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風暴前夕
「啊!我的胳膊……」
被砍斷胳膊的鞠景仁兩眼一白差點昏厥了過去,鮮血噴濺了一米多高。
極致的疼痛讓他的聲音都變得沙啞了起來,只不過還沒等他反應過來。
便覺得脖子處微微一涼,緊接著視線中一具失去頭顱的身軀慢慢的倒了下去。
直到這一刻鞠景仁還有些發懵,那具身體上的裝束,怎麼有點像他……
下一秒,世界永遠歸於黑暗,而斬將立功的龐雲海則是獰笑著提著鞠景仁的腦袋。
目光盯著帶來的那名翻譯,隨後用盡渾身力氣大吼了一句。
「告訴他們,本將乃大明播州宣慰司騎兵左營主將龐雲海,奉朝廷旨意入朝平倭,爾等主將已死,若還有冥頑不靈抵抗者,殺無赦!」
原本主將被斬的北道兵就已經膽寒不已,再加上翻譯轉達的話。
剩下人的鬥志瞬間被消磨殆盡,紛紛放下手中的兵器。
作為大明忠實的附屬國,朝鮮國內對天朝的畏懼是是發自內心的。
幾乎沒費吹灰之力,上千名北道騎兵便被楊可棟收入囊中。
待到戰局已定之後,楊可棟便在眾將的簇擁下來到了城關下。
原本勸說鞠景仁小心的副將還是有眼力見的,看到楊可棟過來。
他立馬匍匐下身體跪在地上,口中大聲呼喚道:
「末將北道兵使麾下游擊參將金大銘,拜見將軍!」
出乎楊可棟意料的是,這金大銘漢話說的十分順暢,倒是省了溝通的麻煩了。
「金大銘,虧你身上還穿著身盔甲,敵寇來襲,竟然主動獻城背主侍賊,你還有何話說!」
初見面楊可棟便聲色俱厲的指責了他一通,而聽到背主侍賊之時。
饒是金大銘已經做好了被羞辱的準備,都被說的低下了腦袋滿臉通紅。
常言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金大銘算是朝鮮軍中為數不多有血性的漢子,只可惜上司鞠景仁投的太快。
心中憋屈的他將頭埋的更低了,口中用憋屈的聲音回道:
「將軍,是金某愧對朝廷,如今我也無話可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哼!算了,本使知道你也是身不由己,就暫且留你一條小命戴罪立功。」
聽聞此言金大銘身子一震,隨後磕頭如搗蒜的拜謝道:
「末將,感謝將軍不殺之恩!」
「起來吧,堂堂游擊參將,跪在地上成何體統,給本使說說軍情。」
此時上千北道兵已經被卸下兵器帶了下去,楊可棟自然不會信任這些帶路黨。
剛剛投誠的金大銘為了表示誠意,對加藤清正軍團的情報匯報的十分積極。
「將軍,倭寇距離會寧城大約還剩二十餘里,大約有12000名輕足,其中包含長槍輕足以及弓輕足,還有不少火炮輕足。」
這話倒是讓楊可棟有些奇怪,畢竟按照他先前的情報。
加藤清正此行起碼帶了15000人,怎麼跟努爾哈赤打了個照面。
就折損了將近3000人,難不成那老奴戰鬥力當真如此恐怖?
心念至此,楊可棟面露精光的直視著金大銘,隨後沉聲問道:
「據本使得到的消息,加藤清正軍團出城前尚有15000餘眾,為何回城只剩下12000人?」
面對詢問金大銘面露苦笑,先前與那伙女真韃子的遭遇戰,結局讓他也無法接受。
不過楊可棟已經問了,金大銘只能如實回道:
「回將軍的話,倭寇與我北道兵在會寧城外三十多里處,遭遇一股女真騎兵,交戰下來,折損甚多……」
「折損多少?女真人的戰損如何?他們有多少騎兵?」
楊可棟眼露精光的跟在後面連問三句,金大銘則是有些慚愧的回道:
「倭寇輕足折損3000餘眾,末將麾下的騎兵折損了一半,大……大約1000人左右,女真騎兵總共兩千人左右,大約折損了三四百人。」
「嘶……你所言當真?半點假都沒摻?」
「將軍,即便是借給卑職十個膽子,也不敢欺瞞將軍,戰損的確如此。」
聽到回答後,即便是心性沉穩的楊可棟,也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整整十比一的戰損比,這還是加藤清正軍團有2000騎兵的情況下。
若是單純只有輕足,想必戰損比還要更加恐怖!
最讓楊可棟感覺心驚的是,此時的建州女真還遠遠稱不上巔峰。
可即便是這樣,戰鬥力依舊強悍至此,平心而論,若是此刻的播州軍對上那2000多名女真騎兵。
估計戰損會比加藤清正二軍團要好看一些,不過大概僅是好看一些而已。
不過如今最要緊的事並不是努爾哈赤,而是那馬上就會回到會寧城的二軍團。
揮手屏退金大銘以後,楊可棟召集來播州軍眾將,隨後下了幾道軍令。
「陸光廷,本使命你率領騎兵左右營騎兵,登上會寧城東邊的高地上,伺機而動。」
「末將得令。」
陸光廷沒有廢話,領了軍令後便迅速下去布置,騎兵若是想發揮最佳的戰力。
居高臨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深諳其道的陸光廷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龐雲海,本使命你率領本部人馬在城頭布置火炮,可有異意?」
龐雲海身子一頓,隨後立馬明白了楊可棟的用心。
「末將明白!」
此戰他立功最多,該是時候讓些功勞與旁人了,要不然一家獨大對他也不是好事。
待二人走後,楊可棟用目光在羅耀與石興義之間來回打量著,接著緩緩開口道:
「羅將軍,石將軍,本使剛剛一直在琢磨,你二人究竟誰適合打主攻,不過思慮一番後,還是決定讓你二人一起,如何?」
羅耀和石興義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的眼神里看到了喜色。
「末將羅耀定然不負副宣慰使大人所託!」
「末將也一樣!」
領了軍令後的二人亢奮至極,立馬安排本部人馬動了起來。
說白了播州軍的將領都是楊可棟的家臣,立了功朝廷賞不賞無所謂。
他們更加在意的是在楊可棟心目中的地位,吃楊家飯就要有吃楊家飯的樣子。
被砍斷胳膊的鞠景仁兩眼一白差點昏厥了過去,鮮血噴濺了一米多高。
極致的疼痛讓他的聲音都變得沙啞了起來,只不過還沒等他反應過來。
便覺得脖子處微微一涼,緊接著視線中一具失去頭顱的身軀慢慢的倒了下去。
直到這一刻鞠景仁還有些發懵,那具身體上的裝束,怎麼有點像他……
下一秒,世界永遠歸於黑暗,而斬將立功的龐雲海則是獰笑著提著鞠景仁的腦袋。
目光盯著帶來的那名翻譯,隨後用盡渾身力氣大吼了一句。
「告訴他們,本將乃大明播州宣慰司騎兵左營主將龐雲海,奉朝廷旨意入朝平倭,爾等主將已死,若還有冥頑不靈抵抗者,殺無赦!」
原本主將被斬的北道兵就已經膽寒不已,再加上翻譯轉達的話。
剩下人的鬥志瞬間被消磨殆盡,紛紛放下手中的兵器。
作為大明忠實的附屬國,朝鮮國內對天朝的畏懼是是發自內心的。
幾乎沒費吹灰之力,上千名北道騎兵便被楊可棟收入囊中。
待到戰局已定之後,楊可棟便在眾將的簇擁下來到了城關下。
原本勸說鞠景仁小心的副將還是有眼力見的,看到楊可棟過來。
他立馬匍匐下身體跪在地上,口中大聲呼喚道:
「末將北道兵使麾下游擊參將金大銘,拜見將軍!」
出乎楊可棟意料的是,這金大銘漢話說的十分順暢,倒是省了溝通的麻煩了。
「金大銘,虧你身上還穿著身盔甲,敵寇來襲,竟然主動獻城背主侍賊,你還有何話說!」
初見面楊可棟便聲色俱厲的指責了他一通,而聽到背主侍賊之時。
饒是金大銘已經做好了被羞辱的準備,都被說的低下了腦袋滿臉通紅。
常言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金大銘算是朝鮮軍中為數不多有血性的漢子,只可惜上司鞠景仁投的太快。
心中憋屈的他將頭埋的更低了,口中用憋屈的聲音回道:
「將軍,是金某愧對朝廷,如今我也無話可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哼!算了,本使知道你也是身不由己,就暫且留你一條小命戴罪立功。」
聽聞此言金大銘身子一震,隨後磕頭如搗蒜的拜謝道:
「末將,感謝將軍不殺之恩!」
「起來吧,堂堂游擊參將,跪在地上成何體統,給本使說說軍情。」
此時上千北道兵已經被卸下兵器帶了下去,楊可棟自然不會信任這些帶路黨。
剛剛投誠的金大銘為了表示誠意,對加藤清正軍團的情報匯報的十分積極。
「將軍,倭寇距離會寧城大約還剩二十餘里,大約有12000名輕足,其中包含長槍輕足以及弓輕足,還有不少火炮輕足。」
這話倒是讓楊可棟有些奇怪,畢竟按照他先前的情報。
加藤清正此行起碼帶了15000人,怎麼跟努爾哈赤打了個照面。
就折損了將近3000人,難不成那老奴戰鬥力當真如此恐怖?
心念至此,楊可棟面露精光的直視著金大銘,隨後沉聲問道:
「據本使得到的消息,加藤清正軍團出城前尚有15000餘眾,為何回城只剩下12000人?」
面對詢問金大銘面露苦笑,先前與那伙女真韃子的遭遇戰,結局讓他也無法接受。
不過楊可棟已經問了,金大銘只能如實回道:
「回將軍的話,倭寇與我北道兵在會寧城外三十多里處,遭遇一股女真騎兵,交戰下來,折損甚多……」
「折損多少?女真人的戰損如何?他們有多少騎兵?」
楊可棟眼露精光的跟在後面連問三句,金大銘則是有些慚愧的回道:
「倭寇輕足折損3000餘眾,末將麾下的騎兵折損了一半,大……大約1000人左右,女真騎兵總共兩千人左右,大約折損了三四百人。」
「嘶……你所言當真?半點假都沒摻?」
「將軍,即便是借給卑職十個膽子,也不敢欺瞞將軍,戰損的確如此。」
聽到回答後,即便是心性沉穩的楊可棟,也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整整十比一的戰損比,這還是加藤清正軍團有2000騎兵的情況下。
若是單純只有輕足,想必戰損比還要更加恐怖!
最讓楊可棟感覺心驚的是,此時的建州女真還遠遠稱不上巔峰。
可即便是這樣,戰鬥力依舊強悍至此,平心而論,若是此刻的播州軍對上那2000多名女真騎兵。
估計戰損會比加藤清正二軍團要好看一些,不過大概僅是好看一些而已。
不過如今最要緊的事並不是努爾哈赤,而是那馬上就會回到會寧城的二軍團。
揮手屏退金大銘以後,楊可棟召集來播州軍眾將,隨後下了幾道軍令。
「陸光廷,本使命你率領騎兵左右營騎兵,登上會寧城東邊的高地上,伺機而動。」
「末將得令。」
陸光廷沒有廢話,領了軍令後便迅速下去布置,騎兵若是想發揮最佳的戰力。
居高臨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深諳其道的陸光廷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龐雲海,本使命你率領本部人馬在城頭布置火炮,可有異意?」
龐雲海身子一頓,隨後立馬明白了楊可棟的用心。
「末將明白!」
此戰他立功最多,該是時候讓些功勞與旁人了,要不然一家獨大對他也不是好事。
待二人走後,楊可棟用目光在羅耀與石興義之間來回打量著,接著緩緩開口道:
「羅將軍,石將軍,本使剛剛一直在琢磨,你二人究竟誰適合打主攻,不過思慮一番後,還是決定讓你二人一起,如何?」
羅耀和石興義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的眼神里看到了喜色。
「末將羅耀定然不負副宣慰使大人所託!」
「末將也一樣!」
領了軍令後的二人亢奮至極,立馬安排本部人馬動了起來。
說白了播州軍的將領都是楊可棟的家臣,立了功朝廷賞不賞無所謂。
他們更加在意的是在楊可棟心目中的地位,吃楊家飯就要有吃楊家飯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