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難波京條約》,提刀上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48章 《難波京條約》,提刀上洛

  傍晚時分,又跑了一天的伊達政宗總算趕回平安京,把事情向足利義滿匯報。

  聽說明軍竟然能瞬間將一座小山夷為平地,足利義滿被嚇得不輕,面對明軍的要求,猶豫再三,不敢答應。

  而朝廷諸多公卿,也是沉默不語。

  最後還是日野資教分析勸說,才決定出發。

  其實經過分析後,擺在足利義滿面前的也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抵抗。

  二是去向明軍下跪道歉。

  前者死路一條。

  大明的武力足以橫掃整個日本,躲在哪裡都沒有用。

  後者也很危險,但卻是唯一的生路。

  就看明軍還講不講理。

  如果講理的話,明軍就會去對付殺他們使者的南朝,而不是對付他們無辜的北朝。

  這樣一來,他們也能達成最初驅虎吞狼的目標。

  唯一的問題就是幕府大將軍去給明軍下跪,顯然是讓足利義滿顏面盡失,下面支持他們的部將、武士們說不好會軍心渙散。

  可在性命與幕府大將軍政權面前,顏面算得了什麼呢?

  因此再三思量之後,日野資教告訴足利義滿,這是僅有的生路,要是不選的話,魚死可未必網破。

  在這樣的情況下,足利義滿自然只能如此。

  翌日。

  足利義滿出發,抵達了難波京。

  他看到了明軍海邊營寨,也看到了遠處停的五艘軍艦,更看到了被炮火夷平的小山。

  沿途一路懸著的心終於是死了。

  足利義滿老老實實地來到明軍營寨前,帶領滿朝公卿下跪磕頭。

  廖權隨即按照朱元璋的指示,當眾宣布條約。

  「一,此戰為大明討伐不臣之國的戰爭,屬正義之戰。日本應該上交國書,為殺害楊載、吳文華等五名大明使者道歉。』

  二,日本放縱倭寇屢次劫掠大明沿海,給大明造成巨大損失,當賠償大明白銀2.3億兩,以彌補損失。'

  『三,明軍親自討伐,日本國戰敗。作為掀起戰爭,又戰敗的國家,日本自此喪失主權,割讓九州島給大明,廢除日本國王,由幕府代掌,受大明監管。」

  四,日本國王,不管有多少個國王,全都押往南京受審。凡殺死使者,以及殺戮過漢人者,一律死罪難逃,不可饒恕。『

  「五,日本向大明開放平安京、難波京、薩摩、石見、出雲、佐渡島和出羽七處通商口岸。」

  六,日本所有內陸河流通航行權範圍。

  「七,大明將在日本對馬島、佐渡島、石見國、難波京、平安京等多地駐軍,日本當負責所有一切軍費開支。」

  「八.

  各項條款,林林總總,有十四條之多,涉及方方面面,涵蓋政治、商業、軍事等等,幾乎就是衝著日本滅國去。

  當聽到要賠償那麼多白銀的時候,足利義滿臉都綠了。

  要知道現在的日本可還沒有發現石見銀礦與佐渡金礦,整個國家窮得當褲子,很多百姓連衣服都沒得穿,上哪去湊那麼多白銀去?

  然而廖權和吳良卻不管這些,只是冷笑著告訴他,簽了之後白銀會有的,如果不簽的話,那就是留島不留人。

  他們甚至當著足利義滿的面,又進行了一輪炮轟。

  在明軍強大的武力震鑷下,足利義滿也只能硬著頭皮簽署了這份《難波京條約》。

  隨後明軍入駐平安京,逮捕了後小松天皇。

  兩天後,明軍南下至賀名生,抓了後龜山天皇,把南北兩個天皇一網打盡。

  這件事情迅速傳遍整個日本。

  一石激起千層浪。

  很多地方大名、守護紛紛痛斥足利義滿賣國求榮,甚至連天皇陛下都出賣。

  於是乎紛紛招兵買馬,要提刀上洛,進京勤王。

  這倒是讓人意外。

  廖權和吳良還以為他們一路過來,殺了沿岸十多個大名守護,數千名武士,日本已經老老實實了呢。


  結果居然還有這麼多不怕死的。

  不過倒也正常。

  古代信息封閉,日本雖然面積不大,可最東北的出羽與最西南的薩摩直線距離都有一千三百多公里,實際距離差不多兩千公里。

  明軍是從南方的海岸線一路殺過去,北面以及內陸地區都沒有見識過明軍的強大,只聽說過一些傳聞。

  傳聞這種東西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沒有親眼見到的情況下,他們自然不認為明軍真的是一個個天兵天將,反而覺得這是個推翻室町幕府的機會。

  下克上的傳統便是起源於鎌倉幕府時期,發揚於室町幕府時期,流行於戰國、江戶乃至於近代。

  室町幕府南征北討,打服了很多地方大名。

  但面服心不服的大名多的是,第一個站出來的便是美濃守護土岐賴康,

  土岐賴康就是向後小松天皇他爸射箭的土岐賴遠的侄子,因為土岐賴遠沒有子嗣,他繼承了美濃國守護。

  當年土岐賴遠就是被足利義滿他爹的幕府所殺,因此雙方有血仇。

  在得知足利義滿投靠大明之後,頓時覺得報仇的機會來了,振臂一呼,

  提刀上洛。

  他甚至學曹操搞了個天皇手詔,假傳詔書,邀請天下大名共討明軍以及足利義滿,匡扶日本國。

  一時間響應者雲集。

  除了被殺得膽寒的西南沿海岸十多個藩國沒有響應以外,幾乎整個日本的大名守護全都積極參與,帶齊人馬,前往美濃會盟。

  事實上即便是那些被殺得膽寒的藩國當中,也有一些不怕死的武士階層帶上刀劍出發了。

  小日子人民族性格極端矛盾,《菊與刀》中說他們「既溫文爾雅又殘忍暴虐,謙虛謹慎與魯莽自大並存,馴服本分與桀驁反叛並存,保守自戀與崇洋媚外並存,自卑不安與野心勃勃並存。」

  很多武士哪怕見識過明軍強橫,但大明的出現幾乎打擊了整個武士階層。如果足利義滿幕府完全接受明軍的條件,那麼他們以後將成為礦奴,再也不能作威作福。

  這對於武士階層來說,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得知天下大名要集結人馬,討伐明軍,自然也是群起響應,紛紛前往。

  很快。

  到了大明洪武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無數武士在各大名、家主的帶領下,抵達了越前國的松原,對平安京虎視耽。

  室町幕府時期,日本人口約數百萬左右,到戰國初期,約七百萬,到戰國後期,約有一千二百萬。

  這是因為南宋與日本交流頻繁,傳入了大量的農業技術與先進農具過來,包括兩熟的占城稻,大大提高了生產力,所以哪怕上層狗腦子都打出來,人口卻不降反增。

  然而戰國時期,各地大名卻宛如村斗,人口明明這麼多,一場大戰幾百人,幾千人。出現上萬人的大戰都是屈指可數,只有關原合戰才有二十萬人參加。

  究其原因,在於日本內部過於混亂。

  地方勢力可不是一國大名守護說了算,藩國內部還有很多世家大族,瓜分這個藩國的人口和兵力。

  如此日本明明有幾百萬人,可60多個令制國,每個令制國內部又有幾家甚至十多個家族爭權奪利,再加上地方大名守護,勢力就更加分散。

  每個家族與大名守護能擁有的人口少則幾千,多則上萬,擁有的兵力自然也就幾百人。

  能有幾千士兵都是日本最頂級的勢力了。

  而土岐氏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他們家不僅是美濃守護,同時占據著尾張和伊勢三個藩國,實力非常強大。

  因此過幾年後,足利義滿將土岐氏視為眼中釘,通過各種手段分化、打壓,最後出兵擊敗了土岐賴康,瓦解了他的勢力。

  此刻越前國的松原城外,隨著土岐賴康振臂一呼,在短短的半個月內,

  聚集了超過五十來個大名守護,四百多個家族家督,其餘武家更是不勝枚舉。

  粗略估計,至少來了十多萬人。

  甚至不止是地方勢力,連足利義滿的親信將領都背叛了他,比如大內氏家督大內義弘,曾是足利義滿手下猛將。

  還有遠江守護今川了俊,之前也是足利義滿手下將領。


  因而此時松原可謂是「群咸畢至」,共襄盛舉!

  正是二月底,春風拂面。

  松原城便是後世日本福並縣敦賀市一帶。

  這裡位於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北面,而平安京則位於琵琶湖西南,離松原不過50多公里。

  松原北面是海,南面是高山,唯有城池周邊有廣平原。

  在平原上到處都是帳篷,陸陸續續,依舊有不知道多少武士帶著人馬過來,被安置在城外住宿。

  而城內土岐賴康為首的諸多武將則聚集於城內府邸。

  能在這裡的基本上都是日本各藩國最強勢力,手底下要是沒有一千來號人,都不好意思在城裡出現。

  除了土岐賴康以外,還有號稱「六分一眾」的山名氏。

  這個家族很厲害,是丹波、丹後、因幡、伯耆、美作、但馬、和泉、紀伊、出雲、隱岐、備後等十一國守護。

  雖然十一國守護不像大內義弘一樣,一個人兼任周防、長門兩國守護,

  並且統治牢固,實力強悍。

  而是這十一國守護都出自山名氏家族,並且有的統治穩固,有的則只是名義上守護,實際上還是被自己本國的家族牽制。

  但即便如此,也已經十分強大,聯合在一起,是比土岐氏與大內氏兵力更多的最強氏族。

  此刻土岐賴康、大內義弘、今川了俊、山名時熙、一色范光、細川賴之、斯波義將、京極高秀等等頂級大世家門閥家督齊聚於此。

  這裡面很多都是之前效忠於室町幕府的地方大名守護,以及大勢力的家主。

  然而足利義滿投降明軍,且獻出天皇,還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讓他們覺得遭受了背叛。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奪回天皇,哪怕昔日有仇怨的大名守護,或者家主家督,也都放棄仇恨,共同討伐明軍。

  土岐賴康作為頂尖勢力之一,又是盟會發起者,很快就被眾人推舉為盟主。

  雖然其中也有不忿者,一些人認為如果這次能夠擊敗明軍,打倒室町幕府,盟主很可能成為新的幕府將軍。

  但形勢比人強。

  作為第一個站出來要會盟攻打明軍,且偽造了天皇詔書的人,土岐賴康的威望一時在下層武士當中無二,很多流浪武士紛紛來投靠,勢力大漲。

  因此眾人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

  而松原城府邸內,由於府邸太小了,居然都坐不下那麼多人,四五十號各守護大家主就只能盤膝坐在院子裡,靜等土岐賴康發號施令。

  土岐賴康從屋子裡被奴僕抬出來,他已經60來歲了,面容蒼老,看著眾人沉聲說道:「在場的很多人都曾效力於主君,為主君盡心盡忠數十年。然而主君無道,喪權辱國,連陛下都送給了明國,這是日本國的恥辱。我聽聞這世上只有愛護自己國家的道理,哪有將自己的國家出賣給外人的事情。如今明軍馬上就要把陛下送去明國,我們必須要上洛救出陛下,打敗明軍!」

  「不錯,當年元人何其不可一世,不最後還是敗在了我們手中。我日本國有天佑,何其怕死與之一戰。屆時必有神風!」

  大內義弘亦是站出來振臂一呼,高喊說道。

  「神風!神風!神風!」

  聽到他的話,場中頓時歡呼了起來,

  當年兩場海風讓元軍損失慘重,日本全國皆以為兩次颱風是神助,自此神風成為日本一個極為神聖的稱謂。

  等過了一會兒,大家漸漸安靜之後,土岐賴康才又說道:「這是關乎我日本國生死存亡的一戰,比之當年元人還要兇險。但不要害怕,明軍人數不多,據我們的內應觀察,他們才數千人而已。只要我們能殺進城內,與他們近身交戰,他們必死無疑。待我們殺光所有的明軍,處死足利義滿,救出陛下,諸位都將是日本國的英雄!」

  「上洛!」

  山名時熙高喊道。

  「上洛!上洛!上洛!」

  場內再次掀起巨大的聲浪,所有人亦都亢奮了起來,

  這一戰。

  他們要讓明軍知道他們日本國武士的厲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