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5章 軍民情激憤,劉苗欲罷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406章 軍民情激憤,劉苗欲罷斗

  「關心則亂,亂了分寸!」

  聽到李翔這麼說,張良幾人嘴角都是不由得悄悄地一瞥。

  李翔這麼形容,確實太過委婉了一些,給李長源留足了顏面。

  不過,他們幾個卻也不好,在這件事情上多說什麼。

  畢竟,當年的李泌化名李水在袁術那裡蟄伏多年,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且,多年的艱辛,又有幾個人知道?

  所有人都很清楚,這一位在皇帝陛下的心中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當然,他們也確實能夠理解李泌這樣做的做法背後的緣由。畢竟,那個時候,西州也確實是即將淪陷。這一點,就算是他們身處局中也自認為無法改變。

  畢竟,那個時候,吳起雖然已經兵進豫章,可畢竟南方大戰還沒有結束。等到南方大戰結束,怕是蘇定方那個時候也已經涼涼了。

  西州之後,所代表的就是涼州局勢的直接惡化。而等到南方的援軍到達,誰知道那個時候涼州是什麼樣子了?

  更不要說,那個時候的李泌,因為消息的滯後性,根本不可能時刻知道南方大戰的情況。如此說來的話,也確實可以勉強說是關心則亂,以至於亂了分寸。

  哎,說起來,這李長源!

  你既然一意孤行,那乾脆為什麼不一開始一意孤行?

  非要衛青、蒙恬拒絕過一次,再一意孤行?

  衛青、蒙恬已經拒絕過一次,而這樣的事情,他們更加會第一時間報請大都護岳飛,以及朝廷公卿。

  畢竟,頭一次議論的時候,衛青、蒙恬雖然不同意李泌的做法,但說到底,他們還是同級,這兩個人,為了穩妥一些,自然要走官職更高一些的岳飛和王猛他們,來阻止李泌這種瘋狂的做法。

  以至於,北方四地都已經人盡皆知了,敵對政黨更是以此要打壓李泌的名聲。

  在這之後,李泌最終方才一意孤行,連給人操作的空間都沒有。

  當然,這種事情,操作的空間永遠有限。

  李泌一開始就準備犧牲自己了!

  他不死,只恐人心動盪!朝堂公卿也會離心離德!

  波及幾十萬上百萬軍民,不要說是李泌了,就算是面對李翔,也必然會有人站出來問罪的。

  此事,只能夠以他的鮮命,給天下軍民,給滿堂公卿一個交代。

  「陛下!」

  「當此之際,與元蒙之爭,有弊無利!」斟酌了一下,苗訓率先開口了。

  有關這個問題的答案,可是不好答!

  故而,劉伯溫和張良,就算是明知道問題的答案,但他們依舊沒有直接答,而是要先斟酌一番。

  就只有一個苗訓,倒是沒有在意這些。

  他本來就是一個降臣,不怕招惹什麼人。畢竟,從一開始,他就不指望能夠在大晉的仕途上再有什麼過多的發展了。換而言之,他現在頗有一番一朝頓悟,徹底看開的感覺。

  他不像其他人,還有那麼多所求,自然,在一些問題之上,他是抱以無所謂的態度的。

  心態變佛了,沒必要再考慮那麼多的東西了,膽子自然就要變得大一點了。

  「光義兄倒是說的委婉,豈止是有弊無利,再爭下去,當有亡國之危!」劉伯溫到底也同樣開口了。

  作為李翔早期的謀士之一,他也就比王猛來的時間短了幾年,可以說,晉軍的發展,他也是一步步看在眼裡,並且跟隨著晉軍發展壯大的路程,一步步走過來的。

  晉軍能夠發展到今天,並且最終成立大晉,也是有他的心血在的。

  故而,他到底也不可能因為一些顧忌就真的一言不發。劉伯溫不是賈詡,他也做不了賈詡。這兩個人,完全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做事風格和處事態度。

  「不是我大晉,又或者是元蒙,如果繼續對抗下去,這場瘟疫只會愈演愈烈!」

  「如此一來的話,只會是越加難以控制!」

  「故而,再這樣下去,只會是兩敗俱傷!」苗訓繼續補充道。

  對於瘟疫來說,如何控制住它們的傳播,這是防控的重中之重。

  而想要將它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往往也是無比的困難。甚至,可以說是最困難的一點。


  而如果他們兩家繼續爭鬥下去,兩家繼續想盡辦法給對方加大散播瘟疫的力度,那麼,這場瘟疫是永遠不可能被真正能控制的住的。有外力干擾,在怎麼可能控制得住?

  王猛、高熲他們鎖住了雍州的關卡,不允許涼州的一兵一民進入到雍州的範圍之內,可是,關卡能夠防的住人,還能夠防得住飛鳥不成?

  再則,像鐵木真那樣,直接利用投石車投擲沾染過瘟疫感染者的物品,照樣能夠將瘟疫散布到涼州之外。

  同樣的方法,晉軍自然也可以用。

  故而,他們兩家如果繼續對抗下去,繼續像現在這一樣開啟生化戰的話,那麼,這場瘟疫是絕對不可能真正被控制的住的,執意想散播的話,就算是管控的再嚴密,難道就能夠一點漏洞都找不到嗎?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所以,在場的幾個人都一致認為,繼續這種無意義,並且沒有任何底線的對抗,只會將元蒙和大晉同時都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他們兩家,到時候只會是一個不差的全部都輸,這種對抗之中,是不會有什麼贏家的。

  他們也並沒有說他們和元蒙這兩家兩敗俱傷,之後會被人漁翁得利。

  事實上,這種可能性並不大。

  他們兩家真要是繼續爭下去的話,以現在他們的爭鬥方式,你以為其他幾家勢力就不會受到波及了嗎?

  瘟疫這種玩意兒,到最後真要是被他們兩家玩的不可收拾的話,又怎麼可能只在他們兩家的地盤範圍之內傳播?這玩意兒傳播起來又不是分人的!

  可是,就算是發展到最後,其他幾家也是同樣倒霉,沒有坐收漁翁之利的可能,然而,這種大家一起掀桌子,直接一起認輸的事情,本來就沒有意義可言。

  「只是,如今,民情、軍情激憤!」

  「這件事情,只怕是不好辦的!」張良在一側補充道。

  他們之所以不想在這件事情上發表意見,本身,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為如今涼州的疫情,民情、軍情這個時候已經到達一個頂峰,這個時候,誰要是貿然提出和元蒙罷斗的話,只是怕在民間和軍中的名聲就臭了。

  當年的張良,他才剛剛到達李翔這裡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了先南後北的戰略,進軍荊北,此後,在各個方向合圍巴蜀,借巴蜀順流而下,一舉蕩平整個南方。

  在此之前,他的戰略還沒有成功,故而,相對於大晉其他的謀士,在功勞上,他並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而相比王猛這樣的文官之首,他又更加是沒法比。

  可是,如今,南方大戰已經結束,他當初提出了先南後北的戰略已經實現,作為提出了這個戰略的他,當這個戰略實現的時候,那自然是功不可沒。

  可以說,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將是張良,他在朝野之上快速發展的階段。

  在這種背景之下,他是不願意再多起什麼風波的。

  所以,相比苗訓和劉伯溫,張良無法像他們兩個人那樣毫無顧忌的暢所欲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