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漢書》第九》解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各位朋友,昨晚我第一次讀《經典常談》,就發現這本書很有趣味性,於是,我腦中就立刻浮現要寫解說的想法。

  那麼就先從《《史記》《漢書》第九》說起。

  這中國的史書啊!《史記》《漢書》是當之無愧的兩大巨星,因為這兩本書是最早有系統的史書,什麼叫有系統呢?就是不東寫寫西寫寫,這樣的史書就很難讀懂,正所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看無系統的史書亦是如此,我個人認為無系統史書比較好寫,而有系統史書就比較難寫,因為有拘束嗎!就像寫命題作文,只能拘泥於寫那一個類型,偏題跑題都不行,這樣不就讓人很「壓力山大」嗎?畢竟那個類型並不適合你啊!

  其次就是這兩位巨星是,記事史而非記言事。看到這裡你肯定會問,記事史是什麼?記言史又是什麼?說白了,記言史就是記錄言論,就像說話似的,不過作者說的話不一定讓人可以聽懂,記事則不一樣,只要你是當時的學者,便能讀懂。

  記言的史書有《尚書》、《國語》等。

  而《春秋》和《左傳》是記事的史書,但《春秋》太簡短,放到之前就像現在的文言文似的,許多人見了就頭疼,因為根本讀不懂。而《左傳》就有點散碎,也很難讀懂。

  《史記》這史書boss就開創了紀傳體這一題材。從上古三皇五帝時期的黃帝時期,一直寫到了漢武帝時期,什麼是紀傳體呢?幾個朝代一起寫的就是紀傳體。

  《漢書》也仿照《史記》,但卻只從漢高祖寫到王莽(史上著名的皇帝,被認為是穿越者,因為他發明的東西有億點點先進),只寫了二百三十年的事斷代成書,也就是斷代體(只寫一個朝代的事)。

  《史記》《漢書》以及其餘的二十二史皆為「正史」,我願稱這二十四本史書為「正史二十四人組」。談到這兒,相信許多朋友的腦海中會立刻腹瀉一個名詞:野史。俗話說的好:「野史不一定夠真,但一定夠野。」

  就比如關於曹孟德(曹操)的野史專家在曹陵(曹操的墳地)挖出兩具屍骨,一個大屍骨,一個小屍骨,經考證,大屍骨是曹操,小屍骨是曹操小時候,所以曹操把自己小時候殺死了。

  這段野史拋開內容不談,好像還挺有道理的。

  回到正題,《史記》《漢書》被朱老稱為「正史」的源頭,這是因為這兩部書是申書之古典,而其餘二十二史都仿製這兩本史書來寫。

  據史料記載,東漢、魏晉到唐,喜歡讀《漢書》的多,唐以後喜歡讀《史記》的多,這是因為歷史的演變導致。

  接下來,朱老便詳細地講述了史記的作者司馬遷,這些東西是文學常識,如果你是為考試而讀《經典常談》,那麼推薦你記在腦子裡,如果你只是想讀《經典常談》,那麼這些你就可以忽略,但我還是大致在這概括一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