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功利主義
章壽並不是那迂腐的讀書人,不會見到顧植,將功利二字和道德牽扯一起,就會出聲呵斥。
他從不掩飾的陳述著自己討厭陳舊迂腐的文詞章句,喜歡看見推陳出新的思想。
章壽不是那種離經叛道的文人,相反卻是堅實的聖人的擁簇者。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尊孔孟就是迂腐守舊的人。
聖人的言論,只不過是被一些人所曲解了而已。
他十分歡迎有新的言論,因為這文壇之中也應當有新泉湧進來。
他似是沉思,也像是在呢喃,可最終又問出了問題:「何為功利?」
他的問題當然不是在問功利是什麼意思,而是顧植口中的功利乃是何意?
功利戰國時期以功利言善,可是如今之功利卻愈發的趨近功名利祿。
大概的意思是原本功利就是一個中性詞,章壽口中的意思,也只是想要進一步確認顧植口中的功利,是何種功利?
是聖人文章做上升階梯,若是無法實現自己的青雲路,那便是無用,亦或是其他?
顧植今日要論的,也是拾他人牙慧,可卻是想要實實在在的給這世間說個道理。
道德文章束之高閣,文人只修心養性,那儒生同僧人又有何區別?
顧植心裡思考了會,一旁的章壽也不催促,就是靜靜的看著他,目光平靜而無波瀾。
如那山下的溪水潺潺,自然而又靜謐。
慧通禪師雖然是僧人,可卻是三教皆有涉獵,從他說的那一句,何必拘泥於門戶,若是有用的,便拿來用便好。
也就足以看出,他心裡的佛祖乃是佛法,而不是大殿之中,那金漆銅像。
他也全然沒有因為身份和地位,而對於後輩帶著審視,相反卻是以一種平等的目光去看著眼前的有趣少年郎君。
有志不在年高,聞道不論先後。
清風拂山崗,那山上巨大的菩提樹巍然不動。
可一片泛黃的枝葉,卻是翩然落下。
此刻的顧植卻也恰是此刻,思緒也是如融會貫通。
開口道:「先生,禪師儒生談仁義需要修身養性,佛門僧人談修持佛法,生慈悲之心,晚輩淺見認為儒生整日空談義理,同僧人整日參禪打坐又有何區別?」
慧通禪師微微點頭,說:「顧施主說的無非在于思和行,言語中有禪意又含佛理,坐而修禪,所修的乃是個人的解脫,而離開蒲團行那便是求眾生解脫,倒是有幾分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區別!」
大乘佛法還有小乘佛法,這樣的言論也並不是如今才有,也是由來已久。
可同樣爭論已久,慧通禪師的意思同樣也是如今修的也是小乘佛法。
顧植的話卻是讓章壽微微蹙眉,卻沒有說什麼,而是陷入思考之中。
如今大榮的士大夫階級,讀書人之中參玄論道也是常有,即使是他自己同樣也是三教都有所了解。
如今常見讀書人同僧人談佛理,同樣不落下風。
章壽認真思考,說:「繼續說!」
顧植開口道:「實際不僅僅是儒家的仁義和功利不可分離,而道家的道德,儒家中的仁,佛家的慈悲,我們為之追求的,其底色不也是功利嗎?」
「先人為何要創造出禮法,那是為了規範人的行為,至聖先師為何談仁義,那是為了約束人,這是為了大部分的利益,那我們便稱之為善。」
他轉而問道:「先生,請問一位道德上沒有瑕疵的官員,可是執政期間,卻以利民之心,做出了害民之策,那究竟是好官還是壞官?」
如果以儒家的道德標準去衡量,顧植口中的這個官員,無異於就是道德君子。
可是以百姓的利益為中心,那眼前的官員那就是壞官。
這些官員在章壽的眼裡,那就是腐儒,迂腐之輩。
章壽像是憋了一口氣一樣,良久後方才說了:「好,好,好啊!」
連聲道了三句好,顧植說出了他心裡的想法,不過卻是以一個思路清晰,論證清楚的理論,將他心裡的所想說的清楚。
如今朝廷的官員選拔,不以其人的才幹,而是以一個人的道德作為標準。
如朝廷中發生了水災,需要派遣精通水利的官員前去。
他上一刻上札子向官家推薦,可是下一刻就有官員彈劾其人私德有虧。
他卻是急匆匆的從外面環廊上往裡走去,從裡面拿出了筆墨來。
他看著顧植,開口道:「今日你盡可暢所欲言,說的好,同樣也批判地好,如今大榮的文壇就是如一灘死水,就需要這樣的驚濤駭浪!」
顧植自知今天這番話,就已經十分冒犯了,他哪裡敢讓長者為他提筆。
於是說道:「晚輩自己來寫吧!」
章壽蹙眉,說:「你莫不是擔心我搶了你的所思所想,來著書立說不成?」
他性子本就剛正,心裡所想的就會直接說出來。
顧植搖頭說道:「晚輩的這番想法尚且沒有完善,仍舊有些需要修正,今日先生能夠認可我所說的,便請先生為我校正。」
聖人立言立德立說,他沒有想要成聖的想法。
他只是覺得想要改變這個世道,從他殺周華替那些無辜枉死的人報仇,那一刻他就明白了。
這世上不公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想要一件件的去做,一件件的去矯正,是做不完的,是改變不了這個世道的。
所以他早就有了這樣的想法,於是有了「立說」的念頭。
但是他的能力有限,他需要一位認可自己,且能力足夠的人幫助自己。
所以今日方才會說出這一番話,一開始的狂悖之言,都只是為了試探這位元安先生。
章壽神情認真,說:「你說的可是真的?」
他也不是為了虛名,何況顧植的這番言論,同如今的正統儒說是悖逆的。
任何一種儒家學說的誕生,都需要講究一個法理,否則那就是異端學說。
顧植點頭之時,章壽方才有些悵然若失說道:「顧郎啊,顧郎你若是早生二十年該多好,多好啊!」
如今的他已然暮年回鄉,若是顧植早一點出生,能夠早一點碰見。
便能夠早一日,能夠遇見有志同道合的人。
他從不掩飾的陳述著自己討厭陳舊迂腐的文詞章句,喜歡看見推陳出新的思想。
章壽不是那種離經叛道的文人,相反卻是堅實的聖人的擁簇者。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尊孔孟就是迂腐守舊的人。
聖人的言論,只不過是被一些人所曲解了而已。
他十分歡迎有新的言論,因為這文壇之中也應當有新泉湧進來。
他似是沉思,也像是在呢喃,可最終又問出了問題:「何為功利?」
他的問題當然不是在問功利是什麼意思,而是顧植口中的功利乃是何意?
功利戰國時期以功利言善,可是如今之功利卻愈發的趨近功名利祿。
大概的意思是原本功利就是一個中性詞,章壽口中的意思,也只是想要進一步確認顧植口中的功利,是何種功利?
是聖人文章做上升階梯,若是無法實現自己的青雲路,那便是無用,亦或是其他?
顧植今日要論的,也是拾他人牙慧,可卻是想要實實在在的給這世間說個道理。
道德文章束之高閣,文人只修心養性,那儒生同僧人又有何區別?
顧植心裡思考了會,一旁的章壽也不催促,就是靜靜的看著他,目光平靜而無波瀾。
如那山下的溪水潺潺,自然而又靜謐。
慧通禪師雖然是僧人,可卻是三教皆有涉獵,從他說的那一句,何必拘泥於門戶,若是有用的,便拿來用便好。
也就足以看出,他心裡的佛祖乃是佛法,而不是大殿之中,那金漆銅像。
他也全然沒有因為身份和地位,而對於後輩帶著審視,相反卻是以一種平等的目光去看著眼前的有趣少年郎君。
有志不在年高,聞道不論先後。
清風拂山崗,那山上巨大的菩提樹巍然不動。
可一片泛黃的枝葉,卻是翩然落下。
此刻的顧植卻也恰是此刻,思緒也是如融會貫通。
開口道:「先生,禪師儒生談仁義需要修身養性,佛門僧人談修持佛法,生慈悲之心,晚輩淺見認為儒生整日空談義理,同僧人整日參禪打坐又有何區別?」
慧通禪師微微點頭,說:「顧施主說的無非在于思和行,言語中有禪意又含佛理,坐而修禪,所修的乃是個人的解脫,而離開蒲團行那便是求眾生解脫,倒是有幾分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區別!」
大乘佛法還有小乘佛法,這樣的言論也並不是如今才有,也是由來已久。
可同樣爭論已久,慧通禪師的意思同樣也是如今修的也是小乘佛法。
顧植的話卻是讓章壽微微蹙眉,卻沒有說什麼,而是陷入思考之中。
如今大榮的士大夫階級,讀書人之中參玄論道也是常有,即使是他自己同樣也是三教都有所了解。
如今常見讀書人同僧人談佛理,同樣不落下風。
章壽認真思考,說:「繼續說!」
顧植開口道:「實際不僅僅是儒家的仁義和功利不可分離,而道家的道德,儒家中的仁,佛家的慈悲,我們為之追求的,其底色不也是功利嗎?」
「先人為何要創造出禮法,那是為了規範人的行為,至聖先師為何談仁義,那是為了約束人,這是為了大部分的利益,那我們便稱之為善。」
他轉而問道:「先生,請問一位道德上沒有瑕疵的官員,可是執政期間,卻以利民之心,做出了害民之策,那究竟是好官還是壞官?」
如果以儒家的道德標準去衡量,顧植口中的這個官員,無異於就是道德君子。
可是以百姓的利益為中心,那眼前的官員那就是壞官。
這些官員在章壽的眼裡,那就是腐儒,迂腐之輩。
章壽像是憋了一口氣一樣,良久後方才說了:「好,好,好啊!」
連聲道了三句好,顧植說出了他心裡的想法,不過卻是以一個思路清晰,論證清楚的理論,將他心裡的所想說的清楚。
如今朝廷的官員選拔,不以其人的才幹,而是以一個人的道德作為標準。
如朝廷中發生了水災,需要派遣精通水利的官員前去。
他上一刻上札子向官家推薦,可是下一刻就有官員彈劾其人私德有虧。
他卻是急匆匆的從外面環廊上往裡走去,從裡面拿出了筆墨來。
他看著顧植,開口道:「今日你盡可暢所欲言,說的好,同樣也批判地好,如今大榮的文壇就是如一灘死水,就需要這樣的驚濤駭浪!」
顧植自知今天這番話,就已經十分冒犯了,他哪裡敢讓長者為他提筆。
於是說道:「晚輩自己來寫吧!」
章壽蹙眉,說:「你莫不是擔心我搶了你的所思所想,來著書立說不成?」
他性子本就剛正,心裡所想的就會直接說出來。
顧植搖頭說道:「晚輩的這番想法尚且沒有完善,仍舊有些需要修正,今日先生能夠認可我所說的,便請先生為我校正。」
聖人立言立德立說,他沒有想要成聖的想法。
他只是覺得想要改變這個世道,從他殺周華替那些無辜枉死的人報仇,那一刻他就明白了。
這世上不公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想要一件件的去做,一件件的去矯正,是做不完的,是改變不了這個世道的。
所以他早就有了這樣的想法,於是有了「立說」的念頭。
但是他的能力有限,他需要一位認可自己,且能力足夠的人幫助自己。
所以今日方才會說出這一番話,一開始的狂悖之言,都只是為了試探這位元安先生。
章壽神情認真,說:「你說的可是真的?」
他也不是為了虛名,何況顧植的這番言論,同如今的正統儒說是悖逆的。
任何一種儒家學說的誕生,都需要講究一個法理,否則那就是異端學說。
顧植點頭之時,章壽方才有些悵然若失說道:「顧郎啊,顧郎你若是早生二十年該多好,多好啊!」
如今的他已然暮年回鄉,若是顧植早一點出生,能夠早一點碰見。
便能夠早一日,能夠遇見有志同道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