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2
江先生一直低著頭,等他抬起頭來了,吳片兒見他臉上,脖子上,甚至耳朵上都是血道道。
這個男人露在外表的臉面,都掛了彩。
吳片兒頓時痛哭失聲:
「冤家!你這個該死的冤家呀……」
江先生見吳片兒已對自己心軟了不少,於是,就開始把胳膊鬆開了。
用手來輕撫吳片兒的臉頰,為她擦拭淚水,這種安慰似乎是很到位的,吳片兒的情緒平穩了不少。
「片兒,你放心,我這前半輩子,女人可以說是見識了不少,可是,真正讓我動心的就是你呀。如果你再給我生個大胖兒子,你說,我還不把你打個板,供奉起來呀。」
江先生有些放鬆了,開起了玩笑。
「別跟俺嬉皮笑臉,誰答應跟你回去!」
吳片兒已不再流淚了,可是氣還是沒有消。
「片兒,你要是真的生了兒子,哪怕是個女兒,我先答應你,給你在外面安個家,決不受那幾個女人的氣,好吃好穿咱們用人侍候著你,看怎麼樣?」
江先生再一次把話鋒轉到了吳片兒的心坎上。
見吳片兒沒有言語,便明白這個方法奏效了。
於是,又為吳片兒規劃了起來:
「離我祖上留下的大院,方園百里沒有能趕上我們家的,在城東的位置。我去年又買了一位老員外的大宅子,青堂瓦舍,那叫一個漂亮。我再雇上兩個老媽子,幫你照看孩子、做雜物。吃的喝的穿的我一應都給你備最好的。」
「哼,誰稀罕。」
吳片兒已然不再象剛才那樣震怒了,甩開江先生的手說:
「離俺遠一點!」轉過身又說:
「還不打開你的紅傷箱,把你那丟人的大花臉快擦點藥上!」
那天,下起了第一場入冬以來的初雪,漫山遍野,一時間象要浸染在霧裡一般。
空氣中白蒙蒙的,遠遠的望去,以為是下了大霧。
可是透明度又是那樣的高,細看周圍的窗台,眼前的衣襟,有一些細細碎碎的白色小顆粒,
在空中慢慢的盤旋、飛舞。
吳片兒歡喜的看著這些細小的雪花,在她的老家,是很少這個時候能看到雪的。
這雪漫天漫地,恨不得要把空氣中的所有成份都裹夾其中似的,然而卻見不到大地上留下他們的痕跡。
江先生說,那是因為,這個季節里,地表的溫度還是很高的,還達不到讓雪融化的程度,
所以雪到了地面上,就存不下。
就在這白霧一樣的雪裡,他們坐著江先生陽城商號套好的的馬車,一路來到了楊子鎮。
楊子鎮不太大,一條主街貫穿東西。
他們是從西邊入口進的鎮子,主街的兩邊,就是一些商鋪,青磚青瓦商鋪的鋪面,門前都搭著清一色的涼蓬。
這涼蓬據說夏日裡能擺桌子喝個水什麼的,冬日也在能牆根下,放上些劈好的柴禾,免得被淋濕。
餘下的地方,要支個鋪位,擺上些凍貨來賣。
這裡的凍貨是一些當地的土特產,比如,凍梨,凍柿子,凍豆腐,粘豆包,凍野雞,凍狍子肉等等。
穿過這些充斥著吆喝聲的熱鬧的街面,來到了江先生家的院落門前。
雙開的氣派的紅漆木門,兩邊是青石砌成的門樓。
還有兩棵上了年頭的大柳樹,分立在門的兩邊,從熱鬧的鋪面來到這裡,撲面而來的是安靜、古仆和雅致。
據江先生說,這個院落是他祖輩創下來的基業。
當時,他們太爺爺也是從河南那邊逃荒過來的,一路十幾口中人,到了這裡就餘下太爺爺和他的叔叔兩個人,那時的太爺爺還是個半大小伙子。
太爺爺只會種地,於是,他教叔叔種地。
他們叔侄兩人跑出很遠的地方去開荒種田,還種了幾十畝的果樹。
後來,一點點的日子就這樣在這爺倆手裡變紅火起來。
蓋了這些許的房子,還修了院牆和院落。
等到江先生的爺爺時,他讀了好多年的書,中了秀才,後來回家後,被一位老郎中看中要收他為徒。
江先生的爺爺是一個很聰明的年輕人,學成後,做了方圓幾百里知名的郎中,開了數家藥鋪。
就這樣江家的日子在這個小鎮上便是數一數二的了。
待到了江先生這一代,由於時局動盪,生意不是很好做。
但每年到關里去採購中草藥,再去見見常年供貨的上游夥伴,還是代代延續了下來。
江先生為了在這樣的亂世里,能安全渡過買賣的飄搖,就更加緊密了和上游供貨商的關係。
而貨源,也成為這個兵荒馬亂歲月里的珍品。
小鎮上許多家的藥鋪都不從外地進貨了。
老闆怕為了進一次貨,再遇到了兵匪,既便是命保住了,嚇出毛病來也是不值得的。
他們寧可少賺些錢,從江先生這裡批一些轉手加價給自己的貨源。
而江先生一點點的,雖然沒有前幾輩把店鋪做大做強的趨式,卻是實實在在的贏得了利益。
他成了當地最大的藥材批發商,而且前店後廠,批發零售兼加工中成藥。
生意在他的手裡,可謂發揚光大了。
但江先生並不張揚,賺到錢之後,他沒有再擴張門面。
他怕時局有變,在山東和南方城市買了些地,更多的投資了一些金銀細軟,怕以後一旦哪裡打起來了,好有個退路。
在楊子鎮,他又買了一處大宅院,還沒有收拾利索。
一路上,他想著,如果吳片兒臨盆,他就會把她和孩子安排在這新買的大宅院裡。
如果是個兒子,生下來,就把宅院送給他。
隨著江先生一路的介紹,吳片兒心裡踏實多了。
雖然是快到了地方,她才知道,自己只是個小老婆,而且排在第四,前面有三個都是江先生貌美的老婆。
可是,她決定還是忍受了下來。
除了因為一路的同伴換子相食的可怕場景,讓她更加有了耐受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她肚子裡已經有了江先生的孩子。
還有他們這一路相攜的種種經歷,也深深的讓她體會到了只有找個這樣的好男人,才真正的能讓她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特別是江先生沒有兒子,那前三個女人都沒有生出兒子來,這更加讓吳片兒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肚裡的這個娃一旦是能個兒子,生下來就能得一處大宅子,這不是讓兒子掉進了福坑嗎?
思緒還飛馳在未來兒子降生的畫面上,就聽馬車已一聲長長的剎車聲「吱,吱吱」。
這聲音,已把吳片兒拉回了江先生的家門口。
這個男人露在外表的臉面,都掛了彩。
吳片兒頓時痛哭失聲:
「冤家!你這個該死的冤家呀……」
江先生見吳片兒已對自己心軟了不少,於是,就開始把胳膊鬆開了。
用手來輕撫吳片兒的臉頰,為她擦拭淚水,這種安慰似乎是很到位的,吳片兒的情緒平穩了不少。
「片兒,你放心,我這前半輩子,女人可以說是見識了不少,可是,真正讓我動心的就是你呀。如果你再給我生個大胖兒子,你說,我還不把你打個板,供奉起來呀。」
江先生有些放鬆了,開起了玩笑。
「別跟俺嬉皮笑臉,誰答應跟你回去!」
吳片兒已不再流淚了,可是氣還是沒有消。
「片兒,你要是真的生了兒子,哪怕是個女兒,我先答應你,給你在外面安個家,決不受那幾個女人的氣,好吃好穿咱們用人侍候著你,看怎麼樣?」
江先生再一次把話鋒轉到了吳片兒的心坎上。
見吳片兒沒有言語,便明白這個方法奏效了。
於是,又為吳片兒規劃了起來:
「離我祖上留下的大院,方園百里沒有能趕上我們家的,在城東的位置。我去年又買了一位老員外的大宅子,青堂瓦舍,那叫一個漂亮。我再雇上兩個老媽子,幫你照看孩子、做雜物。吃的喝的穿的我一應都給你備最好的。」
「哼,誰稀罕。」
吳片兒已然不再象剛才那樣震怒了,甩開江先生的手說:
「離俺遠一點!」轉過身又說:
「還不打開你的紅傷箱,把你那丟人的大花臉快擦點藥上!」
那天,下起了第一場入冬以來的初雪,漫山遍野,一時間象要浸染在霧裡一般。
空氣中白蒙蒙的,遠遠的望去,以為是下了大霧。
可是透明度又是那樣的高,細看周圍的窗台,眼前的衣襟,有一些細細碎碎的白色小顆粒,
在空中慢慢的盤旋、飛舞。
吳片兒歡喜的看著這些細小的雪花,在她的老家,是很少這個時候能看到雪的。
這雪漫天漫地,恨不得要把空氣中的所有成份都裹夾其中似的,然而卻見不到大地上留下他們的痕跡。
江先生說,那是因為,這個季節里,地表的溫度還是很高的,還達不到讓雪融化的程度,
所以雪到了地面上,就存不下。
就在這白霧一樣的雪裡,他們坐著江先生陽城商號套好的的馬車,一路來到了楊子鎮。
楊子鎮不太大,一條主街貫穿東西。
他們是從西邊入口進的鎮子,主街的兩邊,就是一些商鋪,青磚青瓦商鋪的鋪面,門前都搭著清一色的涼蓬。
這涼蓬據說夏日裡能擺桌子喝個水什麼的,冬日也在能牆根下,放上些劈好的柴禾,免得被淋濕。
餘下的地方,要支個鋪位,擺上些凍貨來賣。
這裡的凍貨是一些當地的土特產,比如,凍梨,凍柿子,凍豆腐,粘豆包,凍野雞,凍狍子肉等等。
穿過這些充斥著吆喝聲的熱鬧的街面,來到了江先生家的院落門前。
雙開的氣派的紅漆木門,兩邊是青石砌成的門樓。
還有兩棵上了年頭的大柳樹,分立在門的兩邊,從熱鬧的鋪面來到這裡,撲面而來的是安靜、古仆和雅致。
據江先生說,這個院落是他祖輩創下來的基業。
當時,他們太爺爺也是從河南那邊逃荒過來的,一路十幾口中人,到了這裡就餘下太爺爺和他的叔叔兩個人,那時的太爺爺還是個半大小伙子。
太爺爺只會種地,於是,他教叔叔種地。
他們叔侄兩人跑出很遠的地方去開荒種田,還種了幾十畝的果樹。
後來,一點點的日子就這樣在這爺倆手裡變紅火起來。
蓋了這些許的房子,還修了院牆和院落。
等到江先生的爺爺時,他讀了好多年的書,中了秀才,後來回家後,被一位老郎中看中要收他為徒。
江先生的爺爺是一個很聰明的年輕人,學成後,做了方圓幾百里知名的郎中,開了數家藥鋪。
就這樣江家的日子在這個小鎮上便是數一數二的了。
待到了江先生這一代,由於時局動盪,生意不是很好做。
但每年到關里去採購中草藥,再去見見常年供貨的上游夥伴,還是代代延續了下來。
江先生為了在這樣的亂世里,能安全渡過買賣的飄搖,就更加緊密了和上游供貨商的關係。
而貨源,也成為這個兵荒馬亂歲月里的珍品。
小鎮上許多家的藥鋪都不從外地進貨了。
老闆怕為了進一次貨,再遇到了兵匪,既便是命保住了,嚇出毛病來也是不值得的。
他們寧可少賺些錢,從江先生這裡批一些轉手加價給自己的貨源。
而江先生一點點的,雖然沒有前幾輩把店鋪做大做強的趨式,卻是實實在在的贏得了利益。
他成了當地最大的藥材批發商,而且前店後廠,批發零售兼加工中成藥。
生意在他的手裡,可謂發揚光大了。
但江先生並不張揚,賺到錢之後,他沒有再擴張門面。
他怕時局有變,在山東和南方城市買了些地,更多的投資了一些金銀細軟,怕以後一旦哪裡打起來了,好有個退路。
在楊子鎮,他又買了一處大宅院,還沒有收拾利索。
一路上,他想著,如果吳片兒臨盆,他就會把她和孩子安排在這新買的大宅院裡。
如果是個兒子,生下來,就把宅院送給他。
隨著江先生一路的介紹,吳片兒心裡踏實多了。
雖然是快到了地方,她才知道,自己只是個小老婆,而且排在第四,前面有三個都是江先生貌美的老婆。
可是,她決定還是忍受了下來。
除了因為一路的同伴換子相食的可怕場景,讓她更加有了耐受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她肚子裡已經有了江先生的孩子。
還有他們這一路相攜的種種經歷,也深深的讓她體會到了只有找個這樣的好男人,才真正的能讓她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特別是江先生沒有兒子,那前三個女人都沒有生出兒子來,這更加讓吳片兒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肚裡的這個娃一旦是能個兒子,生下來就能得一處大宅子,這不是讓兒子掉進了福坑嗎?
思緒還飛馳在未來兒子降生的畫面上,就聽馬車已一聲長長的剎車聲「吱,吱吱」。
這聲音,已把吳片兒拉回了江先生的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