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最難之事(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田弘遇,崇禎不想過多苛責,可他本人和田貴妃卻是嚇得不輕。

  只因這皇帝過去的一貫作風就是「以小過而罪人」,很多大員過去不論立了多大的功勞,但只要有一點小過失馬上就被重懲,革職都算是輕的,甚至被削籍處理的也不在少數。

  雖說最近皇帝變得更有人情味了一點,但過去的慣性還是讓人不由自主的擔驚受怕。

  田弘遇最近頗得聖眷,主持皇商事務還是得力的,可一遇到這事還是瞬間感覺天塌了。

  這該死的東虜,無孔不入,竟然將主意打到自己身上。

  崇禎只得安撫一番,讓他安心辦差,不必多想,為平息外界爭議,降秩二級,仍命其主持皇商事務。

  至於他兒子的小妾,王德化審查了一番,其實就是個普通的揚州瘦馬,算不上什麼東虜間諜,只能算是增加兩人關係的中間人。

  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說到底只是皇帝和錦衣衛偵破的一件敵特破壞案件,連帶著發了一筆橫財,連刑部、都察院、戶部都沒參與,內閣諸人只是勸告皇帝不能再這麼任性了。

  隨後幾天時間裡,京東先後傳來了大城大捷、東安大捷和武清大捷的消息,迅速沖淡了這件事的影響。

  沒辦法,一次次的大捷消息讓整個京城迅速沸騰了起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

  不少商民自發地在街頭點燃鞭炮慶祝,現場就有人載歌載舞,又哭又笑的,顯然是太激動了。

  又有許多士子自發地到國子監、孔廟等處聚集,高升朗誦《大雅·常武》的句子,淚流滿面,「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師皇父。整我六師,以脩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國」的聲音響徹在國子監上空,激盪著每一個人的心。

  不少說書先生、戲劇作者也立馬看到了其中的機遇,短短几天《平西伯怒參三悍令》《德平縣悍令大破東虜》的劇目就已經開始上演了,不知道為什麼,大家不約而同地對三悍令的故事特別感興趣。可能是對比太明顯了吧,一個悍令被尚方寶劍給斬了,一個悍令立下大功,一下子就官升了四級,實在太有戲劇性了。

  「皇上你聽,外面還在歡呼呢」王承恩看著御書房裡對窗沉思的皇帝,充滿了崇敬。

  跟多爾袞玩陰的還真的有了效果,王承恩雖然不太懂軍事,可這幾次大捷全都是「玩陰的」玩出來了的成果——這點他還是可以看出來的。

  實在不可思議,德平之戰、大城之戰、東安之戰、武清之戰,竟然沒有一次是堂堂正正跟敵人硬拼贏的。

  是有點不太好看,可畢竟是贏了,總比一次次喪師失地好。

  皇帝果然英明!

  以前只是當個口號喊一喊,現在突然覺得有點不一樣了,皇帝經盧督臣一點撥,還真的有點英明了。

  「就怕樂極生悲呀」皇帝竟然說了這麼一句掃興的話。

  不過王承恩完全不在意,「有平西伯和鄭大章在,不信東虜能安然返回」

  這三邊總督鄭崇儉經此一戰也是聲名鵲起,「鄭總督巧施連環計」的故事不脛而走,已經有劇團開始創作相關節目了。

  不過王承恩恐怕想不到,皇帝此時想的卻是另外一件大事——京營的整頓。

  京營變革,想想就頭疼。

  要想變革成功,時機非常重要。

  在大明這個國度,保守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因為大部分掌權者都是從四書五經這樣一種意識形態裡面長大的,天然就有復古保守的傾向,在這種地方變化意味著不可控,意味著危險,天然就會遭到眾人的排斥和反對。

  除非形勢危急到了不能不改的地步。

  除非刀架在了脖子上。

  所以,當聽到東虜又重新回到了順天府的地界上,崇禎就知道,辦大事的時機到了。

  錯過這一段時間,等東虜離開了順天府,返回塞外,那麼事情就又難辦了,所以必須趁著這一段時間——估計也就不到一個月時間,該辦的事兒趕緊辦完。

  而第一件大事就是對東虜在京勢力的打擊,已經完成,第二件大事也是最難的事就是京營的一點小小變革。

  京營的兵額有12萬,這還是崇禎元年清理財政時皇帝與督餉侍郎南居益反覆商討出來的一個數字。

  當時還覺得挺有成就的,因為原本的補貼額度比這個還要高,每年耗費166萬石大米,經過一番裁減,這個數字降到了144萬石,相當於每個士兵每年補貼12石糧食。


  這只是米糧,他們還有衛所屯田收入,這塊主要依賴於北直隸地區的71個衛所提供。這71個衛按照萬曆年間張居正的統計,屯田見額有個近4萬頃土地。可經過了這麼多年,衛所屯田不知被侵占了多少,每年能夠提供的財力也是日漸減少,實際的兵力有多少,竟是一本糊塗帳。

  按照崇禎元年李邦華整理京營時統計,真正堪戰的只有1萬多戰兵,剩下的都只能守城罷了。

  ……

  「皇上,您若想要小臣的命您說一聲,小臣絕無二話,可帶兵出征,恐怕……恐怕……」

  忻城伯趙之龍在御書房突然聽到了皇帝要他帶4萬京營兵東征的消息,噗通一聲就跪下了,連連推辭。

  這人確實不是傻子,知道此行絕無勝算,可也確實有點無禮。

  「忻城伯,你這話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了,那平西伯帶著大軍在北直隸、山東這麼久也沒說有生命之危吧,你一個全軍的統帥,帶著幾萬人還怕保護不了自己?」

  「這……這……」

  見皇帝還在裝傻充愣,趙之龍也有點發怵,「皇上,京營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一點,那些兵守城還勉強湊合,可讓他們到外面和東虜野戰,恐怕沒有勝算」

  崇禎苦笑:「那不正好,忻城伯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地把帳給平一下」

  「平……帳?」

  趙之龍的內心頓時翻江倒海,這一天終於還是來了。

  崇禎上前扶起這個還算上進的勛貴:「朕知道忻城伯在你們一群人當中還算是上進的,朕對你一向甚為看重,寄予厚望,絕無加害之意,這一點神人共鑒。

  可這京營虛額太高了,不但大明朝廷承受不住,連朕也承受不住了,忻城伯想一想,如果這12萬士兵都能像勇衛營一樣,那大明的情況會如何?」

  都像勇衛營一樣,不說成祖時代了,至少是宣宗時代。

  趙之龍心中暗暗叫苦,嘴上說道:「皇上,京營是有問題,可這都是幾十年上百年所形成的,猝然改變,恐怕引起中外震盪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