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漢書》第九》解說(續)二
但他還繼續寫書,直到征和(年號)二年(公元前九十一),全書才完成,一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他死了以後,這本書一部分得以流傳,直到漢宣帝年間,他的外孫孫楊惲才把全書獻上去,並傳言說是公書(全天下人可用之書)。漢人將這本書稱為《太史公書》、《太史公》、《太史公記》、《太史記》,直到魏晉間才簡稱為《史記》,《史記》變成了定名(確定的名)。這部書被後世補續改竄了不少,唉,可嘆!
司馬遷啊,是竊比(比得上)孔子的人物,他們啊,都保存了文獻,這貢獻太大了!
在《史記·自序》中記載了司馬遷和上大夫壺遂討論的事,司馬遷在這裡稱讚了孔子,又稱讚了《春秋》。
《史記》竊比《春秋》,但卻不咬文嚼字。雖書中也有議論,但卻是作者的牢騷(抱怨)之詞。
歷史上並非只有司馬遷發憤寫書,韓非等人都是發憤才寫書,因為他們感嘆世道之無常。
班彪也同樣推崇這樣的史。司馬遷推崇道家,但當時儒家獨霸天下。司馬遷慢慢也不在推崇道家,而是推崇儒家。
他在《遊俠》《貨殖》兩傳中寫到了他的身世,感嘆世道炎涼。
他只是因為在漢武帝面前說了李陵的好話便不能自贖(自己解除自己的罪),所以才有「羞貧窮」的話,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有一個朋友來救他。
後來東漢王允死看到發憤著書這話,再加上這本書本身就有點兒咬文嚼字,便說《史記》是的謗書,不但誤解,也小看司馬遷。《史記》的內容有十二本紀,記載帝王的政治成績;十表,以記世代為主。八書,記載制度的改革;三十世家,記載侯國(附屬國)的世代存亡;七十列傳,記載各方面的人物。史家把這稱為「紀傳體」,因為「紀傳」是這本書中最重要的部分。
這本史書不是雜記,而是順著年月而編。從《史記》開始司馬遷能貫穿金傳,整齊百家雜語,成他一家之言。他知道「整齊」的重要性,也知道怎樣去「整齊」。
《春秋左氏傳》雖也可算通史,但規模很完備的通史,還得《史記》這本書。班固根據他父親班彪的意見,說司馬遷如何如何好。
《史記》一共一百三十篇,列傳卻占了大半。司馬遷是以人物為中心的,他最擅長描寫,靠著他的筆,古代許多人物都活靈活現,躍然紙上。
好了,對於《史記》的介紹,到此為止。
接下來介紹《漢書》。
《漢書》是班固所著。
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人,於光武帝建武八年(西元三二)生,帝永元二年去世。
他們家和司馬家一樣,是個世家。《漢書》是子承父業。
但班固的祖籍卻比司馬遷好多了。他的宗族搬班斿博學,成帝時期,他和劉向同校,治理皇帝藏書,由於治理地很妥當,成帝便賜給他全套藏書的複印版,《史記》就在其中。
當時書流傳很少,想要得到很不容易,班家因為得了這批賜書,就變成了一個大圖書館,他家又可以招待客人,因此當時的許多學者都去班家看書。
司馬遷啊,是竊比(比得上)孔子的人物,他們啊,都保存了文獻,這貢獻太大了!
在《史記·自序》中記載了司馬遷和上大夫壺遂討論的事,司馬遷在這裡稱讚了孔子,又稱讚了《春秋》。
《史記》竊比《春秋》,但卻不咬文嚼字。雖書中也有議論,但卻是作者的牢騷(抱怨)之詞。
歷史上並非只有司馬遷發憤寫書,韓非等人都是發憤才寫書,因為他們感嘆世道之無常。
班彪也同樣推崇這樣的史。司馬遷推崇道家,但當時儒家獨霸天下。司馬遷慢慢也不在推崇道家,而是推崇儒家。
他在《遊俠》《貨殖》兩傳中寫到了他的身世,感嘆世道炎涼。
他只是因為在漢武帝面前說了李陵的好話便不能自贖(自己解除自己的罪),所以才有「羞貧窮」的話,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有一個朋友來救他。
後來東漢王允死看到發憤著書這話,再加上這本書本身就有點兒咬文嚼字,便說《史記》是的謗書,不但誤解,也小看司馬遷。《史記》的內容有十二本紀,記載帝王的政治成績;十表,以記世代為主。八書,記載制度的改革;三十世家,記載侯國(附屬國)的世代存亡;七十列傳,記載各方面的人物。史家把這稱為「紀傳體」,因為「紀傳」是這本書中最重要的部分。
這本史書不是雜記,而是順著年月而編。從《史記》開始司馬遷能貫穿金傳,整齊百家雜語,成他一家之言。他知道「整齊」的重要性,也知道怎樣去「整齊」。
《春秋左氏傳》雖也可算通史,但規模很完備的通史,還得《史記》這本書。班固根據他父親班彪的意見,說司馬遷如何如何好。
《史記》一共一百三十篇,列傳卻占了大半。司馬遷是以人物為中心的,他最擅長描寫,靠著他的筆,古代許多人物都活靈活現,躍然紙上。
好了,對於《史記》的介紹,到此為止。
接下來介紹《漢書》。
《漢書》是班固所著。
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人,於光武帝建武八年(西元三二)生,帝永元二年去世。
他們家和司馬家一樣,是個世家。《漢書》是子承父業。
但班固的祖籍卻比司馬遷好多了。他的宗族搬班斿博學,成帝時期,他和劉向同校,治理皇帝藏書,由於治理地很妥當,成帝便賜給他全套藏書的複印版,《史記》就在其中。
當時書流傳很少,想要得到很不容易,班家因為得了這批賜書,就變成了一個大圖書館,他家又可以招待客人,因此當時的許多學者都去班家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