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偷盜
寧遠想了一下,還是隱瞞了妖怪的事,這位柳少俠已經如此倒霉了,寧遠不忍心再將他拖下水。
柳少俠見他遮遮掩掩的,也沒有繼續追問。
寧遠再次去甄不凡家中探望時,得知了甄芸病倒了,大夫診斷是受了過度驚嚇,心神不寧引起的。
甄不凡按照大夫的開出的方子,抓藥給甄芸服下,又照看她睡著,神情十分疲憊。
至於藥效如何,只能之後再看了。
寧遠知道甄不凡此刻估計沒有心思招待自己,識趣的告辭離開了。
想到自己被白蓮教耽擱,有段時間沒去赤水江邊,今日有空,寧遠索性決定去轉一圈。
沒想到還真碰到了一單生意,委託寧遠的人聽口音明顯不是本地人,三十歲左右,穿著樸素,從外表上看不像有錢的樣子。
委託人介紹說落水的同樣是個外地人,兩人是商人,路過此地想著置辦一些貨物,不曾想乘船時中途一人不幸落水,淹死在了江中。
寧遠又問了一些死者的特徵,以及落水的時間後,就劃著名船在江上找尋屍首。
根據落水時間,寧遠推算了一下距離,寧遠將船劃到推算的位置,順利的找到了死者。
不過出乎寧遠意料,此人穿著不凡,整個人白白胖胖的,手上也沒有老繭,看起來倒是更像個富商。
他感覺事情可能並不像委託人講得那麼簡單,其中另有隱情,不過此刻也懶得理會了。
自己連白蓮教都來不及管,哪裡還有時間管這些普通老百姓之間的事,還是交給官府吧。
寧遠將屍體撈上了岸,仵作來驗了屍,不知是否是委託人提前給了好處,整個過程匆匆結束。
仵作定了個意外落水身亡,就離開了,寧遠拿到賞錢後,道了聲多謝,同樣離開了。
結果回家時,發現燕飛羽正在等他。
寧遠從他臉上的表情就知道此行必然不太順利,事實也和他預料的一樣。
燕飛羽表情有些尷尬,這已經是自己第二次誇下海口,結果碰了一鼻子灰。
他這次如願見到了太平府的兵馬指揮,對方聽他說完圍剿白蓮教一事,沒有立刻答應,只說讓自己思考一下。
結果第二天燕飛羽再去找時,指揮使已經躺在了床上,說是昨夜不小心受了風寒,眼下雖是有心殺賊,可身體卻動彈不得。
昨天都還好好的,今天突然就臥病在床,很明顯就是指揮使找了個藉口。
燕飛羽一陣旁敲側擊後,指揮使才暗示他自己手上沒錢,調動不了手下這群官兵。
燕飛羽哪裡去給他弄來軍餉,見軟的不行,只好來硬的,表示自己會將此事上報給朝廷。
沒想到指揮使油鹽不進,表示自己已經六十多歲了,也到了告老還鄉的時候,說什麼也不肯配合燕飛羽。
就在寧遠想著怎麼解決此事時,燕飛羽卻從懷中掏出了指揮使的令牌。
原來那日被拒絕後,燕飛羽心有不甘,便想出了一個損招,直接偷走指揮使的令牌。
他藉機在指揮使府邸轉了一圈,弄清楚指揮使書房所在後,當晚便化身梁上君子,偷走了令牌。
寧遠有些擔心,不知道單靠一枚令牌,是否能調動官兵心甘情願陪他們去圍殺白蓮教。
燕飛羽卻讓他放心,他在做誅妖校尉之前就是一名官兵,現在太平府官兵中有很多人他都認識。
「要是日後被發現,偷盜令牌可不是一件小事」
寧遠還是覺得此事有點不靠譜,想要繼續勸一下燕飛羽。
「沒事,只要抓住白蓮教就是大功一件,不怕指揮使不心動,他若敢揭穿,丟失令牌也是一件大罪」
寧遠見他堅持,也不好再勸,只好同意了此事。
萬幸的是,燕飛羽在官兵中頗有威信,也確實有許多人都認識他,在他拿出指揮使令牌後,成功調動了官兵。
在他的帶領下,官兵牢牢把守在沼澤外圍,寧遠與燕飛羽則是一直來到沼澤處隱藏起來。
和預料的不差,張月的妖怪果然是在此地降服的,而且在那條地龍死後,兩人又來到了這裡。
張月懷裡抱著一個嬰兒,身邊跟著一名八九歲的小孩,正是寧遠兩人一直苦苦找尋的千里眼,沒想到這次一併碰上。
李清走在最後面,和張月說著什麼,後者卻絲毫不理會。
張月將嬰兒放在沼澤不遠處,離開溫暖的懷抱,嬰兒馬上哭泣了起來,寧遠也明白了他們的打算,竟然是拿嬰兒做誘餌。
寧遠側身看了一下燕飛羽,發現同樣被白蓮教的殘忍行徑惹怒,兩人不再猶豫,一齊出手。
張月注意到了寧遠兩人,內心頓感不妙,急忙招呼張清快撤。
可惜寧遠兩人早有準備,哪裡會讓他們如此輕鬆就逃走,燕飛羽很快追上了張清,兩人斗在一起。
而寧遠則是找上了張月,一劍便朝著她的身軀斬下。
張月還想故技重施,一口迷煙從嘴裡吐出,寧遠卻早有防備,一揮衣袖,迷煙便四散開來。
眼瞅著劍刃便要斬中張月,突然從身旁伸出一隻鉗子將劍擋開,原來是千里眼危機時刻變幻妖身,替張月擋住了寧遠。
寧遠將目光投向千里眼,發現此妖和之前的瞎眼老丈所化妖身類似,都是一副蟲子模樣。
八足,雙鉗,背上生有鱗甲,唯一不同的是頭上沒有觸鬚,頭部卻長著八隻眼睛。
「既然你找死,那就怪不得我了」。
寧遠之前天天被窺視,早就恨透了這隻妖怪,見它敢來阻攔,當即學甄不凡斬向妖怪鉗子關節處。
張月見千里眼擋在自己身前,根本沒有聯手的意思,自顧自的繼續往外逃去。
寧遠不想放跑張月,加快了攻勢,千里眼避開了關節,可也被劍刃劃出了一道深深的傷口。
不給它喘息的機會,寧遠劍勢如同疾風驟雨般落下,千里眼本來就不擅長近身搏鬥,很快,它的一對鉗子就被寧遠斬落。
接著便是足須,等寧遠用劍刺穿千里眼腦袋時,張月已不見了蹤影。
柳少俠見他遮遮掩掩的,也沒有繼續追問。
寧遠再次去甄不凡家中探望時,得知了甄芸病倒了,大夫診斷是受了過度驚嚇,心神不寧引起的。
甄不凡按照大夫的開出的方子,抓藥給甄芸服下,又照看她睡著,神情十分疲憊。
至於藥效如何,只能之後再看了。
寧遠知道甄不凡此刻估計沒有心思招待自己,識趣的告辭離開了。
想到自己被白蓮教耽擱,有段時間沒去赤水江邊,今日有空,寧遠索性決定去轉一圈。
沒想到還真碰到了一單生意,委託寧遠的人聽口音明顯不是本地人,三十歲左右,穿著樸素,從外表上看不像有錢的樣子。
委託人介紹說落水的同樣是個外地人,兩人是商人,路過此地想著置辦一些貨物,不曾想乘船時中途一人不幸落水,淹死在了江中。
寧遠又問了一些死者的特徵,以及落水的時間後,就劃著名船在江上找尋屍首。
根據落水時間,寧遠推算了一下距離,寧遠將船劃到推算的位置,順利的找到了死者。
不過出乎寧遠意料,此人穿著不凡,整個人白白胖胖的,手上也沒有老繭,看起來倒是更像個富商。
他感覺事情可能並不像委託人講得那麼簡單,其中另有隱情,不過此刻也懶得理會了。
自己連白蓮教都來不及管,哪裡還有時間管這些普通老百姓之間的事,還是交給官府吧。
寧遠將屍體撈上了岸,仵作來驗了屍,不知是否是委託人提前給了好處,整個過程匆匆結束。
仵作定了個意外落水身亡,就離開了,寧遠拿到賞錢後,道了聲多謝,同樣離開了。
結果回家時,發現燕飛羽正在等他。
寧遠從他臉上的表情就知道此行必然不太順利,事實也和他預料的一樣。
燕飛羽表情有些尷尬,這已經是自己第二次誇下海口,結果碰了一鼻子灰。
他這次如願見到了太平府的兵馬指揮,對方聽他說完圍剿白蓮教一事,沒有立刻答應,只說讓自己思考一下。
結果第二天燕飛羽再去找時,指揮使已經躺在了床上,說是昨夜不小心受了風寒,眼下雖是有心殺賊,可身體卻動彈不得。
昨天都還好好的,今天突然就臥病在床,很明顯就是指揮使找了個藉口。
燕飛羽一陣旁敲側擊後,指揮使才暗示他自己手上沒錢,調動不了手下這群官兵。
燕飛羽哪裡去給他弄來軍餉,見軟的不行,只好來硬的,表示自己會將此事上報給朝廷。
沒想到指揮使油鹽不進,表示自己已經六十多歲了,也到了告老還鄉的時候,說什麼也不肯配合燕飛羽。
就在寧遠想著怎麼解決此事時,燕飛羽卻從懷中掏出了指揮使的令牌。
原來那日被拒絕後,燕飛羽心有不甘,便想出了一個損招,直接偷走指揮使的令牌。
他藉機在指揮使府邸轉了一圈,弄清楚指揮使書房所在後,當晚便化身梁上君子,偷走了令牌。
寧遠有些擔心,不知道單靠一枚令牌,是否能調動官兵心甘情願陪他們去圍殺白蓮教。
燕飛羽卻讓他放心,他在做誅妖校尉之前就是一名官兵,現在太平府官兵中有很多人他都認識。
「要是日後被發現,偷盜令牌可不是一件小事」
寧遠還是覺得此事有點不靠譜,想要繼續勸一下燕飛羽。
「沒事,只要抓住白蓮教就是大功一件,不怕指揮使不心動,他若敢揭穿,丟失令牌也是一件大罪」
寧遠見他堅持,也不好再勸,只好同意了此事。
萬幸的是,燕飛羽在官兵中頗有威信,也確實有許多人都認識他,在他拿出指揮使令牌後,成功調動了官兵。
在他的帶領下,官兵牢牢把守在沼澤外圍,寧遠與燕飛羽則是一直來到沼澤處隱藏起來。
和預料的不差,張月的妖怪果然是在此地降服的,而且在那條地龍死後,兩人又來到了這裡。
張月懷裡抱著一個嬰兒,身邊跟著一名八九歲的小孩,正是寧遠兩人一直苦苦找尋的千里眼,沒想到這次一併碰上。
李清走在最後面,和張月說著什麼,後者卻絲毫不理會。
張月將嬰兒放在沼澤不遠處,離開溫暖的懷抱,嬰兒馬上哭泣了起來,寧遠也明白了他們的打算,竟然是拿嬰兒做誘餌。
寧遠側身看了一下燕飛羽,發現同樣被白蓮教的殘忍行徑惹怒,兩人不再猶豫,一齊出手。
張月注意到了寧遠兩人,內心頓感不妙,急忙招呼張清快撤。
可惜寧遠兩人早有準備,哪裡會讓他們如此輕鬆就逃走,燕飛羽很快追上了張清,兩人斗在一起。
而寧遠則是找上了張月,一劍便朝著她的身軀斬下。
張月還想故技重施,一口迷煙從嘴裡吐出,寧遠卻早有防備,一揮衣袖,迷煙便四散開來。
眼瞅著劍刃便要斬中張月,突然從身旁伸出一隻鉗子將劍擋開,原來是千里眼危機時刻變幻妖身,替張月擋住了寧遠。
寧遠將目光投向千里眼,發現此妖和之前的瞎眼老丈所化妖身類似,都是一副蟲子模樣。
八足,雙鉗,背上生有鱗甲,唯一不同的是頭上沒有觸鬚,頭部卻長著八隻眼睛。
「既然你找死,那就怪不得我了」。
寧遠之前天天被窺視,早就恨透了這隻妖怪,見它敢來阻攔,當即學甄不凡斬向妖怪鉗子關節處。
張月見千里眼擋在自己身前,根本沒有聯手的意思,自顧自的繼續往外逃去。
寧遠不想放跑張月,加快了攻勢,千里眼避開了關節,可也被劍刃劃出了一道深深的傷口。
不給它喘息的機會,寧遠劍勢如同疾風驟雨般落下,千里眼本來就不擅長近身搏鬥,很快,它的一對鉗子就被寧遠斬落。
接著便是足須,等寧遠用劍刺穿千里眼腦袋時,張月已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