長老讓宗主臨走之前的那句話搞得如鯁在喉。
不敢再讓李玄掛著一個記名弟子的名頭,連忙收李玄為自己的真傳弟子,徹底坐實了李玄的身份。
弟子分為記名,親傳,真傳之分。
記名和掛名類似,屬於還需考察的範圍之中,做師尊的無須教導。
親傳則正式位列弟子之位,師尊親自傳道授業。
真傳更進一步,是可以託付衣缽的存在,師尊盡其所能,傾囊相授!
今日羅浮山如此大動干戈,便是因為李玄被孫長老收為真傳弟子,算是邁入了羅浮山根本核心之列。
雲想容算是沾了李玄的光,跟在李玄後面享受了一番萬眾矚目的待遇。
其實按照孫長老的原本的計劃,是想要借著李玄好好磨一磨雲想容的心性,現在雖然雲想容得到了謝玉的指點,開始審視自己內心,但火候太差了許多。
但要是單獨將李玄收為真傳,把已經當了六年的記名弟子云想容還晾在那裡,這打擊未免過大,怕雲想容徹底道心失守。
故而順手將其收了。
此時,禮數已畢,孫長老對二人在叮囑了一番好生修煉的場面話,就讓二人回逍遙峰等他。
出了大殿之後,李玄就看到香爐中的紫香已經燃盡,天上的青雲也消散了,火紅的雲霞滿天。
外面的眾人也都在靜默之中離去,只有謝玉還在外面笑眯眯的等他們出來。
看見二人走出後,邁步前來賀喜。
因為羅浮峰真人之下不可飛行,三人一道下山。
路上雲想容沉默不語,謝玉和李玄相聊甚歡,說了一些孫長老的事情。
李玄這才知道,孫長老雖然容貌看上去一直是中年,但實則年歲已經有二百七十歲。
是四大真人之中,年歲最長,也是修為最高的存在,使得逍遙峰的地位也隱隱在其他三峰之上。
但因為其招收弟子的標準過於嚴苛,如今真傳弟子加上李玄也才三位。
大師兄趙解玄常年在外歷練,他謝玉排名第二。
親傳弟子反倒是人數最少,只有雲想容一人。
記名弟子還有一人,如今還未上山,孫長老此前出山,便是為此事。
等到下山之後,便帶著李玄同雲想容飛到逍遙峰頂峰。
三人到了的時候,孫長老已經在峰頂的一座白玉法台上盤坐等候。
導致他不得不一個縱身,才從其上躍過。
落地後就見好似巨人宮殿一般的羅浮殿內,四根紫金巨柱矗立四角,地面鋪著泛著幽光的黑玉。
正對面是一個白玉架子,上面擺滿了牌位。
牌位之下則點著許多蓮花燈盞。
其下有一蒲團空置。
下首兩側盤坐著兩男一女,看上去中年歲數,均是穿著道袍。
一人面容清癯,下巴留著黑色的山羊鬍,身穿玄黑的道袍,身後背著一把灰濛濛的古樸長劍,雙眼低垂,似睜未睜。
一人身寬體大,寬大的明黃色道袍被其撐的鼓鼓囊囊,綠豆小眼,一臉富態之貌,腰間別著一個紫金銅葫蘆,身上散發出道道草木清香。
唯一的女子,容貌明艷,氣質冷清,身穿灰色道袍,雙目緊閉,如同入定一般。
而站在大殿中央的,則是李玄出生之時就見過,他的師尊,逍遙峰峰主孫長老孫天!
李玄掃過之後,便知道,這四人便是羅浮山的四大紫府真人。
而正中空著的蒲團,便是羅浮山宗主之位。
可惜宗主今日並未前來,使得李玄無緣得見。
「傳說宗主也是道體,只是和我不一樣,是真實不虛的,天生道體!」
此時除了李玄的師尊孫天外,只有那位腰間別著紫金銅葫蘆的道士饒有興趣的看著李玄,其餘兩人則都看也不看,好似今日過來均是不得已走個過場似得。
就在李玄亂看的時候,孫長老手中已經出現了一粗一細兩根香來,持在手中,出聲道:
「維南山域羅浮城子弟李玄,雲想容,沐體焚香請旨。
伏為身家清白,心性良善,資質出眾,時日麟佑八百五十七年,七月十七日,鸞馭金資,瑞叩法壇,虔誠請禱,拜投羅浮山先人。
仗此真香,普同鑑察,收李玄為羅浮山逍遙峰孫天座下真傳弟子。
收雲想容為羅浮山逍遙峰孫天座下親傳弟子。
謹疏。」
孫長老說的時候,手上的香已經燃起,煙氣飄揚。
「李玄!」
「弟子在!」
「雲想容!」
「弟子在!」
「你二人前來持香叩拜羅浮山先人牌位!」
「是!」
李玄還以為會有一個詢問自己是否願意的環節,沒想到根本就沒有。
二人上前,從孫長老手中接過香,走到牌位之前,跪地叩首三次,起身將手中之香插在長案上香爐之中。
剛插入之時,一聲清越的罄音在李玄耳邊響起。
緊跟著他就感到腦海之中有某種東西脫體而出,融入了那輕煙之中。
隨即有兩盞未曾點燃的蓮花燈也亮了起來。
使得李玄心中一驚,連忙檢查身軀,但沒有發現任何的不適之處。
「上香已畢,命燈已燃,你二人日後便正式在本座麾下修行。」
「原來剛才是從我身上取出了某物,點燃命燈!」
李玄聞言,不由的想到,前世之中便有三魂七魄之說。
三魂,一曰胎光,二曰爽靈,三曰幽精。
七魄為: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
其中三魂為主,七魄為輔。
胎光是太清陽和之氣,為人之主魂,生命之光,主命。
剛才從李玄飛出的便是胎光之力,點燃命燈。
因為其極為細微,對於李玄幾乎沒有影響。
但此後李玄只要不死,命燈就不會熄滅,羅浮山也是以此來判斷弟子生命狀況。
同時命燈的點燃,也就說明李玄之性命自此以後全然由羅浮山保護。
日後若是死在外面,也會由山中之人為其報仇,不會任由李玄憑白喪命。
羅浮山,只有親傳弟子才有這般待遇,其餘人死了也就死了,要怪只能怪自己修為不足,心性不堅,造化不夠。
而今日之所以搞出這般大的陣仗,也是昨夜,孫長老讓宗主臨走之前的那句話搞得如鯁在喉。
不敢再讓李玄掛著一個記名弟子的名頭,連忙收李玄為自己的真傳弟子,徹底坐實了李玄的身份。
弟子分為記名,親傳,真傳之分。
記名和掛名類似,屬於還需考察的範圍之中,做師尊的無須教導。
親傳則正式位列弟子之位,師尊親自傳道授業。
真傳更進一步,是可以託付衣缽的存在,師尊盡其所能,傾囊相授!
今日羅浮山如此大動干戈,便是因為李玄被孫長老收為真傳弟子,算是邁入了羅浮山根本核心之列。
雲想容算是沾了李玄的光,跟在李玄後面享受了一番萬眾矚目的待遇。
其實按照孫長老的原本的計劃,是想要借著李玄好好磨一磨雲想容的心性,現在雖然雲想容得到了謝玉的指點,開始審視自己內心,但火候太差了許多。
但要是單獨將李玄收為真傳,把已經當了六年的記名弟子云想容還晾在那裡,這打擊未免過大,怕雲想容徹底道心失守。
故而順手將其收了。
此時,禮數已畢,孫長老對二人在叮囑了一番好生修煉的場面話,就讓二人回逍遙峰等他。
出了大殿之後,李玄就看到香爐中的紫香已經燃盡,天上的青雲也消散了,火紅的雲霞滿天。
外面的眾人也都在靜默之中離去,只有謝玉還在外面笑眯眯的等他們出來。
看見二人走出後,邁步前來賀喜。
因為羅浮峰真人之下不可飛行,三人一道下山。
路上雲想容沉默不語,謝玉和李玄相聊甚歡,說了一些孫長老的事情。
李玄這才知道,孫長老雖然容貌看上去一直是中年,但實則年歲已經有二百七十歲。
是四大真人之中,年歲最長,也是修為最高的存在,使得逍遙峰的地位也隱隱在其他三峰之上。
但因為其招收弟子的標準過於嚴苛,如今真傳弟子加上李玄也才三位。
大師兄趙解玄常年在外歷練,他謝玉排名第二。
親傳弟子反倒是人數最少,只有雲想容一人。
記名弟子還有一人,如今還未上山,孫長老此前出山,便是為此事。
等到下山之後,便帶著李玄同雲想容飛到逍遙峰頂峰。
三人到了的時候,孫長老已經在峰頂的一座白玉法台上盤坐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