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791攔截玉璽
第791章 791攔截玉璽
夜深。
身穿文武袖甲冑的元無憂胯騎烏騅,從博望一路狂飆,往新野進發。
她一出門就得知,蕭桐言把高延宗放下就跑了,驢車就扔在這,都沒管。
擺明了做賊心虛。
元無憂滿腔怒意,她想不到,下午對她一副欲拒還迎的萬郁無虞,竟然親手害死了高延宗腹中,自己的孩子,還差點殺了孩子他爹!
他居然還裝作沒事人一般,說謊騙她,說對高延宗的事不知情?
她又路遇騎馬披甲的乙弗亞,一打聽才知道,周國派來討伐党項可汗的是拓跋衍。
元無憂忽然想起,「伽羅呢?你們搶走他舅舅時,把她怎麼了?」
「誰敢把她怎麼樣?早被尉遲迥領走了。」
乙弗亞就策馬跟在她身邊,追著說話:
「我今天在育陽,遠遠瞧見那党項新任可汗了,怎麼有些眼熟啊?你應該見過他吧?那個姓拓跋的小子哪兒冒出來的?」
元無憂懶得搪塞,便要攆他走。
這小子卻不滿了,「你卸磨殺驢是吧?我話還沒說完呢。」
「那你說。」
「你是不是因為上次,我喊你妹妹,還調戲你,生我氣了啊?」
「犯不上,有話快說別放屁。」
「其實我看清楚了,那党項可汗長著一張萬郁無虞的臉,可他不是該死了嗎?」
元無憂心裡咯噔一下,愕然轉過頭,目露錯愕。
旁邊騎馬的銀甲男子微微一笑,深藍眸子裡噙著涼薄、銳利的目光。
「當初你長街上因為我懲戒他,對我下死手,我可記仇呢。」
她心頭一震過後,便恢復平靜。
「我也記仇呢,你們把他逮住的是吧?快帶我去見他,我有事要質問他。」
「聽說你那個男狐狸被他給閹了?嘖嘖,只怕他以後立不立的起來都成問題。」
「你怎麼又知道?誰說閹了,就是……可能小產了。」
「你以為我想知道啊?我倒霉,周國人都拿我當信鴿使喚,就都知道點了。」
說著,乙弗亞沖她挑眉,
「據說拓跋衍是自動請纓來南陽的,就從玉璽被蕭家搶走之後,他早就看不慣萬郁無虞了。這次他跟尉遲迥一起給党項設圈套,倒是挺積極,也不知道他為何積極來蹚渾水。」
乙弗亞不知內情,元無憂可清楚。
既然周國和蕭家聯手,高延宗又是蕭家救的,肯定是齊國還不知高延宗的去向,周國已經知道了。
而拓跋衍可是高延宗的七叔,是為了他這個侄子才遭皇帝猜忌,假死脫身,改名換姓。
這次聽到高延宗受了這樣天大的折辱,肯定會迫不及待替他報仇。
乙弗亞也說了,玉璽肯定還在蕭家手裡,而且經過隴西李公子、北齊安德王這麼左右手一倒,近日荊襄之地到江陵亂成一鍋粥,恐怕就為掩人耳目,把玉璽送走。
而党項可汗其實並未被捉住,而是因為華胥虎符被蕭家偷走,急著去奪回而已。
元無憂一聽,後背就直冒冷汗。
她居然忘了,自己一直藏在左手護腕里的兩半玉鐲虎符,自從被宇文直弄暈搜走後,就一直在萬郁無虞手裡呢。
連玉璽丟了,元無憂都沒這麼擔心!畢竟不是所有拿玉璽的人,都能號令天下。但拿著華胥虎符的人,一定能在華胥轄區調兵遣將。
乙弗亞還讓元無憂選,「先去攔截玉璽,還是先找党項可汗報仇,你二選一吧。」
元無憂於是一人一馬,誰也不帶就去攔截玉璽。
在背負華胥虎符失竊的罪名後,萬郁無虞急需重獲華胥國主的信任,急於補救,所以他孤身跟著蕭葉闖入荊襄。
卻被身後的周國人緊追不捨,給他堵截進了荊棘叢、沼澤地。
另一頭的元無憂,因想起蕭桐言說過,棘陽繳獲的那兩枚金戒指是建康工藝,只有嫡親正統皇室能用,繫舟世子那種偏支用不上。
元無憂便懷疑,蕭家有人跟陳朝太子有瓜葛。加之近日有江陵口音的人流連於襄陽,買渡船,又瞧見蕭家女曾在附近出現過,襄陽太守就跟著分析,猜測蕭家渡船恐怕是要找陳朝太子。
她也沒耽擱,讓襄陽太守連夜封鎖河道,阻止垛口的渡船進出。又恐刻舟求劍,襄陽太守便自告奮勇,派水軍沿著河道去後梁邊界,試圖盤查阻攔已經跑了的渡船。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沒成想這一網下去,還真有大魚。
襄陽太守派出的人,還真在荊襄之地和後梁邊界,攔住了南梁蕭太子。
——於是日出清早,晨露未消,女國主就帶兵來到了邊界渡口。
深入周國和後梁腹地的元無憂,還是猜錯了蕭家和陳朝的關係。
一看見邊界渡口,衣冠楚楚,雲淡風輕的南梁末代太子,元無憂就知道自己中計了。她來阻攔蕭太子,他也是誘敵之計調虎離山。
兩撥人對面而站,來勢洶洶的女國主身穿文武袖,紅袍金甲,高束馬尾滿眼威壓。
而對面的南梁末代太子不卑不亢,不慌不忙地沖她作揖,微微笑道:
「如果陳朝太子是我,確實最離譜又最合理,可惜我不是。而國主陛下來找我,也是選錯了路。」
擋路的蕭家太子,給元無憂眼前橫著兩條路:
一條是蕭桐言和西梁成了棄子,只為玉璽能裝船去往陳朝。一條是告訴元無憂,蕭桐言已挾持党項可汗,倆人被困荊棘,要麼失去玉璽讓蕭桐言死,要麼截獲玉璽讓她的舊臣死。
而這兩條相反的路,因為同時在進行著,元無憂只能選一個攔截。
他還說,拓跋衍攆著党項可汗單騎來追蕭桐言,卻透露出虎符和玉璽,都在江夏公主蕭桐言身上。
而放任党項可汗去搜蕭桐言的身找玉璽,讓党項可汗和江夏公主結仇,擺明了沒想讓那個叛徒活著。
一聽這稱呼,元無憂忙問他何出此言?
他卻反問她,「都到這時候了,國主還要假裝不知情嗎?那党項可汗,可不就是前些天假死的党項叛徒,萬郁無虞嗎?」
她眼神陰鬱,「你又沒見過萬郁無虞,為何這麼說?」
「我是沒見過,可我姑姑江夏公主見過。」
華胥國主聞言冷哼一聲,鳳眸斜睨一眼面前的蕭太子。
「蕭桐言是想死了吧?孤原以為她左右逢源是在多方下注,原來是不惜得罪所有人。」
下面這段劇情有點危險,晚點發,今天十更
夜深。
身穿文武袖甲冑的元無憂胯騎烏騅,從博望一路狂飆,往新野進發。
她一出門就得知,蕭桐言把高延宗放下就跑了,驢車就扔在這,都沒管。
擺明了做賊心虛。
元無憂滿腔怒意,她想不到,下午對她一副欲拒還迎的萬郁無虞,竟然親手害死了高延宗腹中,自己的孩子,還差點殺了孩子他爹!
他居然還裝作沒事人一般,說謊騙她,說對高延宗的事不知情?
她又路遇騎馬披甲的乙弗亞,一打聽才知道,周國派來討伐党項可汗的是拓跋衍。
元無憂忽然想起,「伽羅呢?你們搶走他舅舅時,把她怎麼了?」
「誰敢把她怎麼樣?早被尉遲迥領走了。」
乙弗亞就策馬跟在她身邊,追著說話:
「我今天在育陽,遠遠瞧見那党項新任可汗了,怎麼有些眼熟啊?你應該見過他吧?那個姓拓跋的小子哪兒冒出來的?」
元無憂懶得搪塞,便要攆他走。
這小子卻不滿了,「你卸磨殺驢是吧?我話還沒說完呢。」
「那你說。」
「你是不是因為上次,我喊你妹妹,還調戲你,生我氣了啊?」
「犯不上,有話快說別放屁。」
「其實我看清楚了,那党項可汗長著一張萬郁無虞的臉,可他不是該死了嗎?」
元無憂心裡咯噔一下,愕然轉過頭,目露錯愕。
旁邊騎馬的銀甲男子微微一笑,深藍眸子裡噙著涼薄、銳利的目光。
「當初你長街上因為我懲戒他,對我下死手,我可記仇呢。」
她心頭一震過後,便恢復平靜。
「我也記仇呢,你們把他逮住的是吧?快帶我去見他,我有事要質問他。」
「聽說你那個男狐狸被他給閹了?嘖嘖,只怕他以後立不立的起來都成問題。」
「你怎麼又知道?誰說閹了,就是……可能小產了。」
「你以為我想知道啊?我倒霉,周國人都拿我當信鴿使喚,就都知道點了。」
說著,乙弗亞沖她挑眉,
「據說拓跋衍是自動請纓來南陽的,就從玉璽被蕭家搶走之後,他早就看不慣萬郁無虞了。這次他跟尉遲迥一起給党項設圈套,倒是挺積極,也不知道他為何積極來蹚渾水。」
乙弗亞不知內情,元無憂可清楚。
既然周國和蕭家聯手,高延宗又是蕭家救的,肯定是齊國還不知高延宗的去向,周國已經知道了。
而拓跋衍可是高延宗的七叔,是為了他這個侄子才遭皇帝猜忌,假死脫身,改名換姓。
這次聽到高延宗受了這樣天大的折辱,肯定會迫不及待替他報仇。
乙弗亞也說了,玉璽肯定還在蕭家手裡,而且經過隴西李公子、北齊安德王這麼左右手一倒,近日荊襄之地到江陵亂成一鍋粥,恐怕就為掩人耳目,把玉璽送走。
而党項可汗其實並未被捉住,而是因為華胥虎符被蕭家偷走,急著去奪回而已。
元無憂一聽,後背就直冒冷汗。
她居然忘了,自己一直藏在左手護腕里的兩半玉鐲虎符,自從被宇文直弄暈搜走後,就一直在萬郁無虞手裡呢。
連玉璽丟了,元無憂都沒這麼擔心!畢竟不是所有拿玉璽的人,都能號令天下。但拿著華胥虎符的人,一定能在華胥轄區調兵遣將。
乙弗亞還讓元無憂選,「先去攔截玉璽,還是先找党項可汗報仇,你二選一吧。」
元無憂於是一人一馬,誰也不帶就去攔截玉璽。
在背負華胥虎符失竊的罪名後,萬郁無虞急需重獲華胥國主的信任,急於補救,所以他孤身跟著蕭葉闖入荊襄。
卻被身後的周國人緊追不捨,給他堵截進了荊棘叢、沼澤地。
另一頭的元無憂,因想起蕭桐言說過,棘陽繳獲的那兩枚金戒指是建康工藝,只有嫡親正統皇室能用,繫舟世子那種偏支用不上。
元無憂便懷疑,蕭家有人跟陳朝太子有瓜葛。加之近日有江陵口音的人流連於襄陽,買渡船,又瞧見蕭家女曾在附近出現過,襄陽太守就跟著分析,猜測蕭家渡船恐怕是要找陳朝太子。
她也沒耽擱,讓襄陽太守連夜封鎖河道,阻止垛口的渡船進出。又恐刻舟求劍,襄陽太守便自告奮勇,派水軍沿著河道去後梁邊界,試圖盤查阻攔已經跑了的渡船。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沒成想這一網下去,還真有大魚。
襄陽太守派出的人,還真在荊襄之地和後梁邊界,攔住了南梁蕭太子。
——於是日出清早,晨露未消,女國主就帶兵來到了邊界渡口。
深入周國和後梁腹地的元無憂,還是猜錯了蕭家和陳朝的關係。
一看見邊界渡口,衣冠楚楚,雲淡風輕的南梁末代太子,元無憂就知道自己中計了。她來阻攔蕭太子,他也是誘敵之計調虎離山。
兩撥人對面而站,來勢洶洶的女國主身穿文武袖,紅袍金甲,高束馬尾滿眼威壓。
而對面的南梁末代太子不卑不亢,不慌不忙地沖她作揖,微微笑道:
「如果陳朝太子是我,確實最離譜又最合理,可惜我不是。而國主陛下來找我,也是選錯了路。」
擋路的蕭家太子,給元無憂眼前橫著兩條路:
一條是蕭桐言和西梁成了棄子,只為玉璽能裝船去往陳朝。一條是告訴元無憂,蕭桐言已挾持党項可汗,倆人被困荊棘,要麼失去玉璽讓蕭桐言死,要麼截獲玉璽讓她的舊臣死。
而這兩條相反的路,因為同時在進行著,元無憂只能選一個攔截。
他還說,拓跋衍攆著党項可汗單騎來追蕭桐言,卻透露出虎符和玉璽,都在江夏公主蕭桐言身上。
而放任党項可汗去搜蕭桐言的身找玉璽,讓党項可汗和江夏公主結仇,擺明了沒想讓那個叛徒活著。
一聽這稱呼,元無憂忙問他何出此言?
他卻反問她,「都到這時候了,國主還要假裝不知情嗎?那党項可汗,可不就是前些天假死的党項叛徒,萬郁無虞嗎?」
她眼神陰鬱,「你又沒見過萬郁無虞,為何這麼說?」
「我是沒見過,可我姑姑江夏公主見過。」
華胥國主聞言冷哼一聲,鳳眸斜睨一眼面前的蕭太子。
「蕭桐言是想死了吧?孤原以為她左右逢源是在多方下注,原來是不惜得罪所有人。」
下面這段劇情有點危險,晚點發,今天十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