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狡猾的李斯
咸陽。
章台宮中。
大秦的重要官員們聚集於此。
蒙武、王綰、李斯、尉繚、鄭國、馮劫、鄭國等大臣。
可以說。
嬴政已經召集了大秦半數的骨幹力量。
顯然,有重大事件發生。
「臣等拜見大王。」
大臣們進入大殿後,向嬴政鞠躬行禮。
「嗯。」
嬴政轉身,向眾臣示意。
「謝大王。」
眾臣立刻表示感謝,紛紛站直身體,等待嬴政的命令。
「你們知道寡人今天召集你們的原因嗎?」
嬴政問眼前的大臣們。
「回大王,是否與韓地有關?」
李斯立刻站出來,大聲報告。
「看來廷尉對韓地也很關心?」嬴政看了李斯一眼。
「為君分憂,是臣的職責。」
「韓地剛剛平定,臣在咸陽接到有關韓地的刑罰文書,自然不敢怠慢。」
「而現在。」
「韓地發生了一件大事。」
「請大王務必嚴肅處理,否則必將動搖我大秦的根基。」
李斯帶著憤怒和嚴肅的表情,鄭重地向嬴政報告。
「說。」
嬴政平靜地說。
「鎮守韓地的主將趙烈,辜負了王恩,竟然違背了我大秦以往對降兵的處理方式,私自赦免了降兵,並且給了他們擺脫奴隸身份的機會,讓他們加入了我大秦的軍隊。」
「這樣的做法,難道不是違背了我大秦的法律嗎?」
「趙烈膽大包天,臣懇請大王嚴懲,以維護我大秦法律的威嚴。」
李斯大聲報告。
聽到他的話。
蒙武、馮劫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李斯。
如今。
嬴政賜婚的詔書已經傳開,趙烈的妻子就是他李斯留在李家村的小女兒。
雖然李斯心狠手辣,與自己的女兒斷絕了關係,但從關係上來說,趙烈也算是李斯的女婿,對待女婿,他竟然如此無情,直接在大王面前告了趙烈一狀。
真是無情無義。
「廷尉的話不對。」
蒙武立刻站出來,直接反駁。
「上將軍有什麼話想說?」
「趙烈無視秦法,在韓地胡作非為,一次性赦免了十幾萬降兵,這難道不是大罪嗎?」
「我李斯作為大秦的廷尉,執行法律,自然不能讓趙烈如此放肆,影響我大秦的根基。」李斯立刻對蒙武說,一副要置趙烈於死地的樣子。
「誰告訴廷尉趙烈赦免了十幾萬降兵?」
蒙武反問。
「韓地的文書已經傳回咸陽,還是馮大人親筆寫的,難道這還能有假?」李斯冷冷地說。
「那廷尉就看錯了文書。」
「趙烈雖然沒有採用我大秦原本對降兵處理的兩種方法,但也沒有直接赦免那些降兵,而是給了他們獲得赦免的機會,只要他們為我大秦上陣殺敵,就可以擺脫奴隸身份。」
「在我大秦的法律中,對於奴隸也有這樣的規定,為國家立功,可以免除罪責。」
「難道廷尉不知道秦法嗎?」
蒙武也毫不示弱地對李斯說。
總之。
他蒙武已經把趙烈看作自己的晚輩了,而且趙烈還是從雍城大營走出來的,本來就是蒙家一脈,李斯想玩手段,他蒙武必然全力維護,看看誰的手段更高明。
「上將軍的話不對。」
「秦律對奴隸雖然有立功擺脫奴隸身份的恩惠,趙烈雖然沒有直接赦免那些降兵,但他卻沒有將降兵變成刑徒軍,而是將他們混編進我大秦的精銳部隊,而且還給了他們我大秦新兵一半的俸祿,增加了我大秦的財政負擔。」
「這是違背秦法的行為,難道這不是趙烈的罪過嗎?」
「我明白趙烈是自雍城大營而來,也知曉上將軍對他寄予厚望,但如果上將軍無視秦律以維護趙烈,那便是上將軍的過失。」李斯堅持認為趙烈違反了秦律,似乎這次他決心要給趙烈定罪。
顯然。
對於韓地的事務,對於韓非的事務。
李斯已經有所了解。
他手下吳達的死亡。
在韓非歸順秦國後,李斯立刻明白了,吳達之死肯定與趙烈有關。
對於韓非。
李斯有著強烈的忌憚。
只要韓非還在,他心中就無法安寧。
李斯很聰明,也非常自信,但面對韓非,他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及,多年來也沒有信心能夠超越韓非。
讓韓非歸順秦國,將來必然會與他爭奪相邦之位。
儘管韓非是被滅國的韓地人。
但李斯也不是純粹的老秦人。
在身份上,他與韓非並無二致,而且在秦始皇眼中,並沒有門戶之見,只要有才能,他就會任用。
趙烈幫助韓非除掉了吳達,又保全了韓非的性命。
在李斯心中,這已經成為了禁忌,已經結下了深仇大恨。
而且在得知秦始皇將趙烈賜婚給自己那個不爭氣的女兒後,李斯心中更加憤怒。
原本他有機會與大秦長公子聯姻,但都被那個山村小子破壞了,之後又讓韓非歸順秦國,讓他多了一個最大的敵人。
這讓李斯怎能不恨趙烈。
他真的恨不得立刻除掉趙烈。
而今天就是李斯發難的第一步。
他要將趙烈從主將的位置上拉下來,然後再一步步對付他。
所以他堅持趙烈違反秦律,大赦降卒,這就是他的籌碼。
「論朝堂上的辯論,我不如廷尉。」
「但若論軍中的見聞和指揮軍隊,你廷尉又能了解多少?」
「趙烈在韓地指揮軍隊,這幾個月來可有過失?」
「對於降卒的恩惠雖然不是我們大秦以往的處理方式,但足以讓降卒歸順,歸於我們大秦,如果按照以往的處理方法,譁變的事情難道還少嗎?」
「所以廷尉如果不懂軍事,那就不要多言。」蒙武也沒有退讓。
李斯用秦律來對付趙烈。
那蒙武就用軍隊的穩定,韓地的穩定來維護趙烈。
總之。
一切都取決於秦王的裁決。
「請大王嚴懲趙烈。」
李斯不再與蒙武爭辯,向嬴政鞠躬致敬。
「趙烈改變了處理方式,讓降卒歸順,這是大功,如果將來我們大秦軍隊沿用,無論多少降卒,我們大秦都可以收為己用,請大王賞賜趙烈。」蒙武也鞠躬致敬。
看著朝堂上的爭論。
其他朝臣只是靜靜地看著,沒有發言。
他們自然看出了李斯今天的不對勁,這明顯是在針對趙烈發難。
「啟奏大王。」
「上將軍桓漪在大殿外請求覲見。」
趙高走過來,恭敬地說道。
「桓漪?」
「他怎麼回來了?」
蒙武有些驚訝。
章台宮中。
大秦的重要官員們聚集於此。
蒙武、王綰、李斯、尉繚、鄭國、馮劫、鄭國等大臣。
可以說。
嬴政已經召集了大秦半數的骨幹力量。
顯然,有重大事件發生。
「臣等拜見大王。」
大臣們進入大殿後,向嬴政鞠躬行禮。
「嗯。」
嬴政轉身,向眾臣示意。
「謝大王。」
眾臣立刻表示感謝,紛紛站直身體,等待嬴政的命令。
「你們知道寡人今天召集你們的原因嗎?」
嬴政問眼前的大臣們。
「回大王,是否與韓地有關?」
李斯立刻站出來,大聲報告。
「看來廷尉對韓地也很關心?」嬴政看了李斯一眼。
「為君分憂,是臣的職責。」
「韓地剛剛平定,臣在咸陽接到有關韓地的刑罰文書,自然不敢怠慢。」
「而現在。」
「韓地發生了一件大事。」
「請大王務必嚴肅處理,否則必將動搖我大秦的根基。」
李斯帶著憤怒和嚴肅的表情,鄭重地向嬴政報告。
「說。」
嬴政平靜地說。
「鎮守韓地的主將趙烈,辜負了王恩,竟然違背了我大秦以往對降兵的處理方式,私自赦免了降兵,並且給了他們擺脫奴隸身份的機會,讓他們加入了我大秦的軍隊。」
「這樣的做法,難道不是違背了我大秦的法律嗎?」
「趙烈膽大包天,臣懇請大王嚴懲,以維護我大秦法律的威嚴。」
李斯大聲報告。
聽到他的話。
蒙武、馮劫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李斯。
如今。
嬴政賜婚的詔書已經傳開,趙烈的妻子就是他李斯留在李家村的小女兒。
雖然李斯心狠手辣,與自己的女兒斷絕了關係,但從關係上來說,趙烈也算是李斯的女婿,對待女婿,他竟然如此無情,直接在大王面前告了趙烈一狀。
真是無情無義。
「廷尉的話不對。」
蒙武立刻站出來,直接反駁。
「上將軍有什麼話想說?」
「趙烈無視秦法,在韓地胡作非為,一次性赦免了十幾萬降兵,這難道不是大罪嗎?」
「我李斯作為大秦的廷尉,執行法律,自然不能讓趙烈如此放肆,影響我大秦的根基。」李斯立刻對蒙武說,一副要置趙烈於死地的樣子。
「誰告訴廷尉趙烈赦免了十幾萬降兵?」
蒙武反問。
「韓地的文書已經傳回咸陽,還是馮大人親筆寫的,難道這還能有假?」李斯冷冷地說。
「那廷尉就看錯了文書。」
「趙烈雖然沒有採用我大秦原本對降兵處理的兩種方法,但也沒有直接赦免那些降兵,而是給了他們獲得赦免的機會,只要他們為我大秦上陣殺敵,就可以擺脫奴隸身份。」
「在我大秦的法律中,對於奴隸也有這樣的規定,為國家立功,可以免除罪責。」
「難道廷尉不知道秦法嗎?」
蒙武也毫不示弱地對李斯說。
總之。
他蒙武已經把趙烈看作自己的晚輩了,而且趙烈還是從雍城大營走出來的,本來就是蒙家一脈,李斯想玩手段,他蒙武必然全力維護,看看誰的手段更高明。
「上將軍的話不對。」
「秦律對奴隸雖然有立功擺脫奴隸身份的恩惠,趙烈雖然沒有直接赦免那些降兵,但他卻沒有將降兵變成刑徒軍,而是將他們混編進我大秦的精銳部隊,而且還給了他們我大秦新兵一半的俸祿,增加了我大秦的財政負擔。」
「這是違背秦法的行為,難道這不是趙烈的罪過嗎?」
「我明白趙烈是自雍城大營而來,也知曉上將軍對他寄予厚望,但如果上將軍無視秦律以維護趙烈,那便是上將軍的過失。」李斯堅持認為趙烈違反了秦律,似乎這次他決心要給趙烈定罪。
顯然。
對於韓地的事務,對於韓非的事務。
李斯已經有所了解。
他手下吳達的死亡。
在韓非歸順秦國後,李斯立刻明白了,吳達之死肯定與趙烈有關。
對於韓非。
李斯有著強烈的忌憚。
只要韓非還在,他心中就無法安寧。
李斯很聰明,也非常自信,但面對韓非,他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及,多年來也沒有信心能夠超越韓非。
讓韓非歸順秦國,將來必然會與他爭奪相邦之位。
儘管韓非是被滅國的韓地人。
但李斯也不是純粹的老秦人。
在身份上,他與韓非並無二致,而且在秦始皇眼中,並沒有門戶之見,只要有才能,他就會任用。
趙烈幫助韓非除掉了吳達,又保全了韓非的性命。
在李斯心中,這已經成為了禁忌,已經結下了深仇大恨。
而且在得知秦始皇將趙烈賜婚給自己那個不爭氣的女兒後,李斯心中更加憤怒。
原本他有機會與大秦長公子聯姻,但都被那個山村小子破壞了,之後又讓韓非歸順秦國,讓他多了一個最大的敵人。
這讓李斯怎能不恨趙烈。
他真的恨不得立刻除掉趙烈。
而今天就是李斯發難的第一步。
他要將趙烈從主將的位置上拉下來,然後再一步步對付他。
所以他堅持趙烈違反秦律,大赦降卒,這就是他的籌碼。
「論朝堂上的辯論,我不如廷尉。」
「但若論軍中的見聞和指揮軍隊,你廷尉又能了解多少?」
「趙烈在韓地指揮軍隊,這幾個月來可有過失?」
「對於降卒的恩惠雖然不是我們大秦以往的處理方式,但足以讓降卒歸順,歸於我們大秦,如果按照以往的處理方法,譁變的事情難道還少嗎?」
「所以廷尉如果不懂軍事,那就不要多言。」蒙武也沒有退讓。
李斯用秦律來對付趙烈。
那蒙武就用軍隊的穩定,韓地的穩定來維護趙烈。
總之。
一切都取決於秦王的裁決。
「請大王嚴懲趙烈。」
李斯不再與蒙武爭辯,向嬴政鞠躬致敬。
「趙烈改變了處理方式,讓降卒歸順,這是大功,如果將來我們大秦軍隊沿用,無論多少降卒,我們大秦都可以收為己用,請大王賞賜趙烈。」蒙武也鞠躬致敬。
看著朝堂上的爭論。
其他朝臣只是靜靜地看著,沒有發言。
他們自然看出了李斯今天的不對勁,這明顯是在針對趙烈發難。
「啟奏大王。」
「上將軍桓漪在大殿外請求覲見。」
趙高走過來,恭敬地說道。
「桓漪?」
「他怎麼回來了?」
蒙武有些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