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門派底蘊、感悟剛柔
「哈哈哈..倒也不是。真要是掌中青天,你父子二人怎麼能學的會?」
「只是借著天之雲、地之霧,讓你父子二人看個仔細罷了。」
張三丰一手托天,一手撫須微笑。
就是和藹和親的臉上,掛上了那麼一絲若有若無的小得意。
宋青書無意間瞥見這一幕,心中一動:「嘶!太師父難道真的會道門神通——掌中青天?」
張三丰為了讓宋青書,更加直觀的了解掌中的勁力運轉。
掌中青天中的天之雲,徹底化作地之霧。在掌心緩緩旋轉,好似一個青色大霧球。
同時又伸出一手,手中同樣托著一座青天,一個青色大霧球匯集而成。
只是這左右手之中的大霧球,旋轉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速度卻是相同的。
「青書,你之前所仿崆峒派陰陽磨,其中勁力真意,乃是雙手掌力分為陰陽兩種。」
「此功法應該是崆峒派用來引導弟子,明悟陰陽相合之道的修行功法。」
「修行的前提條件應該是,體內的陰陽二力充沛、平衡。是一門極為精巧的武功。」
「陰陽二力倒轉運使起來,可以消磨對手功力,你以剛柔之力代替陰陽二力,確實別出心裁,」
「但卻是急功近利,步子邁的太大,容易傷到自己。」
張三丰演示的正是崆峒派的陰陽磨勁力流轉,一語道破崆峒派陰陽磨的真意和根源。
在武學界,常有「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論調。
那麼除了師父親自領進門,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自然是有的,高深的武學秘籍!
六大派中的很多武學秘籍,在被創造之初,便被賦予了引導弟子入門的責任。
如武當派的震山掌和綿掌,只要將其中一種修煉到大成,便可一步步從無到有。
最後徹底明悟內功勁力變化,摸到細緻入微的門檻。
這一無形中的優勢,是江湖中尋常高手羨慕不來的。
通常也只有大門大派,才會有如此高深的武學秘籍。
這是開創門派的祖師,或者門派內數代、甚至幾代大高手的智慧結晶。
也就是所謂的門派底蘊。
這也是大門大派能夠穩定產出高手的原因之一,
甚至於有些門派被滅之後,倖存下來的弟子得到一本秘籍後,便可無師自通,成就高手、覆滅仇家、重建宗門。
這一點是那些江湖幫會羨慕不來的,因為這些幫會可謂是旋起旋滅。
考慮更多的是眼前的生活與快樂,金銀、勢力、爭鬥、美人...
宋青書恭敬受教,直到這時他才知道自己無意間,已經步入急功近利的歧途。
幸虧這次得到太師父的提點,不然只會一步錯、步步錯。直至萬劫不復!
「青書,剛柔之力,你更貼合哪一種?」
宋青書聰慧無比,立刻聽出了太師父話里的意思。
這是在告誡自己內功修為不足,不要急功近利,一口氣吃撐了。
先從剛柔之力中,選一種勁力主修。爭取早日在內力操控上達到細緻入微境界。
再來修另一種勁力,達到剛柔並濟,從而修行震天掌法第一式——只手托天!
實際上,無論是陰陽相合、剛柔並濟、五行輪轉,這些勁力境界都非常的高。
高到什麼程度吶?
只怕是有些武學宗師,都只是見識過,聽聞過一些原理,自己並沒有掌握。
崆峒派是祖上闊過。
專門研究內功勁力運轉,無論是七傷拳、陰陽磨都是寶貴的遺產。
武當派是現在闊氣,守著一個武學大宗師張三丰。
所以宋青書才能有機會了解剛柔並濟的原理。
「回太師父,孫兒想先修剛勁。」
宋青書這是基於自身情況考量後,才做出的正確決定。
他年不滿17歲,年輕氣盛、正是銳意進取的階段。剛烈兇猛的勁道,更適合宋青書的心性,更對脾氣。
而平時,宋青書也是武當震山掌用的更多一些。
聽到宋青書選擇剛勁,張三丰呵呵笑道:「也好,太師父當年選的是柔勁,希望青書你能走出自己的武學之路。」
言語間,四周的天之雲、地之霧猛地再次向張三丰掌心鑽去。
不一會功夫,張三丰手中便出現了一條清澈無比的小溪。
這小溪趴伏在張三丰掌心,順著掌心紋路蜿蜒流淌。首尾相連,形成了一個循環。
小溪流水極快,奔騰洶湧似大江。或者說,在張三丰的掌中青天中,這就是一條大江。
「青書,把手放上來,感受一下這由剛入柔的剛柔並濟之理。」
張三丰囑咐,宋青書依言照做,抬起右手放在張三丰的掌心。
與那條掌心大江緊緊貼合,與張三丰的手掌緊緊貼合。不留一絲縫隙。
宋青書緊閉雙眼,放空思想、遁入冥想。
只感覺眼前出現了一條奔騰洶湧大江,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
「青書你且先參悟修行,太師父會將完整的震天掌法傳授給你父親。」
「待得你可雙手各托起一座青天時,便可去你父那裡修行第二式。」
「日後可常去漢水、大江領悟剛柔並濟之理,亦可來此地觀陸海奔潮、海馬吐霧。」
半個時辰後,張三丰收回手掌,囑咐宋青書幾句,便領著宋遠橋另往他處去。
張三丰話音落下,收回探出的手掌,帶著宋遠橋往霧海更深處走去。
宋青書於霧海中盤膝而坐,探出右手,掌心朝天,一股剛猛的純陽內力自掌心噴薄而出。
立刻將周圍的霧海攪動的風雲變幻,四散而開,旋即又從四面八方湧來。
宋青書微微皺起了眉頭,輕聲低喃:「不對,勁力太強了。」
在內功勁力掌控這一維度,一向是宋青書的短板。
只是宋青書之前遇到的敵人里,很少有細緻入微境界的大高手。
西子湖上的雙槍老者是,但他與宋青書交手沒用內力。
成昆是,但他沒動手。
玄冥二老同樣是,但他們也沒動手。
范遙也是,但他在裝不是。
阿二、阿三、阿四,這三人明顯不是,所以才拿宋青書沒辦法。
正因如此,宋青書在這方面的短板,並沒有被很明顯的暴露出來。
宋青書如今開始摸索內功勁力的細微掌控,立刻就暴露出了大問題。
「只是借著天之雲、地之霧,讓你父子二人看個仔細罷了。」
張三丰一手托天,一手撫須微笑。
就是和藹和親的臉上,掛上了那麼一絲若有若無的小得意。
宋青書無意間瞥見這一幕,心中一動:「嘶!太師父難道真的會道門神通——掌中青天?」
張三丰為了讓宋青書,更加直觀的了解掌中的勁力運轉。
掌中青天中的天之雲,徹底化作地之霧。在掌心緩緩旋轉,好似一個青色大霧球。
同時又伸出一手,手中同樣托著一座青天,一個青色大霧球匯集而成。
只是這左右手之中的大霧球,旋轉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速度卻是相同的。
「青書,你之前所仿崆峒派陰陽磨,其中勁力真意,乃是雙手掌力分為陰陽兩種。」
「此功法應該是崆峒派用來引導弟子,明悟陰陽相合之道的修行功法。」
「修行的前提條件應該是,體內的陰陽二力充沛、平衡。是一門極為精巧的武功。」
「陰陽二力倒轉運使起來,可以消磨對手功力,你以剛柔之力代替陰陽二力,確實別出心裁,」
「但卻是急功近利,步子邁的太大,容易傷到自己。」
張三丰演示的正是崆峒派的陰陽磨勁力流轉,一語道破崆峒派陰陽磨的真意和根源。
在武學界,常有「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論調。
那麼除了師父親自領進門,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自然是有的,高深的武學秘籍!
六大派中的很多武學秘籍,在被創造之初,便被賦予了引導弟子入門的責任。
如武當派的震山掌和綿掌,只要將其中一種修煉到大成,便可一步步從無到有。
最後徹底明悟內功勁力變化,摸到細緻入微的門檻。
這一無形中的優勢,是江湖中尋常高手羨慕不來的。
通常也只有大門大派,才會有如此高深的武學秘籍。
這是開創門派的祖師,或者門派內數代、甚至幾代大高手的智慧結晶。
也就是所謂的門派底蘊。
這也是大門大派能夠穩定產出高手的原因之一,
甚至於有些門派被滅之後,倖存下來的弟子得到一本秘籍後,便可無師自通,成就高手、覆滅仇家、重建宗門。
這一點是那些江湖幫會羨慕不來的,因為這些幫會可謂是旋起旋滅。
考慮更多的是眼前的生活與快樂,金銀、勢力、爭鬥、美人...
宋青書恭敬受教,直到這時他才知道自己無意間,已經步入急功近利的歧途。
幸虧這次得到太師父的提點,不然只會一步錯、步步錯。直至萬劫不復!
「青書,剛柔之力,你更貼合哪一種?」
宋青書聰慧無比,立刻聽出了太師父話里的意思。
這是在告誡自己內功修為不足,不要急功近利,一口氣吃撐了。
先從剛柔之力中,選一種勁力主修。爭取早日在內力操控上達到細緻入微境界。
再來修另一種勁力,達到剛柔並濟,從而修行震天掌法第一式——只手托天!
實際上,無論是陰陽相合、剛柔並濟、五行輪轉,這些勁力境界都非常的高。
高到什麼程度吶?
只怕是有些武學宗師,都只是見識過,聽聞過一些原理,自己並沒有掌握。
崆峒派是祖上闊過。
專門研究內功勁力運轉,無論是七傷拳、陰陽磨都是寶貴的遺產。
武當派是現在闊氣,守著一個武學大宗師張三丰。
所以宋青書才能有機會了解剛柔並濟的原理。
「回太師父,孫兒想先修剛勁。」
宋青書這是基於自身情況考量後,才做出的正確決定。
他年不滿17歲,年輕氣盛、正是銳意進取的階段。剛烈兇猛的勁道,更適合宋青書的心性,更對脾氣。
而平時,宋青書也是武當震山掌用的更多一些。
聽到宋青書選擇剛勁,張三丰呵呵笑道:「也好,太師父當年選的是柔勁,希望青書你能走出自己的武學之路。」
言語間,四周的天之雲、地之霧猛地再次向張三丰掌心鑽去。
不一會功夫,張三丰手中便出現了一條清澈無比的小溪。
這小溪趴伏在張三丰掌心,順著掌心紋路蜿蜒流淌。首尾相連,形成了一個循環。
小溪流水極快,奔騰洶湧似大江。或者說,在張三丰的掌中青天中,這就是一條大江。
「青書,把手放上來,感受一下這由剛入柔的剛柔並濟之理。」
張三丰囑咐,宋青書依言照做,抬起右手放在張三丰的掌心。
與那條掌心大江緊緊貼合,與張三丰的手掌緊緊貼合。不留一絲縫隙。
宋青書緊閉雙眼,放空思想、遁入冥想。
只感覺眼前出現了一條奔騰洶湧大江,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
「青書你且先參悟修行,太師父會將完整的震天掌法傳授給你父親。」
「待得你可雙手各托起一座青天時,便可去你父那裡修行第二式。」
「日後可常去漢水、大江領悟剛柔並濟之理,亦可來此地觀陸海奔潮、海馬吐霧。」
半個時辰後,張三丰收回手掌,囑咐宋青書幾句,便領著宋遠橋另往他處去。
張三丰話音落下,收回探出的手掌,帶著宋遠橋往霧海更深處走去。
宋青書於霧海中盤膝而坐,探出右手,掌心朝天,一股剛猛的純陽內力自掌心噴薄而出。
立刻將周圍的霧海攪動的風雲變幻,四散而開,旋即又從四面八方湧來。
宋青書微微皺起了眉頭,輕聲低喃:「不對,勁力太強了。」
在內功勁力掌控這一維度,一向是宋青書的短板。
只是宋青書之前遇到的敵人里,很少有細緻入微境界的大高手。
西子湖上的雙槍老者是,但他與宋青書交手沒用內力。
成昆是,但他沒動手。
玄冥二老同樣是,但他們也沒動手。
范遙也是,但他在裝不是。
阿二、阿三、阿四,這三人明顯不是,所以才拿宋青書沒辦法。
正因如此,宋青書在這方面的短板,並沒有被很明顯的暴露出來。
宋青書如今開始摸索內功勁力的細微掌控,立刻就暴露出了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