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組建暗衛的事情。
董恆算是全都賈詡去辦了,對賈詡他還是很信任的。
至於說賈詡的忠誠問題。
這個要慢慢培養。
而且,忠誠很多時候,也是實力說了算。
若自己絕對夠強,賈詡自然會絕對忠誠。
若是自己過於弱小,壓不住手下。
想要賈詡絕對忠誠於自己,那也是霧裡看花。
賈詡也知道,自己其實是最忙的人。
他在聽了董恆的指導後,離開了。
他知道,如今時不我待,若不能及時完成暗衛的組建,讓暗衛發揮作用。
那麼想要阻止袁紹,肯定是個笑話。
按照董恆的說法,袁紹在三個月後,必將帶著他的盟友們,向洛陽出兵。
賈詡不知道,董恆為何能確定時間就是三個月後。
但是,董恆的很多神秘表現,讓他不得不信。
所以,時不我待啊!
......
董恆在賈詡離開後,他也要辦自己的事情。
他將張遼叫了過來。
隨後,兩人帶上張遼的幾名心腹士卒,一起出了洛陽城。
董恆在路上,把賈詡的事情,給張遼簡單說了一下。
只是,組建暗衛的事情,沒有說。
張遼聽說了賈詡後,他沒有什麼太多的反應。
他是個武將,對於謀士這種東西,天生不是很感冒。
若是說起什麼能打的武將,他可能還感興趣一些。
就是董恆為何要帶他出洛陽城,張遼也沒問,他知道自己這個結拜的兄弟,每一步都有縝密的考慮,他只需要執行就好了。
董恆見張遼對這些不感興趣,也就不再多提。
一路上,董恆也在不斷觀察洛陽城外的情況。
這是他第一次出洛陽城。
此前的活動範圍,僅僅限於城內。
出了城,董恆才知道,賈詡說的都是真的。
城外的景象,與洛陽城內,根本就不一樣。
與城內看起來,還比較繁華相比,城外就明顯有些凋敝了。
自洛陽南門出來後,董恆所見的,全都是大量的災民擁擠在道路兩旁。
這些災民們,拖家帶口,全都面帶菜色,一個個餓的面黃肌瘦,有的甚至暈倒在地上。
不過,道路兩旁的災民們,以成年青壯居多,老人倒是要少一些。
董恆是騎著馬的,看到這樣的景象,不由降低了馬的速度。
不過,就以道路兩旁這個樣子,就算是想快也快不了。
出了城,董恆算是明白,為何洛陽城內,如今依然是繁華的景象。
那些難民,災民們,他們全都被阻擋到了城門之外。
所有想要進城內求生存的災民們,都被城門守衛毫不留情的拒之門外。
那些難民們,只能停留聚集在城外。
形成一個個非常低矮殘破的區域。
這些區域,能用來遮風擋雨的不過是些樹枝、乾草,碎石罷了。
聚集區域內,衛生環境極差,時不時散發出了陣陣惡臭。
「這哪裡是人呆的地方啊!」董恆不由得感嘆。
身邊的張遼,對此面色並沒有太多的變化,顯然他已經見得多了。
「子玉,這裡的人,還算是好的,他們好歹還有朝廷設立的粥棚,很多人勉強有口吃的。」
「至於黃巾賊猖獗的冀州、兗州、青州地區,那更是慘不忍睹。」
董恆隨著張遼手指的地方,看到了朝廷施粥的粥棚。
那裡聚集了大量的災民。
不過,情況卻是,施粥的官兵,在不斷地驅趕災民。
「今日施粥已經結束,你們明天再來,快走...滾...」
事實上,大量的災民碗裡空空。
董恆帶著張遼以及幾名隨從,走了過去,那些災民看到騎馬的,知道肯定是達官顯貴,主動讓開了一條道。
走近時,董恆才看到,這個粥棚的鍋里,此時已經完全見底了,那施粥的官員倒是沒說錯,鍋里卻是沒了。
不過從鐵鍋邊上的水印,可以看出,這個鍋里本來也不滿。
本就不大的鐵鍋,還沒有煮滿,這哪裡能夠讓附近的災民吃飽。
甚至說,每人一口,都不見得能滿足。
董恆不由得怒氣上涌。
這他麼就是朝廷的粥棚,這能救活幾個人?
「不知閣下是何人?」
粥棚內此時有五個人,為首的官員,看著董恆問道。
看到董恆是騎馬的,穿著也不像普通人。
他不確定情況,語氣還算比較客氣。
董恆沒有沒有搭理,而是走近粥棚,來到儲存糧食的地方。
然後,打開裝著糧食的布袋,裡面裝滿了糧食。
董恆對這種糧食是認識的,不是什麼大米,也不是什麼麵粉。
而是,小米,也稱之為粟。
「明明這裡還有糧,為何不給這些災民繼續施粥?」
董恆看了那幾個負責施粥的人,怒氣再次上涌。
「此乃朝廷的粥棚,你是何人,敢質疑我等?」
為首官員,本來還有些客氣,但見董恆直接來到粥棚內部,並且看了裝糧食的袋子。
他神色明顯有些慌亂,連忙示意那幾個下屬。
「此人膽敢阻撓朝廷施粥,快把此人拿下!」
那幾名下屬,聽了上官的命令後,迅速抽出佩刀,朝董恆沖了過來。
可惜,還不等他們衝到董恆身邊。
張遼和他的親信士卒已經將他們全部放翻了。
那為首官員,直接被張遼踩在腳下,發出陣陣哀嚎和求饒聲。
其他的下屬們,也都躺在地上痛苦嚎叫。
張遼用腳將為首官員踢開,然後到董恆身邊,附耳說道:
「子玉,那個施粥的官員,他們把糧食都中飽私囊了,朝廷每日安排的賑災施粥,他們只用不到三成用來煮粥,剩下的,他們都私下分了。」
董恆這才明白,原來在粥棚裡面放的,是這些畜生們留下給自己的。
真是豈有此理。
董恆已經怒不可遏了。
「你們挺好了,本官乃光祿勛左中郎將蔡大人名下中郎,爾等竟敢私吞朝廷的賑災糧食,真是膽大妄為。」
「按照大漢律例,私吞朝廷賑災糧食,按律當斬!」
「文遠,還不執行大漢律法?」
張遼一愣,不過他沒有絲毫遲疑,抽出佩劍,將那為首官員一刀斬殺。
那名官員的幾名下屬,看到上官直接被殺,當場嚇得屁滾尿流。
全都磕頭求饒。
「上官饒命,我等也都是被逼的,這真不是我們的本意。」
「求大人饒了我們吧!」
殺了那名貪腐官員,董恆怒氣有些消了。
他知道,那些下屬們,都罪不至死。
「你們現在開始,將粥棚裡面的糧食,全部煮好,為這些災民們施粥。」
「若再敢矇混過關,侵占朝廷賑災糧食,定斬不饒。」
那些施粥的士兵們,全都磕頭答應。
那些本來一片木然的災民們,他們親眼看到了董恆的行為。
看到董恆殺了那名中飽私囊的官員,知道能夠有吃的了,全都露出喜色。
甚至爆發了熱烈的歡呼。
隨後,他們全都不約而同的跪了下來,向董恆朝拜。
口中全部都是感謝之詞。
董恆看著這些苦難的百姓,此時也有些心腸澎湃。
「各位父老鄉親,你們受苦了!」
「你們都是大漢的子民,朝廷不會忘記你們的,今日開始,粥棚裡面,會足額的將朝廷的賑災糧食煮給你們吃。」
「本官向你們保證,你們都能活下來!」
董恆說完,人群瞬間爆發熱烈的歡呼。
看到這樣的場面,董恆也有些熱淚盈眶。
這些老百姓不過是為了活下去。
他們求的並不多。
既然,如今的大漢,無法滿足他們這麼一個小小的願望。
那只有我董恆來滿足了!
這一刻,董恆下定了決心!
他要拯救如今的天下!
誰敢阻止他,不管是袁紹、還是曹操,不管是劉備,還是孫權,甚至是董卓。
一句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董恆算是全都賈詡去辦了,對賈詡他還是很信任的。
至於說賈詡的忠誠問題。
這個要慢慢培養。
而且,忠誠很多時候,也是實力說了算。
若自己絕對夠強,賈詡自然會絕對忠誠。
若是自己過於弱小,壓不住手下。
想要賈詡絕對忠誠於自己,那也是霧裡看花。
賈詡也知道,自己其實是最忙的人。
他在聽了董恆的指導後,離開了。
他知道,如今時不我待,若不能及時完成暗衛的組建,讓暗衛發揮作用。
那麼想要阻止袁紹,肯定是個笑話。
按照董恆的說法,袁紹在三個月後,必將帶著他的盟友們,向洛陽出兵。
賈詡不知道,董恆為何能確定時間就是三個月後。
但是,董恆的很多神秘表現,讓他不得不信。
所以,時不我待啊!
......
董恆在賈詡離開後,他也要辦自己的事情。
他將張遼叫了過來。
隨後,兩人帶上張遼的幾名心腹士卒,一起出了洛陽城。
董恆在路上,把賈詡的事情,給張遼簡單說了一下。
只是,組建暗衛的事情,沒有說。
張遼聽說了賈詡後,他沒有什麼太多的反應。
他是個武將,對於謀士這種東西,天生不是很感冒。
若是說起什麼能打的武將,他可能還感興趣一些。
就是董恆為何要帶他出洛陽城,張遼也沒問,他知道自己這個結拜的兄弟,每一步都有縝密的考慮,他只需要執行就好了。
董恆見張遼對這些不感興趣,也就不再多提。
一路上,董恆也在不斷觀察洛陽城外的情況。
這是他第一次出洛陽城。
此前的活動範圍,僅僅限於城內。
出了城,董恆才知道,賈詡說的都是真的。
城外的景象,與洛陽城內,根本就不一樣。
與城內看起來,還比較繁華相比,城外就明顯有些凋敝了。
自洛陽南門出來後,董恆所見的,全都是大量的災民擁擠在道路兩旁。
這些災民們,拖家帶口,全都面帶菜色,一個個餓的面黃肌瘦,有的甚至暈倒在地上。
不過,道路兩旁的災民們,以成年青壯居多,老人倒是要少一些。
董恆是騎著馬的,看到這樣的景象,不由降低了馬的速度。
不過,就以道路兩旁這個樣子,就算是想快也快不了。
出了城,董恆算是明白,為何洛陽城內,如今依然是繁華的景象。
那些難民,災民們,他們全都被阻擋到了城門之外。
所有想要進城內求生存的災民們,都被城門守衛毫不留情的拒之門外。
那些難民們,只能停留聚集在城外。
形成一個個非常低矮殘破的區域。
這些區域,能用來遮風擋雨的不過是些樹枝、乾草,碎石罷了。
聚集區域內,衛生環境極差,時不時散發出了陣陣惡臭。
「這哪裡是人呆的地方啊!」董恆不由得感嘆。
身邊的張遼,對此面色並沒有太多的變化,顯然他已經見得多了。
「子玉,這裡的人,還算是好的,他們好歹還有朝廷設立的粥棚,很多人勉強有口吃的。」
「至於黃巾賊猖獗的冀州、兗州、青州地區,那更是慘不忍睹。」
董恆隨著張遼手指的地方,看到了朝廷施粥的粥棚。
那裡聚集了大量的災民。
不過,情況卻是,施粥的官兵,在不斷地驅趕災民。
「今日施粥已經結束,你們明天再來,快走...滾...」
事實上,大量的災民碗裡空空。
董恆帶著張遼以及幾名隨從,走了過去,那些災民看到騎馬的,知道肯定是達官顯貴,主動讓開了一條道。
走近時,董恆才看到,這個粥棚的鍋里,此時已經完全見底了,那施粥的官員倒是沒說錯,鍋里卻是沒了。
不過從鐵鍋邊上的水印,可以看出,這個鍋里本來也不滿。
本就不大的鐵鍋,還沒有煮滿,這哪裡能夠讓附近的災民吃飽。
甚至說,每人一口,都不見得能滿足。
董恆不由得怒氣上涌。
這他麼就是朝廷的粥棚,這能救活幾個人?
「不知閣下是何人?」
粥棚內此時有五個人,為首的官員,看著董恆問道。
看到董恆是騎馬的,穿著也不像普通人。
他不確定情況,語氣還算比較客氣。
董恆沒有沒有搭理,而是走近粥棚,來到儲存糧食的地方。
然後,打開裝著糧食的布袋,裡面裝滿了糧食。
董恆對這種糧食是認識的,不是什麼大米,也不是什麼麵粉。
而是,小米,也稱之為粟。
「明明這裡還有糧,為何不給這些災民繼續施粥?」
董恆看了那幾個負責施粥的人,怒氣再次上涌。
「此乃朝廷的粥棚,你是何人,敢質疑我等?」
為首官員,本來還有些客氣,但見董恆直接來到粥棚內部,並且看了裝糧食的袋子。
他神色明顯有些慌亂,連忙示意那幾個下屬。
「此人膽敢阻撓朝廷施粥,快把此人拿下!」
那幾名下屬,聽了上官的命令後,迅速抽出佩刀,朝董恆沖了過來。
可惜,還不等他們衝到董恆身邊。
張遼和他的親信士卒已經將他們全部放翻了。
那為首官員,直接被張遼踩在腳下,發出陣陣哀嚎和求饒聲。
其他的下屬們,也都躺在地上痛苦嚎叫。
張遼用腳將為首官員踢開,然後到董恆身邊,附耳說道:
「子玉,那個施粥的官員,他們把糧食都中飽私囊了,朝廷每日安排的賑災施粥,他們只用不到三成用來煮粥,剩下的,他們都私下分了。」
董恆這才明白,原來在粥棚裡面放的,是這些畜生們留下給自己的。
真是豈有此理。
董恆已經怒不可遏了。
「你們挺好了,本官乃光祿勛左中郎將蔡大人名下中郎,爾等竟敢私吞朝廷的賑災糧食,真是膽大妄為。」
「按照大漢律例,私吞朝廷賑災糧食,按律當斬!」
「文遠,還不執行大漢律法?」
張遼一愣,不過他沒有絲毫遲疑,抽出佩劍,將那為首官員一刀斬殺。
那名官員的幾名下屬,看到上官直接被殺,當場嚇得屁滾尿流。
全都磕頭求饒。
「上官饒命,我等也都是被逼的,這真不是我們的本意。」
「求大人饒了我們吧!」
殺了那名貪腐官員,董恆怒氣有些消了。
他知道,那些下屬們,都罪不至死。
「你們現在開始,將粥棚裡面的糧食,全部煮好,為這些災民們施粥。」
「若再敢矇混過關,侵占朝廷賑災糧食,定斬不饒。」
那些施粥的士兵們,全都磕頭答應。
那些本來一片木然的災民們,他們親眼看到了董恆的行為。
看到董恆殺了那名中飽私囊的官員,知道能夠有吃的了,全都露出喜色。
甚至爆發了熱烈的歡呼。
隨後,他們全都不約而同的跪了下來,向董恆朝拜。
口中全部都是感謝之詞。
董恆看著這些苦難的百姓,此時也有些心腸澎湃。
「各位父老鄉親,你們受苦了!」
「你們都是大漢的子民,朝廷不會忘記你們的,今日開始,粥棚裡面,會足額的將朝廷的賑災糧食煮給你們吃。」
「本官向你們保證,你們都能活下來!」
董恆說完,人群瞬間爆發熱烈的歡呼。
看到這樣的場面,董恆也有些熱淚盈眶。
這些老百姓不過是為了活下去。
他們求的並不多。
既然,如今的大漢,無法滿足他們這麼一個小小的願望。
那只有我董恆來滿足了!
這一刻,董恆下定了決心!
他要拯救如今的天下!
誰敢阻止他,不管是袁紹、還是曹操,不管是劉備,還是孫權,甚至是董卓。
一句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