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收攏人心
只片刻功夫,楊可棟便找准機會使出一記勢大力沉的劈沉勢。
砸的石興隆單膝跪地,眼看就要不支了,千鈞一髮之際,石興義趕忙踏步上前挑刀將長槍撥開。
不料楊可棟居然順勢使出一式回馬槍,石家兄弟躲閃不及,石興隆肩膀被狠狠的刺了一槍。
「二弟!小心!」
石興義的話還未落下,楊可棟便變換槍勢,一記攪槍抱琵琶,將石興義手中的朴刀挑飛!
隨後泛著寒芒的槍尖便抵住了石興義的喉嚨!
交戰只三十多息,石家兄弟便敗下陣來,把圍觀的士卒看呆了。
「威武!威武!威武!」
震驚了片刻以後。
上千名士卒爆發出振奮的呼喊聲,龐雲海則是在一旁敲起了戰鼓,伴隨著「咚咚咚」的鼓聲。
石興義頹然的跪在了地上。
他們兄弟輸了,這一輸不光輸掉了膽氣,還輸掉了命!
「是大人贏了,動手吧。」
石興義是個輸得起的人,即便是這趟輸的有些大,不過他們兄弟二人身為敗軍之將,本來就沒多少活命的機會。
不管怎麼說也算是掙扎一回了,好歹也是與天爭命。
只是沒想到楊可棟如此年輕,竟如此驍勇,石興義沒覺得輸得冤枉。
看著這對兄弟年輕的臉,楊可棟走出去俯下身子撿起掉落在地上的朴刀。
隨後在手中輕輕擦拭了一番,待到朴刀被擦拭的反光,楊可棟意有所指的說道:
「你看,多好的朴刀,若是打磨一二定是柄殺敵的利器,丟在地上太可惜了。」
這番話已經暗示的極為明顯了,只可惜石興義是個粗鄙的武夫。
絲毫沒有聽出楊可棟話里的弦外之音,他只是倔著腦袋咬牙說道:
「……動手吧,我石興義不是輸不起的小人,腦袋掉了不過碗大的疤,來吧!」
楊可棟看著這愣頭青,竟然一時間有些失神了,話已經說到如此地步還聽不懂麼,這讓他怎麼辦?
沒人給台階下,總不能讓他自己給自己找台階吧。
而這時,被士卒扣押著的石安國,則是敏銳的注意到楊可棟臉上的表情。
作為混跡官場多年的老油子,石安國自然能看出楊可棟是想保他兩個兒子的。
事已至此,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為了能讓石家留一點血脈。
石安國決心豁出那張老臉了,大不了也是一死,他們苗人可從不怕死。
於是石安國強行掙扎著往前邁了一步,隨後大聲的呼喊道:
「興義,興隆,還不快謝過副宣慰使大人不殺之恩!」
直到這時,石興義這個粗鄙的武夫才反應了過來,刀都架脖子上了,如今擺在兄弟二人之間的路只有兩條。
其一便是跟著帶著石家一起死,其二就是臣服於楊可棟。
好死不如賴活著,怎麼選傻子都知道,更何況石家是苗人。
石興義不是迂腐之人,想通了關節以後他立馬重重的磕了一個頭。
「罪將石興義,願意歸順副宣慰使大人,懇請大人責罰!」
兄長的動作讓石興隆大為震撼,不過他也是個機靈之人,立馬納頭拜道:
「罪將石興隆,請大人責罰。」
楊可棟嘴角一陣抽搐,薑還是老的辣,不過既然有了台階。
他也就不再端著,揮手示意兄弟二人起身,等二人站起來之後,楊可棟才神情肅穆的命令道:
「石家父子本無大罪,過錯皆在草塘安撫使石興北身上,如今石興北已死,便由石安國繼任草塘安撫使的空缺吧。」
「這……」
前一秒還是階下之囚生死難料的石安國,萬萬沒有想到不過眨眼的功夫。
他就又成了新任草塘安撫使了,還是有播州宣慰使之子楊可棟親自冊封的。
正統性瞬間變有了保障,甚至可以說若是他這一脈不絕後,草塘安撫使的位置永遠都是他的子孫!
就在他愣神的時候,楊可棟不滿的聲音又傳到了他的耳朵里。
「怎麼了,莫非對本使的安排不情願?亦或者說,石安撫使還有別的要求?」
面對這尊殺神,石安國哪裡敢有別的心思,立馬跪伏在地上謝恩:
「罪臣石安國,謝副宣慰使大人不殺之恩……」
楊可棟看著這人涕泗橫流的模樣,臉上再次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別先急著謝我,本使還有一件事需要石大人幫下忙呢。」
果然不會有好事,石安國心裡一顫,隨後小心翼翼的回了一句。
「能替副宣慰使大人分憂,是卑職的榮幸,大人但說無妨,卑職即便傾盡草塘安撫司之力,也會竭力替大人辦事。」
看著這傢伙患得患失的模樣,楊可棟輕笑了一聲隨後說道: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本使如今缺人手,令公子很入本使的眼,我意調他們二人來我營中,不知道石大人是否肯割愛?」
壞了,這是要質子啊,而且是兩個兒子都要,石安國面色變換不定。
沉默半晌以後,他只能硬著頭皮諂媚的笑道:
「副宣慰使大人能看上犬子,是他們二人的造化,下官怎會阻攔。」
到底是老狐狸,被如此壓迫面上也不露半點痕跡,楊可棟沒再理他,而是低下頭看著石家兄弟。
「你兄弟二人可願意?本使欲封你二人為步兵營中軍與千總,協同代理主將陸光廷一起練兵,日後好殺敵建功。」
石興義與石興隆聽聞這話對視一眼,隨後雙雙納頭拜倒。
「末將願意!」
「末將願意跟隨大人!」
楊可棟欣賞的看著二人,天邦囤之戰的戰果豐碩,不光收繳了重安長官司。
還徹底將草塘安撫司納入楊可棟的勢力範圍內,雖說經過這一戰草塘安撫司的軍力受到重創。
可俗話說不破不立,打碎了重整顯然對楊可棟更有好處。
待到徹底進入天邦囤以後,楊可棟在安撫司署衙內開始整理起了此戰的戰果。
原先他是不抱太大期望的,因為這一戰不同於白泥城之戰。
對於投降的羅家與石家,楊可棟並沒有趕盡殺絕,這也導致他不能去抄家。
砸的石興隆單膝跪地,眼看就要不支了,千鈞一髮之際,石興義趕忙踏步上前挑刀將長槍撥開。
不料楊可棟居然順勢使出一式回馬槍,石家兄弟躲閃不及,石興隆肩膀被狠狠的刺了一槍。
「二弟!小心!」
石興義的話還未落下,楊可棟便變換槍勢,一記攪槍抱琵琶,將石興義手中的朴刀挑飛!
隨後泛著寒芒的槍尖便抵住了石興義的喉嚨!
交戰只三十多息,石家兄弟便敗下陣來,把圍觀的士卒看呆了。
「威武!威武!威武!」
震驚了片刻以後。
上千名士卒爆發出振奮的呼喊聲,龐雲海則是在一旁敲起了戰鼓,伴隨著「咚咚咚」的鼓聲。
石興義頹然的跪在了地上。
他們兄弟輸了,這一輸不光輸掉了膽氣,還輸掉了命!
「是大人贏了,動手吧。」
石興義是個輸得起的人,即便是這趟輸的有些大,不過他們兄弟二人身為敗軍之將,本來就沒多少活命的機會。
不管怎麼說也算是掙扎一回了,好歹也是與天爭命。
只是沒想到楊可棟如此年輕,竟如此驍勇,石興義沒覺得輸得冤枉。
看著這對兄弟年輕的臉,楊可棟走出去俯下身子撿起掉落在地上的朴刀。
隨後在手中輕輕擦拭了一番,待到朴刀被擦拭的反光,楊可棟意有所指的說道:
「你看,多好的朴刀,若是打磨一二定是柄殺敵的利器,丟在地上太可惜了。」
這番話已經暗示的極為明顯了,只可惜石興義是個粗鄙的武夫。
絲毫沒有聽出楊可棟話里的弦外之音,他只是倔著腦袋咬牙說道:
「……動手吧,我石興義不是輸不起的小人,腦袋掉了不過碗大的疤,來吧!」
楊可棟看著這愣頭青,竟然一時間有些失神了,話已經說到如此地步還聽不懂麼,這讓他怎麼辦?
沒人給台階下,總不能讓他自己給自己找台階吧。
而這時,被士卒扣押著的石安國,則是敏銳的注意到楊可棟臉上的表情。
作為混跡官場多年的老油子,石安國自然能看出楊可棟是想保他兩個兒子的。
事已至此,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為了能讓石家留一點血脈。
石安國決心豁出那張老臉了,大不了也是一死,他們苗人可從不怕死。
於是石安國強行掙扎著往前邁了一步,隨後大聲的呼喊道:
「興義,興隆,還不快謝過副宣慰使大人不殺之恩!」
直到這時,石興義這個粗鄙的武夫才反應了過來,刀都架脖子上了,如今擺在兄弟二人之間的路只有兩條。
其一便是跟著帶著石家一起死,其二就是臣服於楊可棟。
好死不如賴活著,怎麼選傻子都知道,更何況石家是苗人。
石興義不是迂腐之人,想通了關節以後他立馬重重的磕了一個頭。
「罪將石興義,願意歸順副宣慰使大人,懇請大人責罰!」
兄長的動作讓石興隆大為震撼,不過他也是個機靈之人,立馬納頭拜道:
「罪將石興隆,請大人責罰。」
楊可棟嘴角一陣抽搐,薑還是老的辣,不過既然有了台階。
他也就不再端著,揮手示意兄弟二人起身,等二人站起來之後,楊可棟才神情肅穆的命令道:
「石家父子本無大罪,過錯皆在草塘安撫使石興北身上,如今石興北已死,便由石安國繼任草塘安撫使的空缺吧。」
「這……」
前一秒還是階下之囚生死難料的石安國,萬萬沒有想到不過眨眼的功夫。
他就又成了新任草塘安撫使了,還是有播州宣慰使之子楊可棟親自冊封的。
正統性瞬間變有了保障,甚至可以說若是他這一脈不絕後,草塘安撫使的位置永遠都是他的子孫!
就在他愣神的時候,楊可棟不滿的聲音又傳到了他的耳朵里。
「怎麼了,莫非對本使的安排不情願?亦或者說,石安撫使還有別的要求?」
面對這尊殺神,石安國哪裡敢有別的心思,立馬跪伏在地上謝恩:
「罪臣石安國,謝副宣慰使大人不殺之恩……」
楊可棟看著這人涕泗橫流的模樣,臉上再次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別先急著謝我,本使還有一件事需要石大人幫下忙呢。」
果然不會有好事,石安國心裡一顫,隨後小心翼翼的回了一句。
「能替副宣慰使大人分憂,是卑職的榮幸,大人但說無妨,卑職即便傾盡草塘安撫司之力,也會竭力替大人辦事。」
看著這傢伙患得患失的模樣,楊可棟輕笑了一聲隨後說道: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本使如今缺人手,令公子很入本使的眼,我意調他們二人來我營中,不知道石大人是否肯割愛?」
壞了,這是要質子啊,而且是兩個兒子都要,石安國面色變換不定。
沉默半晌以後,他只能硬著頭皮諂媚的笑道:
「副宣慰使大人能看上犬子,是他們二人的造化,下官怎會阻攔。」
到底是老狐狸,被如此壓迫面上也不露半點痕跡,楊可棟沒再理他,而是低下頭看著石家兄弟。
「你兄弟二人可願意?本使欲封你二人為步兵營中軍與千總,協同代理主將陸光廷一起練兵,日後好殺敵建功。」
石興義與石興隆聽聞這話對視一眼,隨後雙雙納頭拜倒。
「末將願意!」
「末將願意跟隨大人!」
楊可棟欣賞的看著二人,天邦囤之戰的戰果豐碩,不光收繳了重安長官司。
還徹底將草塘安撫司納入楊可棟的勢力範圍內,雖說經過這一戰草塘安撫司的軍力受到重創。
可俗話說不破不立,打碎了重整顯然對楊可棟更有好處。
待到徹底進入天邦囤以後,楊可棟在安撫司署衙內開始整理起了此戰的戰果。
原先他是不抱太大期望的,因為這一戰不同於白泥城之戰。
對於投降的羅家與石家,楊可棟並沒有趕盡殺絕,這也導致他不能去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