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天邦囤之戰(三)
「快走!再不走來不及了!替我告訴父親,讓他速速帶人從西門撤走!」
石興義沒有再多說廢話,轉頭帶人便衝進了騎兵陣中拼殺。
戰場的局勢頃刻間已經扭轉了過來,有了1000名騎兵的加入。
士氣上草塘安撫司石家的家丁便落了下乘,儘管這些騎兵的戰力實際上並不高。
自從整軍經武以來,到現在也不過才過去一月多的時間。
更別說騎兵裝備馬匹的時間更短,壓根就無法形成有效戰力。
但是即便不是很精銳,打這些步兵也已經夠了,頂多是戰損大一些罷了。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永遠是戰略力量,威懾力是排在第一位的。
「逃啊……我不打了!」
「我投降,不要殺我……」
許多意志不堅定的家丁已經開始放下手中武器投降。
而這種風氣就像是瘟疫一般,絕望的情緒瞬間就傳遍了所有人。
站在這群家丁的視角里,這仗壓根就沒辦法打,敵方裝備著數不清的火器。
還有數十門殺傷力驚人的虎蹲炮,最為可怕的是,他們甚至還有輕易能轟開城門的巨炮!
而且這還不算最讓人恐懼的,打死這些家丁他們都想像不到。
敵軍居然還有騎兵!
還不是小撮騎兵,是成建制的上千名騎兵,這仗壓根就沒有辦法再打下去了!
眼看家丁們開始投降了,楊可棟沒有理會震驚的羅耀,他揮手招來一名侍衛命令道:
「傳令全軍!降者不殺!」
「遵命,副宣慰使大人!」
隨著他快速前去傳令,很快戰場上就響起了一陣陣士卒的高呼聲。
「副宣慰使大人有令!草塘叛軍,降者不殺……」
……
在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折磨中,石興義帶領的家丁們瞬間崩潰了。
常言道兵敗如山倒,眨眼的功夫之後,石家兄弟的身邊就只剩下十多名親信。
剩下的家丁們除了陣亡的,已經悉數對楊可棟投降了。
目睹這一切的石安國目眥欲裂,此刻站在城關上的他甚至有些站立不住了。
石安國只有這兩個兒子,而如今兩個兒子全部都身陷敵陣,眼看就要不活了!
石安國甚至都想學著底層士卒一般投降,虎毒不食子,石安國心中懊悔不已。
若不是他急於建功,貿然突進,又怎麼會將兩個兒子都陷在城下。
就在這時,一名土司軍官又急切的跑到他的身邊,口中大聲呼喊道:
「大人!城中混進來了上千奸細,現如今已經裡應外合攻陷東門!」
話音未落,石安國再也站立不住了,他神情恍惚的喃喃問道:
「什麼……你說東門也被攻陷了?」
「是啊大人,東門守備薄弱,突遭襲擊難以抵擋,如今已經徹底被敵軍攻陷。」
最後一絲希望破滅之後,石安國面如死灰的癱軟在地!
他萬萬沒有想到,楊可棟居然趁他兄長大喪的日子,提前派人混進了天邦囤!
戰局已經徹底倒向了楊可棟一方,即便是兵仙再世也無回天之術了。
儘管如今天邦囤中尚有土司兵五六千人,可連敗兩陣以後,他們又能發揮什麼作用,不臨陣倒戈就不錯的了。
就在石安國絕望之際,東面天空中,忽然又有數道狼煙沖天而起。
半刻鐘過後,天邦囤西門一角天空顯露微紅,這是燃起了告急的烽火!
未時,天邦囤內南門起火,方大同率部熬戰兩場,再度攻入南門!
草塘安撫司土司兵首尾受敵,進退兩難,慌亂中欲衝擊東、北兩門。
欲逃出城外,卻慘遭阻擊,自相踐踏者不甚其數,損失可謂慘重。
又過了一刻鐘之後,南門也在一場大火中燒作炭灰,火星進射,終於轟然崩裂,焦木與紅熱的銅軋軋碎落!
天邦囤至此徹底陷落!
此時此刻站在軍陣中觀戰的羅耀徹底被震住,他不可思議的扭頭看向閒庭信步的楊可棟,臉上湧現出駭然之色。
而目睹他表情變化的楊可棟倒是習以為常,他慢慢走到羅耀的身邊,口中輕聲說道:
「怎麼樣,羅長官,先前你說本使什麼來著?螳臂當車還是什麼。」
被譏諷的羅耀面露慚愧神色,他看著這個不可一世的少年。
心服口服的低頭回道:
「是羅某有眼不識泰山,看輕了公子,好了,仗也打完了,公子要殺便殺吧。」
這話一說出口,楊可棟又高看了他兩眼,其實對於羅耀其人,楊可棟是有些了解的。
此人乃是苗人,世代盤踞在播州地界受楊家管控,苗人不同於漢人,跟楊應龍的關係相當不錯。
即便是從萬曆十五年開始。
五司開始暗地裡結成立倒楊聯盟,羅耀也只是表面順從,背地裡與楊家仍舊是井水不犯河水。
因此對這人,楊可棟是不想殺的,自古以來平定蠻夷,就不能只靠屠殺。
要邊剿邊撫,要不然播州遍地的苗人,真如果全部都反了。
憑藉楊可棟手上這點兵,根本沒辦法應付,因此自打羅耀在靈廟山撿回來一條命之後。
楊可棟就沒打算殺他,不過不殺歸不殺,該有的震懾還是要給的。
心念至此,楊可棟的臉色適時的陰冷的起來,他緩緩踱步到羅耀的身前。
隨後居高臨下的冷聲道:
「想求死還不簡單,只是不知道羅長官希望本使如何對重安司的百姓,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你們羅家人。」
聽到這話羅耀面如死灰,他絲毫不懷疑面前的少年人會毫不留情的屠戮羅氏族人。
畢竟白泥長官司田家的前車之鑑還在那裡,想到這裡羅耀苦澀的說道:
「我死之後,希望大人善待重安司的百姓,至於羅家人……大人願意如何處置便如何處置吧,這是羅家的命……」
看著羅耀一心求死的臉,楊可棟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此人是名將才。
為人行事又坦蕩,如今他正值擴軍之時,手下無人可用,若是能招攬此人。
或許是件不錯的事,下定決心之後,楊可棟的臉色也逐漸柔和了起來。
石興義沒有再多說廢話,轉頭帶人便衝進了騎兵陣中拼殺。
戰場的局勢頃刻間已經扭轉了過來,有了1000名騎兵的加入。
士氣上草塘安撫司石家的家丁便落了下乘,儘管這些騎兵的戰力實際上並不高。
自從整軍經武以來,到現在也不過才過去一月多的時間。
更別說騎兵裝備馬匹的時間更短,壓根就無法形成有效戰力。
但是即便不是很精銳,打這些步兵也已經夠了,頂多是戰損大一些罷了。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永遠是戰略力量,威懾力是排在第一位的。
「逃啊……我不打了!」
「我投降,不要殺我……」
許多意志不堅定的家丁已經開始放下手中武器投降。
而這種風氣就像是瘟疫一般,絕望的情緒瞬間就傳遍了所有人。
站在這群家丁的視角里,這仗壓根就沒辦法打,敵方裝備著數不清的火器。
還有數十門殺傷力驚人的虎蹲炮,最為可怕的是,他們甚至還有輕易能轟開城門的巨炮!
而且這還不算最讓人恐懼的,打死這些家丁他們都想像不到。
敵軍居然還有騎兵!
還不是小撮騎兵,是成建制的上千名騎兵,這仗壓根就沒有辦法再打下去了!
眼看家丁們開始投降了,楊可棟沒有理會震驚的羅耀,他揮手招來一名侍衛命令道:
「傳令全軍!降者不殺!」
「遵命,副宣慰使大人!」
隨著他快速前去傳令,很快戰場上就響起了一陣陣士卒的高呼聲。
「副宣慰使大人有令!草塘叛軍,降者不殺……」
……
在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折磨中,石興義帶領的家丁們瞬間崩潰了。
常言道兵敗如山倒,眨眼的功夫之後,石家兄弟的身邊就只剩下十多名親信。
剩下的家丁們除了陣亡的,已經悉數對楊可棟投降了。
目睹這一切的石安國目眥欲裂,此刻站在城關上的他甚至有些站立不住了。
石安國只有這兩個兒子,而如今兩個兒子全部都身陷敵陣,眼看就要不活了!
石安國甚至都想學著底層士卒一般投降,虎毒不食子,石安國心中懊悔不已。
若不是他急於建功,貿然突進,又怎麼會將兩個兒子都陷在城下。
就在這時,一名土司軍官又急切的跑到他的身邊,口中大聲呼喊道:
「大人!城中混進來了上千奸細,現如今已經裡應外合攻陷東門!」
話音未落,石安國再也站立不住了,他神情恍惚的喃喃問道:
「什麼……你說東門也被攻陷了?」
「是啊大人,東門守備薄弱,突遭襲擊難以抵擋,如今已經徹底被敵軍攻陷。」
最後一絲希望破滅之後,石安國面如死灰的癱軟在地!
他萬萬沒有想到,楊可棟居然趁他兄長大喪的日子,提前派人混進了天邦囤!
戰局已經徹底倒向了楊可棟一方,即便是兵仙再世也無回天之術了。
儘管如今天邦囤中尚有土司兵五六千人,可連敗兩陣以後,他們又能發揮什麼作用,不臨陣倒戈就不錯的了。
就在石安國絕望之際,東面天空中,忽然又有數道狼煙沖天而起。
半刻鐘過後,天邦囤西門一角天空顯露微紅,這是燃起了告急的烽火!
未時,天邦囤內南門起火,方大同率部熬戰兩場,再度攻入南門!
草塘安撫司土司兵首尾受敵,進退兩難,慌亂中欲衝擊東、北兩門。
欲逃出城外,卻慘遭阻擊,自相踐踏者不甚其數,損失可謂慘重。
又過了一刻鐘之後,南門也在一場大火中燒作炭灰,火星進射,終於轟然崩裂,焦木與紅熱的銅軋軋碎落!
天邦囤至此徹底陷落!
此時此刻站在軍陣中觀戰的羅耀徹底被震住,他不可思議的扭頭看向閒庭信步的楊可棟,臉上湧現出駭然之色。
而目睹他表情變化的楊可棟倒是習以為常,他慢慢走到羅耀的身邊,口中輕聲說道:
「怎麼樣,羅長官,先前你說本使什麼來著?螳臂當車還是什麼。」
被譏諷的羅耀面露慚愧神色,他看著這個不可一世的少年。
心服口服的低頭回道:
「是羅某有眼不識泰山,看輕了公子,好了,仗也打完了,公子要殺便殺吧。」
這話一說出口,楊可棟又高看了他兩眼,其實對於羅耀其人,楊可棟是有些了解的。
此人乃是苗人,世代盤踞在播州地界受楊家管控,苗人不同於漢人,跟楊應龍的關係相當不錯。
即便是從萬曆十五年開始。
五司開始暗地裡結成立倒楊聯盟,羅耀也只是表面順從,背地裡與楊家仍舊是井水不犯河水。
因此對這人,楊可棟是不想殺的,自古以來平定蠻夷,就不能只靠屠殺。
要邊剿邊撫,要不然播州遍地的苗人,真如果全部都反了。
憑藉楊可棟手上這點兵,根本沒辦法應付,因此自打羅耀在靈廟山撿回來一條命之後。
楊可棟就沒打算殺他,不過不殺歸不殺,該有的震懾還是要給的。
心念至此,楊可棟的臉色適時的陰冷的起來,他緩緩踱步到羅耀的身前。
隨後居高臨下的冷聲道:
「想求死還不簡單,只是不知道羅長官希望本使如何對重安司的百姓,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你們羅家人。」
聽到這話羅耀面如死灰,他絲毫不懷疑面前的少年人會毫不留情的屠戮羅氏族人。
畢竟白泥長官司田家的前車之鑑還在那裡,想到這裡羅耀苦澀的說道:
「我死之後,希望大人善待重安司的百姓,至於羅家人……大人願意如何處置便如何處置吧,這是羅家的命……」
看著羅耀一心求死的臉,楊可棟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此人是名將才。
為人行事又坦蕩,如今他正值擴軍之時,手下無人可用,若是能招攬此人。
或許是件不錯的事,下定決心之後,楊可棟的臉色也逐漸柔和了起來。